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重口味心理学 - 第八篇 正在消失的身体 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最后我想说,神经性厌食症没有神经性贪食症那么普遍,但是一旦患上它,会比神经性贪食症更容易转化成慢性的,对治疗的反应也更差。
  写厌食症这段期间,我一直在听同一首歌: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现》),作为电影《生命因你而动听》的插曲,它已经被载入了奥斯卡百年金曲。
  而这首名曲的演唱者——凯伦·卡朋特(Karen Carpenters)就是下面这个故事中的主角。
  凯伦·卡朋特最负盛名的是她那略带忧郁的中音,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整个70年代,整个美国都为她的嗓音倾倒(现在我也为它倾倒)。凯伦和她的哥哥理查德·卡朋特(Richard Carpenters)的歌曲Close To You(《靠近你》)和Top Of The World(《世界之巅)》到现在为止都在传唱不衰(确实好听)。卡朋特兄妹演唱组的事业蒸蒸日上,不断有佳作问世。所以看上去凯伦的生活应该是那样无忧无虑,幸福满足。这也让很多人,包皮皮括她的家人在内,很难理解她后来是怎么和神经性厌食症扯上关系的。
  事情还要从她的青少年时期说起。
  那时,卡朋特兄妹二人的音乐才华便已开始展露端倪。他们以哥哥创作妹妹演唱的形式出道,很快便在音乐事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唱片《靠近你》获得大卖!但是成功的光环下凯伦却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那便是身材。从17岁的65kg到23岁的54kg,她一直试图摆脱那个在母亲眼里根本无法改变的具有“家族特征”的宽大体型,尽管事实上她还是做得不错的。
  说起凯伦的母亲,那就来讲讲她的家庭吧。
  凯伦的母亲是个非常强势的人,使得凯伦仿佛永远都不能与之抗衡,并且妈妈实际上偏爱哥哥更多。相比母亲在家庭中的主宰地位,凯伦的父亲就是个可爱的妻管严了,老婆说站直我绝对不敢弯腿。
  在西方国家,孩子长到一定岁数就可以从大家庭中搬出去独立了,但凯伦的母亲却不允许她这么做:你即使搬走了也要住在附近,这样我才好掌控你的一举一动。
  除此之外,凯伦想从母亲那儿得到一点赞美,是不可能的,母亲会说你哥哥做得更好;想从母亲那儿得到一点点肢体上的关爱,比如说亲吻拥抱什么的,也是不可能的,凯伦妈妈做得比我们东方人还含蓄。

  在所有这些的影响下,凯伦觉得自己生来便在哥哥之下,没有吸引力,超重,永远比别人矮一头。事实也是这样的,尽管凯伦极其渴望来自父母的爱和认可,但他们却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哥哥及他的事业上。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盛名之下必有强压。随着事业的一路攀升,凯伦变得越发地强迫和追求完美,青少年时对身材的困扰此时被拿出来无限放大。在阅读了八卦报纸上对其体重苛刻的评价后,她开始节食。
  想准确确定何时患上神经性厌食症是困难的,因为凯伦一路来都或轻或重地在控制着自己的饮食。直到24岁那年,她的家人第一次注意到凯伦在家中进餐时不吃东西,体重不断下降,肋骨都从衣服里凸显出来。
  对此,凯伦自己却认为这一切都好极了,随后她还学会了与周围的人斗智斗勇:“我都跟你们说过多少遍我已经不节食了,我没有任何问题。”外出用餐时她会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都来尝尝我的,多吃点。”这样就可以通过每个人尝一部分自己的食物把它们分光来避免进食。除了这些,她开始每天花数小时的时间做大量剧烈的运动来消耗热量。
  到了26岁时,凯伦常常感到精疲力竭,有时不得不卧床休息,因此错过了很多彩排和演出,干脆退出歌坛。因为节食造成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她开始不断生病。除了对泻药成瘾外,还开始摄入大量的甲状腺素药物——大家知道甲状腺激素能消耗身体热量燃烧脂肪,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甲亢患者非常能吃但人却仍然很瘦的缘故。
