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重生名媛望族 - 二十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二十五章
  谢少文回头,见一穿戴讲究,桃腮杏目的姑娘正双眸盈润地瞧着自己,不觉微微一怔。
  柳嬷嬷已忙摆手着道:“世子可是误会了,我们姑娘在这里怎会受委屈呢。世子也知道,姑娘也是爱这金瓜茶的,依弦院的茶吃完了,老奴还没来得及去库房再领姑娘却先病倒了,姑娘这一病院子里就乱了套,便将这事儿给忘了,可巧世子今儿就来了。”
  谢少文听闻此话,眉宇才舒展了起来,忙瞧向姚锦玉,道:“这位怕是姚大姑娘吧,谢某方才失礼了,还请大姑娘原谅则个……”
  他说罢便欲拱手作揖,可手臂一伸才发现姚锦玉竟是离的极近,他伸出的手险些就打到她的前胸,他忙慌乱地退后两步,这才重新拜下,施了个礼。
  姚锦玉登时又躁又羞,绯红了脸,半响才忙盈盈地福了福身,还了礼,道:“四妹妹总唤世子文哥哥,我于四妹妹虽非亲姐妹,却胜似亲姐妹,世子比我年长半年,若不介意我便也随四妹妹唤世子一声文哥哥,也不显得外道,可好?”
  柳嬷嬷在一旁瞧着,直骂姚锦玉竟是这般的没皮没脸,也不嫌臊的慌,真真是比思春的猫还不知羞。而谢少文也是姚锦玉此举有些不妥,他微微蹙了下眉,可终究是碍于风度,说不出推辞的话来,只道:“大姑娘随意便好。”
  姚锦玉便欢喜地笑了起来,眉目含春地唤了一声,这才冲柳嬷嬷道:“世子来者是客,嬷嬷将世子往外赶可不是我姚家的待客之道。既是四妹妹大病初愈,刚刚睡下,那自不好惊动,我便替妹妹做回东道,在这园子里依亭烹茶代为招待文哥哥可好?这样,一会子妹妹醒来,文哥哥也好第一时间便能赶到,岂不是两全其美?”

  离别三年谢少文本便急于见到锦瑟,如今又听闻她病了,自是更加心切,已到了依弦院的门口,他如何肯按柳嬷嬷之言再到前院去。再来,当年锦瑟在京城时,因是年纪尚幼,故而他每每到首辅府去,总和锦瑟姐弟在一处,大人们也想着叫孩子们多相处,故而并未注意什么男女大妨,在谢少文看来,他到后宅来瞧锦瑟实也没什么不妥。
  加之他本便以谦谦君子自诩,如今姚锦玉盈盈相邀,提议又正合他的心意,当即他便又施礼道:“如此便有劳大姑娘了。”
  柳嬷嬷闻言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她依锦瑟之言叫白鹤到珞瑜院去请姚锦玉,是想将姚锦玉拖下水,这样吴氏便不能以谢少文入了内院为由坏锦瑟的名声,可如今姚锦玉摆明是有坏心,谢少文竟也不知避嫌,这叫柳嬷嬷登时对这未来姑爷的印象就大打折扣了。
  她这边不愉,那边姚锦玉却将谢少文让到了十步开外的一处小亭子中,脆声吩咐妙彤回去珞瑜院置办茶具等物过来。柳嬷嬷瞧着姚锦玉灵动的身影,不觉讥讽地勾起了唇角。
  这大姑娘也太心急了点,竟是连颜面,礼数都不顾了,她既自毁名节,自己又何必多此一举地做那恶人生生拦着。这般想着,柳嬷嬷便禀了姚锦玉,自带着白鹤回了依弦院。
  而姚锦玉移步往依弦院这边赶时,锦瑟已收拾齐妥,在王嬷嬷的扶持下往外间走,一面低声冲她吩咐道:“一会子叫白芷随着我便成,嬷嬷且去寻寻四少爷,如此这般……”

