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西线无战事 - 第23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阿尔贝特抱头往草地上一躺:“别再提这些无聊的事好吗?”
  “说了也没什么用。”克托也跟着说。
  我们更为生气的是,那些发下来的新东西又得上交收走了,而开始穿的破烂还照旧领了回来。那些东西也只不过是为了应付检阅而暂时配发的。
  ①这是指九五年以前;根据德国的法律规定通过一种考试而确定的只须服役年的应征兵士。
  事实上我们是重上了前线而不是要开往俄国去。沿途有片树林支离破碎,东倒西斜,到处都是炸开的弹坑,还有几处巨大的窟窿。“什么东西能打成这个样呢?”我问克托。
  “是迫击炮。”克托说着又用手向前边一棵树指去。
  树枝上吊挂着奇形怪状的几具尸体。有个士兵浑身赤裸,只有头上还戴着顶钢盔,上半身卡在树权上,而他的双腿都被炸飞
  “怎么会这样呢?”我问。
  “他的衣服怎么被剥的一丝不剩。”恰德小声嘀咕着。
  克托说:“我也总纳闷,我已不止一次遇到这种情形了。迫击炮的热浪确实会在命中之后把目标的衣物炸得一干二净的。”
  我仔细环顾四周,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到处都飘挂着一片片被撕碎的军服,另外有个地方交错着、块块血肉模糊的躯体部件。有一具死体横躺着,只有一条腿还套着一片衬裤,上衣的领子缠在脖子上,其余的衣服都被分解到树上去了,几乎是一丝不挂。两条胳膊都彻底没了,其中一条被甩在二十步远的一个灌木丛中去了。
  那具尸体脸朝地趴着,从受伤的胳膊渗流出的血水把旁边的泥土染的黑红黑红的。好像临死前曾经奋力挣扎过,脚下的树叶被弄得很散乱。
  “这可是对真格的,一点不夸张呀,克托。”我说。
  “都一样,炮弹弹片戳穿肚皮不也一点没夸张吗?”他很平静地答道,同时伸了伸腰。
  “但心不能太软了呀。”恰德说。
  血都还是鲜红的呢,说明他们是前不久才死的。所有人都死掉了,我们也就无需再浪费时间了,找人赶快把此事告知附近的一个医疗站。我们并不是用来清理战场,抬担架的勤务人员。我刚休假回来,感觉和大家非常密切,所以主动要求和他们一起组成一个巡逻队接受上级赋予的侦察敌人前沿阵地武器兵力的任务。大家一块儿商量好一个行动方案,便从铁丝网悄悄钻出来,然后分散向前爬行。我很快发现一个比较浅的弹坑,位置正好。我便缓缓匍匐进去,小心地向前方观察
  这里机关枪火力虽然不太密集,但四周的子弹都扫过来也还是压制着,根本不可能直起身来。
  照明弹在上空爆炸出的惨白的亮光,使大地看上去像一块冷冷的坟场。但很快黑暗又吞没下来,周围越发的漆黑。出发前,有人说前边一带有黑人部队。如果真如此还真不好对付,他们容易隐蔽,而且又善于侦察。不过,有些时候他们又很蠢笨,克托和克络普都曾歼灭整支敌人的巡逻队。主要是那些家伙爬行时居然还要过把烟瘾。这边只要对准烟头那燃起的小亮点开枪就解决了。

  我没听到一颗炸弹向我附近飞来的声音,而它己炸开了,我很吃惊。一瞬时忽然不由自主地惊恐起来。在这一片黑暗中,就我一个人呆着,或者早已有一双眼睛在另一处弹坑中盯了我很久而且手中的手榴弹随时准备向我抛来。我努力使自己摆脱恐慌振奋起精神来。我已不止一次接受过巡逻任务,而此时的情况并不是很危险。但却是我休假归队后的首次,更何况我太不熟悉这一带的环境。
  我暗暗宽慰自己不能胡思乱想,更不必无谓的惊恐,不可能有人在夜暮中窥视我的,否则,他们的子弹也不会飞得这么低
  尽管如此,我还是难以自制。脑子里一片混乱,各种情形在脑子里像炸开锅一样——母亲临别前的告诫的话又在耳畔回响,俄国士兵靠贴在铁丝网栅上胡须随风飘洒,营房食堂的安乐椅和瓦朗西安①的那家电影院都浮现在眼前;我心乱如麻充满 ①瓦朗西安(valenciennes):法国北部的一个城市了惊恐和苦楚,总想有一支步枪的灰色、寒冷的枪口还在不停地随我的脑袋来回轻轻地挪移。我想着已经汗水涔涔直流了。
