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战争与和平 - 第六部 第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像平常一样,当时的上层社会人士在朝廷和在大型舞会上联合起来,分成几个小团体,这些小团体都有各自的特色。法国人的小团体,即是由鲁缅采夫伯爵和科兰库尔①领导的拿破仑同盟,这是其中一个人数众多的小团体。一当海伦和丈夫在彼得堡定居,海伦就在这个小团体中占有至为显著的地位。法国使馆的先生和以智慧及礼貌著称于世并属于这一派系的人士,都常到海伦家里来串门。适值闻名于世的两国皇帝的会晤期间,海伦在埃尔富特,她在那里就和欧洲所有亲拿破仑的著名人物建立了人际关系,从那里带来了一份交情。她在埃尔富特大受欢迎。拿破仑本人在剧院里发现她之后,便问她是谁,并且对她的美貌给予高度评价。她这个姿色优美而文雅的妇女取得的成功不会使皮埃尔感到惊奇,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比从前变得更美丽了。但是使他感到惊奇的是,在这两年之内她的妻子已享有名声“d'unefemmecharmante,aussispirituellequebelle”②。大名鼎鼎的princedeligne③用八页纸给她写长信。比利宾正在搜集mots④,目的是要在别祖霍夫伯爵夫人露面时头一次把它说出来。在别祖霍夫伯爵夫人客厅中受到招待,被认为是聪明的证明;在海伦举办晚会前,一些年轻人阅读一本本的书,目的是要在她的客厅中有话可谈;大使馆的秘书们,甚至公使们都把外交上的秘密告诉她,因此海伦在某种程度上是个颇有势力的女人。皮埃尔知道,她非常愚昧,他有时怀有困惑和恐惧的古怪感觉去出席她的晚会和宴会,人们在那里经常谈论政治、诗歌和哲学。在这些晚会上他常常怀有那样的感觉,就像魔术家每次登台总会预料他的骗术眼看要被人揭穿时他理应体会到的那种感觉。然而,是否是因为主持这种客厅活动正需要愚昧无知,或是因为被欺骗的人们自己要在这种骗术中寻找乐趣,欺骗是不会被人揭穿的,海伦·瓦西里耶夫娜·别祖霍娃这个d'unefemmecharmanteetspirituelle⑤的名声不可动摇地确立起来了,以致她可以说些最庸俗而愚蠢的话,大家还是会赞赏她的每句话,并且从中找到连她自己也意料不到的深刻的涵义。①科兰库尔(1773~1827),法国贵族,侯爵,拿破仑的追随者,1807~1811年间,驻彼得堡公使。②法语:多么聪明,多么迷人的可爱的女人。③法语:德利涅公爵。④法语:俏皮话。⑤法语:既可爱而又聪明的女人。皮埃尔正是这个杰出的交际界的妇女所需要的丈夫。他是个心不在焉的古怪人,是身为grandseigneur①般的丈夫,他不妨碍任何人,非但不损坏人们对高贵客厅的一般印象,而且因为他和妻子的优雅与委婉态度有所不同,反而构成了对她有利的衬景。皮埃尔在这两年以来因为经常一味地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公然蔑视其他一切,在他感到乏味的妻子的交际场所养成了一种漠不关心、疏忽大意和对一切人表示赞许的态度,这种态度并非装腔作势,因此不禁会引起人们的尊敬。他走进妻子的客厅,就像走进戏院似的,他认识所有的人,他看见所有的人时心里同样地高兴,又对所有的人同样地漠不关心。有时他参加他很感兴趣的谈话,那时候他不考虑lesmessieursdel'ambassade②是不是都在这里,他口齿不清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有时候这些意见完全不符合当时谈话的调子。但是,对这个delafemmelaplusdisAtingueedepétersbourg③的古怪的丈夫的看法已经固定下来,以致谁也不能ausérieux④对待他的狂妄的论调。①法语:贵族大老爷。②法语:大使馆的先生们。③法语:彼得堡的至为杰出的妇女。④法语:认真地。在天天都到海伦家里来串门的许多青年中,鲍里斯·德鲁别茨科伊在事业上已经有很大的成就,海伦从埃尔富特回来后,他是别祖霍夫家中的一个最亲近的人。海伦称他为monpage①,像对待儿童一样对待他。她对他就像对大家一样,还是流露着同样的微笑,但是有时候皮埃尔看见这种笑容就不高兴,鲍里斯于是露出特别庄重的、忧愁而且尊敬的表情,和皮埃尔打起交道来。这种尊敬的意味也使皮埃尔感到焦灼。三年前皮埃尔的妻子使他遭受到凌辱,他觉得十分痛苦,而今他得以使他自己不再遭受类似的屈辱,首先是因为他不是他妻子的丈夫,其次是因为他不容许他自己的狐疑。“不,她现在已经变成了bableu②,永远抛弃了从前的风流韵事,”他自言自语地说,“女学究醉心于风流韵事,尚无前例。”他自言自语地重复一条不知从哪里摘出的,使他坚信不疑的行为准则。但是,真奇怪,鲍里斯在他妻子客厅中的露面(他几乎经常在那儿露面)对皮埃尔的身体产生了一种影响,他的四肢仿佛被捆绑起来,他的动作被阻碍,变得不自然,也不灵活。①法语:我的少年侍从官。②法语:我的少年女学究。“多么古怪的反感,”皮埃尔想道,“可是从前我甚至非常喜欢他。”在上流社会人士的心目中,皮埃尔是个大老爷,是遐迩闻名的妻子的略嫌盲目而且可笑的丈夫,聪颖的怪人,又是个无所事事,但不伤害任何人的大好人。在这段时间里皮埃尔的内心经历着一个复杂而艰苦的智力发展过程,这使他获得许多启示,并且使他产生许多疑惑和快感。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失落的秘符
