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洗脑术 - 第17章 宗教式洗脑(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17章 宗教式洗脑(1)
  宗教式组织原则
  ★不能提供信仰的组织,都是失败的组织。即便它是作坊式的小企业,这一条也适用。
  ★所有的制度,都是为了维护一种神圣的仪式和为之服务的高效率的秩序。
  ★一个团结的部门有三个要素:1.必要的个人崇拜;2.权威至上;
  3.无条件服从。
  ★“制造恐惧”和“强迫放弃自我”是最拙劣的方法,一个成功的组织必须充满“快乐”,以及为此奋斗的无穷动力。
  ★所有的组织性洗脑,都只有一个目标:在其成员的“融合性”与“排斥性”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
  一切有信仰的人都是“极端分子”
  当我们谈到“管理”的话题时,只要经过了一定阶段的研究,达到了比较高端的层面,你会自然而然地发现一个很隐秘的问题:人在管理秩序中的分工是怎样的,以及处在高位的人用何种“法术”去驱使低位的人为他们服务。
  假设你再涉猎宗教方面的知识,你就能非常轻易地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只有两种人:
  第一种人,他们负责制造信仰。
  第二种人,他们负责消化信仰。
  人类有历史以来的任何信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思考和行为模式的催眠”。大脑被反复灌输一个观点,最终就成了人的信仰。在长期的调查和研究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一些信仰狂的特征,比如从中东和西亚地区抓获的恐怖分子,他们疯狂地信仰某种教义,认定恐怖袭击的行为是正当的。
  在监狱中,当没有时间给他做洗礼时,他急躁不安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来回踱步且愤怒无比。在我们的一次审讯中,一名恐怖分子大声地吹嘘他“与真主见面的画面”,他告诉我们,就在过去的一年时间内,他已经当面聆听过真主的四次指示。
  “炸掉美国!”他说,“这是安拉给我的使命。”
  在长达两个月的审讯中,他每次都重复这样一句话。我相信,他在漫长的受训过程中经受了强度极高的信仰洗脑。他们的组织费了很大的力气让他认为献身是值得的。事实也的确如此,他的脸上散发着为真主而战的光芒,对于自己的信仰和正在做的事情,他深信不疑,直到被美军处决。
  宗教具有催眠性。一切有信仰的人,都是一个标准的宗教徒。这一点毫无疑问适用于任何一种领域。信仰会通过其“教义”和“仪式”提供行为指南,并且约束他们的行为。那些汲取了宗教经验的公司,则从这种组织形式中获益匪浅,建立了类似于宗教模式的管理结构,充分运用了信仰的力量,首先给员工洗脑,然后再去分配和驱使他们。
  当传销风潮席卷全国的时候,我们进行了专项的研究。我们发现,在这种恐怖的宗教式组织结构的冲击下,其实只有一种人觉得恐惧和痛苦,就是了解“洗脑”内幕并且没有被洗脑的人。参与传销者已经被彻底“洗脑”,他们作为传销组织虔诚的信徒,生活在亢奋的幸福中。但在本质上,他们投身于此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回避生活的痛苦而为自己编织和寻找一个“心理和行为的乐园”。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人人都有痛苦,也均有期待,这就给洗脑者留下了进入的后门。人的痛苦大都由心中的欲念引起,欲念则是索取,向这个世界永不满足地索取:金钱,感情还有其他一切可以功利地衡量的事物。

  人的欲望越大,他的痛苦就越多。人只有在行善的时候,令人痛苦的欲望才会减少。因为给予的过程实际是能量的互换,我们给予的越多,个人获得的能量就越多,人的心灵格局也就越宽越高级,对于自我认识的程度当然也就越深。
  这样一个自省觉悟的过程,不断地在我们的生活中进行重复,让人养成了一种强大的自觉的习惯。自觉就是信仰的开始,即我们本能地相信和重复一些行为,认为这种行为是正当和必需的,也是长期的、越频繁越好的追求。
  人在心里就对自己说:
  “只有这样做,我才能获得无穷无尽的快乐的能量。 ”
  所以,当一种信仰让人获得行善和治疗欲望的“效果”时,人们就会对它疯狂地崇拜,认为它永远都是正确的,从而在行为上,表现得比一个铁血的战士还要忠贞。几乎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止他的行为。
  那么,从更加广义的角度看,人为什么要有信仰呢?
