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中短篇小说 - 穆斯林的故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提纲*)
  --------
  *这是泰戈尔1941年6月24—25日创作的最后一篇小说。当时他已生病卧床。身体稍有好转就叫身边人记述他口授的小说。一个多月之后,泰戈尔就溘然去世了。这篇小说是于1955年在《季刊》两季这一期上发表的。该刊编辑写道“这并非是篇完整的短篇小说,只是小说的一个提纲……这是他(指泰戈尔——译者注)创作的最后一篇小说。”见孟文《泰戈尔文集》第27卷。
  当无政府主义的密探们横行霸道统治国家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暴力打击,常常使人们战战兢兢日夜不安。恶梦之网笼罩着人们生存的一切习俗。家长们哪怕是只朝天神瞧了一眼,恶魔就会以莫须有的罪名,使他们胆颤心惊坐卧不宁。不论是人还是神,谁都难以信赖。人们只好不得不以泪水来呼救。善行与非善行的转变界线就是软弱。人们走着走着,不小心一个趔趄,就可能跌进灾难的深渊。
  家里有个美丽的女儿的情况也是如此,仿佛是命运之神的诅咒。把这样美丽的姑娘娶进家门,亲朋戚友都会说:“你家虽然告别了丑陋,但要经受磨难。”类似的一桩不幸就发生在那希博东的家里。他是一位大地主,拥有一座三层的楼房。
  科莫拉美丽动人,她的双亲都去世了。所以,她要离开家是完全可以的。但她没有这样做。她的叔叔邦希养育她,对她十分关心,非常温和。
  可科莫拉婶婶常对邻居说:“什么兄弟,他亲母撤手人寰,把困难留给我们。我们有一大群孩子,她一来,就好像点一把毁灭之火,不怀好意的人,从四面八方投来了贪婪的目光。她一来,我们总会被压垮的。由于担心受怕,我晚上都睡不着觉!”
  时光就这样一天天的流逝,出嫁的事又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论人材相貌谁也比不上科莫拉。她叔叔说:“我要为科莫拉找一位家里有能力保护她的新郎。”
  叔叔物色了一位人选,家庭是莫恰卡利极负盛名的富商。
  孩子的父亲也没有什么劣迹。但孩子有些过份地刁钻古怪——放鹰、赌博、斗鸟,一切赌钱的事,他都肆无忌惮地干。他以家庭的巨额财富而骄傲,可以说,他是波吉普里的大力士,他的棍术最有名。他还夸口说,整个地区只有他姐夫的儿子可以与他交手。对姑娘们来说,这男孩新奇别致。他已经有了一个妻子,但还要娶一房。科莫拉的美艳他早有所闻。商人家庭非常富有,很有势力,把科莫拉娶回家,是他们之间的一笔交易。
  科莫拉哭诉着说:“好叔叔,你怎么把我往水深火热之中推呢!”

  “孩子你懂吗?你需要保护,要有人能永久地保护你才行!”
  一提到结婚,小伙子牛皮吹得顶响,但乐队并不豪华,时间也没订好。
  他还对姐夫的儿子夸口说:“你们会看到,我怎样迎娶她。”
  叔叔说:“结婚之前,姑娘的财产是我们的,现在姑娘嫁给你了,你要能使她安全,她的房子和财产就属于你。我们不配拥有这份财产,我们软弱无力。”
  年轻人说:“没有什么可怕的。”
  博吉普里的门卫剃须理发,仪表整洁地手持棍棒警卫着。
  新郎带着新娘在著名的塔尔托利田野里走着。
  莫杜莫拉尔是强盗首领。他带着一队人马,夜里两三点钟燃着火把,喊声震天地冲扑过来。当时,博吉普里什么大人物也没有留下,莫杜莫拉尔是臭名昭著的强盗,一旦落到他的手里,就没救了。
  科莫拉由于害怕逃出花轿,躲进了灌木丛中。这时候,从后面来了一位老人霍比尔·汗。所有的人都认为他是最有权威的人物。霍比尔站着说:“大家都走开吧!我是霍比尔·汗。”
  强盗们说:“汗先生,对您我们不能说什么,但您为什么要干涉我们的事呢?”
