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哲理散文(外国卷) - 圆(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眼睛是第一个圆,眼睛所见的地平线是第二个圆,圆这一基本图形在自然界无处不在,不胜枚举。圆最能象征世界所蕴含的密码。圣·奥古斯丁曾将上帝的本质描绘为一个圆,圆心无处不在,而圆周无处可觅。我们 穷尽一生之力领会作为图形本原的圆的丰富含义。我们在考虑人们一切行为的循环或补偿特征时,已经推断出了—个寓意。现在我们将描述另一个类推,即人们的任何行为都可以被超越。我们的一生都在探寻真理,围绕每一个圆都可以绘出另一个圆;自然界没有终极,每一个终点都是一个起点;每到正午都有另一个黎明降临;每一处底部下都另有一个更深的底部。这一事实象征着“不可企及的追求”,即倏忽飘渺的“尽善尽美”,它是人力永远也难以达到的,它既激励人们的大功告成,又宣告人们的功败垂成,正因如此,这个事实可以便于我们将人类在各个领域展示的力量联 系在一起。开启每个人心灵的钥匙是他的思想。尽管看似桀骜不驯,他仍然有他遵循的舵轮,这就是他对所有事实分门别类所依据的观念。只有向他展示一个支配他原有观念的新观念,才能使他脱胎换骨。人生是一个自我进化的圆,从一个微乎其微的小小的圆永无止境地向四周扩展成新的更大的圆。这种圆的一轮接一轮的生成幅度取决于个人心灵的力量或真理。因为每种思想在形成一种波浪循环的状况之后——譬如一个帝国、艺术规则、地方习俗、宗教仪式——这种思想的惰性力量使其自身停滞在圆脊上,在一生中不断凝固僵化、自我禁闭。但是,如果心灵反应敏捷,力量强大,它将冲破这一阈限,向四周蔓延,在更深处扩展形成另一个轨道,当然它又会遭遇惊涛骇浪,试图再次阻止和束缚心灵的前行。但是心灵拒绝被禁锢;在最初和最弱的脉动中,它已经以巨大能量向外围扩展,排山倒海、无穷无尽地向外扩张。每个终极事实都只是一个新序列中的第一个事实,每条普遍规律都不过是即将为人所知的某一个更为普遍的规律的一个具体事实。对我们而言,不存在外界,不存在围墙,不存在圆周。一个人发表了他的见解,多么精彩!空前绝后!万事万物的面目因之焕然一新!他成了顶天立地的伟人。看啊!在另一端又有一个人挺身而出,在我们刚刚宣称是这个领域外廓的圆的旁边又画上一个圆。接下来,第一个发言者不再是万众瞩目的人物,而不过是一个率先发言的人而已。他唯一的补救之道是即刻在他对手的圆之外再绘一个圆。众人也都可以这样做。今天萦绕在人们脑海挥之不去的结论,不久就被缩略成一个词语;今天看上去可以诠释自然的原则,有朝一日终将包括在一个更为大胆的概括之中,成为其中的一个事例。在明天的思想中,必有举起你们所有信条——各个民族的所有信念、所有学识——的力量,引领你们进入一个任何史诗般的梦境都未曾描绘的天堂。每个人与其说是在这个世界上勤奋工作,不如说是暗示他应该成为怎样的人。人人都是下一个时代的预言者。我们一步步攀登这个神秘的阶梯:踏板是行动,新的视野是力量。每一个成果都遭到紧随其后的成果的挑战和审视。每一个成果似乎都与新的成果背道而驰,其实只是受到新的成果的限制。新的观念总是遭到旧观念的忌恨,对于守旧之人,新的观念仿佛怀疑论的万丈深渊。但是人的目光很快就能适应新观念,因为人的目光和新观念是同一原因的不同结果。在这之后,新观念的有益无害渐渐被人认识,可是不久它的能量消耗殆尽,在新的时代启示面前相形见绌,日渐渺小。不用对新的归纳概括心怀畏惧。难道这个事实看上去就如此粗鄙、充满物欲,将要威胁、贬低你的精神理论吗?不要抵制它,因为它将完善、提升你的物质理论,正如它将完善、提升你的精神理论一样。人生由接二连三的惊奇意外构成。我们在完善自身时,并不是今天去猜测明天的心境、乐趣和力量。对较低层次的状况,如日常行为和感觉,我们还可能道出个万一;但是对上帝的杰作,即心灵的全面成熟和普遍运动,上帝却秘而不宣,这些是无法估量的。我只知道真理是神圣而有益的,但是真理如何有助于我,却不得而知,因为存在是认识的唯一途径。勇往直前的人们所处的新位置拥有所有旧的力量,但是这些旧的力量又全是推陈出新的。在其内部,它继承了过去所有的能量,但是它自身却又恰如黎明,朝气蓬勃。在这一新的时刻,我抛弃过去积累的全部知识,因为它们空洞无物、一无是处。因此,平生第一次我似乎对任何事物都有了正确的认识。除非我们去爱,去追求,否则我们连最简单的词语也不会理解。
或许您还会喜欢:
冒险史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一歇洛克-福尔摩斯始终称呼她为那位女人。我很少听见他提到她时用过别的称呼。在他的心目中,她才貌超群,其他女人无不黯然失色。这倒并不是说他对艾琳-艾德勒有什么近乎爱情的感情。因为对于他那强调理性、严谨刻板和令人钦佩、冷静沉着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特别是爱情这种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我认为,他简直是世界上一架用于推理和观察的最完美无瑕的机器。但是作为情人,他却会把自己置于错误的地位。 [点击阅读]
