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吸血鬼德古拉 - 第八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数周之后,八月初闷热的一天,曾在霍金与汤金律师事务所任过律师的蓝费先生,在他位于普弗里精神病院的病房内,愈来愈不安稳了。这一天,甚至于他对许多生物的养殖,他的宠物,他平时十分着迷的飞虫、蜘蛛和小岛等,也都无法再令他感兴趣。
  整个下午,蓝费一直盯着病房加了栅栏的窗子,凝望天空,对探视他的医生或看护以及病友们偶尔的叫吼声,一点也没有反应。
  此刻普弗里地区炙闷而宁静;但是蓝费却可以感觉即将有暴风雨自英吉利海峡袭扫而来——至于他为何能感觉到这一类事物,他自己也说不上来。他的心灵可以感知遮住阳光的团团灰云低低的压在海面上。海浪隆隆打在浅滩和沙地上,暗藏海中的怒吼,浓雾也慢慢飘向内陆。海平面早已消失在迷雾中,形成广漠的一片,云朵如巨石般层层高耸;而海上的低吼声就像在预告着厄运。难以辨识的黑色形体,有时半隐在雾中,在海滩上前行。
  比即将有风暴来袭这件事更奇怪的是,这一阵大风雨竟是受到控制的。在蓝费的感知中,似乎大自然本身受到一只强而有力的手操纵。这只手属谁所有,蓝费是绝对辨认得出的,那便是他迫切等待了许多的主人。
  很自然的,欲来的风暴驱使船只向前顺风疾驶。这本是可以预期的,但是——
  其中有一艘船,一艘外国船,清晰地浮现在蓝费的脑海中。这艘船非常特殊;它所载的东西,是的,便是它的特色——这些货物可以创造出奇迹……
  不过现在他甚至不敢再多想了。今天沉闷的空气拥着光荣的秘密,目前还不能泄露漏半分的秘密……
  几周前那个看护为了解救席渥大夫而痛打他的双臂,到现在仍使他的骨头隐隐作痛。可怜的席渥大夫他实在不算是蓝费的敌人。
  不错,掐死席渥大夫对他来说并无好处。
  暴风雨已经登陆。愈来愈近了。
  蓝费终于移动僵硬的四肢,离开了窗口。他觉得该是他审视他在病房四角所培养的小生命的时刻了。小是小,但只要累积足够的数量,牠们仍是重要的。
  他蹲在地板上,对他的苍蝇和蜘蛛喃喃低语:“快聚在一起吧,我的宠物所有生命的主人很快就要来了。”
  汤玛士.毕德是伦敦动物园的资深管理员,他跟他太太就住在毗邻摄政王公园的动物园里,大象馆后面的一栋小木屋中。他对于自己负责园内所有的野狼、土狼和狐狼很感到自豪。
  毕德先生最喜欢的动物是一只巨大的灰狼,名叫“狂徒”与其是说为了牠所展示的暴力,还不如说是为了牠的庞大身躯和外型而得到的称呼。在平静无事的日子里,毕德在喂食过“狂徒”后,有时会壮胆援搔大灰狼的耳朵。这头野兽是四年前在挪威抓到的,然后被送到伦敦有名的动物交易商——简拉克公司那儿,再由那里被送到动物园来。
  今天毕德自木屋的一扇窗口朝外望去,注意到闷热的气压和即将来临的风暴。他也听到虽遥远却刺耳的嗥叫声和吠叫声,显示他的动物们都很惊慌。有时候游客们会做些折磨牠们的事。他对他太太咕哝了两句,决定要出去巡视大约四百码外的兽槛,看看野兽们的状况。
