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 第42章20年的反馈信息185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42章20年的反馈信息185
  自从这本书出版以来,我已经积累了20余年的反馈信息,包括对书中内容和诊所咨询服务的反馈。最初,轻松戒烟法的推广过程十分艰难,那些所谓专家学者对我的方法嗤之以鼻。现在,世界各地的吸烟者纷纷涌向我的诊所,其中也包括不少专业医生。这本书在英国已经被评为“最有效的戒烟手段”,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承认。
  我绝不是个慈善家。之所以对吸烟----并不是吸烟者,而是吸烟这件事情----宣战,是因为我享受其中的成就感。每当又一个吸烟者成功戒烟,我都感到无比的快乐,即使他的成功跟我毫无关系。至于我收到的上千封感谢信,就更成了快乐的源泉。
  不过,有时我也会感到痛苦。让我痛苦的主要是两种类型的吸烟者。第一类人尽管戒烟很容易,但是又重新染上了烟瘾,之后再戒烟就难以成功了。无论是这本书的读者,还是来诊所咨询的戒烟者,都出现过这样的问题。
  几年前我曾接到一位男士的电话。他的心情非常糟糕,声音已经带上了哭腔。他说:“我情愿付你1000英镑,只要你能让我戒烟一个星期。我知道,只要能坚持一个星期,我就能成功戒烟。”我告诉他我们的收费是固定的,而且远没有1000英镑那么高昂。他参加了一次群体咨询,结果发现戒烟居然如此轻松。他后来给我写了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咨询快结束时,我说:“记住,你们绝对不能再吸一支烟。”他当时的回答是:“别担心,亚伦。只要我能成功戒烟,以后肯定不会再吸烟了。”
  我立刻意识到,他并没有真正接受我的警告。我说:“我知道你现在的感受,但是六个月之后呢?”
  “亚伦,我真的再也不会吸烟了。”
  一年后,他又打来电话:“亚伦,圣诞节那天我实在忍不住,就抽了一根小雪茄。现在我又恢复成每天40支烟了。”我问他:“你还记得第一次打电话的时候吗?当时你情愿付出1000英镑,只为了一个星期不吸烟。”
  “我还记得。当时我真蠢,不是吗?”
  “你还记不记得曾向我保证,你以后再也不会吸烟了?”
  “记得,但我当时是个傻瓜。”
  这就好比你发现一个人陷在沼泽里,泥水已经淹到了脖子,马上就要遭到灭顶之灾,你把他拉出来之后,他对你表示感激。但是六个月之后,你发现他又陷进了同一片沼泽。
  讽刺的是,这个人在之后的一次咨询时说:“你能相信吗?我曾对我儿子保证,只要他在21岁生日之前不吸烟,我就给他1000英镑。我真的给了他钱。现在他22岁,抽烟比什么人都厉害。我真不明白他为什么如此愚蠢。”

  我说:“我看不出你说他愚蠢的理由。至少他有22年没有染上烟瘾,况且他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尽管你很清楚吸烟的痛苦,还是只坚持了一年。”
  幸好,像这样戒烟容易、染上烟瘾更容易的人并不多见。不过当你戒烟成功时,千万、千万记得,绝对不要犯跟他一样的错误。
  吸烟者们通常认为,这样的人会重蹈覆辙是因为烟瘾并没有完全消失。事实正好相反,正因为他们发现摆脱烟瘾十分容易,所以又丧失了对吸烟的恐惧。他们会想:“我偶尔抽支烟完全没关系。就算再染上烟瘾,戒烟也是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他们错了。戒烟的确很容易,但是想控制烟瘾是不可能的。要做一个非吸烟者,就绝对不能吸烟。
  第二类让我痛苦的吸烟者则是这样的人:他们太过胆小,根本不敢尝试戒烟,就算尝试了也会遇到很多阻力。他们的问题主要在于:
  1、恐惧失败。失败并不可耻,不支尝试却是愚蠢的。换个角度思考,其实你在躲避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如果你尝试了,最坏的可能性就是失败,即使是这样,相比尝试之前,你也没有什么损失。而如果你成功的话,就可以得到非常大的收获。不去尝试本身就意味着失败。
  2、恐惧戒烟会导致痛苦和慌乱。不要担心,问问你自己:如果你今后不再吸烟的话,究竟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什么都不会发生。只有你继续吸烟,可怕的事才会发生。慌乱并不是由戒烟导致的,而是由吸烟导致的,戒烟后自然会消失。这是戒烟最大的好处之一。难道你真的相信,吸烟者会宁愿失去双臂或双腿,也不愿停止吸烟?如果你感觉心慌意乱,可以通过深呼吸调整心情。如果某些人让你感到慌乱,尽量躲开他们。
  如果你想哭,那就哭吧,不要以为这样很丢脸。哭泣是缓解压力的自然方式。哭过一场之后,你的感觉会好得多。教训小孩子不要哭,是最错误的教育方法之一。他们强忍住眼泪的时候,其实内心正在遭受折磨。在英国,我们有一种说法“上嘴唇不要动”,意思是不要显露出情感。然而情感的显露是人类的天性,压抑情感则是非人性的做法。放声大喊,或者大发脾气,找个纸箱子痛殴一顿,可以释放你心中的压抑。假设这是一场拳击比赛,你不可能会被纸箱子打败。
  没人能让时间停止。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体内的毒虫也会逐渐饿死。你必然取得最终的胜利。
  3、不按指示行事。某些吸烟者会告诉我:“你的方法就是不适合我。”然而他们随后会承认,他们其实违反了一条甚至很多条指示(为了方便,我会把所有的指示在本章最后重复一遍)。

  4、误解指示的意思。最主要的问题包括:
  ?“我没法让自己不去想吸烟的事。”
  你当然没法不想,而且一旦你这样尝试,就会感到恐惧。这就像是晚上睡不着的时候,越是努力尝试,就越是难以入睡。我有90%的时间都在考虑吸烟的事。想吸烟的事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的具体想法。如果你想“我真的想来支烟”或者“我什么时候才能自由”,那你就会感到痛苦。如果你想:“耶!我是个非吸烟者!”那你就会感到快乐。
  ?“生理上的毒瘾什么时候才会消散?”