  王嬷嬷听完锦瑟的话,当即目光便是一亮,笑着道:“姑娘放心,那吴氏如此阴狠,四少爷也不是个东西,叫他们狗咬狗一嘴毛,正是天道昭然。”
  方才趁着梳妆,锦瑟已将沉记发生的事细细和王嬷嬷说了,王嬷嬷这会子直恨不能吃吴氏的肉,喝姚文敏的血。
  对于锦瑟如何得知吴氏的阴谋一事,锦瑟只说是那日姚锦玉来看望自己时,只道自己晕迷着什么都不知道,便亲口说了出来,没想到老天垂怜竟叫她迷迷糊糊听了个正着,所以才憋着一口气在今日醒了过来。
  锦瑟这话虽不实,可却正合她一病起来便对吴氏等人态度大变,又急匆匆地出府救弟的事实,加之姚锦玉前两日确实单独在锦瑟的屋中呆过,说了什么也只有躺在床上的锦瑟清楚,故而王嬷嬷是半点未疑,只念道是老天开眼,保佑锦瑟和文青,叫锦瑟听到了恶人的话,这才保住了小少爷不受坏人迫害。
  且说锦瑟坐着软轿从依弦院的侧门出去,绕过两道抄手游廊又穿过一个垂花门便到了姚三姑娘的娇心院。
  姚锦玉的祖父姚江和锦瑟的祖父姚鸿乃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姚江因是嫡长子,故而便继承了姚家皇商的衣钵,而姚鸿则走了科举之路,没承想其竟是读书的好料子,一举便中了状元,后又出阁拜相,虽子嗣单薄,只得一个嫡子,可竟也是文曲星下凡,创下了父子双状元的传奇,两代皆为状元,这使得姚鸿一脉一跃成为大锦清贵之家,已再无人提及姚鸿本出身商末之流的事了。

  姚鸿一脉,风头大大压过了本该是正统长房却从商的兄长姚江一脉,只可叹好景不长,姚鸿、姚诚相继过世,只留下姚文青这一根独苗,眼见着是再不复当年盛名了。
  而姚江却子嗣颇丰,育有六子,其中唯长子,和四子系出其妻郭氏,也就是现在姚府的老太太姚郭氏。嫡长子姚礼赫便是姚锦玉的父亲,四子姚礼正就是这三姑娘姚锦红的生父了。
  一般,幼子皆比长子要得母亲宠爱,姚府也不例外,老太太对四老爷便偏疼偏爱的很,不仅平日关爱有佳,还将自己的亲侄女聘给了四老爷为妻。三姑娘姚锦红也水涨船高,又难得的嘴甜人俏,容貌也随了四老爷,故而极得老太太喜爱。
  所以这娇心院虽是四房嫡女所住,可也布置的玲珑有致,风景如画,虽是比不得依弦院五步一廊,十步一阁的雅致,但却丝毫不比大姑娘姚锦玉的珞瑜院差。
  说起来,姚府的头三位姑娘,年纪相仿,二姑娘姚锦芳是庶出的二房所出,只比姚锦玉小了两个月,而姚锦红比二姑娘又小了三个月,眼见着明年三位姑娘皆要及笄,却因姚锦玉的亲事迟迟未定,累的二姑娘和三姑娘也都尚未定亲,故而如今姚府的当务之急,便是这几位姑娘的亲事了。
  ------题外话------
  谢谢亲亲泓水纤洁666又送素素花花。
或许您还会喜欢: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憨夫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第1章(1)盛夏里,燠热暑气逼人,忙了一整日,金乌仍迟迟不肯西坠。陆想云一进了村子,便放慢步调走在田间小路上,与擦身而过的邻里亲友打招呼,这自幼生长的一草一木、每一张脸孔,都让她熟悉、并且喜爱。回到家,心也就踏实了。过了这道木桥,再拐个弯,那放眼望去的一片果园,养大了她家三姊妹,不远处高挂的“陆”府门匾,就是她的家。眼看木桥在望,前方蹲了个人,既不过桥也不离开,就蹲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终究有一天,我意识到了时间的珍贵。瞬间就已经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平添了无数的烦恼。书店里总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书籍,多半于事无补--至少这是我自己的经验。读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尝试过许多办法,然而我依然每天疲于奔命。面对时间无情的流逝,我还是束手无策--跟绝大多数人一样。 [点击阅读]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啪!”一本新出炉的仁德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象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咦?……”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里飘出。 [点击阅读]
明若晓溪番外篇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二年丙班的教室,已经是上午的第四节课。明晓溪边听课做笔记,边感觉身上阵阵寒意,两道愤怒的目光瞪得她胳膊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再瞪我,就变金鱼眼了啊。”小泉也真奇怪,瞪了一上午,眼睛都不会酸吗。“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恶狠狠的声音从小泉的牙齿间磨出来。“我哪里无情无义了。”恶狠狠瞪回去。 [点击阅读]
最后的守护者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艾泽拉斯双月中较大的那一个,今晚首先升起,现在,她正圆圆地挂在夜空,用那银白色的月光照亮着群星。在这片柔和的月光之下,装点着赤脊山脉的群峰。白天,日光给这些山峰抹上粉红的光晕,而到了晚上,他们又变成高大、孤傲的幽灵。山脉的西边山脚下,便是那艾尔文森林,被橡树和缎木所覆盖,从丘陵地带一直延伸到海边。东边,则是广阔的黑色沼泽。一片布满溪流和河道的沼泽山地。那里到处是荒废的居所和潜藏着的危险。 [点击阅读]
木偶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作者风采: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