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专业主义 - 通过全球共同的平台——逻辑来发言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通过全球共同的平台——逻辑来发言
  不少日本人非常不擅长面对并解决未曾遇到过的问题。这是第一次,没有办法——如果这样想,那么你还远远未达到商业专家的境地。回避未曾遇到过的课题,重复熟悉或经历过的事情风险要小,也非常容易,但得到的东西也很少,无法期待着从中得到创新。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对任何事情都采取不怕死的精神才是明智的。此外,利用以往成功的经验,风险多少会有所减小,但再次重复同样的过程恐怕没那么顺利。
  那么,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面对新的问题呢?答案依然是符合逻辑地去思考与行动。无论是攻破未曾遇到过的课题,还是初次开展一项工作,符合逻辑的思考都必不可少。在既没有地图也没有路标的越野比赛中,逻辑思考将成为指南针。
  逻辑思考的基础在于首先建立假说,以事实为依据对假说进行验证。然而,不少人把假说误当作目标和结论。也许有人会反驳说:“怎么会有那么愚蠢的事?”但大部分组织对起初建立的假说都不去进行验证,因此也就不会做出修正。他们说:“边干边思考”,而实际上是不去思考,一味地蛮干。
  错误首先在于把假说当作目标,出现这种错误有以下几点原因:

  不加怀疑
  没有掌握验证的方法
  认为中途修正不够果断
  不愿去协调有关人员
  希望保持和谐的气氛
  归根结底,这些原因的共同点是组织与个人都缺乏讨论的能力。如果不对假说进行讨论,那么,假说既得不到检验,也得不到修正,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知不觉之中,我们便把假说当作了目标与结论。
  我再重复一遍,真正的讨论是避免不了摩擦的。但任何人都想避免这种摩擦,这是因为观点与观点互相摩擦、交融会产生不和谐的音符。
  首先,讨论不等于谈判。讨论与谈判都是一种交流,但谈判是为了协调利害关系,而讨论是为了寻找最佳答案。会议中不和谐的音符大多是由利害冲突带来的。临时工作组之所以会失败,不是因为各个部门持不同的观点,而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利害冲突。无论如何对利害关系进行协调,小组成员也很难朝着共同的目标行动,其原因在于各部门之间的利害关系是无法通过讨论而协调一致的。
  第二、缺乏规则与纪律。正因为如此,利害冲突才凸显出来。在缺乏规则与纪律的情况下讨论问题,如果有人发言咄咄逼人,其他人便会静观发展动态,或是重复自己的观点,于是会议最终流于形式。
  第三、缺乏“共同语言”。“共同语言”是大家运用语言时必须遵守的协议,例如在电脑领域,操作系统可称之为“共同语言”。在系统中,它起着平台的作用。讨论中的共同语言指的当然是逻辑。在讨论中,有的人发言符合逻辑,有的人发言不符合逻辑,这样的讨论是无法奏响和谐的乐章的。然而,如果大家的意见是在逻辑的基础上发生碰撞,起初可能只会出现最基本的几个音符,但最终定会发展为一首完整的乐曲。

  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中存在着“普遍语法”和“生成语法”。普遍语法指的是在语言习得方面,所有人天生具备的一种处理能力;而生成语法则是在普遍语法的基础上建构新的语言体系的能力。遗憾的是,逻辑思考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这正如普遍语法和生成语法的关系所显示的那样,尽管如此,在对于逻辑思考能力与讨论问题能力的关系进行讨论时,我们还是能够用普遍语法和生成语法的关系进行说明。讨论问题的能力来源于逻辑这个“普遍语法”的平台,在逻辑的基础上,加入某些理论、常识或个人“生成”的经验,我们便获得了讨论问题的能力。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越来越需要逻辑这一“商业语法”。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逻辑必不可少。在日本,人才的流动和M&A(并购)虽然出现得较晚,但也正在成为普遍现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坐在一起,大家的意见十有八九会不一致。在其他企业工作过的人,无论是优秀还是平庸,进入新的企业之后,恐怕都会历尽艰辛。正如那些有名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在谈论并购后管理(postM&Amanagement)的困难时所说的那样,企业在并购或联合之后,比此前的问题更多。

