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源氏物语 - 《源氏物语》读后感——源氏和陈冠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去年看过的最大部头的小说应是《源氏物语》,我对此书甚是入迷,本来想就此书写几句,但碍于琐事,终究没有写。正在我快要把这事忘却了的时候,却出了个陈冠希,让我想起了源氏。
  二者最大的相同之处就是女朋友好又多,陈冠希的女友列表里,张柏芝,在《无极》里演过皇后;maggie Q,是好莱坞当红的亚裔美女;蔡依林和萧亚轩,是天后级别;阿娇,在古代,也应该算个御赐贴身丫鬟(名字就很丫鬟啊),另外“名牌的”、“杂牌的”还有不 少,在女朋友这个方面,陈小英雄确实可以享誉帝王级殊荣。源氏当然也是,他本身就是皇子,风流倜傥,女朋友范围尊贵至皇后,卑下至侍女,老到被称为“老祖 母”的老宫女,小到十几岁的领养loli,下官的妻子,朋友的情人,路上的野草,宫中的名花……据不完全统计,源氏至少每年都要增加一个情人。祝她们情人节快乐!
  源氏与陈小英雄还有共同点是出身富贵,这之前已经提过,另外便是长相俊美。东瀛美女何其多,然而全都美不过这么一个浪子。紫式部身为女人,也开了男色*描写 的先河,但凡男色*,都往往要通过女色*的渲染才更显美色*(事实上男色*就是男人中的女色*),于是紫式部先写源氏的母亲如何美若天仙,如何频遭宫中佳丽妒嫉,如 何历尽磨难,佳年早逝,临终育下一男婴,这个男孩竟出落得比他妈妈还美,所以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美人!至于陈小英雄有的同学说长了一张猴脸,我觉得言重 了,人家之前确实是少年偶像嘛。

  此外,两个人不止风流,还很有才,陈少爷是玩hip-hop的,hip-hop讲究的是说学逗唱,出口成章,放在古代就是一个游吟诗人。而源氏则喜欢与情 人们歌诗对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无论哪个方面,他都是当世第一高手。不过,日本人的歌诗是学我大唐白居易等人的俗诗艳赋而来,学又没有学到家,因此也 就是刘三姐水准,远远不如小说写得好看。
  这本书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本小说,据传成书于公元1010年,比《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早了三百多年,它被誉为日本的《红楼梦》。从某些方面而言,它恐 怕也确实达到了《红楼梦》的艺术高度,但时间早了700多年,不得不令人惊叹。别的不说,单是看篇幅,这一千多页的文字哪怕单纯记流水帐也绝对是个巨大的 水利工程,何况它还极具艺术水准,横空塑了座三峡大坝出来。就此看来,如果布鲁姆在《西方正典》说的那个写了《创世纪》、《出埃及记》和《民数记》的所罗 门王宫廷女官“J”真实存在的话,该书的作者紫式部绝对可以与之并称为“文学祖母”。
  因此,首先是时间距离为它蒙上了一层迷人的色*彩,与读史书不同的是,你从中能够看到一个一千年之前的人所想所感,这是很诱人也很神秘的一件事情。就此说 来,日本的小说传统与中国确实不同,我们向外,他们向内,我们无论传奇还是志怪,都深受“史”的影响,言情是慢慢才出现的,日本则一出手就是言情。本来言 情应该留给诗歌,但日本人这么不遗余力地用小说来描写,似乎关于感情想说的实在太多。小说中也有统治阶级的政治斗争,但那好像只是由感情生活附带出来的, 这不免令深受唯物史观影响的我们瞠目结舌。

  源氏无疑是一个情种,用一部美国后现代小说的名字来称呼他恐怕更形象一些——情|欲艺术家。他乐此不疲地投入这个危险的游戏,几乎到了上瘾的地步,从年轻到 年老,从闲云野鹤到位高权重,一如既往,丝毫不见长进,虽然他屡次告诫自己要克制,要忍耐,要理性*,但往往又不可自持。他在其中所得到的,大抵是苦比乐 多,最终也死于思念,但他却又偏喜欢这种冒险和自虐的生活,他所迷恋的就是这种生活方式,追求的就是这个爱情游戏的形式,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确实像一个行 为艺术家。如果说这个游戏的形式是“情”,那么它的内容就是“欲”,这把源氏从文艺界又拉向了凡间,他风雅多情,但每次感情的导火线又总是欲念。这就是这 部小说的另一个诱人之处,它不带成见地(因为它就是起点)还原了情|欲的这种本然状态,你可以说它浪漫,也可以说它写实,又可以说二者皆不是。日本人的“物 哀”情结发端于这本小说,不过那不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式的哲人感叹,而是发自于源氏对感情的失落和悲观,进而走向世界观的虚无。
  这本书的描写无疑是细腻优美的,不过或许是自己读得太囫囵,加之翻译的缘故,我没有发现一些足以独立成体摘抄出来的精美段落。不过这事早已经有别人帮忙做 了,博尔赫斯说紫式部的巨著比菲尔丁和塞万提斯的作品“更复杂,描写的文化更精致”,说塞万提斯局限于将白天和黑夜分开,而紫式部可以站在窗前望见“‘雪 花飞舞后面的繁星’(见第十卷《梦桥》)”;她提到一座潮湿的长桥,说它在雾霭中“显得那样深远”;写一个妇人站在幕帘后面,看见一个男子走来,“尽管她 十分肯定地知道,他看不见她,但她还是下意识地梳理了一下头发”。所有这些,皆非天纵之才不可写就,而且我怀疑以后也再没有人可以写出来了。其后的人写出 来这样的文字,再也不会如紫式部这般真实切近,紫式部永远隔着雾霭站在他前面的长桥上,他离文学和生活水-乳-交融的时光已经越来越远了。