  总之,不管怎样,强盗被击退了。
  霍比尔走到科莫拉跟前,对她说:“你是我的女儿。没有什么好害怕的。现在就离开这灾难之地,到我家去。”
  科莫拉非常胆怯害怕。霍比尔说:“我知道,你是印度教徒,婆罗们的女儿,不敢去穆斯林的家里。但你要记住这样一句话:“真正的穆斯林对虔诚的婆罗门是很尊重的。在我的家里,你将像印度教徒的姑娘那样生活。我叫霍比尔·汗。我家离这儿不远,跟我走吧,我将使你免遭灾难。”
  科莫拉是婆罗门的女儿,她有些担心,开始不想去。她注视着霍比尔说:“你瞧,我得救了,周围什么人也没有。多亏你仗义相助,我跟你去,我什么也不怕。”
  霍比尔·汗把科莫拉带回家。令人吃惊的是,这位穆斯林的家是一座八层楼的建筑,第一层是湿婆①神堂和一切印度教的摆设。
  --------
  ①湿婆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
  一位老年印度教徒婆罗门走来。他说:“姑娘,你知道,在这儿就如在印度教徒的家里。在这里你的种姓将受到保护。”
  科莫拉哭着说:“请你给我叔叔通报一下。”
  霍比尔说:“孩子,你错了。今天谁也不能把你带回家。
  会在途中把你抛弃的。你看,有没有人敢试试。”
  霍比尔·汗带着科莫拉,来到她叔叔家的后门口,说:

  “我在这儿等着你。”
  科莫拉走进家里,见叔叔脖子上包着绷带。她哭着说:
  “好叔叔,你可不能抛开我呀!”
  叔叔眼泪双流。
  婶婶来了,一看到科莫拉就大叫道:“滚开,滚开!恶魔。
  你从异教徒家里回来,难道不感到害羞!”
  叔叔说:“孩子,没有办法呀!我们是印度教徒之家。在这里谁也不会要你了。半途而回,我们高贵的种姓也就完了。”
  科莫拉低着头,等了片刻。然后,她慢慢地向后门走去,与霍比尔一起走了。叔叔家的门,对科莫拉来说是永远关闭了。
  科莫拉在霍比尔·汗家里,仍然严格地遵守印度教教规。霍比尔·汗对她说:“你住的地方,我的孩子谁也不会来的。你就跟这位婆罗门老人一起敬神,在这印度教徒房子里,按教规行动,会得到尊重的。”
  关于这栋房子,还有一段传说。人们说这儿曾是公主住的地方。过去有位纳瓦布①,将一位拉其普特人的闺女带到这里来了,但为了保持姑娘的种姓,让她单独住在这里。姑娘总是礼拜湿婆,慢慢地这里就成了朝圣之地。当时,贵族家庭里的穆斯林,对虔诚的印度教徒是很尊重的。那位拉其普特姑娘住在这儿,给许多印度教徒公主提供避难场所。她们的生活习惯和教规没有遭到破坏。听说,这位霍比尔·汗就是那位拉其普特姑娘的儿子。尽管他没有继承母亲的信仰,但他发自内心地钦佩她。现在,他母亲不在了,为了怀念母亲,他发誓要为被社会遗弃的、受到迫害的印度教徒姑娘提供特殊的避难场所。
  --------
  ①纳瓦布:莫印政府时代,英国统治者赐给伊斯兰教封建主的一种称号。
  科莫拉在这里得到了在自己家里没有得到的温馨。在家里,婶婶总是叫她“滚开”,听到的是,她是魔鬼,她是灾星,她带来了灾难,只有她走开家里才会得到解脱之类的辱骂。她叔叔时不时地悄悄给她一些衣服,但由于怕婶婶知道,她也不敢穿,而是偷偷藏起来。科莫拉来到拉其普特姑娘之地,她仿佛成了女王。在这里,她受到了无限的尊敬。她的周围男女仆人成群,他们都来自印度教徒家庭。
  随着年龄的增长,科莫拉内心出现了青春的躁动。霍比尔的一个儿子开始悄悄地进出科莫拉住的地方。科莫拉与他心心相应,两情相悦。
  有一天,科莫拉对霍比尔·汗说:“爸爸,我的宗教信仰没有了。我所喜爱的就是我的幸福,就是我的宗教信仰。原先我长期信仰的宗教,使我与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无缘,它欺骗了我,把我抛到了屈辱的垃圾堆里,信仰那种宗教时,天神的仁慈恩泽从来也没洒在我的身上。那里的天神每天都使我感到羞辱,这些我至今都难以忘却。爸,你知道,在你的家里,我第一次得到了爱。我虽是个极为不幸的姑娘,但我懂得生活的价值。那给我提供避难之所的天神,对他出于爱的尊重,我向他顶礼膜拜。他是我的天神——他既不是印度教徒,也不是穆斯林。你的第二个儿子,科里姆,我从心里接受了他。我的宗教信仰与他的宗教信仰也是连系在一起的。请你不要把我看作穆斯林,对于穆斯林,我丝毫也不反对。相反,我对印度教和伊斯兰教都很尊重和信仰。”

