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遇险自救全攻略 - 第29章 汽车陷在低洼或冰雪中的处理措施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29章 汽车陷在低洼或冰雪中的处理措施
  汽车在低洼或冰雪中稍停后,轮胎会失去附着力,很难再开动,遇爬坡尤甚。以下的应急法,也适用于沙地。
  △车轮陷在低洼处
  大雨后,低洼的地方往往遭水淹。有些道路特别低陷,雨天时可能水深过膝。
  —水漫前路,应该放慢车速。
  —如果看着其他车辆驶过,明知漫溢的水不深,就不必停车察看。等前面的一辆车通过后,自己慢慢驶过。
  —如不知道水有多深,应该停车细察。水深淹及冷却风扇叶片,就不宜驶过,否则叶片泼溅冷水到引擎上,可能使高温引擎体破裂或使火花塞导线短路。大多数冷却风扇叶片离地25~30公分,约等于轮轴心的高度。
  —如路面呈弧形,宜循弧顶轴线最浅的部分驶过去。
  —用头档或二档慢驶,尽可能减少往引擎上溅水,但不要让引擎停止转动。
  —若是手动变速汽车,踏稳油门踏板,即踏下约半程,同时轻踩离合器踏板,则车速很慢时引擎也能稳定高速转动。
  —不要换档。假如改变引擎速度,水可能从排气尾管吸进去。
  —驶离洪水漫溢的路面后,立即试用制动器。制动器如浸湿,就刹不住车。弄干制动器的方法是:左脚轻轻踩制动踏板,继续前进。这样反复试验过,证明制动器能均匀地刹住四轮才可加速。

  △车轮陷在结实的雪地或冰面上
  —不要猛踏油门。车轮打空转,只会压实雪层,更难有附着力;这样还会迫使地上的雪塞进胎面花纹内,更减低轮胎的附着力。
  —车轮回正,使胎面更能抓牢地面。
  —找些东西垫在轮胎下,加强附着力,如垫子、碎石、树枝等等。
  —为避免车轮打空转,用三档开动,减少施于车轮的扭力。
  —轻轻踏下油门,能缓缓开动车子就够了。必要时稍微踩下离合器踏板,让引擎以较高速旋转。
  —开动时可请同行的人帮忙推车。要站在车侧推,以防汽车向后溜撞倒人;别走近驱动的车轮,否则车轮转动时会把雪块、污物等溅到身上。
  —汽车启动后,不要立即停车载人或收拾工具,应先开到较坚实的平路上。
  △在冰雪上驾驶须知
  —轮胎要依照指示充气。倘若充气不足,就会减低附着力。径向帘布层轮胎胎面槽纹较阔,只要气压比平常稍高,附着力就会更佳。
  —要低速行车。在冰上所需制动距离可能为平常的10倍。
  —低速行车时尽量减少车轮的扭力,从而避免轮胎打空转。
  —尽量远离前面的车辆,以免刹车不及而撞上去。
  —加速和刹车动作都要轻柔平顺。
  —不要同时刹车和转向。

  —刹车时应一踏一放地减速,以免锁住车轮。刹车灯闪亮,也容易引起后面的驾车者警觉。
  —不要换档利用引擎减速,否则会锁住车轮,导致打滑。
  —爬坡要避免中途停下或换档。必要时可停在坡下,等去路无阻才开车。
  —下陡坡时用低档慢驶,踩制动踏板必须谨慎,动作平顺。
  —在遍地积雪的郊野行车,轮胎可装上防滑链,加强附着力。
  △陷在雪堆中怎么办
  —如果陷在约1尺(30公分)深的雪堆中,可把车子前后开动,压出车辙,然后驶离积雪堆。
  —换入一档,轻轻踏下油门,以便向前开少许。必要时稍微踩下离合器踏板,以免引擎熄灭。
  —如果车子无法再向前开,迅速换入倒挡,缓慢倒退少许。
  —反复前后开动,直至驶上雪堆,离开雪沟。
  —如上述方法不行,则清扫4个车轮前面的雪。再用上述办法驶离坚硬的冰雪地。
  △困在暴风雪中怎么办
  如果遇到暴风雪,或雪深超过1尺(30公分),通常无法驾驶。这时,最重要的是保持温暖、保持清醒。
  —不要下车徒步求救,否则可能栽在雪堆里或在风雪中迷路。甚至冻死。
  —趁积雪尚浅,先清除排气尾管周围的积雪,否则开动引擎使用取暖器时,有毒废气可能涌进车厢内。

