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 第五部 俄狄浦斯的传说__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
  时而经过城乡,时而穿过荒野,经过很长时间的流浪,一天黄昏,父女二人抵达一片温暖的地区,在一个坐落在景色宜人的小树林中的美丽村庄,夜莺扑打着翅膀飞过灌木丛,用悦耳的声音高歌,葡萄藤上绽放的小花吐露着芬芳,橄榄树和桂树的枝条遮住了凹凸不平的山岩,就是双目失明的俄狄浦斯也能通过他其余的感官感觉到这个地方的优美,听了女儿的描述就更认定这是一个圣洁的地方。俄狄浦斯因为走了一整天的路觉得累了,便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但一个村民要他赶快站起来,因为这里是圣地,不容许踏入。这时,两个流浪人才知道,他们已经来到了科罗诺斯村。这正是洞察秋毫的复仇女神的地区和圣林。不过在这里雅典人把复仇女神称作欧墨尼得斯。
  俄狄浦斯知道,他已经到达他流浪的终点,他那恼恨的命运即将得到和平的解决。
  “在你们这里,谁是国王?”俄狄浦斯问,在长期的苦难中他对世界的历史和现状已经很生疏了。
  “你知道威猛而高贵的英雄忒修斯吗?”那个村民问,“他的名声可威震世界呀!”
  “如果你们的国王确实如此高贵,”俄狄浦斯应答道,“那么就请你把我的口信带给他,请他到这儿来一趟。为了他的这个小恩惠,我将给他重大的酬报。”
  “一个盲人会有什么善行酬报我们的国王?”那个农民说,同时微笑着不无怜悯地看了这个外乡人一眼。“不过,”他添加说,“你呀,要是你不是双目失明,你这高贵的外貌也会让我尊敬你。所以我乐意满足你的心愿,把你的请求告诉国王和我的同胞。你坐在这里别走,等候我的回话。让他们决定你是可以留下来,还是应该再去流浪。”

  当俄狄浦斯和他的女儿又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他向复仇女神祈祷说:“你们令人恐惧,但你们也是慈悲的,现在就请指示我生活的道路吧!发发慈悲吧,你们这些黑夜的女儿!哦,可敬的雅典城啊,可怜可怜站在你面前的国王俄狄浦斯的影子吧,他本人的躯体早就不存在了!”
  他们单独待在那里的时间并不长。听说有一个仪表令人尊敬的盲人来到这个不准凡人踏入的复仇女神的圣林,村里的长老们很快就聚集到了他的周围。当这个盲人告诉他们他是一个被命运女神追逐的人时,他们就更惊慌了。他们害怕,他们要是允许一个受神惩罚的人在这座圣林中逗留太久,自己也会招来神的震怒,于是他们就叫他立刻离开这个地方。
  俄狄浦斯迫切地恳求他们不要把他从他流浪的目的地赶走,这个目的地是神谕规定的。安提戈涅也和他一起恳求他们,“如果你们不愿意怜悯我的白发苍苍的父亲,”这个少女说,“那么,看在我这个无辜受罪的背井离乡人的分上,把他收留了吧。请你们赶快同意厚待我们吧!”

  当双方正在对话,村民们迟疑不决,摇摆在同情来人和惧怕复仇女神之间的时候,安提戈涅看见一个女子骑着一匹小马走来。一个仆人骑马跟随在后。“这是我的妹妹伊斯墨涅!”安提戈涅惊喜地说,“她肯定给我们带来了家乡的新消息!”
  转瞬,那个女子,被放逐的国王的小女儿,来到他们面前,给父亲带来了有关忒拜的消息。俄狄浦斯的两个儿子在国内正陷在自己惹来的困境中。最初,他们都想把王位让给舅舅克瑞翁,因为对家族的诅咒一直威胁着他们。但是,对他们父亲的印象越来越淡薄以后,这种让出王位的冲动也就消失了。他们心里滋生了对权力和王位强烈的欲望,随之而来的便是彼此失和成仇。
  波吕尼刻斯因为拥有长子继承权先做了国王。但弟弟厄忒俄克勒斯不满意兄长所建议的轮流执政,便煽动人民叛乱,把他的哥哥驱逐出境了。根据忒拜城里的传言,波吕尼刻斯是逃到了伯罗奔尼撒的阿耳戈斯。他在那里成了国王阿得剌斯托斯的乘龙快婿,结交了朋友和盟邦,扬言征战报仇,正威胁着他的祖国。同时又有一道新的神谕传扬开来,说俄狄浦斯的儿子如无父亲则将一事无成,假如他们珍惜自己的幸福,不管父亲是死是活,他们必须寻找父亲。
  科罗诺斯人听了这话无不惊愕,俄狄浦斯站起身来。“我的情况原来如此,”他说,他那双目失明的脸上闪着光辉,“他们要到一个被放逐者,一个乞讨者这里来寻求帮助?现在我都是废物了,反倒成了他们要找的人?”