  我隐蔽在浅坑里俯爬着。时间刚过去几分钟。我已经额头冒出汗来,眼窝处都有些潮湿喘着气,两只手轻轻地抖动,我已经太害怕了像动物一样的本能的表现,我真有些不敢探出头去,不敢再向前爬进。
  我不愿再动,只想像米汤一样把所有的辛劳凝固;什么都别去做,只要把身体紧贴在地面上;我想试着停止自己的想法,但却没能实现。身体和地面仿佛连为一体了,我没法前进,于是便打定主意就趴在这里。
  涌来的热流把我使劲撞击了一下,让我感觉一阵惭愧、懊悔。于是我抬高身子,向周围张望。时间久了,眼睛都在黑暗中盯得有些火辣辣地灼痛。又向上空蹿起一颗照明弹,我忙爬伏回坑坡上。
  我脑海里开始激烈地斗争着,一方面告诫自己出了这个弹坑向前进,心里想:“这些可都是你的好战友好伙伴,你没有理由不出去,况且这又并不是别人给你的指示,”——但转念又一想,“他们与我又何干呢?我可只有这一条命呀……”
  休假之后我变了态度,这使我对自己这种开脱责任的行为感到愤怒。但我却始终战胜不了自己,变得怯懦柔弱不敢面对。我小心翼翼地抬高身体两臂向前把身体一半儿拖出弹坑,另一半在里边。
  一阵响动声传过,我赶紧又缩了进去。我仔细从炮火的轰炸中倾听里面的其他声响,好像是从我后面的地方传出的。是我们的人在战壕里来回走动。有人小声在说话,我屏住呼吸判断应该就是克托。
  我感觉浑身一股强烈的暖流涌动。那些传来的偶尔小声的支言片语和战壕里来回走动的脚步声,像救命稻草一样把我从濒临绝望和恐惧中拯救出来。这些东西比母爱、比畏缩甚至比人的生命更具意义。它是最具有感召力和鼓舞力的让人从孤独、绝望中振作起来的最普通却最亲切的战友的声音。

  我不再孤单无助地在漆黑中瑟瑟发抖,我有他们的力量和支持,他们也同样拥有我,我们在这纷乱的世界里相互依存、共同分担着道路上的风风雨雨,我们已被不由自主地联系在了一起。我能紧紧地深埋着面孔,沉浸在那些亲切地把一个充满恐惧的灵魂唤醒、且还将继续给他以力量和帮助的声音和话语之中。
  我畏畏缩缩地从弹坑边爬出去,向前蜿蜒蛇行。我非常缓慢地小心挪动了一段,向周围扫视确定了一下方向和位置,找准了炮火的密集和稀薄地域,打算返回战壕去。我冲周围呼叫了一会儿,想和同伴联系上。
  我的心还是有些恐慌,但我内心却很清楚很理智,思想高度戒备很小心。炮火在夜风的吹拂中不规则地闪动,稍纵即逝。透过光亮往往想看到的却发现很少,而杂乱无章的东西却看到太多。即便屏心静气全神贯注也经常无所捕获。我晕头转向地向前移动了很长的路程,却又绕了个大圈回到原位来了。我始终没能联络到任何人。每离我们战壕近一步,我都发自内心地高兴一阵,前进的速度也就加快一些。我真的担心,如果此时被当头一击,那可就坏透了。
  恐慌再一次围绕了我,我却偏偏一下子忘记了自己的方位。只好又静静地躲到一个弹坑里面,思忖着所处的位置。经常会发生有人冒冒失失地爬进一条战壕,却发现自己返入了虎穴的事情。
  我平静了一会儿,侧耳倾听着上面的声响,但我丝毫没有把握。弹坑横七竖八一片狼藉很难判断出哪条路是对的。或许正与战壕并排平行地前进呢,真是这样,那我就永远也不会找到它。想到这里,我一狠心便又转过身子,绕了个大弯,重选择了个方向。
  满天的照明弹此起彼落,照得人丝毫都不敢挪动,否则在你四周子弹就会像雨点一样下来。大约一个钟头它们都在不停地闪亮着。
  我实在无可奈何了,硬着头皮向前缓缓爬行,浑身酸疼,锋利的刀刃样的弹片把我双手划的血流不止。我总是模糊地感觉好像远方的地平线上空逐渐明亮起来了,但很快就明白是自己的幻觉罢了。我终于明白选择好方向前进是关系到自己生死的事情。
  一声炮弹巨响,又连续两发炸裂。世界便一片混乱了。战斗已经打响!急促的炮击,持续不断地机关枪响把夜幕划成一道道裂痕。我只有无奈地紧贴在地面。照明弹不停地蹿上高空,或许已经发动进攻了。
  我在一个很宽大的弹坑里蜷曲着,下面的脏水满到肚子上。准备只要进攻一开始,就马上钻到水里装死。只要稍能透出一点气就行,脸也扎在淤泥中去。
  猛的一声炮响,我赶忙把钢盔挂到脖子上嘴恰好搭在上面吸气,其余部分都藏到水里面去了。
