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犹太人的赚钱哲学 - 康维勒:“毕加索的商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213节:康维勒:“毕加索的商人”
  六、康维勒:“毕加索的商人” ①“如果康维勒不具备经商的头脑,我们会变得怎样呢?” ——巴勃罗?毕加索康维勒,20世纪最伟大的画商之一。他出生于德国一个犹太贵族家庭,最早是一位银行实习生,后来在巴黎发展他的事业。也许是受巴黎这个浪漫之都的影响,青年时代的康维勒毅然放弃股票经纪人这个家族职业,而投身于充满艰辛的艺术商人这一行当。1907年,康维勒在巴黎开了一间很小的画廊。几个月之后,在毕加索的画室里,他看到了《阿维农的少女》一画,他大为倾倒,于是自告奋勇担任立体主义画派运动的热心保卫者。从那时起,他的名字同毕加索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改变了布拉克、格里斯、莱歇、马松、克利等一大批现代绘画大师的艺术和生活。正是由于康维勒的青睐,这批立体派大师才从默默无闻走向辉煌,从一贫如洗变得富裕。他的德国人身份,导致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亡命瑞士;他的犹太血统,使他在二战期间流浪于法国乡下。而在这两种身份之间,他独树一帜。尽管受到国家的掠夺、1929年经济危机的侵害和同行之间的剧烈竞争,他依然忠于绘画的某种信仰。在暴风骤雨中,他仍坚决维护他的不可动摇的原则:专营权、与画家长期合作、对攀附艺术的投机分子绝对的不信任。二战结束后,康维勒被称为“毕加索的商人” 和“画商中的画商” 。他终于开始富裕了,地位得到了公认,并多次开讨论会和著书立说,成为世界公认的艺术史学家。康维勒漫长的画商生涯,不仅是现代艺术史的一个缩影,也是巴黎这个20世纪浪漫之都的缩写。背水一战1884年6月25日,康维勒出生于德国曼海姆一个犹太贵族的家庭,生活非常富裕。在康维勒的生命中,有两桩童年趣事深藏在他的记忆里:在一个大庭院里,他骑在一只狗的背上;在4岁时,他把一个木玩具送给一个同龄的伙伴,并对他说:“我没有权利再同你玩了,因为我们破坏了原来的玩法。” 这两个小故事所蕴含的象征意义我们不好揣测,只能留给精神分析学家去仔细琢磨。但另一件事却让他永远都明白意味着什么,在他上学的时候,一帮小孩子经常尾随着他大喊:“小犹太人!小犹太人!” 犹太人,他是;小个头,他也是。但“小犹太人” 听上去却明显带有侮辱讽刺的含意,尽管他们家不算是最虔诚的犹太教徒。但他从小就是一个不乏天赋和才华的男孩,对文学和绘画情有独钟,经常到当地的博物馆参观布歇和伦勃朗等人的作品。15岁那年,他第一次接触到哲学,并认真阅读了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后来到了巴黎后,他常常着迷于卢浮宫内伦勃朗的一幅自画像。沙龙、博物馆、画廊、咖啡馆等地,是他常去的地方。虽然他们家族的财产庞大,但金钱和奢侈非他所欲,他最喜欢整日泡在大英博物馆里。21岁的时候,他就下决心做一名绘画商人。在经过多个回合的劝阻后,两位财大气粗的舅舅对他说:我们已经作了决定:同意你去巴黎,开一间画廊,因为这是你想做的事。我们提供1000镑,相当于25000法郎。以一年时间为限:假使一年以后,这个画廊站住脚,就是说你使它继续存在,使你和你的妻子能够生活下去,你就继续干下去,否则请回到我们这行业中来。①这段话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康维勒必须背水一战,非成功不可。这对年轻的他来说是第一次人生的挑战。因此,在返回巴黎的船上,他心里一直回荡着这样一句话:

  第214节:康维勒:“毕加索的商人”
  拿出勇气来。……真正的生活快开始了。他的画廊很快就开业了。他决心与传统的画商决裂。对这一点,参观者很快就有了印象:他的画廊简朴的程度令人诧异。康维勒作为主人,决不主动与顾客打招呼,也不吹嘘自己的商品,与推门而入的所有人的想法相反,他不想当一名艺术赞助者、投机商或收藏家。他展示这些作品,是为了流通、传播和互相交换,没有人为的推动。不能指望他会对作品大加赞扬,发表独到见解或举办鸡尾酒会。甚至不会有跳蚤市场式的讨价还价。因为他的目的不仅是出售,也是要把商业上的成功变为道义上的成功。对他来说,一名画商首先是一名探索者,他的工作也是为后人而工作。这种心态帮他经受了多少次成功和失败的考验。很快地,年轻的康维勒就成了立体主义画派早期代表人物毕加索、布拉克、德兰和弗拉孟克的中心。这些画家围绕在他周围,在他的画廊里晤面、相识并建立联系。他们可以平心静气地作画,由康维勒为他们照料其余一切。康维勒对他们说:“画你的画去吧,其他我来办。” 这就是康维勒的工作作风:给艺术家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条件。至于卖画、联络顾客、举办画展等等杂事,这是画商的本质,艺术家们只顾操心如何作画和提供画,他则忙于发现忠实的买主。康维勒的独特之处在于,只要他认定的画家,他从不怀疑他们的才华,并深深地引以为荣。当然,他对画家是有选择的,他只挑选在绘画观念上志同道合的艺术家。那么,他是一名理想主义吗?哪里的话!他也希望赚钱,只不过他是一名有使命感的人。“立体主义” 是当时一位评论家在观看了康维勒为布拉克举办的画展后,发表的一篇批评文章中提到的,文章说:“……他构筑了几具金属般的家伙,形体歪曲,简化得使人觉得可怕。