  最后,孤独绝望、缺少关爱的凯伦在经历了几段心理治疗,走完了几段坎坷路途后,于1983年2月4日因大量服药引起的心脏衰竭离我们而去,终年32岁。
  该对进食障碍的成因做个总结了!我搬来了在解释病因中经常出现的社会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三因素兄弟。

  第一个,社会因素:
  要说啊,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是目前为止确诊的心理障碍中与社会文化相关性最强的!是什么驱使年轻人进入一种半饥饿和自我清除(呕吐等)的惩罚性游戏中呢?不说别的,打开电视与电脑,各种减肥广告和诸多诸如“不瘦就去死”的呼喊扑面而来,外加很多明星的以身作则。这些“榜样”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让你无法自控地在当今审美标准的大河中随波逐流,倘若想不干,压力顿时倍儿大。
  所以许多处于竞争社会的中上等阶层的年轻女性认为:自我价值、幸福和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形的各项测量分数,以及身体中脂肪的百分比。实际上,它们真的与个人的幸福以及成功没有什么联系。但是这种必须变瘦的社会强加于你的愿望会直接促使人们去节食,这是滑向进食障碍危险深渊的第一步。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研究结果:
  女人眼里最具吸引力的体重远比她们现在的实际体重要低得多,而男人眼里最具吸引力的体重远比他们现在的实际体重要高得多。
  女人认为在男人眼里她们应该是更瘦一些才好,男人们认为在女人眼里他们应该是更胖一点,肌肉更多一点才好。
  因此可以解释,为什么进食障碍多发于女性身上。
  其实绝大多数的女性所喜欢的男性体型是一种普通的体型,而不是那种有很多肌肉的。
  有段时间我特别迷范·迪赛尔(Vin Diesel),就是主演《速度与激情》的那个光头猛男,但我是在此之前很早就开始喜欢他的,看过他所有的作品。我那时把各种屏保和桌面照片统统换成他的头像,这种情况被身边几个熟识的男性朋友看到后,他们一个个若有所思,喃喃自语。一段时间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机刻意地跟我展示过经一番苦练后微微隆起的肱二头肌、胸肌、三角肌、各种肌……
  真是有够可爱啊!我喜欢范·迪塞尔是因为迷恋他那磁性的声音、销魂的眼神,还有举手投足的范儿,只是这些而已。

  呵呵,所以说男女两大阵营真是时不时就不小心活在对彼此的误会中。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多女生间都有一些友情小团体,团体中一些成员对于身体的过分关注也会引发其他人有相同的反应,导致跟风节食的现象出现。
  小团体说完,一转进入大团体——家庭。
  典型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家庭特点是成功、进取心强、关注外表和尽力保持和谐。这些和凯伦家庭的特点不谋而合。在这种家庭中,为达到这些目标,成员间常常忽视彼此的感受,缺乏应有的交流。
  此外,有进食障碍的女孩的母亲也常常扮演一个“社会信息传递员”的角色,经常告诫女儿要瘦,胖是无药可救的。如同凯伦母亲对凯伦宽大身材的不耻一样,这些母亲本人也有明显的完美主义倾向。
  第二个,生物因素:
  像许多心理障碍一样,进食障碍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家族中有亲属患进食障碍的人比一般人群发病率要高4~5倍,因为面对生活中同样的刺激事件,他们更容易产生焦虑的倾向。这种焦虑一出,就必须靠各种不当的进食举动来缓解它所带来的痛苦。
  第三个,心理因素:
  完美主义啊完美主义,你是什么?你就是一个强大的引擎!
  正常的人拥有了你,他们会势如破竹,在人群中鹤立鸡群,出类拔萃,可谓是干嘛嘛像样,做什么什么拿得出手。
  可是,当你被安在了病者身上,尤其是在进食障碍中被引向对身体形象扭曲的认识时,这种破坏力,就好比玩游戏时开了挂,原本龟速的蠕动也变成闪电般的瞬秒,还想要多来劲?