  “就是这样,”伊斯墨涅继续报告她的消息,“父亲,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我们的舅父克瑞翁很快就要到这里来,我是赶在他前头来的。他是想说服你,只把你带到忒拜地区的边界,这样,既可满足神谕的要求,又对他本人和我的哥哥厄忒俄克勒斯有好处,而你的出现又不会亵渎忒拜城。”
  “这你是从谁那儿听说的?”父亲问。
  “是从去得尔福朝圣的人那里听来的。”
  “假如我死在忒拜的边界,”俄狄浦斯接着问,“他们会把我葬在忒拜的国土吗?”
  “不会,”她答道,“你的血债不允许这样做。”
  “那么,”年老的国王愤慨地高声说,“他们也就永远得不到我!如果他们认为统治欲比对父亲的爱还要重要,那么神永远也不会使他们免除彼此的仇视。如果他们的争端要靠我的决定来解决,那么,不管是现在王座上的执政者还是被驱逐者,都不可能再见到自己的祖国!只有这两个女儿才是我的真正的后人!让我的罪过在她们心中死灭吧,我要为她们向天神祈福!好心的朋友们呀,我要为她们请求你们的保护!”
或许您还会喜欢:
威尼斯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十世纪某年的一个春日午后,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他五十岁生日以后,他在正式场合就以冯-阿申巴赫闻名——从慕尼黑摄政王街的邸宅里独个儿出来漫步。当时,欧洲大陆形势险恶,好儿个月来阴云密布。整整一个上午,作家繁重的、绞脑汁的工作累得精疲力竭,这些工作一直需要他以慎密周到、深入细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事。 [点击阅读]
安德的影子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严格地说,这本书不是一个续集,因为这本书开始的时候也是《安德的游戏》开始的时候,结束也一样,两者从时间上非常接近,而且几乎发生在完全相同的地方。实际上,它应该说是同一个故事的另一种讲法,有很多相同的角色和设定,不过是采用另一个人的视角。很难说究竟该怎么给这本书做个论断。一本孪生小说?一本平行小说?如果我能够把那个科学术语移植到文学内,也许称为“视差”小说更贴切一点。 [点击阅读]
小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卢贡——马卡尔家族》应当是由20部小说组成。1896年此套系列小说的总体计划业已确定,我极其严格地遵守了这一计划。到了该写《小酒店》的时候,我亦如写作其他几部小说一样①完成了创作;按既定的方案,我丝毫也未停顿。这件事也赋予我力量,因为我正向确定的目标迈进。①《小酒店》是《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小说的第七部。前六部小说在此之前均已如期发表。 [点击阅读]
幕后凶手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任何人在重新体验到跟往日相同的经验,或重温跟昔日同样的心情时,可不会不觉为之愕然的吗?“从前也有过这样的事……”这句话总是常常剧烈地震撼心灵。为什么呢?我眺望火车窗外平坦的艾色克斯的风光,自言自语地问向自己。从前,我曾经有过一次一模一样的旅游,但那是几年前的事呢?对我来说,人生的颠峰时代已经结束了……我正在肤浅的这样想着!想当年,我在那次大战中,只是负伤的的份儿。 [点击阅读]
广岛札记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1994年10月13日,日本媒体报道大江健三郎荣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我正在东京作学术访问,一般日本市民都普遍觉得突然,纷纷抢购大江的作品,以一睹平时没有注目的这位诺贝尔文学奖新得主的文采。回国后,国内文坛也就大江健三郎获奖一事议论沸腾。 [点击阅读]
康复的家庭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我看见起居室门背面贴着一张画卡——这是我们家祝贺生日的习惯方式——祝贺妻子的生日。这张贺卡是长子张贴的,画面上两个身穿同样颜色的服装、个子一般高的小姑娘正在给黄色和蓝色的大朵鲜花浇水。花朵和少女上都用罗马字母写着母亲的名字UKARI——这是长子对母亲的特殊称呼。对于不知内情的人来说,这首先就有点不可思议。长子出生的时候,脑部发育不正常。 [点击阅读]
心灵鸡汤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上帝造人因为他喜爱听故事。——爱尼·维赛尔我们满怀欣悦地将这本《心灵鸡汤珍藏本》奉献在读者面前。我们知道,本书中的300多个故事会使你们爱得博大深沉,活得充满激|情;会使你们更有信心地去追求梦想与憧憬。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无望之时,这本书会给您以力量;在惶惑、痛苦和失落之际,这本书会给您以慰藉。毫无疑问,它会成为您的终生益友,持续不断地为您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深沉的理解和智慧。 [点击阅读]
怪指纹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法医学界的一大权威宗像隆一郎博士自从在丸内大厦设立宗像研究所,开始研究犯罪案件和开办侦探事业以来,已经有好几年了。该研究所不同于普通的民间侦探,若不是连警察当局都感到棘手的疑难案件它是决不想染指的,只有所谓“无头案”才是该研究室最欢迎的研究课题。 [点击阅读]
恐怖黑唇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第一章恐惧的亡灵复苏1阴谋初露刚刚步入八月份。炎热的太阳就将一切烤得烫人。出租车司机原田光政在这天午后回到家中。他打开大门,从信箱中取出一封信,边看边走进了厨房。走进厨房,原田光政坐在椅子上,准备喝点冷饮,然后再睡上一小时左右的午觉。他深深地感到自己已不是拼命干活的年龄了——近六十岁了。难道这是因为自己长期辛劳而自负了吗?人的自知之明,对于原田说来还是有的。 [点击阅读]
恶魔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决斗茶桌上摆着两只酒杯,杯子里各装有八成透明如水的液体。那是恰似用精密的计量仪器量过一样精确、标准的八成。两只杯子的形状毫无二致,位置距中心点的距离也像用尺子量过似地毫厘不差。两只杯子从杯子中装的,到外形、位置的过于神经质的均等,总给人一种异乎寻常的感觉。茶桌两边,两张大藤椅同样整齐地对面地放在完全对等的位置;椅上,两个男人像木偶一样正襟危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