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涨潮时节 - 第三部 8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时候已经很晚了,但是白罗还想去看一个人——杰若米-柯罗德。
  一个小个子、看来很聪明的女佣带他走进书房。
  白罗独自一人在书房内等候,兴趣十足地打量着四周,白罗想:即使是在自己家,杰若米也把一切都弄得非常合法、干净。书桌上有一张戈登-柯罗德的大书像,另外一张是已故爱德华-特兰登爵士骑马的褪色照片。杰若米-柯罗德进来时,白罗正在细看后者。
  “喔,对不起。”白罗有点手忙脚乱地把相框放下。
  “我岳父。”杰若米的声音有一点庆幸的味道,“那是他最喜欢的一匹马柴斯纳-特兰登。一九二四年在德贝大赛中得到第二名。你对赛马有兴趣吗?”
  “天哪,没有。”
  “可真花钱,”杰著米冷淡地说,“爱德华爵士都被拖垮了,不得不住到国外去。的确是昂贵的运动。”
  但是他声音中仍然有骄傲的味道。
  白罗猜想,换了杰若米自己,宁可把钱扔在街上,也不愿意投资在马身上,可是在私心里,他却暗自羡慕那些赛马的人。
  杰若米-柯罗德又说:“有什么需要我效劳的地方吗?身为柯罗德家的一分子,我觉得我们都欠你一份情——因为是你找到波特少校来作证的。”
  “府上好像都对这件事很高兴?”
  “喔,”杰若米-柯罗德还是用冷冷的口气说,“现在高兴还太早,还有很多困难。毕竟,安得海的死在非洲已经是公认的事实。要想推翻这种事,需要很多年时间,面且罗莎琳的证词非常肯定——真是太肯定了。你知道,她给人的印象很深。”

  杰若米-柯罗德似乎很不愿意朝好的方面想自己的事,“无论如何,我现在都不愿意谈结果,”他说,“很难说一个案子到底会怎么发展。”
  接着,他用生气得甚至有点厌烦的手势,推开一些文件,说:“无论如何,你还是想跟我谈?”
  “我是想请问你,柯罗德先生,你是否肯定令兄确实没有留下遗嘱?我是说在他婚后。”
  杰若米-柯罗德似乎很意外。
  “我从来没想到这个问题,他离开纽约之前,确实没有立遗嘱。”
  “也许他在伦敦那两年当中立过?”
  “找那边的律师?”
  “也可能是亲手立的。”
  “有人证明?谁能证明瞩?”
  “他家里有三个佣人,”白罗提醒他:“都是跟他同一晚死的。”
  “嗯,对……可是就算他真像你所说的立遗嘱,现在也已经毁了。”
  “问题就在这里,最近有很多人以为完全损坏的文件,都可以用一种新方法研究清楚。譬如有些镇在家庭保险箱里,但却没有损坏到完全看不清楚的文件。”
  “说到这个,白罗先生,你这种想法真特别,太特别了。可是我不认为——不,我真的不相信会有什么。就我所知,谢斐德巷那栋屋子并没有保险箱,戈登把所有重要文件都放在办公室——而办公室中确实没有遗嘱。”
  “但是总可以查查吧?”白罗坚持道,“譬如说从民防官员方面着手。你答应让我查吗?”

  “喔,当然,当然,你自愿负责这件工作实在太好了。可是我对你的成功实在不敢抱任何希望。无论如何。碰碰运气总没坏处。你——你马上就要回伦敦了吧?”
  白罗眯眯眼睛,杰若米-柯罗德的语气确实很迫切。“回伦敦?”——他们全都希望他别在这儿碍事吗?
  他还来不及回答,门就开了,佛兰西丝-柯罗德走进来。
  白罗第一眼就对两件事留下很深的印象。第一是她看来似乎病得很严重;其次,她和她父亲实在太相像了。
  “赫邱里-白罗先生来看我们,亲爱的。”态若米不十分必要地解释。
  她和他握握手,杰若米-柯罗德马上短要地说出白罗对遗嘱的看法。
  佛兰西丝的态度很怀疑。
  “看起来太不可能了。”
  “白罗先生马上要回伦敦,替我们调查这件事。”
  “据我所知,波特少校曾经在本地担任空袭民防队员。”白罗说。
  佛兰西丝-柯罗德脸上闪过一个奇怪的表情,她说:“波特少校是谁?”
  白罗耸耸肩。
  “一个退休的陆军军官,靠养老金过日子?”
  “他真的去过非洲?”
  白罗奇怪地看看她。
  “当然是真的,夫人,你为什么会这么问呢?”
  “她似乎心不在焉地说:“我不知道,我觉得他很奇怪。”
  “对,柯罗德夫人,”白罗说,“我懂你的想法。”
  她用锐利的眼光看看他,眼中的神色忽然变得畏惧起来。
  她掉头对她丈夫说:“杰若米,我真担心罗莎琳,她现在一个人住在‘富拉班’,大卫被逮捕一定让她很害怕。你反不反对我请她来住住?”

