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雪国 - 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一片飘零于掌心后消融的雪花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
  读完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后,我被他作品中那种独特的美深深吸引住了,这些天抽空就把这本《雪国》也略略看了看。
  小说开篇以主人公来到一个白雪飘飘,四野茫茫的静谧雪国为开头,这一点与作者的唯美观是分不开的,川端的作品总是以他独有的那种清清淡淡,含 含蓄蓄的情感:或是暗暗的哀伤,或是羞羞涩涩的爱慕,或是淡淡的凄凉,都深深的打动着我们,而且这种打动是一点点,一丝丝,静静的,轻轻的流入我们的心田 的。
  看完《雪国》掩卷沉思,慨叹驹子和叶子的命运之不幸。
  他们是雪国里悠悠飘零的雪花,在半空里,这般冰艳动人,带着寂寥的哀伤让人怜爱不已。可是雪花永远只能是雪花,他们的身份是艺妓,他们的命运 已经定格,纵然努力去摆脱也只是徒劳,正如小说里写的:驹子的生命是徒劳的,你只能看着这哀艳美丽的雪花悠悠的飘到你的眼前,于是你忍不住心动的用手去 接,然后只能静静的看着她在你手中慢慢的消融,而你却什么也做不了。
  【二】
  翻过前三分之一都没有太被吸引,因为以为不过只是艺伎与过客的纠葛罢了.还在想是不是翻译或者文化差异的问题让人看不懂这个故事
  然后就开始一点点的迷失在这个雪国里
  又一年见到驹子了,又一天和驹子共度美好时光了,她就像永远会在那里的人一样,永远不会离去
  一年一年固定的别离重逢让这种感情固定但又注定悲伤
  叶子就像另一个驹子,驹子的心里,一半是想要和岛村在一起,就像之前照顾病人的叶子,后来想让岛村带走的叶子一样;另一方面驹子也许不敢和岛村走吧,宁可守住这每年固定但又也许稳定的感情
  感情也许就这么宁静,就像雪的季节一样,每年都会来,都会那么深,但终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再回回来,一年一年,周而复始
  叶子最后也不在了,驹子也许会永远守着这份感情吧,一年一年,永远这么美丽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
  最后,看完短短的故事,觉得很惊讶川端康成写了十几年才写完短短一百来页的全文.说颓废说反战太过牵强了.还不如说就是唯美,华丽的伤感.
  最感伤的故事就像平行线,永远不会结束,永远都不会交迭,永远都是一个样子,就像一年一年分别再会的驹子和岛村.
  【三】
  来了又去的岛村,似热又冷的驹子,叶子,行男……
  雪国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爱,抓不住的爱。
  还是喜欢结尾:
  岛村忽然想起了几年前自己到这个温泉浴场同驹子相会、在火车上山野的灯火映在叶子脸上时的情景,心房又扑扑地跳动起来。仿佛在这一瞬间,火光也照亮了他同驹子共同度过的岁月。这当中也充满一种说不出的苦痛和悲哀。
  驹子从岛村身旁飞奔出来。这与她捂住眼睛惊叫差不多在同一瞬间。也正是人们“啊”地一声倒抽一口冷气的时候。

  驹子拖着艺妓那长长的衣服下摆,在被水冲过的瓦砾堆上,踉踉跄跄地走过去,把叶子抱回来。叶子露出拼命挣扎的神情,耷拉着她那临终时呆滞的脸。驹子仿佛抱着自己的牺牲和罪孽一样。
  人群的喧嚣声渐渐消失,他们蜂拥上来,包皮围住驹子她们两人。
  “让开,请让开!”
  岛村听见了驹子的喊声。
  “这孩子疯了,她疯了!”