  一到达野狼区,毕德先生便观察到有好几只狼,特别是狂徒,都为了气压的变化——至少他是这么想的——而变得越来越烦躁不安。因为风雨欲来,园内并没有几个游客,而且也似乎没人在骚扰动物。
  这天下午,狂徒正巧独自被关在一个笼子里,不安地踱来踱去,几乎是毫不间歇地引吭号叫或低信。毕德对牠安慰低语,想使牠镇静下来——事后他作证说,在这种情况下他是绝不会想到要伸手探进笼内的。但是狂徒并不受安抚,而毕德因为还得去照管别的动物,也很快就放弃了他的努力。
  在毕德刚离去不久后,雨便倾盆而下,使他加速往家的方向退回。
  雨才不过下了几秒,第一道打在动物园附近的闪电便直通过笼子的铁栅和大门。
  幸好人和动物皆未受伤,只是所有限制住“狂徒”自由的围搬,都立即猛烈地震动起来每根铁栏杆都扭曲、融化,因而开敞。不一会儿,灰狼便跳出了笼子,消失在雨雾迷茫的公园中。
  尽管两下得又大又急,闪电击中时,毕德却又转了回来,因此也赶在别人之前看到那破损的笼子。他费了几分钟去找那只逃走的动物;然而他的努力又一次是完全徒然的。
  在灰狼于伦敦中心逃脱之时,暴风雨却还要过几分钟才会到达奚灵庄园。这一天下午,蜜娜.穆瑞和露西.韦特那一起坐在大花园正下方的一张石凳上,旁边便是宁静且熟悉的家族墓园。
  这是慵懒而沉静的一天,偶尔有孔雀的叫声。清早时阳光普照,但过了正午后,天色却愈来愈阴暗,直到现在,东方的天际已乌云满布。只是此刻她们两人对天气都不加注意。
  露西深吸一口气,望着熟悉的景色,对她的同伴说:“喔,全世界我最喜欢这儿了——”
  蜜娜觉得在她愉快的评述中有一丝虚假。“可是你有心事吧?”

  “没有呀。”露西的目光变得遥远。“只是最近我又开始梦游了——你知道,我小时候也会的。蜜娜,我还做很奇怪的梦!”
  “是不是和一个高大的黑发陌生人,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呢?”
  露西微微一笑。“多甜美的建议——只可惜不是。事实是我爱他!我爱他!嗯,说出来我觉得舒服多了。我爱他,而且我答雁了他的求婚!”
  “喔,露西,终于!”蜜娜虽为她朋友高兴,却不免有一丝嫉妒。“那么,你已经做了选择了。是那个身配长刀的德州人吗?”
  就在蜜娜发问之时,远远的东方传来了隆隆的雷声。
  露西摇摇红色卷发。“不是的。只怕昆西大概很失望了,还有杰可。我选择的是阿瑟。喔,蜜娜,总有一天阿瑟和我会成为哥德泯爵爷和夫人。明年夏天你就可以到我们法国的别墅来玩了。我是说,你和强纳森。而且你一定要当我的女嫔相——快答应我吧!”
  “我当然会的,露亚……不过我还以为你爱的是那个德州佬呢。”
  露西惊讶地环顾一下四周。“可是我真的爱他呀——而且我会继续爱他的。”
  “还有席渥大夫吧,我猜。”
  “是的,才气纵横的杰可大夫,曾向我求过婚的——为何不呢?不要那样瞪着我看,蜜娜。如果在我婚后,我正好有机会与他们两人中的一个独处的话……真的,你对这些事真是太无知了!真不文明。自从强纳森出国以后,你真是乏味极了——喔,对不起,亲爱的!原谅我吧?”
  蜜娜突然哭了。
  露西暂时忘了自己的情史,满怀同情和关切。“可是你很担心强纳森,一定的!”
