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中国现代散文 - 王季思《谈狐》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少时好看《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二书,尤爱其中谈狐诸则,所谓“人物异类,狐则在人物之间;幽明异类,狐则在幽明之间;仙妖异类,狐则在仙妖之间”也。不过像《聊斋》所传青凤、小翠一类多情多义的雌狐实在不是狐的本来面目——作算它是有个本来面目的话——虽然唐人小说里像《任氏》、《计真》等篇已早有这一类狐的记载。
  狐在兽类之中所以特被传奇作者选作叙写的主体,大约同它的善于变化有关。《玄中记》说:“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或为丈夫与妇人交接。”而《搜神记》记陈羡谈事也有“狐始来时,于屋曲角鸡栖间,作好妇形,自称阿紫”的记载。大约它最初化成的是妇女,所以传奇小说所载也以现女儿身的为最多。至如《阅微草堂笔记》所记,或“顷刻换形,与真无二”(《宁波吴生》);或“夜辄来,来必换形,忽男忽女,忽老忽少,忽丑忽好,忽僧忽道,忽鬼忽神,忽今衣冠,忽古衣冠,岁余无一重复”(《奴子业针工》);或应声现老人、道士、婴儿、仙官、美人诸形(《田白岩》);而《广异记》记僧服礼、唐参军之所遇,更至化身弥勒真佛。其他小说也有记它一时不得脱身,化作鸡或猪的,可见它是上自天尊,下至牲畜,没一样面目不能变的。
  至它变化成人的经过,《酉阳杂俎》和《集异记》有同样的记载,是戴髑髅,拜北斗,髑髅不坠,则化为人;髑髅坠,则再选一下来戴。这方法未免笨拙可笑,如换成现代的狐狸,我想是不会这样干的。

  狐除了本身会变之外,更会变出许多身外的东西来,所以有时荒园废墟,一旦妖狐窟穴其中,便“屋舍华好,崭然一新,入室,陈设芳丽,酒鼎沸于廊下,茶烟袅于厨中”(《聊斋·九山王传》);而《纪闻》记郑宏之所遇老狐,更身作贵人妆,后从数百骑,那排场的阔绰,可想而知。纪晓岚谓“变形之狐,其室皆幻;蜕形之狐,其室皆真”。此老雅谑,恨不使金谷、平泉中人闻之。
  狐因能化形;故不论怎样小的空隙,它都能进出自如。这种意象的构成,我想同它的形体不无关系。因为狐首尖,尖则便钻穿;狐腰软,软则便屈折也。小说所载道士治狐,大都把它封闭在瓶罂或葫芦之中,而人们在瓶口上只要刺一个小小的针孔,它便能溜走。我颇爱唐传奇《姚坤传》所引狐语“初穴于冢,因上窍,乃窥天汉星辰,有所慕焉,恨身不能奋飞,遂凝盼注神,忽然不觉飞出,蹑虚驾云,登天汉,见仙官而礼之”这段话。因为它还肯自道其钻营心事,较之其他内实热中而外示淡泊的妖狐为老实可喜也。
  《聊斋志异·狐嫁女》,记殷天官袖取狐宴时金爵,乃肥邱世家朱姓物,《胡四相公》更言“凡有所思,无不应念而至”,他若山东苦醁,真腊田婆罗,亦皆咄嗟可致。而《丑狐》记于氏农家不中赀,因为被那丑狐看上,“三年间,援例纳粟,夏屋连蔓”。财物本是人所同嗜,如能不劳而获,自然更可歆羡。一般人喜欢谈狐,这是最大的原因。因为有了钱,便可以援例纳粟,同时做起官来,而且狐除了暗中摄取以外,更可以经营贸易,囤积居奇,牟“什伯之利”,如《聊斋志异·酒友》之所载。至如《广异记》记韦明府所遇之狐,因偷用天府中钱,被天曹所杖;贺兰进明所遇之狐,因偷人家金花镜,被主人击杀,那该是在时代上落伍了的。

  除了上述的种种,狐的辩才也是不可及的。《战国策》所记狐对老虎的一段话,是它最早的记载。以后纪晓岚、蒲留仙许多骂宋儒、讥世俗的话,也都是借它的口来转述的。而我尤爱纪氏所记“狐畏狐”的一段话:“天下唯同类可畏也:夫瓯越之人,与鸡鹜不争地;江海之人,与车马不争路:类不同也。凡争产者必同父之子,凡争宠者必同夫之妻,凡争权者必同官之士,凡争利者必同势之贾。势近则相疑,相疑则相轧耳。且射雉者媒以雉,不媒以鸡鹜;捕鹿者媒以鹿,不媒以羊豕。凡反间内应,亦必以同类;非其同类,不能投其好而入,伺其隙而抵也。由是以思,狐安得不畏狐乎?”
  狐又多好风雅,擅诗文,《会昌解颐录》所载狐诗:“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簪敲砌竹,清歌一 曲月如霜。”甚谐婉可诵。其他传奇若李元恭、张简栖等传载狐读书之事尤多。而《乾撰子·何让之》,更有狐所撰应“天狐超异科”策二道,是四言有韵的文字。《阅微草堂笔记》,记德清徐编修所闻狐读书声亦是馆阁律赋。既然会诗文,会应科举,那么一举成名之后,自然是做官了。《广异记》载“唐睢阳郡宋王冢旁有老狐,每至衙日,邑中之狗悉往朝之:狐坐冢上,狗列其下。”那还不是十足的官样?