  驹子发出疯狂的叫喊,岛村企图靠近她,不料被一群汉子连推带搡地撞到一边去。这些汉子是想从驹子手里接过叶子抱走。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
  【四】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这就是《雪国》的开篇,迎面而来的冰冷。那隧道仿佛就是一道墙,隔离了岛村的现实与理想世界。一个靠着祖业吃饭,闲散而富足的游客。整个故事,是通过他的眼睛来展现的。
  雪国的世界是温柔的寒冷。很安静,山是白茫茫的连绵起伏,山谷中水汽氤氲,是温泉的热气也混杂着人家的炊烟。房顶上的积雪厚厚的,有人会定时打扫,扫帚划 过,雪便落地,重重的闷响,然后是一些零星的雪块撒落。屋檐上还有那些晶莹冰柱倒吊在那里,因为热气而慢慢的向下滴着水珠。各种各样的店铺里的人们管自己 忙碌着,路上的积雪被扫到两边,并不平整的马路上还有积水,但总是很干净,寒冷的干净。旅游季节到了,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有脸蛋红扑扑的孩子在跑来跑去, 女人们或靠在门边或聚在街角聊着天,但大部分是来滑雪和享受温泉的游客,他们或是穿着笨重的雪服和雪裤,或是在和服外披上厚厚的外套,悠闲的表情,岛村只 是他们中的一个。人们的忙碌,影响不了雪国的静谧,宁静的雪山,已经千年。
  驹子,如同雪山上的一团火焰一样,热情。她的美丽是显而易见的,岛村的感觉,应该是惊艳吧。她以艺妓为生,是为了赚钱给行男治病,唯一一个为她送行过的 人,她也许是为了报答。驹子在东京生活过,居所简陋,但却也保留着她在城市里生活过的一种气息。她每天晚上奔走于各种各样的酒席,陪酒、表演。在酒席结 束,喝得酩酊大醉之后,经常来到岛村的房间聊天,有一搭没一搭地,胡言乱语。开始,驹子坚持天亮前要回到自己的小阁楼,但后来她在岛村那里过夜的次数越来 越多,每天早上岛村一睁眼总能看到娇艳的驹子。驹子喜欢打开窗户坐在窗沿上,看雪景,有时则是坐在梳妆台前。不管是哪里,在卸下粉后,她通红的脸颊在雪景 的映衬下,让岛村觉得分外动人。她的服装,她的脸,在白雪中是跃动的色*彩。但她是空虚的,所以她倾尽一切的爱岛村,越爱越深,无法自拔。她希望自己有个实 实在在的依靠。但注定是空的,岛村并不爱她:“倾心于岛村的驹子,似乎在根性*上也有某种内在的凉爽。因此,在驹子身上迸发出的奔放的热情,使岛村觉得格外 可怜。”岛村爱的是叶子。

  叶子,仿佛是完全脱胎于这个纯洁的环境。她的出现,不会有太多的雪景描写,因为她本身就是雪。这个单纯的女孩,很少出现在眼前,但她的每次出现都能够吸引 我的注意,她以她的安静与安分吸引着我,就像雪国的雪山,宁静却有着无穷的魅力让人向往。她很规矩,但不是不谙世事,而是看破红尘的感觉。她似乎知道自己 命运的发展,静静地接受身边的一切。在火车上,照顾虚弱的行男,行男死了,她按规矩去上坟。她的一切行动都是那么合情合理。她合拍的是宁静的雪山。她和驹 子完全不同,她外表美丽,但美得并不张扬,她吸引岛村的是一句言语,一声歌唱,或者仅仅是一个眼神,她似乎一直在为别人活着:照顾行男,拜托火车站站长照 顾自己的弟弟,希望岛村好好照顾驹子。她的心灵让她更美丽,这也许是岛村爱上她的原因。
  当叶子从火灾现场的房子上掉落,岛村与驹子都失去了自己的最爱。在去火场的路上,岛村与驹子一路上都关注着天上的银河,它比雪山更绵长、更隽永,当洁白的 雪山被夜幕笼罩,只有它能摆脱黑暗,在黑暗的夜空中,它的纯洁是永恒的。它似乎包皮容着世间的一切,岛村终究要回到城市,过自己的日子,驹子终究要回到酒 席,维系自己的生活,他们是不同世界的人。
