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遇见未知的自己 -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第25章 背负重责大任的脑袋 ──检视思想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25章
  背负重责大任的脑袋
  ──检视思想
  这次老人介绍的,是一个真正的老师--心灵成长的老师。她接到若菱电话的时候很高兴,建议若菱来参加她的一个工作坊,叫”拜伦凯蒂一念之转”。(注1)
  若菱看了一下时间,自己刚好有空,再加上的确想减少和志明碰面的次数,所以就答应了。
  到了新店的一个灵修中心(注2),若菱立刻感到很舒服、很松弛,整个中心好像有一股奇怪的氛围,让她有回到家裡的那种温馨和舒适。进教室的时候,其它学生都到了。老师抬头看见若菱,彷佛知道她是谁,给了她一个很温暖的微笑。
  若菱看到老师也吓一跳,老师从前也是演艺圈的名人,后来经过婚姻失败等一连串的打击,就销声匿迹了。后来听说她潜心灵修,现在不但生活美满,而且整个人散发着清新、祥和、慈爱的气质,当然,还是美貌依旧。
  若菱坐下来,听到老师正在说:”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挑剔很多东西,吃的、穿的、用的、还有自己的亲人、朋友‥‥可是我们却从来不挑剔自己脑袋裡面的思想。它说什么我们就相信什么。”
  若菱一听,觉得很有道理。真的耶,我们心裡想什么,我们从来不去质疑,一直都信以为真。谁曾经想过自己的思想可能会”欺骗”我们呢?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深信不疑,让它牵着我们的鼻子走。”老师做了一个牛环的手势,套在自己鼻子上,同学都笑了。
  “那么,这些思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生下来的时候是空白一片,不会思想的。谁把思想放进我们脑袋裡的呢?”老师站起来,在白板上画了一个人头。这时候,其它同学七嘴八舌地说:父母、老师、电视、社会、朋友‥‥等。

  老师点头,然后指着一个同学问:”小时候,你的父母告诉你,你应该要怎么样?”
  那个同学瘦瘦的,带着一点忧郁气质,她说:”要聪明、能干。”
  “很好!”老师说,然后在人头上面写着”聪明、能干”。
  “你呢?”老师指着另外一位唯一的男同学,”父母告诉你,你『应该』要怎么样?”
  那个瘦小的男同学说:”勇敢,独立。”
  “是,男孩子嘛,应该要勇敢、独立!”老师同意,在人头上又加了些东西。
  问到若菱时,若菱不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曾经认真地要求过她什么。他们就是觉得若菱应该”听话、懂事”。老师把这个也加上了。
  最后出现的,是一个满负重责大任的脑袋。
  “好,很多的『应该』哦!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理想。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面的呀!我们有勇敢的一面,就一定有胆怯的一面,因为这是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我们是一个完整的人,不可能只有一面而没有另外一面的。再能干的人,再完美的人,也会有力不足以逮的地方。但是因为你被告知『应该』要『勇敢』,所以你怯懦的那一面呢?”
  老师做了个手势,手往墙角一挥:”就被你丢到墙角去啦!”
  “如果你从小就被灌输『你必须要能干』的这个理想,那么你不能干的地方,你能力有所欠缺的地方,一定会被你否定和压抑,是不是?”老师用她美丽的大眼睛,直视每一个同学。
  “所以,凡是不被允许的那些特质,就被我们压抑在潜意识裡面。但是它们是一种能量,不会因为你不承认它的存在就消失了呀!”
  老师停在这裡,让学生们大致地检视一下自己的潜意识垃圾桶裡面,库存了些什么东西。

  “这些东西,就是心理学家荣格所说的『阴影』,被我们否定的、压抑的、抗拒的内在特质。这些我们压抑下去的阴影,还有我们从小到大不被父母、环境认同的各种情绪,这些都是没有释放的能量,储存在我们的细胞记忆裡。它们不时会浮上台面,造成我们的困扰,但是我们并不想去看它们。于是,我们怎么做?”
  老师又在人头周围画了一个圈圈,写上”策略”两个字。
  “于是我们就发展出很多策略来逃避这些蠢蠢欲动的不安、浮躁、突如其来的暴怒、莫名的忧伤,还有脑海裡面喋喋不休的『你不够好、你是错的、你不如别人、你不够完美』的紧箍咒。”
  “我们发展出来的策略有哪些呢?”老师问。
  “拚命工作!”一个看起来就像女强人的学生,很有默契地回答。
  “是的,”老师说,”有些人每天把时间排得满满的,就是不愿意去面对自己。”
  “喝酒、抽烟。”一个面目清秀的女孩说。
  “是呀,各种瘾头,任何上瘾症,包括刷卡购物、派对狂欢、大吃大喝,都是因为有难言之隐吧!”老师在白板上把学生说的各种策略都写下来。
  拚命工作、酗酒、抽烟、各种瘾症、看电视、追星族、过度运动、帮助别人、不停地读书、学习、泡夜店、换伴侣、换工作、在生活中制造各种戏码
  “还有‥‥”老师神秘地说,”上各种工作坊、打襌七、到处参加灌顶法会、上教堂、望弥撒。”
  学生听得目瞪口呆,有个女孩勇敢地问道:”你是说这些灵性的追求、宗教的修持,也有可能成为我们逃避面对自己的一种手段?”