  除此之外,患有进食障碍的女性还把自己看做骗子,认为自己给别人完美、自信或有价值的印象都是假的。由于这种感觉,她们觉得自己是生活在社会团体中的假冒分子,会感受到很高的社会焦虑。就像神经性贪食症中讲到的菲菲一样,别人都觉得她美丽无比,这是别人的真实感受,而她自己却觉得自己相貌丑陋,自己欺骗了他人,但实际上并没有。
或许您还会喜欢:
凤舞翩翩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序幕暗暗沉沉的夜,宛如泼洒开来的浓墨,深沉得几乎将人吞噬。又或者,不是黑夜的关系,而是她昏蒙的意识,已无法接收更多的光亮--四周传来阵阵狼嗥,为这阴寒的夜,更添诡谲。她知道自己的神智与生命,都在一点一滴急遽的流失当中,再这么下去,等不到明日的晨曦初绽,她便会先气绝于这片荒山林野之中。 [点击阅读]
半暖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0
摘要:命运之神喜欢热闹,有时还喜欢嘲弄人,它每每令人可恼地给伤心惨目的悲剧掺进一点滑稽的成分。——斯蒂芬?茨威格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很特别的一个,即使眼下平凡无奇,也一定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只是还没有被发现而已。想到未来,总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可随着长大,渐渐认清楚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身材不比别人好,脑子不比别人聪明,脸蛋不比别人漂亮,甚至连性格都不会比别人更有魅力。 [点击阅读]
卡尔洛斯:求战之心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你让我失望了,卡尔洛斯。不论他再怎么努力,这句话就是无法从他的心头消散。不论在经过阿格玛之锤的时候听到多少声激昂热情的“欢迎霸主!”都没用,不论在愤怒之门前方的废墟里站上多久,对着依然熊熊燃烧的魔法烈焰凝视多久也都没用。就连挥斧砍杀胆敢与他为敌的猛兽与天谴军魔物也只能暂且令他分神,就连热辣辣地喷溅在脸上的鲜血也无法淹没那句话。 [点击阅读]
卡耐基口才学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卡耐基的一生几乎都在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谈话和演讲中畏惧和胆怯的心理,培养勇气和信心。在“戴尔·卡耐基课程”开课之前,他曾作过一个调查,即让人们说说来上课的原因,以及希望从这种口才演讲训练课中获得什么。 [点击阅读]
原来你非不快乐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0
摘要:致内地读者得怀着感恩的心情,在因缘际会下,我第一本在内地发行的书,是关于快乐/不快乐的课题,跟内地朋友分享自己这几年的体会。当前大势。不失为反思“拥有与失去”的黄金机会,能借此想到拥有的代价、失去的回报,内心得以从外在环境与际遇中释放,堪称千金不换。过去写下不少勾引别人眼泪的歌词,有时会反省自己是不是美化了伤感,有时又觉得让人落泪,可得到发泄,但愿也不算是作孽、遗害人间。 [点击阅读]
叛逆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夜半,惊醒!一身的酸痛,直觉摸索身侧的棉被,只触到一掌的冰冷与坚硬。她茫然睁开眼,身下是大理石地板,而不是她温暖柔软的大床。又跌下来了吗?她苦笑。明天,要记得叫人来铺上长毛地毯。室内空调似乎没有发挥它的效用,冷,是唯一的感觉。功能再强有什么用?一点都不暖的暖气,明天要顺便换掉它!她坐起身,赤脚下楼。打开冰箱,里头塞得满满,应有尽有。 [点击阅读]
哈佛女孩刘亦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则轰动全国的独家新闻1999年4月12日,《成都商报》用大字标题在头版头条登出了一则独家新闻:《我要到哈佛学经济》。记者雷萍报道: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18岁成都女孩刘亦婷,并免收每年高达3万多美元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这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尔斯利学院和蒙特豪里尤克学院。 [点击阅读]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0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唤醒心中的巨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醒来吧!控制你的生活!安东尼·罗宾斯是世界顶级激励大师。你将在本书中与这位大师共享那独到而又强大的课程,用来唤醒你心中蛰伏的巨人。他是公认的控制心理变化的专家,在本书中,他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循序渐进的课程,使你通过富于灵感和乐趣的轶事、例子和一步步扎实的策略,组成一个控制情绪和财政困难并获得巨人般灿烂生活的程序,用来帮助你发现你的真实目的,并控制你的生活,激发你控制命运的能力。 [点击阅读]
喃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第1章妄语(1)扎西拉姆·多多自幼便是个孤单的孩子,我习惯一个人想象自己的虚妄世界。少年时开始多思虑,满心满怀的念头与言语,挤得肚肠都酸痛了,只好写下来,变成酸词句。又到青年离家求学去,便总算因了这千山万水,可以将千言万语都寄予书信,借了问候友人的名分,自个儿滔滔不绝,也不管不顾别人是否有心听闻,是否有丝毫兴趣。直到网络互联,博客兴起,便一掷纸笔,十指开始于键盘上,翻飞不已。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