  停止吸烟之后,你体内的尼古丁水平会迅速下降,但是生理上的戒断反应会持续一段时间。戒断症状会导致空虚感和不安全感,与天然的饥饿感和抑郁感几乎完全相同。正是因此,使用意志力法戒烟的人永远无法判断,他们究竟是否已经戒烟成功。即使生理上的毒瘾已经完全消退,在饥饿或者郁闷的时候,他们仍然会以为:“我又想吸烟了。”事实上,我们完全不必在乎生理上的毒瘾,因为尼古丁戒断反应十分轻微,几乎感觉不到。补牙之后,你是否会等着牙齿停止疼痛?当然不会。你会继续正常的生活。虽然牙齿仍然在痛,你却感觉很好。
  ?等待“启示性的一刻”。
  等待只会产生恐惧。我曾用意志力法坚持了三个星期没有吸烟。然后我遇上了一位老朋友,他也是个戒烟者。
  他问:“你现在怎么样?”
  “我已经熬过了三个星期。”
  “你是什么意思?”
  “我坚持三个星期没吸烟了。”
  “那将来呢?你打算一直熬下去吗?还等什么?你已经成功了,你是个非吸烟者了。”
  我当时想:“他说得对,我还在等什么?”不幸的是,我当时并不清楚吸烟的真正机制,所以很快又掉进烟瘾陷阱。不过他的话的确很对,最后一支烟熄灭的那一刻,你就已经是个非吸烟者了。关键在于,你从一开始就要做个快乐的非吸烟者。
  ?“我仍然想吸烟。”
  先决定戒烟,然后又这么说,岂不是很愚蠢?不要自相矛盾。当你说“我仍然想吸烟”的时候,其实是说“我想做一个吸烟者”。非吸烟者绝不会想吸烟。既然你清楚自己的选择,就不要故意折磨你自己。
  ?“我决定一辈子戒烟。”
  为什么?戒烟只要一瞬间就够了,用不着一辈子。具体过程非常简单。戒烟后的几天里,你的生活会受到非常轻微的影响。你的身体会出现戒断反应,但是程度很轻,你几乎感觉不到;即使是在这时,你也并不比先前痛苦,因为过去你同样要忍受戒断反应:在禁止吸烟的场合,在睡觉或吃饭时,等等。既然当时你都不在乎戒断反应,现在为什么要在乎?而且如果你不戒烟的话,戒断反应将烦扰你一生。吸烟不能帮你享受生活,只会毁掉你的生活。戒烟后,即使生理上的尼古丁毒瘾还没消散,生活也比吸烟时更加美好。不要害怕社交场合,即使你会遇到许多吸烟者。记住,被剥夺快乐的不是你,而是他们。他们都从心底羡慕你,而你则可以骄傲地接受他们的羡慕。跟他们聊聊戒烟的话题,当他们发现你非常快乐时,就会觉得这一切非常神奇。关键在于,你比他们更能享受生活。

  ?“我很痛苦。”
  这是因为你没有完全遵照我的指示。反思一下,究竟在哪一条指示上出了问题。有些人尽管能理解我的说法,也全心全意相信,却仍然无法摆脱郁郁不振的心态,仿佛大难临头一般。记住,戒烟不仅是你真心想做的事情,也是全世界所有吸烟者真心想做的事情。无论你使用任何方法戒烟,只要保持正确的心态,随时告诉自己“耶!我是个非吸烟者!”就可以了。既然你已经决定戒烟,还等什么?至于这本书的其他内容,只是为了防止你走上歧路而已。
  ?指示列表
  只要你完全遵照以下批示行事,戒烟就绝不可能失败:
  1、郑重宣誓,你永远不会再吸烟,永远不会再用任何方式摄入尼古丁,真心决定戒烟。
  2、清楚认识这一点:戒烟不需要放弃任何东西。我并不是指戒烟的好处(你当然很清楚这些好处),也不是指你完全没有理由吸烟。我的意思是,吸烟无法提供任何享受,也无法成为你的依赖。享受和依赖的感觉只不过是幻觉,就像故意用头撞墙之后,再停下来时的感觉。
  3、所有吸烟者都可以轻松戒烟。你的情况跟千百万其他吸烟者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能摆脱烟瘾,过上正常的生活,你也可以。
  4、任何时候比较吸烟的利弊得失,结论永远是“只有傻瓜才会吸烟”。任何东西都无法改变这一点,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将来。既然你已经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就不要再生怀疑。
  5、不要刻意不去想吸烟的事,或是因此担心。每当你想起吸烟这回事时,无论是今天,明天,你生命中的任何一天,你都要这样想:耶!我是个非吸烟者!