  “……只是……只是这么久以来我才接过他两封信。一封自巴黎奇的,另一封自——他所住的地方。而且他的第二封信又是那么不自然,那么冷漠,一点也不像强纳森。”
  东方划过一道叉形闪电,雷声再度扬喔响起,且更大声了。在过去几分钟里,河上的天色已变得十分阴暗,一股冷风也自同一方向吹来。
  “蜜娜——你确定你了解他吗?”天空又是闪电和雷声。“每一个男人都可能那样的,你知道,变心——”
  露西的最后两个字被雷声掩盖了。她们两人不约而同地站起身,开始朝房子走去。
  “——强纳森不会的——”蜜娜摇摇黑色发发。
  “强纳森也一样,相信我,亲爱的。”露西明智地点点头。“不过,如果他真变了心,那就是你爱错人了——”
  雨已倾盆而下,很快地把拔腿奔跑这两个女子的衣服打湿了。狂风暴雨使她们落荒而逃。
  英吉利海峡中,登记为俄国船的“狄米特号”赶在暴风前杨帆疾驶已有好几小时了。岸上的人看到这艘船驶近,都感到十分惊讶。这显然是船长与船员的轻率决定,稍后却有更恐怖的解释。
  船被狂风吹入泰晤士河口后,终于在格林威治附近着陆。调查人员上船后,发现除了舵手之外,所有的人员都失踪了。而事后证实亦身兼船长的舵手,已神秘死亡,双手却被绑在舵轮上。
  在死者的口袋内有一个塞了瓶塞的空酒瓶,瓶中塞了一小团只。事后经俄国使馆的一名职员粗译之后,得知这团只是船上日志的补遗部份,而这名职员也将他们找到的另一部份日志译成了英文。这几段译文在伦敦几家大报上印行刊登时,引起了相当大的骚动。
  报纸很快又刊出狄米特号这耸人听闻的事件中,还有一个插曲这是由陆地上的好几名证人供述的。这些人都同意说,船一靠码头,便有一头大狗从下舱房里跑出来,自船首跳上岸去。警方虽立刻发布搜寻这只动物,却一无所获。
  至于舵轮上的死者,只是双手被交叉捆绑在轮幅上。压在下面的那只手与舵轮之间有一个耶稣受难家,系着十字架的链子却绑住了两只手腕和轮辐,且再加上绳索牢系。
  外科医师,J.M.卡汾大夫在检查之后,宣称此人已死了整整两天了,一名海岸警卫队员也宣布说死者很可能是自绑双手,用牙齿咬紧绳结的。不用说,这死去的舵手很快就被移开了那根据报纸记载:“他忠于职守,至死方休”的舵轮处,放在停尸问里等待验尸。
  船长的验尸宣判自然是公开的。没有人知道,船长自己可不可能在疯狂的状态下,把所有的船员都杀了。但大多数人都认为狄光特号的船长是个英雄,因此便为他举行了公开的葬礼仪式。
  狄米特号所载的货物,是五十个内装泥土的大木箱。木箱的收件人为伦敦的一名律师,M.F.毕顿先生,他在船靠岸的次日便上船正式接收了货品。毕顿的委托人是以邮件方式与他洽谈商务的,且在事先已付他一大笔钱,为了隐秘性与高效率,指示他应把木箱运到何处去。报纸虽一直没有查出地点,但据悉大部份的木箱显然是要被送往一处叫卡非的荒弃庄园去。
  关于那只在船靠码头时跑上岸去的狗,连国外都有人关切,“防止虐待动物协会”有不少会员都想收留那只狗。不过,令人失望的是,这只狗渺无踪影。

  在狂风暴雨中,差不多是狄米特号靠岸的同时,席渥的精神病院内有许多病人都变得极度烦躁,因此看护们只好用高压水管来压制那些反抗力最强的病人。蓝费竟然不是其中之一——他对其他病人的呼吼声相应不理,依然满足而安静地培养他那一大群小生命。
  到了午夜时分,奚灵庄园的雨差不多完全停了,但阵阵呼啸的强风仍卷着鸟云扫过天空,且使庭园里的树木都疯狂乱舞,窗子也砰砰作响。
  这时,蜜娜被阵阵风声——或另一种微妙莫名的声音所唤醒,本能地感到不安,便下床走进隔壁露西的卧室。
  她不安地低语道:“露西——你还好吗——?”
  在黑暗中,蜜娜几乎看不到就在她前方的那张床。
  她又试一次,稍微大声了些:“露西——?”仍然没有回答。
  蜜娜移步向前,在零乱的被褥和枕头问摸索。床上没有人,被褥都是凉的,露西显然已下床好一阵子了。
  突然间,通往露台的八角形落地窗被风吹开了,窗幔也不停地飞舞。蜜娜急忙上前去关窗,却愕然地在一抹余留的闪电中看到露西瘦小的身影,穿着她显目的红睡袍,走离宅邸,且已有相当的距离,正爬下通往家族墓园的宽广梯阶。
  又在梦游了!