  “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 岛村要回到隧道的另一头……叶子的离开,让他们明白了这一切,这个似乎看透了命运的女孩,让他们明白了各自的命运。
  【五】
  四处打探着去找川端康城的《雪国》,不为别的,只因为余华曾经强力赞扬过他的细部描写。他形容艺妓的嘴唇丰润“如水蛭的环节”,寒冬夜空中的星星“以 虚幻的速度慢慢坠落”,山峦“沉重地坠在夜空的边际”,白日里“从屋檐滴落下来轻轻的滴水声”。静谧的,空旷的,辽远的雪国。洁净得“连脚趾缝里都是干净 的”女子。
  这个女子守候了四年,为了岛村每年一次的到来。她为了给师父的儿子攒医药费而做了艺妓,在清寒的阁楼中练习着十三弦。她爱着他,以一个妓女所 能有的全部卑微的爱情,喝醉了酒在他怀中的挣扎,夜里冒着严寒赶到他的房间里,仅仅只为了看他睡觉的样子。以妻子的身份收拾他的衣服,伺候他洗浴。偶尔吐 露了心事,羞得连忙咬住衣角。因为察觉到他对另一个女子的爱情,而绝望地妒忌。甚至连这妒忌也是微不足道的。
  这样的爱,用尽一个人所有的力气。
  那么岛村,可曾动容?可曾感激?可曾在分别的时候说“我还会再回来”?他堂而皇之地将烟灰丢在地板上直到她拿来烟灰缸,随时可以丢下她一个人 跑去登山,他看见这个女子为了生存的努力挣扎,并且详细地、抒情地记录下了这一切。他爱么?也许,但那爱绝不会比对一只花瓶的喜爱更浓厚。这的确是只漂亮 的优雅的花瓶,而且是只可供随时泄欲的花瓶。他可以当着她诱拐别的女子,而那位被他扔在家中的原配妻子呢,在十几万字里,她只出现了一行字而已。

  “哎呀,这个女人在喜欢我呢。”
  这几乎就是这个男人最深刻的认知了。至于责任,或者尊重,或者理解,对于他而言,大概是孟加拉语一样的存在,只闻其声,不解其意。在所有精致 优雅到极致的文字中,作者玩味着优美清澈的冬季乡村的美景,也玩味着悦目的女子。他看她爱,看她恨,看她挣扎,看她为了生活出卖自己,看美好的女子摔死在 火场里。当这一切发生,那从容的步伐未曾乱过分毫,如同用大头针将一只蝴蝶钉死在墙上,然后悠闲地看它生生挣扎。
  情爱的事情永远是说不清楚的,岛村的确没有以同样深厚的爱回报的义务,然而作者却是应当为这个故事负责的。当他将语言的意境之美发挥到登峰造 极,唯一缺席的却是身为一位作家的良知。没有怜悯,没有惋惜,没有热爱,没有感动,没有试图改变或者拯救或者大声疾呼的努力。看到旁人遭遇不测,陷于贫 穷,遭受伤害、天灾、人祸,感同身受心中恻隐,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当孩子摔倒路旁,伸手搀他起来,难道是种很稀缺的品质?
  要怎样的冷漠才可以做到,当一个人在自己面前活活淹死,还能从容摇扇,含上一口清酒,温柔的注视着整个过程并且详细地记录,然后慨叹:
  真美啊,这具尸体。
  的确,这并非川端一个人的错。一衣带水的岛国邻邦,已经将“物哀之美”发扬到了极致。
  或许作为读者,在阅读雪国的同时也在阅读以结束贫穷和苦难为一生抗争目标的雨果那不朽的《悲惨世界》,并非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是是谁在说,-阴- 柔之美意境之美,是东方文明的特色*?“叹民生之多艰,独怆然而泣下”的铮铮铁骨,难道就真的投江而去了么?杜甫能怜惜邻家前来扑枣的寡妇,白居易能为一名 歌女泪湿青衫,天下苍生四个字,难道只是仕途上高高飘扬的旗帜而已?