  我心怦怦直跳,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就听见“叮叮当当”地有脚步声越来越清晰,我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一阵冰凉。杂乱的声响从我头顶上终于渐渐远去了,这就是经过的第一批部队。我却始终在思考:要是有人也进了弹坑该如何是好?我把一柄匕首抽出来,连手一块儿藏到污泥里。我已拿定主意,只要一有人进来;我立马就扑上去用利刃戳穿他的喉咙,不让他喊出声来。我反复这样盘算着,也只有用这种办法了;如果他也惊慌失措的话,那动手格斗起来,我应该是占主动的。

  炮兵连开始反击了。正好有一发炮弹在我附近爆炸,险些把我给炸飞了,直气得我咬牙切齿,狠狠骂了几句。但愤怒稍息,我还是轻轻地为自己祷告起来。
  耳朵里充斥着炮弹剧烈的爆炸声。我只期望我们那边来一次反击,我就能解脱了。我趴在地上倾听着开山采矿般沉闷的轰鸣声,又仰头谛听上面杂乱的响动。
  机关枪的声音更加疯狂起来。我清楚我们的铁丝网障碍非常牢固,很难摧毁;况且有些地方还带着高压电。我听到步枪更为密集地扫射声,断定他们一定没有突破,很快就会溃退回来。
  我又缩进水里,心跳如鼓,呼气急促。外面的各种响动,相互碰撞、轻快地脚步,以及东西颤动种种声音都听的一清二楚。一片混乱声中不时夹杂一声尖细刺耳的叫喊。他们肯定进攻受阻,被火力击退了。
  东方微白。一批批的脚步从我头顶上急速而过。这是一批,又是一批。我默默地等待着。机关枪的扫射声持续不断。正当我刚要稍微活动一下的时候,有一个很重的东西啪一声从我头上摔了进来,顺势滑到我身上,横压着我,仔细一瞧,却是一个人。
  我不假思索,狠狠地冲他一拳打去,他便抽动了一下,柔软地瘫在我上面了。我再清醒时,一只手上又湿又粘不知什么东西。
  我听见他在长长地喘息着,感觉好像是疯狂而凶猛地嘶吼一样,实际上只不过是我心在剧烈地跳动罢了。我真想把泥团塞到他嘴巴里,再捅他一刀,那样他才不会暴露我,才能彻底安静下来。可我忽然变得心软起来,竟先制住自己没有勇气再对他下手了。
  我便爬到一处离他很远的角落,注视着他紧握着匕首,只等他稍动一下便冲过去,给他一下。但他的轻柔断续地喘息声已经表明他再也不会那样了。
  渐渐地我已能隐约看清他了。我只想马上离开,否则天一亮就不可能走了,现在赶紧出发也已经很危险了。但当我抬头观望时,马上便打消了念头,枝权的火网到处喷出火舌,或许还没跃起便已是干疮百孔了。
  我把钢盔摘下来向上举起,以此测定一下枪弹离地面的高度,很快就有一颗子弹从我手里把它击落了。火力几乎是贴着地面在喷射。我离敌人阵地很近,可能跑不远几步就被他们的狙击手抓住了。
  天已亮起来了。我的心情非常烦乱,只祈祷着我们的部队赶快发起进攻。我期望着停止扫射,战友们都冲杀过来,一双手紧紧握着,指关节都没了血色变白了。
  我就这样看着时间渐渐过去了,没有勇气去注视那个躺着的黑影。我到处张望着,默默地等待着。上面持续不断的子弹像网一样笼罩着。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人类群星闪耀时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作品简介StefanZweig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曾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获得博士学位。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茨威格便“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点击阅读]
