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涨潮时节 - 第三部 7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白罗一边沉思中边走进史泰格旅馆,一股刺骨的西风吹过,使他不禁有点颤抖。他推开右手边舶休息室门,里面有一股阵腐的味道,灯火也快媳了。白罗轻手轻脚地走进大厅尽头写着“房客专用”牌子的房间。这儿的壁灯火势正经,大摇椅上里着位胖胖的老小姐,正舒适地在灯火上烤她那只脚。看到白罗进来,她立刻用非常威猛的眼光看着他,白罗不由自主很抱歉似地退了出去。
  他在大厅中迟疑了一会儿,看看空空如也的玻璃柜台,再看看那间旧式曲的”咖啡室”。从以往投宿乡下旅馆的经验中,白罗知道供应咖啡的时间只吝啬地限于早餐时分——即使在那时候,咖啡的主要成分也多半是稀薄的牛奶。那种小小一杯的所谓“黑咖啡”,不是在咖啡室供应,而是在休息室。七点正,湖啡室会供应由玉米浓汤、维也纳牛排和洋芋、布丁组成的晚餐。可是在此之前,史泰格的住房完全是一片寂静。
  白罗沉思着走上楼梯,但是他并没有左转到自己的十一号房间,反而走向右边,停在五号房间门口。他看看四周——
  非常安静,空无一人。于是他推门面人。
  警方已经搜查过这个房间,后来旅馆方面显然又重新加以整理、洗刷,地上没有地毯,想必是拿去清洗了。床单整齐地摺迭在床上。
  白罗顺手关上门,环顾一下房间。房里非常整洁,毫无人的气息。白罗看看家具——一张书桌,一个旧式的上等桃花心木柜子,同样料子的衣橱(想必就是遮住通往四号房那道门的橱子),一张铜制双人床;冷、热水都有的浴室,一张而未必舒适的摇椅、两把小椅子,一个旧式的维多利亚壁灯铁栏,附带一支拨火棒、一把尖铲子(和火钳是同一组工具),一个大理石大壁灯,和一个方角大理石围栏。
  白罗俯身看看最后这几样东西,他把手指弄湿,沿着右手边的角落摩擦,看着有什么结果踪果手指有点黑,他又换一只手指,改摸围栏左边。这一回,他的手指非常干净。
  “对,”白罗自语道:“对!”
  他看看洗脸盆,然后走到窗边,发现有一条小后巷,应该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从五号房间进进出出,可是也可以同样简单地从楼不上楼进入五号房间,刚才他就是这么来的。
  白罗又悄悄关上五号房间的房门涸到自己房间。今晚实在冷得叫人难受,他只好又下楼,迟疑了一下,最后终于在寒意驱使之下,大胆走进“房客专用”的房间,另外搬张摇椅,到火灯边坐下。
  近看之下,那位胖老小姐更让入觉得畏惧。她有一头铁灰色的头发和一点鬓。她一看白罗过来,马上开口用低沉怕人的声音说:
  “这间休息室只有住在这里的人才能用。”
  “我就住在这里。”赫邱里-白罗答道。
  老小姐考虑了一两分钟,再度用责备的语气攻击他道:
  “你是外国人。”
  “是的。”赫邱里-白罗回答。
  “照我看,”老少姐说,“你们都应该回去。”
  “回去?”白罗问道。
  “从什么地方来的,就回什么地方去。”老小姐坚决地说。
  她又不屑地加了一句:“外国人!哼!”
  “恐怕不大可能。”自罗用和缓的语气说。
  “胡说,”老小姐说,“我们打仗还不就是为了这个,对不对?让人回到适当的地方去住。”
  白罗没有反驳她,他早就知道,每个人对“为什么要打仗?”这个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

  空气中飘浮着敌意,双方都沉默着。
  “我不懂是怎么国事,”老小姐说中真的不撞!我每年都来这里住。我丈夫死了十六年了,就在现在这地方,所以我每年来往一个月。”
  “真是虐诚的朝圣!”白罗礼貌地说。
  “可是情形一年比一年糟,什么服务都没有!做的莱真叫人难以下咽!维也纳牛排!啐!牛排应该不是郎普牛排就是腓力牛排——可不是拿切碎的马肉来充数!”
  白罗悲哀地摇摇头。
  “只有一件好事——他们把飞机场关闭了,”老小姐说:
  “真是可耻!那些年轻飞行员带着那些可怕的女孩进进出出的。女孩子!哼!真不知道她们的母亲怎么想喔!让她们随随便便、爱做什么就做什么。我觉得都是政府不好,把做妈妈的都送到工厂去做工了,只有家里有幼儿的母亲才能休息,幼儿!谁都会照顾幼儿矿幼儿不会跟着军人到处乱跑!只有十四岁到十八岁的女孩才最露要照顾。这年纪的女孩子最需要母亲,只有母亲才知道她们要什么。军人!飞行员!他们只想到这些!”