  一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文化的差异,这种看法既正确也不正确。对异质的存在心怀警惕,观察一段时间,这是人类的本性。因此,在一段时期之内,关系冷淡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一般来讲,转学的学生融入新的班级只是时间的问题。然而,在商业领域,这种局面却难以改善,甚至会导致决裂。事先没有充分协调利害关系,则有可能会“同床异梦”,事实上,不少此类情况都是由于缺乏共同语言而出现的。
  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人无事生非地去计较利害关系,或是采取敌对的态度,结果在一个组织中形成“权力的椭圆形结构”,即两个中心。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必须创造一个环境,保证讨论的过程中运用逻辑这一共同语言。
或许您还会喜欢:
奔奔族理财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理财观念误区一:我没财可理许多朋友在谈到理财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说一句:“我没有钱可以理。”这句话的“出镜率”甚高。我几乎遇到过的80%以上的年轻朋友都会这么说,尤其刚毕业工作不久的年轻朋友更是如此。你真的无财可理吗?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也许从中你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小王,22岁,本科毕业,工作刚半年,未婚,月收入2600元左右;小刘,25岁,专科毕业,工作3年,未婚,月收入1500左右。 [点击阅读]
宁为卿狂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轻柔绵浅的吟喃在风中低回,温柔得教人心都融了。“爱妻啊,咱们恋儿才刚满月呢,妳唸那么深奥的词儿给她当安眠曲,她听得懂吗?”“才不,我生的女儿可聪明得很,她一定懂得的!”女子娇娇柔柔的嗓音不服气地反驳。 [点击阅读]
巫妖王的崛起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风哭得像痛苦的孩童。锹牙鹿群挤在一起取暖,浓密厚实的毛皮保护着它们不受风暴的严重侵袭。它们站成一个圈,把哀叫发抖的幼犊围在中央,将自己顶着巨角的头低垂向雪地,紧闭眼睛抵御飞旋的雪花。尽管呼出的水汽冻结了口鼻,但它们仍然坚持牢牢驻立在原地。狼和熊蜷在各自的洞穴里等待风暴过去,前者可以和同族们相互慰籍,后者只能孤独的听天由命。 [点击阅读]
年轻人必知的160条说话技巧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第1章说话方式,八项注意(基础篇)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教授曾说:“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达意,使听者感到舒适,发生美感,这样的说话,就成了艺术。”说话方式是一门精深的学问,深谙说话之“术”,就能得体地运用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表情达意,使所言收到极佳的表达效果。 [点击阅读]
幸福要回答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人生最没有悬念的事情就是我们都会变老,人生最大的悬念则是我们会如何变老。女人的相貌在岁月中悄然变化,更大的变化在于心态——杨澜“魔镜,魔镜,告诉我,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是哪个?”皇后每天问同样的问题,并期待着同样的答案。烦不烦啊!每一次的问答都助长着她的骄傲,也加剧着她的恐惧。在内心深处,她一定预感到那个叫白雪公主的小女孩终究会超越自己成为最美丽的女人,但她偏要难为可怜的镜子。 [点击阅读]
影响力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一切都应该尽可能地简单,但不要太简单。——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有一天,我接到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这位朋友最近开了一间出售印度珠宝的商店。她那儿刚发生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她想,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我可能能够对这件事做出合理解释。这是故事是关于那些难以卖掉的绿松石珠宝的。那时正值旅游旺季,商店里顾客盈门。那些绿松石珠宝物超所值,但却怎么也卖不出去。为了把他们卖掉,她想了各种招。 [点击阅读]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第一部分投资前的准备工作在你打算购买股票之前,你应该对以下各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股票市场的整体情况,你对美国公司的信任程度,你是否需要进行股票投资?你所期望得到的回报是多少?你打算作短线交易还是搞长期投资?你对某些突发事件、不可预测事件以及股价暴跌的反应情况如何?最好在进行投资前明确你的投资目标以及分析清楚自己对投资的态度(我真的认为股票比债券更具有风险性吗?), [点击阅读]
心素如简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楔子传说,有一条路叫黄泉,有一条河叫忘川。忘川上的桥叫奈何,忘川河畔的花朵叫彼岸。走过奈何桥,看到望乡台,台边有一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在忘川边有一块青石叫三生石,三生石上记载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走过奈何桥,喝下孟婆汤,你就会忘却前尘往事,遁入下一个轮回。 [点击阅读]
悠情似雨浓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一章大清年间傲风堡偏厅。内首席端坐着一名老者,由外观看来,约已年届七旬,虽两鬓斑白,威严肃穆的神情却在无形中给人一种强大的压迫感,犀利睿智的眼眸不但并无垂老之色,精锐中反而带着一股天生的权威气势,令人不由得心生敬畏。一旁卓然而立的男子抿紧了薄唇,英挺卓众的容颜散发着与老者相同的慑魄气势,轻拢的眉宇间有着凝然与苦恼。 [点击阅读]
意随君欢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灶房内,炊烟袅袅。一声直可比拟老母鸡的尖嗓拔地而起──“我说妳们这几个死丫头,动作还不快点,少爷正等着呢!要怠慢了客人,妳们一个个皮就给老娘绷紧一点!”角落里,一名年轻俏美的女子悄悄吐了下舌,在心底咕哝:妳要是少用那种活似母鸡杀没断喉的恐怖噪音来荼毒我们可怜的耳朵,相信所有人的动作都会快上许多。“那个谁,妳给我过来!”一片寂静,所有人的视线全落在她身上。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