  当人的欲望已经穷尽时,体内的精神之火就会随之熄灭。而人的精神一旦沉寂下来,即使有再强的躯体都会走向毁灭。因此,强者能战胜许多常人难以理解的困境,正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信仰。
  有信仰的人可以被称为疯子,但他们却不是傻子和呆子。如果你的公司和组织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当你在思考原因时,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问题正是出在你自己的身上,不要去责怪你的员工,因为你没有让员工对你的品牌有“信仰”。
  记住这句话:“洗脑成功的叫信仰,洗脑不成功的才叫作洗脑。”
  传播和灌输你的价值观
  信念是一种深度的催眠状态
  在一种强大的信念背后,你有没有发现它的奥妙在哪里?
  是什么达成了这一切?
  我认为,坚强的信念在实质上都是一种深度的催眠状态,有四种因素打开了人的心灵通道,将“信念”灌输进体内,然后生根发芽,越长越茁壮。
  ○ 梦想(imagine):对于自己人生的规划。
  ○ 行动(solve):对于规划的践行。
  ○ 创造(build):对于世界的创造。
  ○ 领导(lead):对于同行者的权力欲。
  有许多可以告诉我们信念助人成功的历史故事,但我从中看到的却是信念对于一个人成功的洗脑和驱使。那些人在一种理想的主宰下,放弃了许多正常人难以割舍的东西,坚持不懈,直到他们取得某些领域内的成功。
  这种执着看起来是这么不可思议,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无法做到。他们仿佛处于为了目标可以不顾一切的失控状态,这其实就是一种成功的催眠状态。坚信一定可以的人,他能忍受长达半个月的饥饿,在地震时塌陷的房子里活下来,而不相信这一点的人则可能在 4个小时后就因绝望死去了。
  每个人的心中都会给自己设定各种各样的目标。但是人们都愿意逃离痛苦去追求快乐,这是人的天性,而追求目标的过程一定是一个痛苦和煎熬的过程。所以,懒惰、找借口、拖延等等一些因素会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信念的积极作用就在这里,它要帮助一个人清扫这些思想上的绊脚石。它是最有效的武器,通过某种方式,让一个人相信:只要自己这么去做,就会拥有幸福的生活。
  确立价值观,你就拥有了人们的忠诚

  每一个优秀的公司都有一套成熟而且伟大的价值观。
  一个最值得列举的例子是通用电气公司,他们的价值观会深刻地影响员工创造业绩的方式,而且已经融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在这里,如果员工不能践行这些价值观就不能获得晋升,所有领导的薪酬也会多多少少受其影响。当然,做出成绩当然是公司所期望的,但某人是否获得晋升,
  取决于是否奉行公司的价值观。
  如果一家好的公司想拥有某种绩效文化,就必须拥有一套员工完全理解的价值观,以免他们的观念和行为跟公司倡导的价值观格格不入。
  1993年,韦尔奇委任公司的一个小组拟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价值观。通用电气将定下来的价值观印在卡片上,分发给每位员工,里面清楚地表明公司可以接受哪些行为,不接受哪些行为;而且还清楚地告诉所有员工,公司希望他们做什么,员工又能希望公司做什么。
  首要问题则是诚信。韦尔奇清楚地告诉大家,如果有人胆敢在诚信的问题上出错,就得卷铺盖走人。他还提出了一项更为特殊的价值观:“无边界”。外人可能难以明白,但通用电气的员工都清楚其中含义。韦尔奇的意思是,各部门、各组织和各级别之间从高层到基层员工都不能出现妨碍信息交流和合作的边界。
  他强调说,“无边界”是公司快速做出最佳决策的关键,这种观念要求员工不能各扫门前雪,公司也能更加受益。也正是因为实施了“无边界”价值观,通用电气的领导才能在各大部门之间调动,对于领导人来说这是积累各种经验的绝佳途径。现在,你在通用电气可能不会经常听到这个词了,因为已无必要,“无边界”已经成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公司的价值观被认真对待,韦尔奇在会集公司 500位高管的全球领导年会上着重提到了这个观点。而且,他做了一次调查,以了解具体执行情况。韦尔奇将这项调查称为“ceo调查”。为了强调其重要性,他特地让员工参与其中。另一种提醒员工认同价值观跟绩效一样重要的方法,是将 ceo调查的结果纳入会议议程,每个部门都会重点说明他们的优缺点,并解释他们应对缺点的办法。
  最难面对的是价值观偏离的问题,假如你灌输的价值观有所离轨,你所获得的忠诚就会大打折扣。因为难免有人认为,只要我的业绩出色,就让那些价值观见鬼去吧,只要我业绩好,就永远不会被炒鱿鱼!公司的目标就是赚钱,谁又敢炒掉我这样的得力员工呢?