  他们的生活旅程就这样延续着。与他们过去的至爱亲朋也绝交了。对霍比尔·汗来说,科莫拉并不是他们的家庭成员。他想忘掉这件事,可总是萦绕心怀,他给科莫拉取了个名字叫梅赫尔占。
  此时,科莫拉叔叔第二个女儿结婚了。结婚时和科莫拉一样遭到不幸。途中也有一伙强盗呼啸而来。不过,这次强盗们被猎获物的假象蒙骗了。该他们倒霉,是该他们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姑娘身后突然传来叫喊声:“小心!”
  “嗨,霍比尔·汗的孩子们来了。大家快跑,不然就完蛋啦!”
  强盗们一哄而散。姑娘周围的人也跑了,把姑娘一个留在花轿里。姑娘胆额心惊地站在那里。突然她在不远处的人群中看到一支长矛上绑着霍比尔·汗的画着新月形的旗帜。那位手持长矛者是位绝代佳人,她无所畏惧地站在不远处。
  那位美人对索罗拉说:“妹妹,你不要害怕。为了你好,我会把你带到一位好心人那里去避难。那位好心人给所有的人都提供避难场所。他从来不计较什么种姓!”
  “叔叔,向你鞠躬。别担心,我不会触摸你的脚①。现在请你把这样东西带回家里去。你们放心,这件东西不可接触者没有触动过。你对婶婶说,很久以来她那极不愿见的人,也是一个要吃要穿的凡人。她的那份债务今天我是可以偿还的,但我不愿意这样做。我给她带来了一匹红绸子。不光这一点,还有一把用锦缎装饰的坐椅。我妹妹如果什么时候遇到不幸,要她心里想着——她还有一个穆斯林的姐姐,她会来保护她的。”
  --------
  ①行触脚礼本是印度教中表示尊敬的最高礼节,但由于科莫拉已被穆斯林收养,如果再对叔叔行触脚礼,将是一种侮辱。
  (1941年6月24—25日)
  黄志坤译
或许您还会喜欢:
古都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啊,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受到春光的明媚。在城里狭窄的院落里,这棵枫树可算是大树了。树干比千重子的腰围还粗。当然,它那粗老的树皮,长满青苔的树干,怎能比得上千重子娇嫩的身躯……枫树的树干在千重子腰间一般高的地方,稍向右倾;在比千重子的头部还高的地方,向右倾斜得更厉害了。枝桠从倾斜的地方伸展开去,占据了整个庭院。它那长长的枝梢,也许是负荷太重,有点下垂了。 [点击阅读]
啤酒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赫邱里-波罗用欣赏的眼光有趣地打量着刚被引进办公室的这位小姐。她写给他的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要求见他一面,没提任何别的事。信很简短,语气也很认真,唯有坚毅有力的字迹,可以看出这位卡拉-李马倩是个年轻活泼的女性。现在,他终于见到她本人了──高挑,苗条,二十出头。她是那种任何人都会忍不住多看一眼的女人,身上穿的衣服很昂贵,裁剪也很合宜。她的眉生得相当方正,鼻梁挺直而有个性,下巴坚毅果决。 [点击阅读]
宠物公墓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耶稣对他的门徒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门徒互相看看,有些人不知道耶稣的话是带有比喻含义的,他们笑着说:“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稣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如今我们去他那儿吧。”——摘自《约翰福音》第01章路易斯·克利德3岁就失去了父亲,也从不知道祖父是谁,他从没料想到在自己步入中年时,却遇到了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 [点击阅读]