  这时,愤怒使者小姐咳了起来。咳声停止之后,她又滔滔不绝地说起来,把白罗当成发泄怒气的对象。
  “他们干什么在营帐四周挂倒剌?为了怕军人追女孩子?
  不,是为了怕女孩子追军人,每个人都疯了!看看她们穿的什冬衣服!裤子!有些可怜的傻瓜还穿短裤!要是他们知道从后面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就不会穿了!”
  “我同意你的看法,夫久,我真的同意。”
  “看看她们头上戴的是什么?正当的帽子?不是,是一团结得乱七八糟的东西,胜都被那些粉啊什么的盖满了,嘴巴上也是脏兮兮的东西,不但手指甲涂得红红的——连脚趾甲都涂红了!”
  老小姐气得说不下去,用期望的眼神看着自罗。白罗叹口气,摇摇头。
  “连上教室都不戴帽子,”老小姐说,“有时候甚至连那种可笑的丝币也不戴。就只有丑兮兮曲卷头发口在外面。头发?现在谁也不知道她们的头发是怎么回事!我年轻的时候,甚至可以坐在自已的头发上。”
  白罗偷偷看一眼她铁灰色的头发。看起来这位严厉的老太太真不像曾经年轻过!
  “那天晚上就有一个女孩伸头进来看,”老小姐又说,“头上包着橘红色头巾,脸上又涂又抹的。我看了她一眼。我只‘看’了她一眼!她就马上走了!”
  “她不是这里的房客。我真高兴这里没有像她那种人住!可是她又从男人卧房走出来于什么?真是恶心!我跟那个叫李乎考特的女孩说过了——可是她还不是跟她们一样坏!”
  白罗心里忽然产生了一种模糊的兴趣。
  他闯:“她从男人卧房出来?”
  老小姐热心地抓住这个话题。
  “是啊!一点都没错!我亲眼看见的。就是五号房间。”
  “是哪一天?夫人。”
  “就是乱哄哄闹成一团,说有个男人被谋杀的前一天。真可耻!这里居然会发生那种事!这地方本来很高贵很保守的,可是现在——”
  “是那一天什么时候?”
  “那一‘天’?可不是白天了!是晚上!极晚了!真是丢脸透了!已经十点多了。我每天十点一刻上床。她从五号房间大大方方走出来,一点也不觉得不好意思。看到我,她又退回房间,和里面那个男人有说有笑的。”
  “你听到他说话吗?”

  “我不是告诉过你吗?她又退回房里,他大声说:‘喔,快滚吧,我已经腻了。’男人居然这么对女人说话!可是那些轻挑的女人根本就是自作孽!”
  白罗说:“你没告诉警方这件事?”
  她用神话中怪蛇一样船跟光看着他,然后摇摇摆摆地站起来。她巍然站着俯视他说:“我‘从来’不和警察打交道!警察!哼!我?会上法庭?”
  她气呼呼、凶狠狠地又瞪了白罗一眼,然后离开了。
  白罗摸着胡须,沉思着又坐了几分钟,然后去找碧翠丝-李平考特。
  “喔,对,白罗先生,你说的是老黎贝特太太吧?是黎贝特牧师的遗孀。她每年都来,不过当然啦,对我们来说她确实是一种考验,有时候她对人家实在很无礼,而且她好像不知道现在一切都不同了。当然啦,她都快八十岁了。”
  “可是她脑筋还相清楚,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吧?”
  “喔,对,她是位相当精明的老太大——有时候未免太精明了点。”
  “你知道星期二晚上去看被谋杀的男人的那位小姐是谁吗?”
  “我不记得有什么小姐看过他了。她长得怎么样?”
  “头上包着一块橘红色头巾,化妆大概很浓,星期二晚上十点一刻的时候,她在五号房间和亚登说话。”
  “白罗先生,我真的不知道有这回事。”
  白罗一边思索着,一边去找史班斯督察。
  史班斯默默听完白罗的故事,然后靠在椅背上,缓缓点点头。
  “很好笑,不是吗?”他说:“常常都是回到老题目上:红颜祸水。”
  督察的法语口音不及葛瑞夫巡官好,但是他却颇为自豪,他站起来,走到房间另一端。回来的时候,他手上拿了一样东西:一支金壳口红。
  “我仍早就查到这个,表示可能牵连到女人,”他说。
  白罗拿起口红,轻轻在手背上擦了一点。
  “质地跟好,”他说:
  “深草莓红……擦口红的人可能是黑头发。”
  “对。在五号房间找到的。掉在柜子抽屉里,当然,也可能放了有一段时间了。上面没有指纹。当然,现在不像以前有那么多种口红——只有几种标准产品。”
  “想必你已经查过了吧?”
