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幽灵塔 - 第九章 “大青蛇”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打虎事件过去两个月以后,幽灵宅院的维修终于完工,我们一家都搬了进去。舅舅早就有意收秋子为养女,此次乔迁新居,他打算邀请四方宾朋,举办宴会,以示庆祝,并且也借此机会向大家宣布他收秋子为养女的消息。
  舅舅以为隆重操办一下,幽灵故事或许就会消失了。然而哪里是消失,后来想想,正是自从办了这次吉庆的披露宴会之后,故事才更加离奇可怕了。就拿宴会那天早上来说,我就碰上了一位神秘人物,算是一个恐怖的先兆。
  那天早晨,因为刚搬新居,处处觉得新鲜,我就出去散步,在钟楼宅院附近转悠转悠。不知不觉,我又来到了前面曾提到过的村子的公共墓地。
  想必诸位读者还记得,那里有杀害老太婆的凶手和田银子的坟墓,我还曾在那里目睹秋子落泪。想到当时的情景,禁不住朝和田银子的坟墓瞅了一眼,没想到,令我吃惊的是,在她墓前居然又站着一个人。
  不过,今天不是女人,而是一个叨岁年纪,身着西服,仪表堂堂的青年绅士。如此一位堂堂的绅士,竟然来参拜人们都厌恶的杀人犯之墓,难道不太奇怪了吗?
  我难以抑制心中的好奇,为了不让他发现,偷偷躲在一棵树后面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这位绅士虽然没有像感情用事的女人那样流泪,但却和秋子一样面带诚意,无限怀恋地凝视着墓碑,久久不愿离去。
  他站了足有五分钟,让我得以有时间仔细观察他。这位绅士身材瘦削,个子很高,脸像演员一样平板而无表情。在一般女子的眼中,他还算英俊,但我却不知为何挺讨厌这种脸型的人。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青年绅士那平板而无表情的脸让我联想到了蛇,那种在树枝间蜿蜒爬行的阴险的大青蛇。
  正胡思乱想之际,绅士要走了。我原以为他大概是K镇旅馆里的住客,要回镇上,没想到正相反,他却大摇大摆顺着小道向钟楼宅院的方向走去。
  真是把我给弄糊涂了。离宴会开始的时间还早,他不可能是我们的客人。或许是预感吧,我隐约感觉这位城市人打扮的绅士可能就住在这村里。我放心不下,在他身后悄悄跟踪。
  我一直偷偷地跟在他身后。不多久,眼前出现了一幢小木头洋房。啊,莫非他就住在这里?这栋建筑和钟楼宅院近在咫尺,我当然很清楚。据说,这是数年前长崎一位好事的富翁在此修建的别墅,最近一年已人去楼空,正在出售。
  最近我来钟楼宅院时,这里还荒废着无人居住,现在看上去则粉饰一新,能看见窗户里还新挂上了窗帘。
  也许是突然有了买主,这位青年绅士说不定就是这栋房子的主人吧。
  我正看着,果不出我所料,绅士打开洋房的小门,消失在木屋别墅里。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发现我。我目送绅士的身影,无意间扫了一眼,却没想到发现了奇怪的事情。
  在木屋别墅的窗户里,有一双眼睛一直在盯着我。被我发现后,没等我仔细看清那人长得什么样,对方就立刻躲到了窗帘后面。不过,这一瞬间我还是能看清好像是个身着华丽洋装的女子,也许是“大青蛇”的老婆吧。不过,他老婆看我时的眼神却有些异样,而且生怕被我看到,才赶紧躲了起来。我很奇怪,隐隐约约预感到在这栋小洋房里,可能躲藏着对我怀有可怕敌意的人。
  我当然不可能立刻闯进去看个究竟,所以就掉转方向,回钟楼宅院了。后来才知道,在这栋木屋别墅里,确确实实躲着对我怀有强烈敌意的人。她诅咒我们的幸福,恶念像毒蛇一样的歹毒。没想到那个身着华丽洋装的女子竟然是她。不,比起她来,那个脸长得平板而无表情的青年绅士才真是条令人生畏的“大青蛇”。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涨潮时节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每个俱乐部都有个烦人的家伙,“加冕俱乐部”也不例外。尽管外面正有敌机来袭击,俱乐部里的气氛却一如既往。曾经远渡重洋到过印度的波特少校扯扯手上的报纸,清清喉咙。大家都赶快躲开他的眼光,可是没有用。“《泰晤士报》上登了戈登-柯罗穗的讣闻,”他说,“当然说得很含蓄——‘十月五日死于空袭’。连地址都没写。老实说吧,那地方就在寒舍转角,坎普顿山丘上那些大宅子之一。 [点击阅读]
烽火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827年10月18日,下午5点左右,一艘来自地中海东海岸的船正乘风前进,看来它是想赶在天黑前进入科龙海湾的维地罗港。这就是在古代荷马书中提到的奥地罗斯港口。它坐落在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三个锯齿状缺口中的一个里。这三个踞齿缺口把希腊南部踞成了一片法国梧桐叶的形状。古代的伯罗奔尼撒就是在这片叶状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地理称其为摩里亚。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盆景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从港口往市区方向走500米就到了宫岛市政府,其位于山脚下。该市政府是一座豪华的四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只有观光科是单独租用了宫岛港大厦的二楼作为办公地点。所有的外地游客都要通过这里才能进入宫岛,所以在这里办公是非常便捷的。当迁谷友里子走进观光科时,那里的职员们正心神不宁地担心着窗外的天气。“照这样下去,天气恐怕会大变。”野崎科长担心地说着,转过身来,看到友里子后挥挥手,“呀,你好。 [点击阅读]
第八日的蝉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握住门把。手心如握寒冰。那种冰冷,仿佛在宣告已无退路。希和子知道平日上午八点十分左右,这间屋子会有大约二十分钟没锁门。她知道只有婴儿被留在屋里,无人在家。就在刚才,希和子躲在自动贩卖机后面目送妻子与丈夫一同出门。希和子毫不犹豫,转动冰冷的门把。门一开,烤焦的面包皮皮、油、廉价粉底、柔软精、尼古丁、湿抹布……那些混杂在一起的味道扑面而来,稍微缓和了室外的寒意。 [点击阅读]
红字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一群身穿黯色长袍、头戴灰色尖顶高帽.蓄着胡须的男人,混杂着一些蒙着兜头帽或光着脑袋的女人,聚在一所木头大扇子前面。房门是用厚实的橡木做的,上面密密麻麻地钉满大铁钉。新殖民地的开拓者们,不管他们的头脑中起初有什么关于人类品德和幸福的美妙理想,总要在各种实际需要的草创之中,忘不了划出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充当墓地,再则出另一片土地来修建监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