  蜜娜很快地回到自己房间,匆忙披上几件衣服,然后又为露西拿了一领厚重的披肩,便跑出去救援。
  风又冷又湿,从河面上卷来了团团浓雾。飞掠的云间歇地挡住了月亮。蜜娜忧心忡忡,找了没多久,在短暂的月光中,她看到了露西,她就在那张常坐的的石桡上,只是这回不是坐着,而是姿态撩人地躺在那儿。
  眼前的景象让蜜娜震惊得停住了脚步。
  在露西的身躯上,就在她张开的双腿之间,蹲伏着一个高大男人的黑影而蜜娜在苍愣与害怕中,并不确定她所看见的真是个男人还是一只野兽。时断时续的风飘来了一种号叫声,是由长桡上发出的。是一个女人在无助而轻微的痈苦中发出的低吟;蜜娜惊恐地想着,可能是痛苦,但也可能是——
  她摆脱了一时使她却步不前的恍惚,勇敢地迈步前进。“露西!露西……”
  那黑影一听到她的声音便惧伯地挺起身,转头注视蜜娜。至少蜜娜觉得那东西是在直视她又红又闪闪发亮的眼睛,使她一时间不禁想着,刚才她怎么竟会以为那是一个人。
  这时,一抹乌云又遮住了月亮。在黑暗中,一个男人的声音低沉又几乎听不见的声音——直接对蜜娜说话。那声音似在哀求——不,命令她,以蜜娜从未听过的外国话说的,可是她却听得懂。
  那男人叫唤着一个名字——伊丽莎白。
  伊莉莎由,别看我。是命令,也被服从了——因为蜜娜刚才所见的,本来就是她不想看到的……
  ……瞬间之后,重现的目光照出露西仍躺在长桡上,但只有她单独一人。(蜜娜心想:我发疯了吗?我怎么会觉得一分钟前并不是只有她一人呢?然而现在并没有人和她在一起呀!)
  幸好没有别人。因为露西身上仅有的睡衣零乱不堪,罗衫轻褪。她的呼吸长而沉重。
  蜜娜怜悯地低喃着,匆匆冲向她的朋友,先帮露西整理好衣服以免她受寒,然后再为她披上披肩,用安全别针在地朋友的颈前别住。
  蜜娜又脱下自己的鞋子,穿到她朋友的赤脚上。接着她扶起仍在呻吟且在半昏迷状态中的露西,自长椅上站起身,带她朝房子走去。
  在半路上,躺在蜜娜臂膀中的露西颠了一下,慢慢地清醒过来。
  露西好似依然惊骇,喃喃说道:“他的眼睛……他的眼睛……”
  “不要紧了。”蜜娜试着安慰她的朋友,同时仍扶着她向前走。“亲爱的,你刚才在做梦。你只是又在梦游罢了。”
  露西虚弱地呻吟道:“求求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求你。妈会气死的。”
  “我不会告诉任何人的。”
  她们已走上平台,踩着被风雨推折,躺在石板地面上的枝叶。在她们前方,熟悉的宅邸奇异地浮现在雾夜中。
  “露西——伊丽莎白是谁?我有一种感觉……”那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怪异的感觉,仿佛她,蜜娜,最近曾听过某个人——她似乎非常熟悉的人——以那名字呼唤她。
  “蜜娜?”露西十分迷惑,显然对蜜娜的问题毫无概念。
  “算了。”蜜娜扶着她快步前行。“算了。我们得送你上床去。”
  伊丽莎白……
  这次并非命令,因此也没人听到。那只是一声惊叹,由隐身在黑暗的雨中墓园,看着这一切的的这个长途旅行者发出的。
  “秋米特号”航海日志捕录:瓦那至伦敦
  七月十三日经过希腊南端的马塔班角。船员们(五个水手、大副、二副、和厨子)似乎对什么感到不对劲。似乎很害怕,又不肯说出来。
  七月十四日我担心船员们。他们都是稳健的人,以前也都曾随我出航过。大副查不出有什么不对劲;船员们只告诉他是“某种东西”,并在胸前划十字;大副对其中一人发脾气还殴打他。本来怕会有猛烈的争吵,但一切都很平静。

  七月十六日大副在早上报告说一名船员,彼特洛夫斯基,失踪了。说不出原因。他昨晚曾守夜八击(四小时),然后由埃布尔拉莫夫接替,但并未上床。大家前所未有地消沉。所有的人都预期有事发生,但除了说船上有“某种东西”外,便不肯多说。大副对他们极不耐烦。恐伯前头会有麻烦。