  史班斯微微一笑。
  “对,”他说,“你说得没错,我们确实聋过了。罗莎琳-柯罗德用这种口红,绫恩-马区蒙也是。佛兰西丝-柯罗德根本不用口红。马区蒙太太用淡紫色的,碧翠丝-李平考特好像不用这么贵的东西,那个女服务生葛莱蒂也一样。”
  他停住口。
  “查得真彻底。”白罗说。
  “还不够彻底。好像还有一个外人也扯进来了……也许是安得海在温斯礼村认识的女人。”
  “星期二晚上十点一刻,就是那个女人跟他在一起?”
  “对,”史斑斯说,“这样一来,大卫-汉特就没有嫌疑了。”
  “是吗?”
  “他阁下最后终于同意说明白,多亏他律师把道理说给他听。这是他的行踪交代。”
  白罗看看那张打字整齐的备忘录:
  四点十六分离开伦敦,搭火车到温斯礼区。五点三十分抵达。由步道步行至”雷拉班”。
  “根据他的说法,”督察打断他的沉思,“他回去路目的是要拿一些没带走的东西:信件、纸张、支票簿,顺便看看洗衣店有没有把他一些衬衫送回来——结果,当然没有,我说啊,现在的洗衣店真是不像话!把我们的衣服拿走已经整整四个礼拜了,家里连条干净毛巾都没有,内人只好亲自替我洗所有衣服了。”

  说完这段谁都难免会抱怨的话之后,督察再度回到有关大卫行踪的事上。
  七点二十五分离开“富拉班”,没赶上七点二十的火车,只好散散步,等下一班九点二十的车。
  “他往哪个方向散步?”白罗问。
  督察查查笔记,答道:
  “他说是唐恩小林、贝斯山丘和长脊。”
  “事实上也就是绕着白屋走了一圈?”
  “哈!你倒是很快就认得这里的环境了嘛!白罗先生。”
  白罗笑着摇摇头。
  “不,你说的那些地方我都不知道,我只是猜猜。”
  “喔?是吗?真的?”督察偏着头问,然后又接着说:
  “根据他的说法,他走到长脊的时接,才发现自己经离温斯礼区火车站很远了,又播命往回朗,差点就赶不上火车。火车到维多利亚火车站是十点四十五,他走路回‘牧者之宫’,到家大概十一点。戈登-柯罗德太太证明最后这一点没错。”
  “其他事有什么证明呢?”
  “少得可怜,不过还是有一些。罗力-柯罗德和一些其他人看到他在温斯礼区车站下火车。‘富拉班’的女佣出去了(他当然有钥匙),所以没看到他,不过她们发现书房有烟蒂,一定觉得很奇怪。小橱子也弄乱了。还有一个园丁工作到很晚,大概是关暖房还是什么的时候,刚好看到他。马区蒙小姐在麻登林碰到他——当时他正要跑去赶火车。”
  “有人看到他坐上火车吗?”
  “没有,可是他一回伦敦住的地方,就打电话给马区蒙小姐——十一点五分。”
  “查过了吗?”
  “查过了。我们已经查过从那个号码打出来的电话。十一点四分,有人打电话到温斯礼村三十四号,也就是马区蒙家的电话。”
  “真是太有意思,太有意思了。”白罗喃喃道。
  史班斯仍然卖力地一直往下说:
  “罗力-柯罗德九点差五分离开亚登,他肯定是那时候,
  不会更早。九点十分左右,绫恩-马区蒙在麻登林看到汉特。就算他是从史仄格一直跑过来,难道会有时间跟亚登见面,杀掉他,再回到麻登林吗?我们试过了,可是办不到,不过现在我们又从头开始了,亚登不但九点的时候没死,十点十分还确实活着——除非你所说的那位老小姐是在作梦。如果杀他的人不是丢了口红、戴橘红色头巾的那个女人——就是另外一个比那个女人更晚离开的男人。不管凶手是谁,都一定是故意把手表拨回九点十分。
  “要不是大卫-汉特无巧不巧地碰到她,他的处境一定很尴尬,对不对?”白罗问。
  “对,一定会。九点二十分从温斯礼区开的火车是最后一班车。当时天已经黑了,有些人会从车站回来。可是谁也不会注意到汉特——事实上火车站那些人也没认出他,他到伦敦之后没搭计程车,换句话说,唯一能证明他的是照他所说的时间回‘牧者之宫’的人,就是他妹妹。”
  白罗没有说话,史班斯又问:“你在想什么?白罗先生。”
  白罗说:“绕着白屋散步,散了很久的步,在麻登林遇见她,后来又打电话——但是绫恩-马区蒙却已经和罗力-柯罗德订了婚。我真想知道在电话里他们到底谈了些什么?”
