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中国现代散文 - 邵荃麟《“灰色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夜读偶记
  病中看了高尔基的一篇短文,题目叫做《大仇人》。
  这篇文章里说,世界上有个黑人和红人在作着殊死的战争,那黑人是古代传说里所称的住在山洞里的毒龙,而红人就是古代传说里的屠龙英雄圣乔治,从辽远的古代以来,他为了自由与美专杀那些恶的毒蛇。
  黑人的武器是他那永远不死的野心。他的信条是:“一切都属于我!我是权威——所以我就是人生的意识和灵魂,我是一切人类的统治者,谁反对我就是反对人生——他就有罪!”
  红人的实力,是他对于自由的理智的光荣的生活底热爱,他的信条是:“世界是我们一切人的世界!凡人都是平等的。
  人人心的深处,有美的世界存在:没有一个人应该失望而自愿为权威的奴隶,应该没有一个人是被奴役的。谁也不该征服谁——为要弄权的缘故而握权,是有罪的。”
  这个战争包皮皮办了人世间的一切苦乐,一切佳境,一切惨遇,——它是世界上最可爱最丰富的一篇传说。
  然而在红人与黑人之间,却有一个小小的灰色的人,像俳优似的跳跃着。
  这个灰色的人是这样的:“他的唯一的嗜好,是一种温暖的,吃的很饱,住的很舒服的生活;而且因为要满足他这一 点小欲望,他不惜作践自己的灵魂,正像一个饥饿的娼妓作践她干枯的身体,任何人的使唤,他都愿意接受,只要给他吃的很饱,住的舒服,且不必劳心。至于喂养他的主人乃何等样的人,他是不问的——野兽也好,人也好,白痴也好,天才也好。在他看来,所谓人生,不过是面镜子,在那里头,他只见有自己。他胶漆似的尽粘附着人生,因为他兼着各种生物所特具的才能。他的灵魂是微睡的蜴蜥之宫,出名是‘卑琐’,他的心是灰色恐怖之家,他愿望是‘多享乐些’,然而又惮于动作,所以永远是屈辱以求苟安,简直没有一点刚气。

  他的职业永远是挑唆。”
  “他只崇拜一句话:‘安分守己’,即使以全世界的精神死灭为代价,他还是崇拜‘安分守己’!”
  他跳跃在红人与黑人的战斗之间,黑人占了一点上风,他趁火打劫向红人偷掷了几块石子,黑人有点疲劳了,他插在中间做做“调人”。他对黑人说:“给奴隶们多加上几条绳索吧,将来即使不得已减少几条,也仍等于不减,可是奴隶们却因此满足了。”他对红人说:“慢慢来吧,什么事情一下子是改革不了的。聪明的人应该慎重考虑,计划周到,能够谨慎地做去,人家一定会让步的。”无论哪一方胜利或失败一点,他终是从中取利,替自己划算一点温暖的,吃的很饱,住的很舒服的生活,他从不吃亏。
  对于这个灰色的人,高尔基称之为“生活的大仇人”,他说:“有了他在中间作祟,于是人生就失了鲜明的色彩,变成了秽污的呆钝的可厌的灰色。”

  “这个灰色人横在进化长途的中间,简直拉住了已被时间宣告死刑的遗骸,阻止新人生的通过,所以他永远是一切光明的自由的美的生活的大仇人!”
  高尔基写这篇文章 ,或许是对当时情势专有所指,可是这个灰色人,却确是典型地存在于我们历史中间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间。而且在近年的历史上,他还扮演过时髦的脚色——虽然他已扮演了悲剧的脚色,然而他仍然是从悲剧中间吮吸了受难者的幸福。
  因为他是灰色的,所以没有红人或黑人那么色彩显明,在太阳底下,他也隐隐约约泛现一点红色,而在阴雨中间,他又和黑人差不多,这样颜色,恰恰适合于他的职业,而同时又适合于他的信条——“安分守己”。
  因为他是灰色的,所以虽然有点呆钝可厌,却不教人害怕,也不教神经衰弱者战颤,并且温文而有礼貌,很方便于自由来去,而且温暖的,吃得很饱,住得很好的生活又是人们所欣羡的,于是他便走起运来,并且创立了他的教义。他的教义是很漂亮的;既不像红人的那么“偏激”,也没有黑人那么凶暴,不偏不颇,很有些近乎圣人所谓的中庸之道。他知道“执乎中”,因为他有两根舌头,常常立于两极端(红人与黑人)之间,他知道“庸者不易”,因为他永远从红人与黑人战争中间划算温饱舒适的生活,从来不变。他崇拜黑人的“力的哲学”,也赞成红人的“爱和自由”。他宣说,他是采双方之长,舍双方之短,集上下古今之大成,蔚然成为历史上最合理的教义。