  6、不要使用任何替代品。
  不要留着你的烟。
  不要躲避吸烟者。
  不要单为戒烟的缘故改变你的生活。
  只要你做到以上几点,很快就会体验到“启示性的一刻”。不过,不要刻意等待那一刻的到来,只要专心生活就好。享受生活的高潮,度过生活的低谷,那一刻自然会到来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他来了请闭眼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1.怪男人鸦青色的天空掩映着远山,薄薄的雪堆积在林间小径上。空气微寒而清爽,人若行走其中,很快会感觉到身体仿佛被松枝和雪的气息填满,冰冷又惬意。简瑶在大路旁下了公交车,又拐上石板小径走了十多分钟,终于看到前方山坡上,一幢灰绿屋顶的欧式小别墅。自简瑶有记忆起,这幢别墅就矗立在城郊的山腰上。二十多年过去了,即使拿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这幢错落有致的建筑一点也不过时。 [点击阅读]
六顶思考帽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概要六顶思维帽方法六顶思维帽的目的是避免思维混杂,按这种方式,思考者在某一个时间里就可以只按照一种模式思考——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做全部的事。对此最好的类比是彩色印图。每一种颜色被印刷上去,最后它们就拼到了一起。设计六种思维帽方法,是为了使我们从通常的争辩型思维向制图型思维转化。这使得思维过程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绘制地图;第二阶段是在地图上选择路线。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一:碎魔晶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恶魔坐回它自己在石蘑菇茎上雕刻出来的宝座。烂泥不断的在这个小岛旁咕噜咕噜地滚动着,其永不停止的流动和变换,成为了这一层深渊魔域特有的景观。叫做厄图的恶魔弹了弹它那长着利爪的手指,懒懒地将它那像猴子一般、却长了一对山羊角的头靠在肩膀上,眼神投射在黑暗之中。“你在哪里,泰尔沙兹?”恶魔发出嘶嘶的声音,期待能有那件古代法器的消息。克林辛尼朋,占据了它全部的思考。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三:半身人的魔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巫师带着不确定的眼光低头看着她。她背向他;他只能看见她浓密的红褐色发绺垂盖在那双厚实又充满活力的肩膀上。但巫师也看出了她眼中的悲伤。她是那么地年轻,只不过刚脱离孩童的阶段,又天真无邪到让人觉得美丽的地步。但这个美丽的孩子却将剑插进了他所爱的西妮的心脏。哈寇·哈贝尔很快扫去心中关于他死去的爱人那些不愿想起的记忆,开始往山下走。“天气不错,”当他走到年轻女孩身边的时候,他高兴地说。 [点击阅读]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大漠遥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日子轻快一如沙漠中的夜风,瞬间已是千里,不过是一次受伤后的休息,草原上的草儿已经枯萎了三次,胡杨林的叶子黄了三次。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随着狼群,从漠北流浪到漠南,又从漠南回到漠北。打闹嬉戏中,我似乎从未离开过狼群,与阿爹在一起的六年似乎已湮没在黄沙下,可惜……只是似乎。沉沉黑夜,万籁俱静。篝火旁,我和狼兄一坐一卧,他已酣睡,我却无半丝睡意。 [点击阅读]
存在与虚无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存在与虚无》这是一部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概论:一、导言:对存在的探索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寂寞高手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股市并非深不可测并非无所适从而是有内在规律的懂得其内在规律的人才能“有的放矢”集资和锁筹功能(一)这个功能在沪市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国家认为股市只不过是一种泡沫经济,而其又在二级市场中失去了集资功能,那么还有生存的必要吗?既然答案是肯定的。既然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坚信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在经历过磨合后必将逐步走向辉煌。 [点击阅读]
富爸爸投资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从本书中您将学到什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TheSecuritiesandExchangeCommission,简称SEC)规定,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应至少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年收入在20万美元以上;2.夫妇两人年收入达到30万美元以上;3.拥有100万美元以上的净资产。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