  丹邱先生论曲云:“狐,当场装官者也,今俗讹为孤。”前人文章之妙如此,觉得自己罗罗苏苏,扯上一大堆,真是无谓。
  江弢叔有一首咏狐的诗:“狐千年为人,人千年为仙;人狐共学道,难易悬殊焉。然人嗜欲纷,而狐心专一;有狐变人时,无人作仙日。”我觉得所谓变化,应该有两种:一种是像仙家所说的羽化登仙,是由狐而人,由人而仙的;一种却有点像佛家所说的轮回化生,是由人而狐,由狐而孤的。纪晓岚谓“狐之求仙有二途:其一采精气,拜星斗,渐至通灵变化,是为由妖而求仙;其一先炼形为人,既得为人,然后讲求内丹,是为由人而求仙。”所论亦复相似。不过既然成了妖,求仙当更不易。与“狐在仙妖之间”一说,也更矛盾。所以丹邱先生的说法,真可说“推之古今而皆准”的。
  由于弢叔先生的诗还不足以包皮皮举狐的变化,这里再写上一首打油诗,作为本文的结尾:“人一变而狐,狐一变而孤,所以孤者何?言与众人殊。君看赵家村,杂剧弄假官:霜横丞相面,山拱大夫臀。”
  选自《击鬼集》,浙江丽水青年读书通讯社!”94!”年3月!”日版
或许您还会喜欢:
深宅活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7
摘要:许开祯的长篇小说《深宅活寡》讲述了在大西北荒原上一个叫菜子沟下河院中发生的家族兴衰的故事。菜子沟下河院是片具有百年历史的老院。现时的东家庄地的父亲庄仁礼为了独占财产,假土匪麻五之手“挑”了二弟、三弟,从此这个大院里奇事怪事屡见不鲜,血光之灾不断。小说的故事开始于庄地的独子命旺命悬一线,听了后山半仙刘瞎子神神乎乎的几句话,决定让十五岁的命旺娶后山舅舅、中医刘松柏的二十二岁妥儿灯芯进院“冲喜”。 [点击阅读]
暗算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5
摘要:第1节:序曲序曲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原谅我,不能在此津津乐道地向你们复述所有具体的细节。我们的时间不多。尽管如此,我还要说,"复述"本来就是我所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是它们的高xdx潮。没有复述的活动是无从着落的,复述就是复活。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11
摘要:3月3日其实我和大师兄,二师兄早已破了荤戒。我们经常背着师傅一起去化斋。在路上,我们捉到个兔子、野鸡什么的就马上烤来吃,可解馋了!然后再化点儿斋饭带回去给师傅吃。想想师傅没得荤腥吃着实怪可怜的。于是,我们三个决定今天把兔子肉打碎拌在饭里,让师傅也吃点儿好的。我们端着混着肉的饭回来后却遍寻不到师傅,这可把大家急坏了!最后在一个小山洞里终于发现了师傅。 [点击阅读]
蒲柳人家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7
摘要: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爇得像天上下火。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挂贼扣儿。那一年是一九三六年。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奶奶叫东隔壁的望日莲姑姑给何满子做了一条大红兜肚,兜肚上还用五彩细线绣了一大堆花草。 [点击阅读]
1980年代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7
摘要:编者按:经出版方授权,本网刊载野夫先生新著《1980年代的爱情》部分精彩章节,以飨读者。0.在一个类似京城的城市,午后的茶艺馆萧条而寂寥。我坐在窗前懒洋洋的阳光下,对座的阴影中坐着一个女人--她像是我的情人或者女友,抑或其他接近暧昧的关系。她的面庞隐居在日光背后,只有性感的声音翻越了那些窗棂构成的光柱,散漫地抚摸着我的耳朵。 [点击阅读]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内容概要:2012年,和于丹一起,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点击阅读]
王跃文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5
摘要:刘茁松身居湖南的王跃文在文坛一跃而起,使我想起鲁迅“文坛无须悲观”的预言。多年前我也曾在刊物做当代文学编辑,编着编着,就有点像鲁迅看当年的“城头变换大王旗”似的,渐渐地有点“颓唐起来”了。近年来有缘埋头一项等身的古籍整理,与当代文学可说是分道扬镳啦。因此,当我在书店发现与我工作地仅一湘之隔的王跃文在长江黄河两河之隔的北京出了长篇小说《国画》,并且已在全国各地形成洛阳纸贵之势,我是惊讶惊叹又惊喜的。 [点击阅读]
万物生长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3
摘要:我在洗车酒吧遇见秋水,第一印象是他的眼睛亮得不寻常。洗车是我常去的酒吧之一。洗车在工人体育场东门靠南一点,原来真的是一个洗车的地方。等着洗车的人想坐坐,喝点什么,聊聊,后来就有了洗车酒吧。如果从工体东路过去,要上座桥,过一条水渠,穿一片柏树林子,挺深的。酒吧用红砖和原木搭在原来洗车房的旁边,洗车房现在还接洗车的活。 [点击阅读]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一、中文版自序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长度的迷恋,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这一切尤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被叙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尽头。在这里,作者有时候会无所事事。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发现虚构的人物同样有自己的声音,他认为应该尊重这些声音,让它们自己去风中寻找答案。 [点击阅读]
夏日落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4
摘要:羊年十一月初,步兵三连孕生一样大案:先是枪丢了一枝,其后,兵又死了一个。枪是新枪,铁柄全自动;兵是新兵,下士军衔,籍系郑州二七区,父为小学教师,母是环卫工人。事情乒然发生,震炸兵营。一时间,满地沸扬,草木皆惊,营连空气稀薄,整座营房都相随着案情颤动。事发时候,连长赵林和指导员高保新正在操场交心,其时正值夏末,黄昏网着世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