  “为什么不是?”老师反问,”如果你不面对自己的阴暗面,光是拚命上课、灵修、参加各种宗教活动,甚至持咒、念经、祷告、唱诗歌也是没有用的。你不想面对自己内在的那个部分,就像艾莉丝梦游仙境的那个兔子洞一样,又深又暗,连耶稣、佛陀、任何大师都碰触不了。只有当你自己愿意进去探索,把裡面的东西拿出来,摊在阳光下接受疗愈,或是把光带到洞中,疗愈才会发生。”
  学生们静默了很久,在消化这个难解的课题。
  过了好一会儿,老师又说:”接受了这么多的应该和理想,我们于是产生了很多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标准,来约束自己,也来衡量、批判他人。这些就是我们每日所思所想的基础,可是我们从来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正确性。”跟其它很多老师一样,她也规定了回家的功课:”你们回去照这个作业的要求写下自己的想法,明天我们就来检视一下这些想法的真实性。”
  若菱这个好学生立刻在脑子裡开始琢磨,回去怎么样写这个回家功课,却被老师打断了。
  “现在,我们一起来做静心冥想。”
  若菱心想:”如果平时自己也能静心、什么都不想,那就太好了,简直是一种奢侈啊,我‥‥”然而在爱抚般的乐声中,她却一下子入定了,原本纷扰的思绪很快消散。
  “大概是团体能量磁场的缘故吧!真舒服!”若菱想。
  注1:拜伦凯蒂的转念作业可以参考她的书《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周玲莹翻译,奇迹信息中心出版。拜伦凯蒂的网站:www.thework.com
  注2:新店的合一心灵中心:www.thewayofgrace.com
或许您还会喜欢:
肯定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从吃完晚饭,你就一直在打电话,叫一遍不听,叫两遍不听,叫三通不听,直到我吼:“你要打电话,就出去打!”砰地一声,你居然真冲出门去。外面正下着大雪,奶奶赶紧跑去看门边的衣柜,惟恐你没披外套。妈妈趴着窗子张望,看你是往哪个方向跑。我则愕然地坐在客厅,想起电影“绳索”中的一幕:淳于意对着自己“爱之深,责之切”的徒弟喊:“你给我滚出去!”那跟在师父身边十几年的徒弟,居然真卷起铺盖扭头就走。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落网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月老、月老!”主管生死簿的地府判官气喘吁吁地进了月下老人的仙居。“啥事这么慌张?判官大人,坐下来歇口气,喝口茶再慢慢说吧!”月下老人捻捻白须,气定神闲地说。他现在哪有闲情逸致喝茶呀!“咱们阎罗殿──出了点小纰漏,所以……我想借你老人家的姻缘簿查查。”“嗯,这个──”月下老人沉吟了一会儿。 [点击阅读]
蓝海战略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前言本书是友谊、忠诚和相互信赖的产物。正是友谊和信任激发我们探索本书所表述的主要思想,并最终完成了写作。20年前,我们在课堂相遇——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一起工作,犹如同一条下水道里的两只湿老鼠。因此,本书不是思想的成功,而是友谊的成功,并且我们发现友谊比商业世界的任何思想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点击阅读]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序:说话干吗要“之道”啦!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有人天天上健身房,练出漂亮肌肉,可惜课堂报告或公司开会,未必能让你脱衣展示成果;有人唱歌非常?听,可惜想向男友道歉,或想提醒老板加薪时,用唱的会显得你很古怪,说不定加薪不成,反遭遣散。 [点击阅读]
血酬定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血酬”和“命价”这两个词,来自本书两篇文章的题目。这两篇文章排在前边,却是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谈到了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描绘了一些凭借暴力建立的规矩,提到了计算血价和命价--钱与命的兑换率--的基本思路。在中国历史上,大量资源和财富是依据杀戮和破坏能力分配的,破坏力直接打造了社会结构,直接决定着各个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边界。 [点击阅读]
诱婚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楔子医院头等病房床前,站着年过半白,头发花白的中年男子、一名十五、六岁的美丽少女,最后,是挺直腰杆、沉稳伫立床尾的年轻男子,只为了病床上那名昏迷了三天,甫清醒的女子。不难想见,这三人必是她生命中最亲密、也最重要的三个人。她看起来极年轻,约莫二十多岁,白皙肌肤原是水嫩无瑕,或许是因意外之故,略略失了血色,仍不减清丽姿容。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0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