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 - 星期三班车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五月的一个星期六早晨,弗兰克醒来时,脑中酝酿着一个想法:除掉安迪。
  安迪是弗兰克的五十五岁的姐姐,她像男人般昂首阔步地走路,一头剪短的灰发,嗓音像牛蛙叫的声音。
  弗兰克憎恨她。有生以来,他没有一天能忘记她的声音和影子。
  他最早的记忆是五六岁时,有一个下午,她发现一只小小的麻雀在一堆高高的杂草中挣扎,显然是受了伤。弗兰克着迷般地看着安迪用一个木箱和铁丝做鸟笼,然后命令他去抓一把葵花子或一两条虫做饲料,一个锡制的浅盘盛水。
  “现在,”安迪把麻雀送进笼子,关紧笼门后说,“你好好照料我们的小鸟,也许我们可以治好她。”
  弗兰克细致地照顾小鸟,一个星期左右,受伤的鸟儿似乎痊愈,并且开始在笼里嗽叫,跳跃。有一天安迪说:“我们来看看小鸟是不是能飞。”她大笑着打开笼门,麻雀跳出笼,展开双翅,向天空翱翔一两分钟,然后突然摇摆一下,鼓动双翼,落到地面。
  弗兰克好容易才明白过来为什么鸟飞不动,原来安迪在麻雀的一只脚上系了一条长长的线。她大笑着把鸟儿拉回来,就好像钓一条鱼一样,放回笼子。
  安迪不理会弗兰克的抗议和祈求,日复一日地重复那套折磨,让麻雀尝一会儿自由,然后无情地拉回笼子。终于,有一天早晨,当弗兰克去喂水和饲料的时候,发现麻雀挣脱系住的绳子,获得自由时,他竟轻松快乐地哭了起来。
  也许就在那时候,他下意识地开始想到自己是另一只无助的麻雀,被安迪残酷地系住……
  弗兰克十八岁那年,应征入海军服役,他立志绝不再见到姐姐,但是,德国的潜水艇粉碎了弗兰克的志向,也摧毁了他的人。在医院住了一年之后,他终于跛着回家;回到坐落在距离镇中心十五里孤寂荒僻的古老农舍。
  一到家,安迪就不许他放任自己,要他喂鸡,种菜,每月还得把他领到的残废救济金双手奉交给她。
  弗兰克经常想,假如他们有台电视机的话,生活也许不会那么枯燥,但是,每当他冒险提建议时,安迪就冒火说:“我们吃饭就够难的了,你还要电视!假如你不是这样一个窝囊废的话,你该知道如何修理收音机!”

  孤寂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每周惟一可以使弗兰克挺起腰,淡蓝色眼睛发出兴奋光芒的是星期六。
  晚饭后,安迪会坐在他们的老爷卡车上,不耐烦地等弗兰克爬上车。他们的目的地总是一样:路南边六里路,杰西警长的家,去看警长太太和孩子们。
  弗兰克在安迪下车后,总会再发动引擎,去镇上的悠闲餐馆。
  当他跨进门槛时,迎接他的总是杰西警长。
  “晤,准时来了。”警长会用低沉的嗓音说,“怕女人的弗兰克来了。”于是,以后的十分钟里,弗兰克和他姐姐就被无情地嘲笑不止。
  弗兰克并不介意,他很感激舒适餐馆的温暖,镇民的友谊,即使他们嘲笑的是自己,他也总是微笑着,在吧台边坐下来,啜饮两杯啤酒,一直到接安迪的时候。
  就这样,一周又一周,一年复一年,一成不变。
  弗兰克知道有一天他会干掉安迪。
  那是在奇迹发生后不久。安迪接到露茜表妹的一封来信。表妹住在九十里外的里治威。
  她又耍那套捉迷藏的把戏,不立刻透露信文内容,只带着一种狡黠、得意的神色,一星期后才宣布:“我想可以去。”
  弗兰克咽吞一口豆子。
  “当然,我只去一两星期,也许三星期。”
  “唔。”
  “也许我们可以来得及买台电视陪伴你。”
  弗兰克推开盘子,站起来。
  安迪惊愕地瞪大眼睛,问:“你不吃完东西?”
  “吃够了。”弗兰克打开厨房门,一拐一拐地向远方的草原走去。
  安迪知道,他多么渴望有一点儿私生活,一点儿慰藉,一点儿宁静。
  她一向都知道!
  但是她不知道的是;这一次她不能再欺骗他了。
  她并不知道,表妹的信抵达后不到二十四小时,弗兰克就发现了藏信的地方,并且看到信的内容。露茜表妹根本没有提要安迪去玩儿的事,她只是向安迪借钱,安迪决不会理她。弗兰克在徐风微拂下的草地上盲无目的地漫步,他多希望表妹真正邀安迪去玩儿!而且不只去那么两三个星期,而是永远!
  下一个星期六,当他到杰西家去接安迪的时候,她才坐下,就开始她的戏弄。
  “杰西太太说,我应该收拾行李,去看看露茜表妹,我已决定去了。”