冤家,一个爱情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1赫尔曼·布罗德翻了个身,睁开一只眼睛。他睡得稀里糊涂,拿不准自己是在美国,在齐甫凯夫还是在德国难民营里。他甚至想象自己正躲在利普斯克的草料棚里。有时,这几处地方在他心里混在一起。他知道自己是在布鲁克林,可是他能听到纳粹分子的哈喝声。他们用刺刀乱捅,想把他吓出来,他拚命往草料棚深处钻。刺刀尖都碰到了他的脑袋。需要有个果断的动作才能完全清醒过来。 [点击阅读]
午夜的五分前
作者:佚名
章节:2 人气:2
摘要:店内的摆设几乎没有变化。除了满眼遍布的令人一看便联想到店名“圣母玛利亚号”的轮船模型、老旧航海图和小小的地球仪勉强算得上个性外,它与学生街上数不清的各色咖啡馆并没有太多分别。虽然没有特别吸引我的地方,不过想要喝杯咖啡的时候,学生时代的我总是来到这家店。在我和小金井小姐面前摆上两杯水,为我们点菜的店老板也没有变化。他穿着白色衬衫和灰色西装裤,显然这样的装扮与咖啡店店主的身份不甚相称。 [点击阅读]
吉檀迦利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冰心译1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欢乐。这脆薄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这小小的苇笛,你携带着它逾山越谷,从笛管里吹出永新的音乐。在你双手的不朽的按抚下,我的小小的心,消融在无边快乐之中,发出不可言说的词调。你的无穷的赐予只倾入我小小的手里。时代过去了,你还在倾注,而我的手里还有余量待充满。 [点击阅读]
吸血鬼德古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东欧,一四六二年自从她的王子骑马出征后,伊丽莎白王妃每晚都被血腥恐怖的恶梦折磨。每一夜,王妃会尽可能保持清醒;然而等她再也撑不住而合眼睡去后,她很快便会发现自己徘徊在死尸遍野、处处断肢残臂的梦魇中。她又尽力不去看那些伤兵的脸——然而,又一次,她被迫看到其中一人。永远是他那张伤痕累累的囚犯的脸,然后伊丽莎白便在尖叫声中醒来。 [点击阅读]
呼吸秋千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我所有的东西都带在身边。换句话说: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行。当时我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说是我的,其实它们原先并不属于我。它们要么是改装过的,要么是别人的。猪皮行李箱是以前装留声机用的。薄大衣是父亲的。领口镶着丝绒滚边的洋气大衣是祖父的。灯笼裤是埃德温叔叔的。皮绑腿是邻居卡尔普先生的。绿羊毛手套是费妮姑姑的。只有酒红色的真丝围巾和小收纳包皮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点击阅读]
哭泣的遗骨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初、高中的同班同学——现在长门市市政府下属的社会教育科工作的古川麻里那儿得知了这一消息。麻里在电话里说:“哎,我是昨天在赤崎神社的南条舞蹈节上突然遇到她的,她好像在白谷宾馆上班呢。”关于南条舞蹈的来历,有这么一段典故,据说战国时期,吉川元春将军在伯老的羽衣石城攻打南条元续时,吉川让手下的土兵数十人装扮成跳舞的混进城,顺利击败了南条军。 [点击阅读]
回忆录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银色马一天早晨,我们一起用早餐,福尔摩斯说道:“华生,恐怕我只好去一次了。”“去一次?!上哪儿?”“到达特穆尔,去金斯皮兰。”我听了并不惊奇。老实说,我本来感到奇怪的是,目前在英国各地到处都在谈论着一件离奇古怪的案件,可是福尔摩斯却没有过问。他整日里紧皱双眉,低头沉思,在屋内走来走去,装上一斗又一斗的烈性烟叶,吸个没完,对我提出的问题和议论,完全置之不理。 [点击阅读]
园丁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仆人请对您的仆人开恩吧,我的女王!女王集会已经开过,我的仆人们都走了。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呢?仆人您同别人谈过以后,就是我的时间了。我来问有什么剩余的工作,好让您的最末一个仆人去做。女王在这么晚的时间你还想做什么呢?仆人让我做您花园里的园丁吧。女王这是什么傻想头呢?仆人我要搁下别的工作。我把我的剑矛扔在尘土里。不要差遣我去遥远的宫廷;不要命令我做新的征讨。只求您让我做花园里的园丁。 [点击阅读]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我小时候,村里人使用的语言,词语就住在它们表述的事物表面。所有名称与事物贴切契合,事物和自己的名字如出一辙,二者像缔结了永久的契约。对多数人而言,词语和事物之间没有缝隙,无法穿越它望向虚无,正如我们无法滑出皮肤,落进空洞。日常生活的机巧都是依赖于直觉、无须语言的熟练劳动,大脑既不与它们同行,也没有另辟蹊径。脑袋的存在只是为了携带眼睛和耳朵,供人们在劳作中使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