他蔑视形象,将一切东西,如景色、人形和屋子等,统统压缩成几何图形和立方块。我们倒不必讪笑他,既然他是真诚地在画这些东西,让我们等到……” “立方块” ……这是第一次有人以这种称呼评论新的绘画艺术,结果名称从此传开,“立体主义” 由此被一位并不欣赏它的人命名。这个名称本身谈不上有什么深邃意义,无非是一种奚落,但形象生动,恰到火候,由此进入历史。“野兽派” 的出现也是如此,一位名叫伏克赛勒的评论家在巴黎的一家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秋季沙龙中展出的马蒂斯、弗拉孟克、德兰和路阿的作品狠狠挖苦一番。他发现这些作品有“意大利雕塑” 味道,而且“单色群中冒出一个傻乎乎的半身人物,就像多拿太罗掉进野兽派中” 。结果,这一诽谤的“坏名声” 再次进入历史。①

  第215节:康维勒:“毕加索的商人”
  对于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派名称来历上的巧合,康维勒并不觉得太意外。其中必有某种哲理——尽管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他视这种现象为吉兆,一个实实在在的真实运动所必然带有的标志。出于同样的信念,他提醒人们要提防那些标榜“自觉的和有组织” 的运动,因为他们自定名称暴露出矫饰做作的痕迹,或者在其背后有人想当霸主。因此,康维勒在经营中恪守真实自然的法则,画廊收到什么作品,他就随时展出,绝不胡乱吹嘘。但是,向国外收藏家和杂志寄作品和照片不在此列,照常进行。①随着康维勒和毕加索、布拉克等人交情的日益加深,他的生意越做越大。1913年2月和3月,自从康维勒画廊开办6年以来,巴黎日益成为世界艺术的中心,“看艺术到巴黎” 成为了全世界的流行语。“我不是捕捞作品的渔夫,我捕捞的对象是人。” 这是康维勒最喜欢的圣徒保罗的一句话,同时也成为他的座右铭。作品终会成为过眼烟云,画家则应永存。商人知识分子1914年七八两月相交的一个夜晚,康维勒才真正意识到欧洲的动荡。作为一个有信仰的和平主义者,他最讨厌的就是阴谋和战争。作为德国臣民,他应当加入德奥的军队。可是这能想象吗?他能把枪口对准法国朋友吗?假如加入法国军队,他能与童年的朋友对抗吗?否则不仅会被视为逃兵,更可能被视为叛徒。经过了痛苦的折磨后,他决定决不介入战争。因此,当8月2日德国向法国宣战时,心力交瘁的康维勒一下子获得了许多身份:不服从征召者、敌人、德国人的籍贯、法国人的思想……或许,称他为一名热烈的欧洲犹太人更确切。这一决定使他在瑞士一呆就是5年,整个战争期间,他除了写自传和学哲学以外,生意额几乎为零,②而且留在法国的财产无端被查封。好在有毕加索和马尔罗等人的帮忙,他终于东山再起了,结果很快就到了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让他惨淡经营。“在焚尸炉阴影下的天堂生活” 。这句话描述了二战期间他在法兰西乡下的生活状态。话虽然有点恐怖,但也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战争对他日常生活的影响,他既是不幸者,也是幸运者,却来不及利用自己的影响去发财。而他的“履历” 则越来越厚:犹太人出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拒服兵役,放弃德国国籍,公开宣称反对纯粹艺术,鼓吹堕落艺术……这一切都会让盖世太保首先将他列为镇压对象。他逃跑了,有邻居告密,他逃跑到法国乡下呼吸新鲜空气。与此同时,纳粹大肆推行反犹主义和查封“堕落艺术品” 。1944年10月,等康维勒重返巴黎后,毕加索风头正健。原因有二:一是他展出了74幅作品,引起巴黎轰动;二是他加入了法国共产党,被宣传为“英雄” 和“抵抗战士” 。康维勒对毕加索的行为深表遗憾,他反对一位画家去从事与艺术无关的事情。政治活动家,还是法共党员毕加索,这简直是开玩笑……对于一个始终同纪律和教条势不两立的人,这令人难以置信。当他需要说什么时,用笔画出来就成,《格尔尼卡》就是一例。有什么必要向党支部书记汇报创作理念?在光复后不久,新闻界宣称“存在主义派将在巴黎创办一所真正的大学,已经筹集到巨额资金” ,同时公布了该大学领导成员名单:校长保罗?萨特,教授有梅尔罗?庞蒂、西蒙娜?波伏瓦、雷蒙?阿隆……亨利?康维勒。康维勒已经成为艺术思想界最值得重视的人物,同时也被《十字街头》周刊评为巴黎“最负盛名的画商” 之一,他的文章和著作也被译成多种文字,他成为威信至高无上的鉴别专家和艺术史专家。1947年的盛夏,康维勒又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他与另一著名犹太社会学专家雷蒙?阿隆一起,成为前德莱茵河彼岸与当地听众会面的极少数法国犹太知识分子之一。岁月流逝。随着功成名就,立体主义的英雄们先后告别世界,莱歇死后,①毕加索也于1973年4月离他而去。心脏病和肺水肿夺走了画家的生命。康维勒是在继画家的家人之后最早得到这个噩耗的。很久很久以后,他还是难以接受这一事实,他不想见任何人,不想写文章,也不愿接受采访。这是持续了66年友谊的终结。①画商与“他的” 画家如此一体化,以致6年以后,轮到他去世时,一位记者写道:“康维勒的消失,如同毕加索又消失一次。” ②

或许您还会喜欢:
活出全新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分享我灵性成长的体悟二00七年五月,方智出版社发行了我的第一本著作《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晃眼,两年就过去了。这两年间,发生了很多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我在家庭主妇身分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分认同:畅销作家。至目前为止,《遇见未知的自己》在海峡两岸卖出了三十多万本,让很多人跌破眼镜。我也收到无数读者的来信,倾诉他们读书以后的心声,并且表达他们的感谢。而我自己,还是不断地在成长。 [点击阅读]
浪潮之巅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1.百年帝国编者按:当吴军跟我谈起想写这个《浪潮之巅》系列的时候,心中吃了一惊也有很多感动。吃惊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吴军是谷歌的研究员、是《数学之美》的作者、是一个科学家,很难想象关注学术领域的他对商业领域也有着自己的观察。感动是因为收到第一篇文章,通读下来,感觉这些故事编纂起来出一本书也不为过!但他却投给我们这个“小小”的黑板报。 [点击阅读]
海底两万里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且不说当时哄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的各种传闻,这里只说一般航海人员特别激动的心情。欧美的进出口商人、船长和船主、各国的海军官佐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非常注意这件事。这事大体是这样: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很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得多。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对爱情的淡定。“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收藏起点点滴滴的心事,留到以后和你慢慢聊。”这是对婚姻的淡定。“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千年修行,千年孤独。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一季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作者将职场里的二十三条生存法则一一解读,加入案例和实际分析,完整地诠释职场上的潜规则……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但同样也是如今中国人的职场环境。第二部延续讲故事的风格,主角仍然是王小峰,他将继续遇到各种问题,各种人,那些问题和人熟悉得就像发生在我们周围。 [点击阅读]
潜意识的力量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1《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1)[美]约瑟夫·墨菲著吴忌寒译唤起潜意识的力量吧!你将拥有的是完善的人格平静的心灵持久的幸福无尽的喜悦……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我曾周游世界。在此期间,我多次目睹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发生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奇迹同样会在你的身上发生,因为它往往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点击阅读]
激励孩子一生的88个励志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0
摘要:第1章走下去,你还有双完美的脚2010年10月10日晚上,中国达人秀总决赛圆满落幕,断臂青年刘伟凭借一曲钢琴合唱《you’rebeautiful》夺得总决赛冠军。1987年出生的他,从小便热爱足球,希望长大能成为一位职业球员。可是,10岁那年,一场噩运突然降临于他身上——因和伙伴们玩捉迷藏而被电击,失去双臂,成为一残疾人,从此足球之梦与他失之交臂。 [点击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爱丽丝靠着姐姐坐在河岸边很久了,由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她开始感到厌倦,她一次又—次地瞧瞧姐姐正在读的那本书,可是书里没有图画,也没有对话,爱丽丝想:“要是一本书里没有图画和对话,那还有什么意思呢?”天热得她非常困,甚至迷糊了,但是爱丽丝还是认真地盘算着,做一只雏菊花环的乐趣,能不能抵得上摘雏菊的麻烦呢?就在这时,突然一只粉红眼睛的白兔,贴着她身边跑过去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