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眼前是突兀林立的岩石群。多摩河上游的这片布满岩石的区域,地势险峻,令垂钓者望而却步。几年前,曾发现一女子被人推下悬崖赤裸裸地嵌陷在岩石缝中。岩石区怪石嶙峋、地势凶险,当初,调查现场的警官也是费尽周折才踏进这片岩石区域的。一个少女划破清澈的溪流浮出水面。十四五岁的样子,赤身倮体,一丝不挂。望着眼前的情景,垂钓者的两颊不由得痉挛起来。直到方才为止,在不断敲打、吞噬着岩石的激流中还不曾出现过任何物体。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
他们来到巴格达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一克罗斯毕上尉从银行里走出来,好象刚刚兑换完支票,发现自己存折上的钱比估计的还要多一些,因此满面春风,喜气溢于形色。克罗斯毕上尉看上去很自鸣得意,他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五短身材,粗壮结实,脸色红润,蓄着很短的带军人风度的小胡子,走起路来有点摇晃,衣着稍许有点惹人注目。他爱听有趣的故事,人们都很喜欢他。他愉快乐观,普普通通,待人和善,尚未结婚,没有什么超凡拔群之处。在东方,象克罗斯毕这样的人很多。 [点击阅读]
他杀的疑惑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最早发现山桥启太郎死去的,是山桥的夫人佐代子。那天,山桥从早晨起就失去了踪影。其实,说“从早晨起”还不正确。山桥离开自己家的时候,是前一天晚上9点以后。他从公司下班回家,吃了晚饭以后,说有一些东西要写,便去了附近当作工作室的公寓里。山桥在学生时代起就喜欢写诗歌和小说,还亲自主恃着一份《同人》杂志,屡次在文艺类杂志的有奖征稿中人眩对他来说,写作几乎已经超越了纯兴趣的阶段。 [点击阅读]
以眨眼干杯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她有个大目的1以深蓝色的蓝宝石为中心,围绕镶嵌着一圈小小的钻石。把这些宝石连接到一起的,是灿灿发光的黄金。卖点在于其非凡的品质。项链、挂坠、耳环、再加上一对手镯,共计七千四百三十万日元。旁边是一条用红宝石、钻石和水晶组合而成的项链,二千八百万日元。耳环,一千万日元--双层玻璃的背后,仿佛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颗小小的石头,其价格甚至要超过一个大活人。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它们是那样地耀眼夺目。 [点击阅读]
伊利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上它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伊里亚特(ΙΛΙΑΣ,Ilias,Iliad,又译《伊利昂记》,今译《伊利亚特》。)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Homer,800BC-600BC)的叙事诗史诗。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也是整个西方的经典之一。 [点击阅读]
伊豆的舞女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道路变得曲曲折折的,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从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那年我二十岁,头戴高等学校的学生帽,身穿藏青色碎白花纹的上衣,围着裙子,肩上挂着书包.我独自旅行到伊豆来,已经是第四天了.在修善寺温泉住了一夜,在汤岛温泉住了两夜,然后穿着高齿的木屐登上了天城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