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质数的孤独 - 《质数的孤独》电子书——雪上天使(一九八三年)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
  “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爱丽丝吞下一大口滚烫的牛奶,牛奶先灼烧了她的舌头,接着就是食道和胃。
  “很好,今天让他们看看你是谁。”父亲对她说。
  我是谁呢?她想。
  接着,她被父亲推到门外,绿色的滑雪服把她包裹得活像木乃伊,滑雪服上缀满赞助商们的徽章和闪着荧光的标识。那时的室外温度是零下十度,太阳就是一个比四周重重雾霭略微灰暗一点的圆盘。当爱丽丝肩扛滑雪板踏入雪中时,她感到那杯牛奶正在胃里翻江倒海。他们都是要自己扛滑雪板的,直到有一天滑出名堂,才会有人替你来扛。
  “滑雪板板尖要朝前拿,否则会要别人命的。”父亲对她说。
  每个训练季结束的时候,滑雪俱乐部都会送给你一枚镶有小星星的胸针,每一年会多一颗星,从你四岁、身高足以让双腿跨上滑雪缆车座椅开始,直到你年满九岁,能够自己抓住座椅上缆车时为止。先是三颗银星,然后是三颗金的。每年发一枚胸针是为了告诉你,你又进步了一点,离专业的滑雪比赛又近了一步,而这恰恰是最让爱丽丝害怕的事。虽然那时她只有三颗星星,却已经开始担心了。

  大家约好八点半准时在缆车道前集合,因为那时设备才开始启用。爱丽丝的同学们已经到了,他们围成一圈,所有人都像童子军一样穿着同样的制服,由于困倦和寒冷而木呆呆地站在那里。他们把滑雪杖插在雪地上,另一端死死地夹在胳肢窝底下,整个人就这样戳在那里,双臂垂着,简直就像一群稻草人。他们谁也不想开口说话,尤其是爱丽丝。
  父亲在她头盔上重重地敲了两下,好像要把她拍进雪地里似的。
  “要展开双臂。记住,重心向前,明白吗?重 心 向 前!”父亲对她说。
  重心向前,这个声音在爱丽丝的头脑中回荡着。
  父亲走远了,一边走,一边往捧着的双手上哈气,他很快就会回到暖烘烘的家里去看报纸。父亲刚走出两步,就被浓雾吞没了。
  爱丽丝故意让滑雪板摔落到地上,这一幕如果让父亲看见,他一定会当着大家的面狠狠地揍她一顿。在把滑雪靴扣在滑雪板上之前,她用一只滑雪杖用力地敲打靴底,以把粘在那里的雪块敲掉。

  她已经有点想小便了。她觉得膀胱胀得要命,就像有一颗大头针刺进了肚子里。但今天她仍然不能遂愿,这一点她坚信不疑。
  每天早上都是一样。吃完早餐,她就把自己反锁在洗手间里,用力挤呀挤呀,想把所有的尿都排干净。她坐在马桶上拼命地收缩腹部,用力用得直到头痛难忍,仿佛眼珠都要从眼眶中挤出来,就像是把葡萄的果肉从葡萄皮中挤出来那样。她把水龙头开到最大,为的是不让父亲听到她用力的声音。她攥紧双拳,用力收缩腹部,想把最后一滴尿也挤出来。
  她就这样一直坐在马桶上,直到父亲把洗手间的门敲得震天响,同时高声叫喊:“小姐,难道我们今天又要迟到吗?”
  反正再怎么用力也无济于事。每当她走到第一架滑雪缆车下面的时候,尿意总会非常强烈,以至于她不得不卸下滑雪板,稍稍靠边一点,蹲在冰凉的雪地上假装系鞋带,其实是在撒尿。她会在夹紧的双腿边堆起一小堆雪,然后把尿撒在裤子里。尿就流在滑雪服里,流在连裤袜里,此时此刻,同伴们都在注视着她,而埃里克,她的教练,会像往常一样说道:“我们等一下爱丽丝。”
  这真是一种解脱,每次当那股温热的液体流过她冻僵的双腿时,她都会蹲在那里这么想。
  要不是大家在那里盯着我的话,这应该算是一种解脱吧,爱丽丝想。