  他不仅建立了他的教义,并且也创造了他的生活艺术。他的生活艺术就是所谓二丑艺术,摆着绅士脑袋,装起学者嗓子,扭扭捏捏,往来于喂养者之间,有时也谈文学美术,论论海涅尼采,并且如高尔基所说,“他有时并不拿工钱,竟肯白做,因为他的目的在乎从中取利,并不单靠几个表面上的工钱。”
  他确实有过一时的成功,那是在人民生活色彩比较黯淡的时候。
  然而,悲哀的是“被时间宣告死刑的遗罕终于拉不住,当人类战斗的色调更加显明的时候,当战斗更尖锐而使人们生活更丰富的时候,当阳光与黑夜更加分明的时候,灰色人渐渐是站不住了。不是太阳将消灭了它,便是黑夜将吞噬了它。
  他的出现,是在红人与黑人的战争开始之后,他的死亡,也该是在这战争结束以前。
  而现在这日子是近来了。
  让人们战斗的色彩更鲜明罢,让人们生活的光辉更灿烂吧。
  一九四三·二月二日
  原载!”943年4月!”日《野草》第五卷第四期(署名荃麟)
或许您还会喜欢:
深宅活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7
摘要:许开祯的长篇小说《深宅活寡》讲述了在大西北荒原上一个叫菜子沟下河院中发生的家族兴衰的故事。菜子沟下河院是片具有百年历史的老院。现时的东家庄地的父亲庄仁礼为了独占财产,假土匪麻五之手“挑”了二弟、三弟,从此这个大院里奇事怪事屡见不鲜,血光之灾不断。小说的故事开始于庄地的独子命旺命悬一线,听了后山半仙刘瞎子神神乎乎的几句话,决定让十五岁的命旺娶后山舅舅、中医刘松柏的二十二岁妥儿灯芯进院“冲喜”。 [点击阅读]
暗算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5
摘要:第1节:序曲序曲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原谅我,不能在此津津乐道地向你们复述所有具体的细节。我们的时间不多。尽管如此,我还要说,"复述"本来就是我所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是它们的高xdx潮。没有复述的活动是无从着落的,复述就是复活。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11
摘要:3月3日其实我和大师兄,二师兄早已破了荤戒。我们经常背着师傅一起去化斋。在路上,我们捉到个兔子、野鸡什么的就马上烤来吃,可解馋了!然后再化点儿斋饭带回去给师傅吃。想想师傅没得荤腥吃着实怪可怜的。于是,我们三个决定今天把兔子肉打碎拌在饭里,让师傅也吃点儿好的。我们端着混着肉的饭回来后却遍寻不到师傅,这可把大家急坏了!最后在一个小山洞里终于发现了师傅。 [点击阅读]
蒲柳人家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7
摘要: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爇得像天上下火。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挂贼扣儿。那一年是一九三六年。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奶奶叫东隔壁的望日莲姑姑给何满子做了一条大红兜肚,兜肚上还用五彩细线绣了一大堆花草。 [点击阅读]
1980年代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7
摘要:编者按:经出版方授权,本网刊载野夫先生新著《1980年代的爱情》部分精彩章节,以飨读者。0.在一个类似京城的城市,午后的茶艺馆萧条而寂寥。我坐在窗前懒洋洋的阳光下,对座的阴影中坐着一个女人--她像是我的情人或者女友,抑或其他接近暧昧的关系。她的面庞隐居在日光背后,只有性感的声音翻越了那些窗棂构成的光柱,散漫地抚摸着我的耳朵。 [点击阅读]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内容概要:2012年,和于丹一起,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点击阅读]
王跃文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5
摘要:刘茁松身居湖南的王跃文在文坛一跃而起,使我想起鲁迅“文坛无须悲观”的预言。多年前我也曾在刊物做当代文学编辑,编着编着,就有点像鲁迅看当年的“城头变换大王旗”似的,渐渐地有点“颓唐起来”了。近年来有缘埋头一项等身的古籍整理,与当代文学可说是分道扬镳啦。因此,当我在书店发现与我工作地仅一湘之隔的王跃文在长江黄河两河之隔的北京出了长篇小说《国画》,并且已在全国各地形成洛阳纸贵之势,我是惊讶惊叹又惊喜的。 [点击阅读]
万物生长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3
摘要:我在洗车酒吧遇见秋水,第一印象是他的眼睛亮得不寻常。洗车是我常去的酒吧之一。洗车在工人体育场东门靠南一点,原来真的是一个洗车的地方。等着洗车的人想坐坐,喝点什么,聊聊,后来就有了洗车酒吧。如果从工体东路过去,要上座桥,过一条水渠,穿一片柏树林子,挺深的。酒吧用红砖和原木搭在原来洗车房的旁边,洗车房现在还接洗车的活。 [点击阅读]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一、中文版自序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长度的迷恋,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这一切尤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被叙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尽头。在这里,作者有时候会无所事事。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发现虚构的人物同样有自己的声音,他认为应该尊重这些声音,让它们自己去风中寻找答案。 [点击阅读]
夏日落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4
摘要:羊年十一月初,步兵三连孕生一样大案:先是枪丢了一枝,其后,兵又死了一个。枪是新枪,铁柄全自动;兵是新兵,下士军衔,籍系郑州二七区,父为小学教师,母是环卫工人。事情乒然发生,震炸兵营。一时间,满地沸扬,草木皆惊,营连空气稀薄,整座营房都相随着案情颤动。事发时候,连长赵林和指导员高保新正在操场交心,其时正值夏末,黄昏网着世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