  瞧,当你的手下这样想时,你还指望自己能够真正地控制他们吗?
  有一句话说得好:真正塑造你的不是上帝,不是父母,是你任职的公司。
  有一本书,对迪斯尼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提出了一个评价:
  “沃尔特不是天才就是骗子,不是伪君子就是典范,不是江湖郎中就是世世代代儿童热爱的老爹。”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人们一度认为是骗子、伪君子、江湖郎中的人,却一手创立了娱乐动画业不可超越的王国,几乎每个娱乐公司都以迪斯尼为样板,每个在迪斯尼工作的员工都会为此感到骄傲。
  沃尔特为什么有这么多称号呢?审视迪斯尼一路走来的历史,我们发现,迪斯尼是一个私密的公司,并且偏执地执行它的理念,对员工则进行近乎苛刻的塑造。

  1923年,沃尔特·迪斯尼创建迪斯尼公司,在他统治迪斯尼的几十年里,逐步形成了迪斯尼的核心理念。沃尔特·迪斯尼去世后,他的继任人也曾彷徨、迷茫,公司将近 15年停滞不前,并且面临敌意收购。但是他们始终坚持沃尔特理念不动摇,最终使迪斯尼走出低谷并取得成功。
  一般来说,迪斯尼的新员工培训都安排在特别设计的贴满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肖像和迪斯尼最着名角色(例如米老鼠、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的训练室里进行,经过精心挑选的培训师用认真编写的脚本和特殊语言,通过反复提问及回答的方式来强化新员工对迪斯尼的个性、历史传统、神话的认识。
  在这种反复强化的训练中,迪斯尼的宗旨(迪斯尼给人们带来欢乐)已经被灌输进每个被培训者的脑海里,并融化到血液中。
  在员工以后漫长岁月的工作中,心灵深处总有一个随时提醒自己的预警系统──自己的责任就是给人们带来欢乐。在迪斯尼大学的课本中,员工还可以读到这样的训练语言:“在迪斯尼我们可能会工作劳累,但是从来都不会厌倦。即使在最辛苦的日子里,我们也要表现高兴,要露出发自内心的真诚微笑。”
  “迪斯尼对人的塑造和对公司理念偏执狂一样的坚持,对中国公司来说,似乎显得莫名其妙,不过这样确实能让核心理念深入员工生活,并影响他的工作。”有人这样评价道。
  洗脑的人是这个世界的魔法缔造者。他们制造优秀的理念,让“骗子”成为“天才”,让那些看似不堪的江湖郎中也能成为世世代代为儿童热爱的天使。我们需要知道的是,
  “核心理念”才是“洗脑”的第一步。它既是信仰,同时又是一种可以征服大脑的深度价值观。进入公司的每个员工,无法逃脱公司的“洗脑”流程,培训则是这个流程中最集中的一环。
  一些成功的企业教育员工应该拥有“责任感、自信心、合作精神、正直勇敢……”,这些“洗脑”可以让人们个性更接近完美,能力得到正面的提升,也是我们所提倡的;当然,也有很多人或组织宣扬的“唯利是图、享乐、宿命甚至迷信”的“洗脑”,则足以毁掉一个拥有优良潜质的经理人,并将其引入歧途,最后走向困惑和失败。
  个人崇拜的建立
  公司的带头人其实拥有很强烈的“血统”,无论你的血液是什么颜色,可以肯定的是要在组织中被同化被融合,或者去融化公司和团队,使其具备自己的个人作风,这是一种必然。
  对于基层干部也是如此,我在培训中说:“知名公司陶冶出来的经理人都有鲜明的特点,这是不同公司文化熏染的结果,经理人的颜色就是公司文化的颜色。”因此,当一家公司的干部走入你视野的时候,你可以尝试去感受他们不同“颜色”的性格,因为这就是他们公司的文化标签。
  乔布斯,盖茨,巴菲特,甚至奥巴马,他们都在搞个人崇拜,并以个人的风格来控制公司,就像一些超级体育明星对于自己团队的巨大影响。
  只不过,对于个人崇拜的包皮装方法和洗脑过程,你没有意识到。
  当你不觉得自己与崇拜二字有关联时,当你认定自己非常理性且明智时,当你自以为看透一切并找到了真理时,你就被洗脑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0