  这迟早会被他们发现的。
  迟早我会在雪地上留下一道黄|色的污迹。
  那时候他们都会取笑我的,她想。
  一位家长走到埃里克身边,问他今天的雾是不是太浓,不宜上山。爱丽丝满怀期待地竖起耳朵,但是埃里克却展示出他那完美的微笑。
  “只是这里有雾。”他说,“山顶上的太阳可以晒裂石头。勇敢点,大家上山。”
  和爱丽丝同乘一个缆车座椅的是朱丽亚娜,她是爱丽丝爸爸同事的女儿。上山途中她们没说一句话。两个女孩彼此既不喜欢也不讨厌,此时此刻,她们除了都不想出现在这里以外,就再也没有什么共同点可言了。
  爱丽丝和朱丽亚娜的耳畔只有呼啸着掠过弗拉伊特维山顶的风声和吊着她们缆车的钢缆发出的有节奏的金属摩擦声。她们把下巴缩进滑雪服的领子里,用自己呼出的热气来取暖。
  只是由于天冷的缘故,其实你真的用不着撒尿,爱丽丝反复告诫自己。
  然而,缆车离山顶越近,爱丽丝肚子里的那颗大针就越往肉里扎。弄不好这次会更糟,或许这一回是非尿出来不可了。
  别尿啊,这只是天冷的反应,你不用再尿了,刚才已经尿过了,别这样。
  一股腐臭的牛奶猛然漾上了爱丽丝的喉头,她忍住恶心又把牛奶咽了回去。这时她想撒尿,想撒尿想得要命。
或许您还会喜欢:
威尼斯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十世纪某年的一个春日午后,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他五十岁生日以后,他在正式场合就以冯-阿申巴赫闻名——从慕尼黑摄政王街的邸宅里独个儿出来漫步。当时,欧洲大陆形势险恶,好儿个月来阴云密布。整整一个上午,作家繁重的、绞脑汁的工作累得精疲力竭,这些工作一直需要他以慎密周到、深入细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事。 [点击阅读]
安德的影子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严格地说,这本书不是一个续集,因为这本书开始的时候也是《安德的游戏》开始的时候,结束也一样,两者从时间上非常接近,而且几乎发生在完全相同的地方。实际上,它应该说是同一个故事的另一种讲法,有很多相同的角色和设定,不过是采用另一个人的视角。很难说究竟该怎么给这本书做个论断。一本孪生小说?一本平行小说?如果我能够把那个科学术语移植到文学内,也许称为“视差”小说更贴切一点。 [点击阅读]
小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卢贡——马卡尔家族》应当是由20部小说组成。1896年此套系列小说的总体计划业已确定,我极其严格地遵守了这一计划。到了该写《小酒店》的时候,我亦如写作其他几部小说一样①完成了创作;按既定的方案,我丝毫也未停顿。这件事也赋予我力量,因为我正向确定的目标迈进。①《小酒店》是《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小说的第七部。前六部小说在此之前均已如期发表。 [点击阅读]
幕后凶手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任何人在重新体验到跟往日相同的经验,或重温跟昔日同样的心情时,可不会不觉为之愕然的吗?“从前也有过这样的事……”这句话总是常常剧烈地震撼心灵。为什么呢?我眺望火车窗外平坦的艾色克斯的风光,自言自语地问向自己。从前,我曾经有过一次一模一样的旅游,但那是几年前的事呢?对我来说,人生的颠峰时代已经结束了……我正在肤浅的这样想着!想当年,我在那次大战中,只是负伤的的份儿。 [点击阅读]
广岛札记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1994年10月13日,日本媒体报道大江健三郎荣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我正在东京作学术访问,一般日本市民都普遍觉得突然,纷纷抢购大江的作品,以一睹平时没有注目的这位诺贝尔文学奖新得主的文采。回国后,国内文坛也就大江健三郎获奖一事议论沸腾。 [点击阅读]
康复的家庭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我看见起居室门背面贴着一张画卡——这是我们家祝贺生日的习惯方式——祝贺妻子的生日。这张贺卡是长子张贴的,画面上两个身穿同样颜色的服装、个子一般高的小姑娘正在给黄色和蓝色的大朵鲜花浇水。花朵和少女上都用罗马字母写着母亲的名字UKARI——这是长子对母亲的特殊称呼。对于不知内情的人来说,这首先就有点不可思议。长子出生的时候,脑部发育不正常。 [点击阅读]
心灵鸡汤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上帝造人因为他喜爱听故事。——爱尼·维赛尔我们满怀欣悦地将这本《心灵鸡汤珍藏本》奉献在读者面前。我们知道,本书中的300多个故事会使你们爱得博大深沉,活得充满激|情;会使你们更有信心地去追求梦想与憧憬。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无望之时,这本书会给您以力量;在惶惑、痛苦和失落之际,这本书会给您以慰藉。毫无疑问,它会成为您的终生益友,持续不断地为您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深沉的理解和智慧。 [点击阅读]
怪指纹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法医学界的一大权威宗像隆一郎博士自从在丸内大厦设立宗像研究所,开始研究犯罪案件和开办侦探事业以来,已经有好几年了。该研究所不同于普通的民间侦探,若不是连警察当局都感到棘手的疑难案件它是决不想染指的,只有所谓“无头案”才是该研究室最欢迎的研究课题。 [点击阅读]
恐怖黑唇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第一章恐惧的亡灵复苏1阴谋初露刚刚步入八月份。炎热的太阳就将一切烤得烫人。出租车司机原田光政在这天午后回到家中。他打开大门,从信箱中取出一封信,边看边走进了厨房。走进厨房,原田光政坐在椅子上,准备喝点冷饮,然后再睡上一小时左右的午觉。他深深地感到自己已不是拼命干活的年龄了——近六十岁了。难道这是因为自己长期辛劳而自负了吗?人的自知之明,对于原田说来还是有的。 [点击阅读]
恶魔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决斗茶桌上摆着两只酒杯,杯子里各装有八成透明如水的液体。那是恰似用精密的计量仪器量过一样精确、标准的八成。两只杯子的形状毫无二致,位置距中心点的距离也像用尺子量过似地毫厘不差。两只杯子从杯子中装的,到外形、位置的过于神经质的均等,总给人一种异乎寻常的感觉。茶桌两边,两张大藤椅同样整齐地对面地放在完全对等的位置;椅上,两个男人像木偶一样正襟危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