小逻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全部轮廓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本书因限于纲要的性质,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又特别紧缩了关于理念的系统推演的发挥。而系统的推演必定包皮含有我们在别的科学里所了解的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是一个够得上称为科学的哲学所必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恐怖的隧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1金秋10月,天气分外晴朗。一辆公共汽车正在沿着关门公路向南行驶。秋田直治坐在车中最后一排的座位上,他知道车马上就要驶到关门隧道了,透过宽大明亮的车窗玻璃,他看到深秋时的天空湛蓝而高远,没有一丝浮云。往日,北九州市因为是一座工业城市,所以上空总是被浓烟笼罩着,空气污染的十分厉害。就连与它相邻的部分地区也被污染了,香川县的坂付市,远远望去,它上空墨色的污浊气体象一片拖着长尾的薄云。 [点击阅读]
悖论13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听完首席秘书官田上的报告,大月蹙起眉头。此刻他在官邸内的办公室,正忙着写完讲稿,内容和非洲政策有关。下周,他将在阿迪斯阿贝巴①公开发表演说。坐在黑檀木桌前的大月,猛然将椅子反转过来。魁梧的田上站在他面前,有点驼背。“堀越到底有甚么事?是核能发电又出了甚么问题吗?”堀越忠夫是科学技术政策大臣。大月想起前几天,他出席了国际核能机构的总会。“不,好像不是那种问题。与他一同前来的,是JAXA的人。 [点击阅读]
新月集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我独自在横跨过田地的路上走着,夕阳像一个守财奴似的,正藏起它的最后的金子。白昼更加深沉地投入黑暗之中,那已经收割了的孤寂的田地,默默地躺在那里。天空里突然升起了一个男孩子的尖锐的歌声。他穿过看不见的黑暗,留下他的歌声的辙痕跨过黄昏的静谧。他的乡村的家坐落在荒凉的边上,在甘蔗田的后面,躲藏在香蕉树,瘦长的槟榔树,椰子树和深绿色的贾克果树的阴影里。 [点击阅读]
无影灯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01“今晚值班不是小桥医师吗?”做完晚上7点的测体温、查房,返回护士值班室的宇野薰一边看着墙上贴着的医师值班表一边问。“那上面写着的倒是小桥医师,可是,听说今晚换人了。”正在桌上装订住院患者病历卡片的志村伦子对阿薰的问话头也没抬地回答说。“换人了,换的是谁?”“好像是直江医师。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3:月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我的丈夫,潘乔感谢你的耐心、关爱、友谊和幽默感以及心甘情愿在外就餐也感谢我的孩子们,加布、塞斯及艾利感谢你们使我体验了那种人们甘愿随时为之付出生命的爱火与冰①有人说世界将终结于火,有人说是冰。从我尝过的欲望之果我赞同倾向于火之说。但若它非得两度沉沦,我想我对仇恨了解也够多可以说要是去毁灭,冰也不错,应该也行。 [点击阅读]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因为坊间出现了好几种《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偷印版,所以我现在决意在法国印行这种六十法郎的廉价的大众版,我希望这一来定可满足欧洲大陆读者的要求了。但是,偷印家们——至少在美国——是猖厥的。真版的第一版书从佛罗伦斯寄到美国不到一月,在纽约业已有第一版的偷印版出卖了。这种偷印版与原版第一版,拿来卖给不存疑心的读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