  —可保暖的物品都从行李箱搬到车内。找些硬物,如轮撑、棍棒之类,万一积雪完全掩埋车子,可用来捅个通气孔。
  —用衣服、毯子、布袋或地毯把身体裹起来,连头也要裹上。
  —报纸可裹住四肢或塞进衣服里,有助保暖;也可折成帽子戴上。
  —每小时开动引擎和取暖器约10分钟,暖暖身体。不要持续开动,以免因暖洋洋而打瞌睡,节省燃油,以求支持到脱险之时。引擎久开,废气涌入车中的危险也较大。
  —必须保持清醒。一打瞌睡,就容易冻伤或体温过低。如果汽车遭积雪掩埋,车内的人便会窒息。
  —不时打开背风的窗,使空气流通。
  —不要喝酒取暖。酒精会使血管扩张,体热散失更快,而且喝过酒会容易打瞌睡。
  —不时活动四肢,以保持清醒、促进血液循环,例如扭扭手指、脚趾,伸伸肩膀、脖子和膝盖。
  —不要做剧烈运动,否则会增加吸氧、消耗体热。
  —不要经常开收音机或亮车灯,以节省蓄电池电力。
  —如果积雪完全埋住车子,可打开窗用雨伞或棍棒之类的工具,向外捅出一个通气孔。
  —如有几辆车同时被困,应联合起来,同坐在一辆车上,既可取暖,又能互相帮助,提起精神。
或许您还会喜欢:
苏肉难寻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来,介绍一下,我叫苏栩,大家都喊我苏苏,孤儿一个,一个很冷很冷专业的稍微大龄的女硕士生,近来有点花痴倾向。不能怨我,孤儿院的老院长成天在电话中苦口婆心的教导我说:“苏苏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老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背锄禾日当午了,你要抓紧时间,在学校里找一个男朋友,将来一起在北京工作……”老爹的训话都是从我背锄禾日当午开始,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2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2
摘要: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学习一件事情,就是不回头,只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后悔,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人生每一步行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可这世上的芸芸众生,谁又不是这样呢?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陕西、甘肃发生了里氏6.5级到7.0级的余震。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1
作者:佚名
章节:121 人气:2
摘要:2006年夏,正当美国房地产泡沫如日中天之时,我对即将来临的金融海啸已深感忧虑,《货币战争》一书正是在这样一种不安和焦虑之中诞生的。在我看来,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1971年以来的美元体系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这就是全世界的货币大厦事实上建立在美国的债务沙滩之上,而美元的债务本位既不可能稳定,也不可能持续,随着世界经济总吨位的增长,美元地基已在沉陷,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厦将倾的危机。 [点击阅读]
曾许诺
作者:佚名
章节:90 人气:2
摘要:神农国位于大荒最富饶的中原地区,是大荒中人口最多、物产最富饶的国家。在神农国的西南,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毒虫瘴气、猛兽凶禽横行,道路十分险恶,和外界不通,被视作蛮夷之地。这里居住着九夷族,九夷族的习俗和外面的部族大相径庭,十分野蛮落后,被神族列为最低等的贱民,男子生而为奴,女子生而为婢。 [点击阅读]
最美的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多年以后我们终于相逢,眼前的你一如梦中,而我仍是你眼中的陌生人。被麻辣烫的电话吵醒时,正在做春梦。梦里我二八年华,还是豆蔻枝头上的一朵鲜花,那个水灵劲,嫩得拧一下,能滴出水来。我站在操场边看他打篮球,篮球打偏了,滴溜溜地飞到我的脚下。他大步跑着向我冲来。白色的球衣,古铜的肤色。头发梢上的汗珠,随着奔跑,一滴滴飞舞到空中,在金色阳光照射下,每一滴都变成了七彩的宝石,我被那光芒炫得气都喘不过来。 [点击阅读]
激荡三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72 人气:2
摘要: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2006年1月29日,中国春节。写于38000英尺高空,自华盛顿返回上海。说来新鲜,我苦于没有英雄可写,尽管当今之世,英雄是迭出不穷,年年有,月月有,报刊上连篇累牍,而后才又发现,他算不得真英雄。 [点击阅读]
股票作手回忆录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刚从中学毕业就工作了,我在一家股票经纪行里做一名记价员。我在学校学习了三年的算术,对数字很敏感,我的心算尤其出色。我的工作是把股票最新成交价格写到客户室的大木质报价板上。有一个客户经常坐在行情收报机旁高声报出最新价格。我并不会觉得他报得太快,总能记住这些数字,一点问题也没有。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 你要内心强大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自序从今天起,做强大自我的主人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困惑于人类心理的这些现象:为什么一个有权或有钱的人,要去羞辱一个弱者?为什么一个人?仅因为没钱,就被众人贬损,活得屈辱不堪?为什么一个人因为在心理上对一些事情无法承受,就发疯甚至自杀?如今,人类早已走出了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笔下的原始丛林,在这个原始丛林里,人对人是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