  “你觉得这样做适当吗?亲爱的。”杰若米用怀疑的声音说。
  “喔……适当?我也不知道!可是人总该有同情心,她那么可怜兮兮,要人帮忙的样子。”
  “她恐伯不会接受。”
  “无论如何,总可以邀她一下啊。”
  律师迅速地说:“要是你觉得那样做比较快乐?就尽管邀她好了。”
  “比较快乐!”
  他的语气中似乎带着刺。接着,她用疑问的眼光飞快地看了白罗一眼。
  白罗喃喃道:“我要告辞了。”
  她跟着他走到大厅。
  “你现在回伦敦?”
  “我明天去,不过最多待二十四小时,然后还会再回史泰格……如果你想找我,可以到史秦格去。”
  她尖声问:“我为什么会找你?”
  白罗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是说:“我会在史泰格。”
  当天晚上夜深时,佛兰西丝-柯罗德对她丈夫说:
  “我不相信那个人去伦敦真是为了他所说的理由,也根本不相信他说戈登可能立过遗嘱。你相信吗?杰若米。”
  杰若米用疲倦而绝望的声音回答道:“不相信,佛兰西丝。他到伦敦一定是另有原因。”
  “什么原因?”
  “我猜不出来。”
  佛兰西丝说:“我们该怎么办?杰若米。我们该怎么办?”
  他马上回答:“佛兰西丝,我想只有一个办法……”
或许您还会喜欢:
被偷换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田龟规则1古义人躺在书房的简易床上,戴着耳机专注地听着录音机。“好了,我该到那边去了。”接着“咚”地响了一声,隔了一会儿,吾良又接着说:“不过我和你之间的通信并不会中断,因为我特意准备了田龟程序。现在你那边的时间已经很晚了,你休息吧。”古义人听不明白吾良什么意思,只感觉一阵撕心裂肺的痛楚。默然良久,他才把田龟放回书架,打算睡觉。 [点击阅读]
迷茫的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1去年春天,三泽顺子刚从东京的一所女子大学毕业,就立刻进了R报社工作了。当时,在入社考试时,有关人员问她希望到哪个部去,她回答说,想到社会部。有关人员看了她的履历表说:“你的英语不错嘛!”是的,三泽顺子毕业的那所女子大学,英语教学是相当有名气的。然而,后来顺子没有能到社会部去,却被分配在R报社的资料调查部。和顺子同时考入报社的女性还有事业部的一个,校阅部的一个。 [点击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佚名
章节:129 人气:2
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点击阅读]
透明的遗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好像睡着了,尽管只是短暂的时间,感到“咯噔”一下小小的震动,醒了过来,西村裕一条件反射般站了起来,急忙朝车门方向走去。“咯噔”一声响过以后,不到二十秒钟将抵达Y车站。但站起身来,立即发觉窗外的景色与往常不同。只见一片广阔的河滩,电车临近铁桥,从脚下传来“轰隆、轰隆”重重的金属声。西村苦笑了一下,心想习惯这东西实在太可怕了。 [点击阅读]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
雪国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你好,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壶中茶水的热气早已散发到冰冷的空气中,可我双手仍紧紧地握着茶壶。我的肌肉因为冷而绷得紧紧的。此时如果有一群野狗来袭击,我肯定来不及爬到树上,就会遭到野狗的撕咬。我应该站起来,活动一下僵硬的四肢,可我却坐着,像顽石一样一动不动。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周围的树丛已隐隐显露出轮廓。我不能和太阳搏斗,只能看着它一点点地把我拖入白昼,而即将到来的这一天是几个月来我一直所惧怕的。 [点击阅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麦田的守望者》简介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 [点击阅读]
黄金假面人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人世间,每隔五十年,或者一百年,要发生一次异常怪的事情。这如同天地异变、大规模战争和瘟疫大流行一样,比人们的恶梦和小说家变的凭空臆想要怪诞得多。人间社会不啻不头庞然巨兽,不知什么时候患上莫名其妙的怪病,脾气会因此变得乖戾反常,不可捉摸。因而,世上往往会突如其来地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关于“黄金面具”的荒唐无稽的风情,兴许可算作这每五十年或者每一百年发生一次的社会疯狂和变态吧。 [点击阅读]
黑暗的另一半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砍他,”马辛说,“砍他,我要站在这儿看。我要看血流出来。快点,别让我说第二遍。”——乔治·斯达克:《马辛的方式》人们真正的生活开始于不同的时期,这一点和他们原始的肉体相反。泰德·波蒙特是个小男孩,他出生在新泽西州伯根菲尔德市的里杰威,他真正的生活开始于1960年。那年,有两件事在他身上发生。第一件事决定了他的一生,而第二件事却几乎结束了他的一生。那年,泰德·波蒙特十一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