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妖怪博士 - 恐怖的房间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小泉被搞得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自己好心好意地把迷路的孩子送到家,却被这家的主人关进了这间奇怪的房间。这人是不是疯了。
  可这主人看上去是个堂堂正正的绅士啊。留着三角胡子,戴着一副大黑框眼镜,严然一副学者派头。这位气派十足的伯伯怎么这样对待小女孩的思人小泉呢?
  不多久,铁壁的背后响起了类似马达的转动声,听了叫人害怕。
  小泉觉得自己就像是被拖上了手术台,心里涌上了一阵难以明状的恐惧。嘴里一下子变得干干的,连话也说不出来。脸色也一定变得十分苍白。
  又过了一会,那类似马达的转动声中,夹杂了一种齿轮与齿轮间相互摩擦的噪音,震得这个包着铁皮的房间微弱地颤抖。
  小泉的心扑通扑通地跳得很快。“啊,我可怎么办啊?”一想到马上将会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便无法在这个房间里呆下去。他明明知道是无路可跑的,可还是急得像被关进笼子里的猛兽一样,东一头西一头地在房间里转个不停。
  他无意中抬起头朝天花板看了一眼,只见那包着乌黑的铁皮的天花板,正以虫子爬似的速度慢慢地朝下降。
  小泉无法接受眼前这恶梦似的一切,他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眼睛出了毛病。
  可定下神来再一看,天花板的确是在一点一点地往下沉,虽然速度极其缓慢,却一刻不停地朝小泉的头上压下来。

  “伯伯,请把门打开,请快点打开。”
  小泉拼命地敲打着铁门,朝门外喊。
  “哈哈哈……你总算明白了吧。看见天花板了吧,那可不是普通的天花板啊。它有一米厚,而且奇重无比。它正慢慢地朝你头上掉下来呢。结果会怎么样,小泉君你应该明白吧。”这夹杂在齿轮的噪声里的哑嗓子,听了让人毛骨悚然。
  小泉害怕地抬起头,看着那沉重的铁皮天花板,在不知不觉中又降下了五六公分。而且,还在毫不停地继续往下落。
  “伯伯,我已经明白了。我已经欣赏了伯伯发明的机器了。快点停下机器,让我出去吧!”小泉竭尽全力地朝外面大声地喊叫。这时,外面又响起了那个嘶哑的声音。
  “哈哈哈……你想出来吗?哈哈哈……我是决不会将这扇门打开的噢。”
  “为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你到底是谁啊?”
  “呜呼呼呼……你以为我是谁啊?你不是少年侦探团的团员吗?使出你那做侦探的本事好好地想想吧。我到底是谁,又为什么把你关进这个可怕的房间里?”
  “哎,你怎么知道我是少年侦探团团员呢?”小泉不解地问。
  “当然知道啦。正因为这样,才叫那个小女孩把你引到这儿来的啊。你这可怜的小鬼可中了我的圈套了。哈哈哈……,

  那家伙说完这些话,得意忘形地狂笑起来。
  “那么,你就是二十面相?”
  “哈哈哈……你才明白过来啊。真是个笨侦探啊。我既叫二十面相,又叫蛭田博士,还叫殿村侦探,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名字呢。
  “我为什么要把你关在这儿,你一定已经很明白了吧。我是要向你们报仇。我曾经被你们这帮小鬼侦探整得好苦啊。这回是跟你们来个礼尚往来。现在你好好地在里面欣赏那台机器吧。哈哈哈……”
  房间里的小泉听见那嘶哑而恶毒的笑声在渐渐地远去。二十面相真的就这样开着那台使天花板下沉的机器,离开了房门口。
  小泉急得没办法,只好拼命地用整个身子往门上撞。那包着铁皮的门依然纹丝不动。
  就在他拼命地往门上撞的时候,只觉得有一个影子正朝着他的头上压下来。抬头一看,不得了,天花板已经降到使他不能直立的地方了。
  小泉知道光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使那台怪机器停下来的。不管怎样,他还是使出浑身的力气设法抵住天花板的下沉。抵着抵着,他只觉得自己使劲地抵着天花板的两只手也在慢慢地朝下降。
  小泉不得不蹲下来了。就是蹲下来,他也感到那沉重的天花板朝头上压下来。
  你想,那高高的天花板降到现在这个地方只用了十分钟左右。要是就这样不停地往下降的话,恐怕用不了五分钟就要把小泉压扁了。小泉想到自己就要活不成了,吓得大声地呼喊:

  “妈妈,快来救救我啊。”
  此刻,小泉像个婴儿似的,拼命地呼喊着妈妈,向妈妈求救。
  不知从哪儿又传来了那个嘶哑的声音。
  “呜呼呼呼……小泉君,现在心情怎么样啊?是不是已经受够了啊?好了,不要担心了。我是不打算要你的命的。我只是惩罚你,让你从此以后再也不与我作对就可以了。怎么样?是不是受不了?”
  就像是做了一个恶梦,小泉出了一身的冷汗,衣服都湿透了。他朝着传出声音的方向转去,只见一处铁墙上开出了一个二十公分见方的小孔,那个扮成蛭田博士的二十面相正在那儿观察小泉的动静呢。谁也没有注意到那儿会有一个暗窗。
  “哈哈哈……害怕了吧,脸都发白了。放心吧,我已经把机器关了,对你的惩罚就到此为止,马上就把你放出来。不过,在此之前,有一点东西要叫你写。这里有纸和笔,照我说的写在纸上就行。怎么样,要是你说不的话,那我就要再把机器发动起来了廖。害怕的话,就乖乖地把笔拿去,给我写。什么?没关系,很简单。”
  二十面相一边谄媚地哄骗着小泉,一边从那个小孔里递了一支钢笔和一张信纸。
或许您还会喜欢: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3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自己所售的商品。我相信我所在的公司。我相信我的同事和助手。我相信美国的商业方式。我相信生产者、创造者、制造者、销售者以及世界上所有正在努力工作的人们。我相信真理就是价值。我相信愉快的心情,也相信健康。我相信成功的关键并不是赚钱,而是创造价值。我相信阳光、空气、菠菜、苹果酱、酸-乳-、婴儿、羽绸和雪纺绸。请始终记住,人类语言里最伟大的词汇就是“自信”。 [点击阅读]
舞舞舞
作者:佚名
章节:117 人气:2
摘要:林少华一在日本当代作家中,村上春树的确是个不同凡响的存在,一颗文学奇星。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他的作品便风行东流列岛。出版社为他出了专集,杂志出了专号,书店设了专柜,每出一本书,销量少则10万,多则上百万册。其中1987年的《挪威的森林》上下册销出700余万册(1996年统计)。日本人口为我国的十分之一,就是说此书几乎每15人便拥有一册。以纯文学类小说而言,这绝对不是普通数字。 [点击阅读]
苦行记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译序《苦行记》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作者以夸张的手法记录了他1861—一1865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书中的情节大多是作者自己当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我们可以在他的自传里发现那一系列真实的素材,也可以在他的其他作品中看到这些情节的艺术再现及作者审美趣旨的发展。《苦行记》也是十九世纪淘金热时期美国西部奇迹般繁荣的写照。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葬礼之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老蓝斯坎伯拖着蹒跚的脚步,一个房间接一个房间地,逐一拉起房里的百叶窗。他那粘湿的双眼,不时地望向窗外,挤出了满脸的皱纹。他们就快要从火葬场回来了。他老迈的脚步加快了些。窗子这么多。“思德比府邸”是一幢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哥德式大建筑。每个房间的窗帘都是豪华锦缎或天鹅绒,有些墙面上仍旧系挂着丝绸,尽管这些都已年久褪色。 [点击阅读]
褐衣男子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使整个巴黎为之疯狂的俄籍舞者纳蒂娜,正一再的向台下不断喝彩赞好的观众鞠躬谢幕。她那细窄的双眼,此时显得更加的细眯,猩红的唇线微微上翘。当布幔缓缓下落,逐渐遮盖住五彩缤纷的舞台装饰时,热情的法国观众仍不停地击掌赞赏。舞者终于在蓝色和橘色的布幔旋涡中离开了舞台。一位蓄须的绅士热情地拥抱着她,那是剧院的经理。“了不起,真了不起!”他叫喊着。“今晚的表演,你已超越了自己。”他一本正经地亲吻她的双颊。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雪莱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孤独者1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任周围的人们闹腾,你却漠不关心;冷落,估计,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不愿向着微风吐馨?2即使一个巴利阿人在印度丛林中,孤单、瘦削、受尽同胞的厌恶,他的命运之杯虽苦,犹胜似一个不懂得爱的可怜虫:背着致命的负荷,贻害无穷,那永远摆脱不了的担负。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3嘲笑鸟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低头俯视着自己的鞋子,一层细密的灰尘正缓缓地落在磨旧的皮革上。此时,我正站在原来放着我和妹妹波丽姆的床铺的地方,旁边不远是放饭桌的地方。烟囱已经塌了,烧得焦黑的碎砖头堆成了一堆,靠这个我还勉强能认得出原来房间的位置,不然的话,在这茫茫灰海中,我靠什么来辨认方向?十二区的一切几乎已荡然无存。一个月以前,凯匹特的火焰炸弹摧毁了“夹缝地带”贫苦矿工的房子、镇子里的商店,甚至司法大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