作者:佚名
章节:135 人气:2
摘要:圣殿堂晚上8:33秘密就是怎样死。自鸿蒙之初,怎样死一直是个秘密。三十四岁的宣誓者低头凝视着掌中的人头骷髅。这骷髅是空的,像一只碗,里面盛满了血红色的酒。环绕四周的兄弟们都披挂着他们团体标志性的全套礼服:小羊皮围裙、饰带、白手套。他们的颈项上,礼仪场合佩戴的宝石闪烁发光,像阒无声息的幽灵之眼。他们共守一个秘密,宣誓互为兄弟。“时间已到。”一个声音低语道。 [点击阅读]
安德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点击阅读]
寂静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寂静的春天前言副总统阿尔·戈尔作为一位被选出来的政府官员,给《寂静的春天》作序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因为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1962年,当《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出版时,公众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款项。在一些城市,尤其是洛杉矶,烟雾已经成为一些事件的起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还没有对公众的健康构成太大的威胁。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廊桥遗梦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廊桥遗梦》向我们描述了一段柏拉图式的经典爱情,再现了一段真挚的情感纠葛,是一部社会化和本地化思维很强的力作,《廊桥遗梦》之所以让人震惊,大概是它提出了爱情的本质问题之一——人们对于性爱的态度。 [点击阅读]
彗星来临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决定亲自写《彗星来临》这个故事,充其量只是反映我自己的生活,以及与我关系密切的一两个人的生活。其主要目的不过是为了自娱。很久以前,当我还是一个贫苦的青年时,我就想写一本书。默默无闻地写点什么及梦想有一天成为一名作家常常是我从不幸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方法。我怀着羡慕和交流情感的心情阅读于幸福之中,这样做仍可以使人得到休闲,获得机会,并且部分地实现那些本来没有希望实现的梦想。 [点击阅读]
彼得·卡门青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生命之初有神话。一如伟大的神曾经在印度人、希腊人和日耳曼人的心灵中进行创作并寻求表现那样,他如今又日复一日地在每个儿童的心灵中进行创作。那时候,我家乡的高山、湖泊、溪流都叫些什么名字,我还一无所知。但是,我看到了红日之下平湖似镜,碧绿的湖面交织着丝丝银光,环抱着湖泊的崇山峻岭层层迭迭,高远处的山缝间是白雪皑皑的凹口和细小的瀑布,山脚下是倾斜的、稀疏的草场, [点击阅读]
德伯家的苔丝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五月下旬的一个傍晚,一位为编写新郡志而正在考察这一带居民谱系的牧师告诉约翰·德伯:他是该地古老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的后裔。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使这个贫穷的乡村小贩乐得手舞足蹈,他异想天开地要17岁的大女儿苔丝到附近一个有钱的德伯老太那里去认“本家”,幻想借此摆脱经济上的困境。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