摘要:第1章前言这个世界,是有男女两种性别组成的,男女要相处,要相识、相知、相恋,还要结婚成夫妻,但是在很多时候,男人并不了解女人,而女人也不了解男人,于是,他们之间出现了很多沟通上的抑或是理解上的问题和矛盾,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比如,男人和女人常常也有相同的词汇,但其含义却可能大相径庭。比如,大多数情况下,男人在摆脱一天的工作压力时不想交谈。 [点击阅读]
短线交易秘诀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不管你是否觉察到,你一生都在交易商品。当然,你可能从来没有以期货契约的方式买卖过猪肉,但肯定曾经用自己的车子、房子或古董和别人交换现金或其他物品。就算你从来没有做过这些买卖,也一点有过用时间来交换金钱的经验,例如以老师、律师、水电工或管道工的身份赚钱。所以,你差不多早已是半个期货交易员了,只是自己从来没有觉察到罢了。当我们用时间来交易的时候,还要加上我们的技艺。 [点击阅读]
秘密
作者:罗伯特·柯里尔(robert collier)
章节:41 人气:0
摘要:《秘密》:充满魔力的神奇励志书文/肖卫一位亿万富翁,突然遭遇变故,公司倒闭,家庭破散,濒临自杀的边缘,就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他从一本破旧的古书中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关于生命的大秘密。之后,奇迹发生了,他的公司重新得以组建,迅速成为遍布全球的商业帝国,他的家庭重新团聚,一切幸福、财富、快乐都降临到他身上!他发现,有缘知道这个秘密的人,都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智者。 [点击阅读]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0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
穷爸爸富爸爸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就是你所需要的学校真的让孩子们准备好应付真实的世界了吗?“努力学习,得到好成绩,你就能找到高薪并且伴有很多其他好处的职位。”我父母过去常这么对我说。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供我和姐姐上大学,觉得这样我们就有了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最好机会。 [点击阅读]
第五项修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赵耀东人类的历史于本世纪最后的十余年中,起了巨大的变化——象征世界两极化的柏林围墙于一九八九年倒了,东欧各国政权的变化速度和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由两大强权领导的民主和集权对垒的局势不再。于全球各地崛起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合组织等,突破既有国界的限制,代替传统政治势力,成为主导世局的力量。 [点击阅读]
管理小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一、用人之道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约会倍增术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引言你在这本书里所学到的东西都是我花了几年时间才得到的。你可以把此书当作百科全书使用。它是一本参考手册,而不是小说。使用它的最好方法是通读它,找出你关心的部分,着重看你想要了解到想法或者提高的技巧。之后把这些部分抄写或者打印出来,以便重温和练习。把妹,不像打开电灯开关那样简单。把妹,就像试图学习乐器。需要的是练习。起初也许一切一团糟,而且有时你的练习并没有让你带来提升。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