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怎样提高智商 - 第8节:分类记忆法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读书分类,不唯有益,且兼省心目。”现代脑神经记忆学理论认为:只有系统化(有条理)的信息才能在大脑中形成系统化的暂时神经联系,识记内容也显得好记一些;而孤单单的识记材料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则是个别的、独立的、零碎的、分散的,不容易记忆,即便是记住了,也难以保持。分类记忆便于快捷提取信息。人的大脑如同一座图书馆,需用信息如同书籍。经过归类编目的书籍井然有序地摆放在书架上,在需用时能有条不紊地快捷取出。而未经归类编目的书籍则杂乱地堆放在一起,需用时,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出来。实例1需记的原型信息:家用电器、火车、鸭、自行车、电脑、烧烤、微波炉、孟姜女、电视、马、飞机、冰箱、马车、家禽、交通工具、万里长城、嫦娥、家畜、奔月、焚书坑儒、洗衣机、汽车、鸡、跳山涧、鹅、秦始皇、猪、蹬鹰、牛、哭、电风扇、老虎、吹风机、兔子、羊。先打乱原型信息的原有序次,按照习惯重组为如下五块:家用电器:电脑、烧烤、微波炉、电视、冰箱、洗衣机、电风扇、吹风机。交通工具:飞机、火车、汽车、自行车、马车。家畜:牛、马、猪、羊。家禽:鸡、鸭、鹅。其它:老虎跳山涧,兔子蹬鹰,孟姜女哭万里长城,秦始皇焚书坑儒,嫦娥奔月。然后按序将五块综合在一起记忆。如此一来,原本无序的复杂信息记忆起来就显得容易得多了。实例2原序:舞只有旁两跑飞蝴在蝶马的骏着花踏香奔蹄按规律重组:踏着香花的骏马在奔跑,蹄旁有两只蝴蝶飞舞。按规律重组之后,这些原本没有联系的单字变成了一个有意义的句子,记忆起来轻松得很。如果从幼儿时期开始,启蒙者就想方设法使之养成“先对需记信息加工使之系统化,然后再记忆”的习惯,那么,幼儿长大成人后将会十分自觉地越来越熟练地这样进行,对提高记忆效率大有裨益。(9)规律集成记忆法哈佛大学的米勒发现一个成年人往往可以一下子记住大约7种分散的“点滴”信息的事实之后认为,记忆的诀窍在于:把你要记住的7样东西组成一个大的总类别,然后再把具体的信息加到类别中去。以后记住7个类别的名称,通过联想你就能记住你先前归属于这7个类别的点滴信息。对于有规律可寻的记忆内容,可采取按规律分块而后集成(综合)的记忆法去记忆它--记忆数量是随着每块内容的增多而增长的。例如,有的外语单词初看上去似乎没有规律可寻,但是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参观电视VisitTelevision学习一门语言文学的最短最佳的途径,是掌握它的词根,词根及其包含的意义是英语的基础。如果把Visit分成两块(Vis和it)和将television分成三块(tele、vis、ion)来记,而不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死记硬背,就很容易记忆。不妨采用类似的方法记忆英语单词。当所需记忆的原型信息间有某种明显相关的规律时,运用规律集成记忆法可事半功倍。其要点是善于分析与综合,通过表面现象找出简化后的内部关系。如:原型信息1:49162536496481需记的原型信息总计为14个数字,明显超过一次识记的最大数量7±2。死记硬背比较难记。分析发现这组数字是自然数22至92的依序排列,记忆起来就很容易了:491625364964812232425262728292原型信息2:123123123123123321123321先探究出第一组数字是“4个123依序排列”的规律和第二组数字是“两个123321依序排列”的规律,然后再按照此规律记忆。原型信息3:电话号码24361一位朋友与爱因斯坦通电话时说:“我的电话号码很不好记,是24361。”爱因斯坦马上回答:“这有什么难记的!两打加19的平方就是了。”大家算一下,两打是24,19的平方是361。如此一来,原本没有联系的几个数字产生了联系,有助于简化我们的记忆。原型信息4:清军于1644年入关,占领北京。一想起4乘4等于16,就联想起清军入关占领北京的时间了。……注意:此法仅适用于在瞬间能发现需记信息间显而易见的简化记忆的关系情况下。否则,还将因此而延迟记忆,增加了大脑的额外负担,造成脑力的虚耗,得不偿失。(10)图表记忆法经验表明,分散杂乱的原型文字或数据信息是不受记忆系统欢迎的。因为它们既枯燥乏味又杂乱无章,毫无生气。阿伦·佩维奥博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有关记忆的双重密码理论:假使你仅仅通过词语来记忆这一事实和想法的话,那么你只用了你一半脑力。当同一事实或想法你不仅通过词语(贮存在左半球大脑)来记住,同时也通过图像或草图(贮存于右半球大脑)来记住,那样就在你的记忆中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联合体。当你需要回忆这个事实和想法时,就可以从这一联合体提取。经验表明,如果通过筛选提炼、归纳整理,将有规律可寻的分散杂乱的原型文字或数据转录成图表提供给记忆的话,那么,记忆系统就易于接受,还不会把它忘掉。
或许您还会喜欢: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憨夫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第1章(1)盛夏里,燠热暑气逼人,忙了一整日,金乌仍迟迟不肯西坠。陆想云一进了村子,便放慢步调走在田间小路上,与擦身而过的邻里亲友打招呼,这自幼生长的一草一木、每一张脸孔,都让她熟悉、并且喜爱。回到家,心也就踏实了。过了这道木桥,再拐个弯,那放眼望去的一片果园,养大了她家三姊妹,不远处高挂的“陆”府门匾,就是她的家。眼看木桥在望,前方蹲了个人,既不过桥也不离开,就蹲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终究有一天,我意识到了时间的珍贵。瞬间就已经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平添了无数的烦恼。书店里总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书籍,多半于事无补--至少这是我自己的经验。读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尝试过许多办法,然而我依然每天疲于奔命。面对时间无情的流逝,我还是束手无策--跟绝大多数人一样。 [点击阅读]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啪!”一本新出炉的仁德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象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咦?……”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里飘出。 [点击阅读]
明若晓溪番外篇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二年丙班的教室,已经是上午的第四节课。明晓溪边听课做笔记,边感觉身上阵阵寒意,两道愤怒的目光瞪得她胳膊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再瞪我,就变金鱼眼了啊。”小泉也真奇怪,瞪了一上午,眼睛都不会酸吗。“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恶狠狠的声音从小泉的牙齿间磨出来。“我哪里无情无义了。”恶狠狠瞪回去。 [点击阅读]
最后的守护者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艾泽拉斯双月中较大的那一个,今晚首先升起,现在,她正圆圆地挂在夜空,用那银白色的月光照亮着群星。在这片柔和的月光之下,装点着赤脊山脉的群峰。白天,日光给这些山峰抹上粉红的光晕,而到了晚上,他们又变成高大、孤傲的幽灵。山脉的西边山脚下,便是那艾尔文森林,被橡树和缎木所覆盖,从丘陵地带一直延伸到海边。东边,则是广阔的黑色沼泽。一片布满溪流和河道的沼泽山地。那里到处是荒废的居所和潜藏着的危险。 [点击阅读]
木偶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作者风采: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