  此外,这本书最令我喜爱,也最令我震撼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体例,它每往前每一章,里面的人物就长了一岁,它就这样记录人们的岁岁年年,这令它读起来甚至具有 了一种悲壮之感,尤其是源氏在书还没结束之时就已经自然死亡了,但小说还在继续,天下有几部小说是主人公在书还未终时就结束了,而小说还往前延伸了那么久 的呢?这不是在读小说,而是在读生命。在阅读中,随着书页的一页页翻动,四季变幻,你确实能感到暖风和冷意,手中的书似乎变成了一个透明的鱼缸,里面色*彩 斑斓,秋叶夏花,最后又只剩明净的水。
  为了首尾呼应,最后用八个字来总结源氏的一生:“树大招风,情多累人”,用在陈冠希身上大概也合适,只须把情换成“情人”就可以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
局外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人道主义思想加缪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西西弗斯神话》和《局外人》构成了加缪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加缪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书中,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荒诞既不能告诉我们幸福,也不能告诉我们不幸,之所以加缪假设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 [点击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2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广岛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一九五七年夏天,八月,广岛。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法国女子在这座城市里。她是来参加拍摄一部关于和平的影片,她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故事发生在这个法国女人回国的前夕。她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这部影片实际上已近完成。只剩下一组镜头要拍摄。就在她回法国的前夕,这个在影片中始终未提及名字的法国女人——这个无名妇女——将遇到一个日本人(工程师或建筑师),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段过眼云烟的恋情。 [点击阅读]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有一句箴言说,真的绅士,不谈论别离了的女人和已然付出去的税金。此话其实是谎言,是我适才随口编造的,谨致歉意。倘若世上果真存在这么一句箴言,那么“不谈论健康方法”或许也将成为真的绅士的条件之一。真的绅士大约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健康方法,我以为。一如众人所知,我并非真的绅士,本就无须一一介意这类琐事,如今却居然动笔来写这么一本书,总觉得有些难为情。 [点击阅读]
怪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九月九日的下午,一如平常的下午,没有两样。任何人对于那天即将发生的不幸,毫无一丝预感。(除了一人例外,那就是住在威尔布朗姆胡同四十七号的巴克太太,她对于预感特别有一套,每次她心头觉得一阵怪异之后,总要将那种不安的感觉,详详细细地描述一番。但是巴克太太住在四十七号,离开十九号甚远,那儿会发生什么事,与她无干,所以她觉得似乎没有必要去做什么预感)。“加文狄希秘书打字社”社长K-玛汀戴小姐。 [点击阅读]
恶月之子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仅点燃着烛光的书房里,桌案上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刹那间,我知道我的生活即将面临一场可怕的转变。我不是算命先生,我也不会观看天象,在我眼里,我掌中的手纹完全无法揭露我的未来,我也不像吉普赛人能从湿得的茶叶纹路洞察命理。父亲病在垂危已有数目,昨夜我在他的病榻旁,替他拭去眉毛上的汗珠,听着他吃力的一呼一吸,我心里明白他可能支撑不了多久。我生怕就这样失去他,害怕自己将面临二十八岁生命中首次孤零零的生活。 [点击阅读]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惊魂过山车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惊魂过山车───1我从来没有把这个故事告诉任何人,也从未想过要告诉别人,倒不是因为我怕别人不相信,而是感到惭愧。因为它是我的秘密,说出来就贬低了自己及故事本身,显得更渺小,更平淡,还不如野营辅导员在熄灯前给孩子们讲的鬼故事。我也害怕如果讲出来,亲耳听见,可能会连自己都开始不相信。但自从我母亲过世后,我一直无法安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