  弗兰克斜看了她一眼,看见她脸上熟悉的、狡黠的微笑。他知道,她以为他会信她那套谎言,相信她会放他自由,然后像绳子上的麻雀一样……,那夜弗兰克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他脑中的惟一思想就是如何干掉安迪。
  最后,他终于睡着了。
  下一个星期六,当他踏入悠闲餐馆时,另一个奇迹发生了。
  “嗨,弗兰克,”杰西警长用低沉的声音说,“听我太太说,你要失去一会儿安迪了,那不是很糟糕吗?”餐馆里的人哄堂大笑。“你准备如何消遣自由时间?”杰西警长问。
  弗兰克几乎没有听见他的话,他有一个狂野的想法,那想法使他的心乱跳,使他溅出来一些啤酒。
  他知道如何下手了!
  当笑声平息,他的双手不抖的时候,他急急吞下最后一口啤酒,站起来,走到外面,将卡车开出镇外,一直到路尽头,荒僻无人烟的地方,然后停在路边,熄掉马达,坐在黑暗中,策划每一个细节。
  他决定等候一个星期——不,两星期——以确定安迪是否继续耍她那套邪恶的把戏,一直撒谎到底。
  他开车到杰西家,安迪因他的迟到暴跳如雷。待她平息时,弗兰克决定冒险问她一个问题:“你和杰西太太谈没谈去看表妹的事?”
  “当然谈了。”安迪不高兴地说,“我告诉她我可能随时走。”
  随时走!弗兰克几乎笑出来。
  下一个星期六在悠闲餐厅时,杰西警长几乎对他吼叫说:“弗兰克,你差不多要成为自由男人啦,是吗?我太太说,你姐姐随时要走。”
  “是啊,”弗兰克平静地回答,同时爆饮着啤酒,“随时走。”
  那天晚上他按时去接安迪。她在卡车上坐定后,有一会儿姐弟俩都没有开腔。最后,弗兰克终于打破沉寂。
  “在餐厅遇见杰西警长,”他不经意地说,“他说你告诉他太太,你准备随时出发。”
  安迪嗤之以鼻:“你的耳朵和其他部分一样迟钝吗?我已经告诉你一百次,我要去看露茜。”
  “是啊,”弗兰克点点头,“你是这么说过,但是我不知道你也告诉了杰西太太。”
  “我告诉你吧,我今天晚上又跟杰西太太说了一遍。”

  “又说一遍?”
  “当然。”
  “那么,你是说真的?”
  “嘿,”她的嘴角浮出角黠的微笑,“假如我不是真的,我为什么要说这种事?”
  弗兰克的心在歌唱。他将卡车开进老谷仓,捡起领先藏在方向盘下的铁榔头,跟随安迪进屋。“我想你看到我走会难过。”安迪洋洋得意地说着,转身背对着他,径自在黑暗的过道挂衣帽:“我猜你会难过……”弗兰克挥动榔头,打断她的话。
  然后,他有条不紊地工作,边做边吹口哨,差不多到天亮才完工。
  他不留痕迹地让安迪安静、无声地躺在草原上的一口古井里。
  下一个星期,弗兰克走进悠闲餐馆,没等杰西警长招呼,就快乐地宣布:“安迪终于到里治威去了。”说着他要了一杯啤酒。
  “是吗?”杰西警长吹了声口哨,“没有想到这老妞还能成行,你们那辆老爷卡车经得起路上的颠簸吗?”
  “卡车?”弗兰克摇摇头,“我送她坐星期三六点十五分的班车走的,她和两只衣箱。”事实上,他把安迪大部分东西一起扔进她长眠的地方。
  餐厅里有一阵突然的不寻常的静寂,但是弗兰克沉浸在自己的快乐中,没有注意到。
  “你送安迪乘班车?”杰西警长缓慢地问,“星期三?”
  “对。”
  “你肯定?”
  “我当然肯定!”弗兰克咧嘴笑着,“我要用残废救济金买台电视。”另一个快乐的念头挤进他脑中,“也许我要买电视、收音机和电唱机混合的那种。”
  餐厅里的静寂持续着,弗兰克模糊地知道杰西警长站在他旁边。
  “我猜你的收音机又坏啦,呃,弗兰克?”杰西警长问。
  弗兰克笑出了声:“那个老收音机至少有半年没有响了。”
  “那你当然不知道。”
  弗兰克转向他,迷惑地问:“知道?知道什么?”
  “城里在闹罢工。”杰西警长沉重地说,“现在没有一辆班车进出这里。”他将一只坚定的手沉重地搭在弗兰克肩上说:“现在,假如安迪真的去了,弗兰克,告诉我,她去哪儿了?她在哪里?”
  弗兰克目瞪口呆,无言以对,他所能想到的是系在绳子上的麻雀……
或许您还会喜欢:
相约星期二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余秋雨一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 [点击阅读]
紧急传染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1991年6月12日,这是暮春的一个近似完美的日子。天已破晓,阳光触摸着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美国大部、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期待着阳光明媚的蓝天、只是气象雷达显示雷暴云团即将来临,估计会从平原伸向田纳西河谷。已经有预报,从白令海峡移动过来的阵雨云可能覆盖阿拉斯加的西沃德半岛。这个6月12日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与以往的6月12日没什么两样,只有一个奇怪的迹象除外。 [点击阅读]
静静的顿河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评论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3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天灰灰的,冷得怕人,狗闻不到气味。黑色的大母狗嗅嗅熊的踪迹,缩了回去,夹着尾巴躲进狗群里。这群狗凄惨地蜷缩在河岸边,任凭寒风抽打。风钻过层层羊毛和皮衣,齐特也觉得冷,该死的寒气对人对狗都一样,可他却不得不待在原地。想到这里,他的嘴扭成一团,满脸疖子因恼怒而发红。我本该安安全全留在长城,照料那群臭乌鸦,为伊蒙老师傅生火才对。 [点击阅读]
古拉格群岛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在专政时代,在处于敌人四面八方包皮围的情况下,我们有时表现出了不应有的温和、不应有的心软”克雷连科:在审理“工业党”案件时的发言第一章逮捕这个神秘的群岛人们是怎样进去的呢?到那里,时时刻刻有飞机飞去,船舶开去,火车隆隆驶去——可是它们上面却没有标明目的地的字样。售票员也好,苏联旅行社和国际旅行社的经理人员也好,如果你向他们询问到那里去的票子,他们会感到惊异。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