  七月十七日水手欧迦伦到我房间来,以充满敬畏的语气,私下向我透露说船上有个奇怪的人。他说他在守夜时,看到一个高瘦的男人,由船舱楼梯走上甲板,然后消失无踪。当天稍后,我将所有船员召集在一起,告诉他们说,既然他们都认为船上有别人,我们应该由船首至船尾仔细搜寻。我让大副掌舵,其它人开始彻底搜索,每个人都带着灯。因为货舱里有那么多木箱子,根本没有让人躲藏的空隙。等搜索完毕后,大家都松了口气,愉快地吹愎工作。
  七月二十二日过去三天以来天气很糟,所有人手都忙着张帆收帆。没有时间害怕。船员似已忘了他们的惶恐。大副又恢复了好心情,大家都和平相处。经过直布罗陀朝海峡而行。一切平安。
  七月二十四日这艘船似有厄运笼罩。已少了一个人手,而现在将要在暴风中驶入比斯开湾时,又少了一个人——失踪。就如第一个人一样,他在守夜换人之后便不见踪影了。船员都很惊度,要求两人一班守夜,因为他们害怕独处。大副十分激动。恐怕会有麻烦,他或其它人可能会有暴烈的举动。
  七月二十八日这四天如在地狱中,风雨交加。没有一个人合过眼。大家都累坏了。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守夜,因为没有人还能撑得下去。二副自愿掌舵看守,让其它人睡几个小时。风渐减弱,海浪仍汹涌。
  七月二十九日又一个悲剧。因为船员太累,无法二人轮班,所以今晚又由一人单独守夜。早上时甲板上除了舵手外已找不到任何人。在惊喊声中,所有人都上了甲板。彻底搜索,但没找到任何人。现在没有了二副,船员部十分惊慌。大副和我同意此后都要配戴武器,以防任何状况。
  七月三十日为接近英格兰而高兴。天气转佳,船帆都拉上了。在疲累中歇息,睡得很熟。大副唤醒我,告诉我说守夜的二个人和舵手都失踪了。现在只有我和大副二人可以操纵本船。
  八月一日两天的雾,未见半艘船只。原本希望进入英吉利海峡后,可以发信号求救或找到停泊处的。没力气收帆,只好顺风行驶。不敢收帆,怕无法再张帆。大副土气低沉。船员现在已超越了恐惧,耐心而面无表情地工作,决心面对最恶劣的情况。
  八月二日午夜。睡着几分钟后被给房外的叫声惊醒。冲到甲板上,在浓雾中什么也看不见,撞到了大副。他告诉我也是听到叫声才跑上来的,却未见守夜者的人影。又失去一人。我们可能在多佛海峡或北海中。只有上帝可以在这团似乎与我们一起移动的浓雾中引导我们;而上帝却好像已遗弃了我们。
  八月三日午夜时我去换班掌舵,但是当我到达舵输处却未见到任何人。我不敢离开,因此大声呼喊大副。过了几秒钟后,他冲上了甲板。我很怕他已丧失理智。他跑到我身旁,哑声低语道:“它在这儿!我昨晚守夜时看到它了,像个男人,高、瘦、骇人的苍白。我蹑手蹑脚走到它身后,举刀刺它,可是刀却穿过它的身子,像刺到空气般空洞。但是它在这儿,而且我会找到它的。也许在货舱里,在一个木箱内。我要将那些木箱一个一个拆开。你掌舵吧。”他给我警告的眼色,伸出食指按在唇上,便到下面去了。
  风速渐增,我无法离开舵轮。看见大副又走上了甲板,拿着工具箱和一盏油灯,然后便跑下了舱口。他显然是疯了,我想阻止也没用。反正他也伤害不了那些箱子,收据上说里面装了泥土,所以他怎样敲箱子也不会造成任何伤害。于是我留在原处掌舵,并记下这些事。我只能信赖上帝,等到浓雾散开……一切差不多都结束了。正当我开始希望大副会平静下来,走出舱口时,由舱口传来了一声尖叫,然后他便如一颗子弹般冲上了甲板。
  “救我!救我!”他喊着,并在浓雾中四下张望。他的惊恐变成了绝望;他以较镇定的声音说:“船长,你最好也来,不然就太迟了。他在那儿,但是海可以救我脱离他的魔掌!”我还未来得及说话,他便跑到船舷上,一跃入海。我想现在我知道秘密了。是这个疯子将船员们一个一个干掉的,然后他也追随他们而去了。上帝帮助我!