  而天地万物,独以人为灵长,有人相貌奇丑,有人目瞎耳聋,有人愚如三岁小儿,有人家无隔夜之粮,这些人简陋的家,却是善良、淳厚、仁慈经常光顾的地方。而这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大文豪,才富五斗,俊逸潇洒,名利双收,他的盛宴流光异彩,高朋满座,却独独没有良知的位置。
  它甚至刚来到门外,便卷起破烂的斗篷扬长而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威尼斯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十世纪某年的一个春日午后,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他五十岁生日以后,他在正式场合就以冯-阿申巴赫闻名——从慕尼黑摄政王街的邸宅里独个儿出来漫步。当时,欧洲大陆形势险恶,好儿个月来阴云密布。整整一个上午,作家繁重的、绞脑汁的工作累得精疲力竭,这些工作一直需要他以慎密周到、深入细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事。 [点击阅读]
安德的影子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严格地说,这本书不是一个续集,因为这本书开始的时候也是《安德的游戏》开始的时候,结束也一样,两者从时间上非常接近,而且几乎发生在完全相同的地方。实际上,它应该说是同一个故事的另一种讲法,有很多相同的角色和设定,不过是采用另一个人的视角。很难说究竟该怎么给这本书做个论断。一本孪生小说?一本平行小说?如果我能够把那个科学术语移植到文学内,也许称为“视差”小说更贴切一点。 [点击阅读]
小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卢贡——马卡尔家族》应当是由20部小说组成。1896年此套系列小说的总体计划业已确定,我极其严格地遵守了这一计划。到了该写《小酒店》的时候,我亦如写作其他几部小说一样①完成了创作;按既定的方案,我丝毫也未停顿。这件事也赋予我力量,因为我正向确定的目标迈进。①《小酒店》是《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小说的第七部。前六部小说在此之前均已如期发表。 [点击阅读]
幕后凶手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任何人在重新体验到跟往日相同的经验,或重温跟昔日同样的心情时,可不会不觉为之愕然的吗?“从前也有过这样的事……”这句话总是常常剧烈地震撼心灵。为什么呢?我眺望火车窗外平坦的艾色克斯的风光,自言自语地问向自己。从前,我曾经有过一次一模一样的旅游,但那是几年前的事呢?对我来说,人生的颠峰时代已经结束了……我正在肤浅的这样想着!想当年,我在那次大战中,只是负伤的的份儿。 [点击阅读]
广岛札记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1994年10月13日,日本媒体报道大江健三郎荣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我正在东京作学术访问,一般日本市民都普遍觉得突然,纷纷抢购大江的作品,以一睹平时没有注目的这位诺贝尔文学奖新得主的文采。回国后,国内文坛也就大江健三郎获奖一事议论沸腾。 [点击阅读]
康复的家庭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我看见起居室门背面贴着一张画卡——这是我们家祝贺生日的习惯方式——祝贺妻子的生日。这张贺卡是长子张贴的,画面上两个身穿同样颜色的服装、个子一般高的小姑娘正在给黄色和蓝色的大朵鲜花浇水。花朵和少女上都用罗马字母写着母亲的名字UKARI——这是长子对母亲的特殊称呼。对于不知内情的人来说,这首先就有点不可思议。长子出生的时候,脑部发育不正常。 [点击阅读]
心灵鸡汤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上帝造人因为他喜爱听故事。——爱尼·维赛尔我们满怀欣悦地将这本《心灵鸡汤珍藏本》奉献在读者面前。我们知道,本书中的300多个故事会使你们爱得博大深沉,活得充满激|情;会使你们更有信心地去追求梦想与憧憬。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无望之时,这本书会给您以力量;在惶惑、痛苦和失落之际,这本书会给您以慰藉。毫无疑问,它会成为您的终生益友,持续不断地为您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深沉的理解和智慧。 [点击阅读]
怪指纹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法医学界的一大权威宗像隆一郎博士自从在丸内大厦设立宗像研究所,开始研究犯罪案件和开办侦探事业以来,已经有好几年了。该研究所不同于普通的民间侦探,若不是连警察当局都感到棘手的疑难案件它是决不想染指的,只有所谓“无头案”才是该研究室最欢迎的研究课题。 [点击阅读]
恐怖黑唇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第一章恐惧的亡灵复苏1阴谋初露刚刚步入八月份。炎热的太阳就将一切烤得烫人。出租车司机原田光政在这天午后回到家中。他打开大门,从信箱中取出一封信,边看边走进了厨房。走进厨房,原田光政坐在椅子上,准备喝点冷饮,然后再睡上一小时左右的午觉。他深深地感到自己已不是拼命干活的年龄了——近六十岁了。难道这是因为自己长期辛劳而自负了吗?人的自知之明,对于原田说来还是有的。 [点击阅读]
恶魔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决斗茶桌上摆着两只酒杯,杯子里各装有八成透明如水的液体。那是恰似用精密的计量仪器量过一样精确、标准的八成。两只杯子的形状毫无二致,位置距中心点的距离也像用尺子量过似地毫厘不差。两只杯子从杯子中装的,到外形、位置的过于神经质的均等,总给人一种异乎寻常的感觉。茶桌两边,两张大藤椅同样整齐地对面地放在完全对等的位置;椅上,两个男人像木偶一样正襟危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