  “又是人性吸引了你?”
  “对,”白罗说:“我始终都对人性有很浓的兴趣。”
或许您还会喜欢: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1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既然野人①已经死了,”眼看周围的树林逐渐黯淡,盖瑞不禁催促,“咱们回头吧。”“死人吓着你了吗?”威玛·罗伊斯爵士带着轻浅的笑意问。盖瑞并未中激将之计,年过五十的他也算得上是个老人,这辈子看过太多贵族子弟来来去去。“死了就是死了,”他说,“咱们何必追寻死人。”“你能确定他们真死了?”罗伊斯轻声问,“证据何在?”“威尔看到了,”盖瑞道,“我相信他说的话。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5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人味在夜空中飘荡。狼灵停在一棵树下,嗅了嗅,灰棕色毛皮上洒满了斑驳阴影。松林的风为他送来人味,里面混合着更淡的狐狸、兔子、海豹、鹿,甚至狼的气味。其实这些东西的气味也是人味:旧皮的臭气,死亡和酸败的气息,且被更浓烈的烟、血和腐物的味道所覆盖。只有人类才会剥取其他动物的毛皮毛发,穿戴起来。狼灵不怕人,就和狼一样。他腹中充满饥饿与仇恨,于是他发出一声低吼,呼唤他的独眼兄弟,呼唤他的狡猾小妹。 [点击阅读]
厄兆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从前,但不是很久以前,有一个恶魔来到了缅因州的小镇罗克堡。他在1970年杀死了一个名叫爱尔玛·弗莱彻特的女服务员;在1971年,一个名叫波琳·图塔克尔的女人和一个叫切瑞尔·穆迪的初中生;1974年,一个叫卡洛尔·杜巴戈的可爱的小女孩;1975年,一个名叫艾塔·林戈得的教师;最后,在同一年的早冬,一个叫玛丽·凯特·汉德拉森的小学生。 [点击阅读]
名士风流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柳鸣九文学的作用在于向别人展示作家自己所看待的世界。这部小说的一个人物曾经这样认为:“为什么不动笔创作一部时间与地点明确、而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呢?叙述一个当今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忧虑,发现自己的问题,既不去揭示什么,也不去鼓动什么,仅仅作为一个见证。”这个人物这样思忖着。 [点击阅读]
嘉利妹妹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当嘉洛林.米贝登上下午开往芝加哥的火车时,她的全部行装包皮括一个小箱子,一个廉价的仿鳄鱼皮挎包皮,一小纸盒午餐和一个黄皮弹簧钱包皮,里面装着她的车票,一张写有她姐姐在凡.布仑街地址的小纸条,还有四块现钱.那是!”889年8月.她才!”8岁,聪明,胆怯,由于无知和年轻,充满着种种幻想.尽管她在离家时依依不舍,家乡可没有什么好处让她难以割舍. [点击阅读]
地狱镇魂歌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没有人知道创世之神是谁,但他(她)创造了整个世界,创造了神族和魔族,还有同时拥有两个种族力量但是却都没有两个种族强大的人族,也同时创造出了无数互相具有不同形态的异类族群,在把这些族群放置在他的力量所创造的领地中之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创世之神便离开了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的下落。 [点击阅读]
天使与魔鬼
作者:丹·布朗
章节:86 人气:2
摘要:清晨五点,哈佛大学的宗教艺术史教授罗伯特.兰登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电话里的人自称是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的首领,名叫马克西米利安.科勒,他是在互联网上找到兰登的电话号码的。科勒急欲向他了解一个名为“光照派”的神秘组织。他告诉兰登他们那里刚刚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他把死者的照片传真给兰登,照片把兰登惊得目瞪口呆。 [点击阅读]
失去的胜利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前言1945年我曾经讯问过许多德国将领,他们一致的意见都是认为曼施坦因元帅已经被证明为他们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他们都希望他能出任陆军总司令。非常明显,他对于作战的可能性具有一种超人的敏感,对于作战的指导也同样精通,此外比起任何其他非装甲兵种出身的指挥官,他对于机械化部队的潜力,又都有较大的了解。总括言之,他具有军事天才。在战争的最初阶段中,他以一个参谋军官的身份,在幕后发挥出来一种伟大的影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