  八月四日还是雾,阳光根本照不进来。我不敢到下面去,我不敢离开舵轮。所以我一整晚都待在这儿,而就在微明的夜色中,我看到它——他!上帝见谅,但大副跳海是对的。最好像个人而死,像一个水手而死在蓝色海水中,没人可以反对。但是我是船长,绝不能离开我的船。我要把双手绑在舵轮上,而且绑上他——它!——不敢碰触的东西。如果我们触礁了,希望人们能找到这个瓶子,或许他们就会了解……
或许您还会喜欢:
被偷换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田龟规则1古义人躺在书房的简易床上,戴着耳机专注地听着录音机。“好了,我该到那边去了。”接着“咚”地响了一声,隔了一会儿,吾良又接着说:“不过我和你之间的通信并不会中断,因为我特意准备了田龟程序。现在你那边的时间已经很晚了,你休息吧。”古义人听不明白吾良什么意思,只感觉一阵撕心裂肺的痛楚。默然良久,他才把田龟放回书架,打算睡觉。 [点击阅读]
迷茫的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1去年春天,三泽顺子刚从东京的一所女子大学毕业,就立刻进了R报社工作了。当时,在入社考试时,有关人员问她希望到哪个部去,她回答说,想到社会部。有关人员看了她的履历表说:“你的英语不错嘛!”是的,三泽顺子毕业的那所女子大学,英语教学是相当有名气的。然而,后来顺子没有能到社会部去,却被分配在R报社的资料调查部。和顺子同时考入报社的女性还有事业部的一个,校阅部的一个。 [点击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佚名
章节:129 人气:2
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点击阅读]
透明的遗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好像睡着了,尽管只是短暂的时间,感到“咯噔”一下小小的震动,醒了过来,西村裕一条件反射般站了起来,急忙朝车门方向走去。“咯噔”一声响过以后,不到二十秒钟将抵达Y车站。但站起身来,立即发觉窗外的景色与往常不同。只见一片广阔的河滩,电车临近铁桥,从脚下传来“轰隆、轰隆”重重的金属声。西村苦笑了一下,心想习惯这东西实在太可怕了。 [点击阅读]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
雪国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你好,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壶中茶水的热气早已散发到冰冷的空气中,可我双手仍紧紧地握着茶壶。我的肌肉因为冷而绷得紧紧的。此时如果有一群野狗来袭击,我肯定来不及爬到树上,就会遭到野狗的撕咬。我应该站起来,活动一下僵硬的四肢,可我却坐着,像顽石一样一动不动。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周围的树丛已隐隐显露出轮廓。我不能和太阳搏斗,只能看着它一点点地把我拖入白昼,而即将到来的这一天是几个月来我一直所惧怕的。 [点击阅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麦田的守望者》简介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 [点击阅读]
黄金假面人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人世间,每隔五十年,或者一百年,要发生一次异常怪的事情。这如同天地异变、大规模战争和瘟疫大流行一样,比人们的恶梦和小说家变的凭空臆想要怪诞得多。人间社会不啻不头庞然巨兽,不知什么时候患上莫名其妙的怪病,脾气会因此变得乖戾反常,不可捉摸。因而,世上往往会突如其来地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关于“黄金面具”的荒唐无稽的风情,兴许可算作这每五十年或者每一百年发生一次的社会疯狂和变态吧。 [点击阅读]
黑暗的另一半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砍他,”马辛说,“砍他,我要站在这儿看。我要看血流出来。快点,别让我说第二遍。”——乔治·斯达克:《马辛的方式》人们真正的生活开始于不同的时期,这一点和他们原始的肉体相反。泰德·波蒙特是个小男孩,他出生在新泽西州伯根菲尔德市的里杰威,他真正的生活开始于1960年。那年,有两件事在他身上发生。第一件事决定了他的一生,而第二件事却几乎结束了他的一生。那年,泰德·波蒙特十一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