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习惯决定一切 - 第32章 善于思考的习惯决定成功(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32章 善于思考的习惯决定成功(3)
  人脑不同于机器,使用久了会有磨损,而是越用越好用。比如学外语,一旦掌握了一两门外语,再学第三门、第四门就容易多了。
  头脑的好坏,决非是天生的,主要看你后天如何利用它。所有有成就的科学家、文学家无一例外的都是长期善于用脑思索者。
  我们要开发潜在的智力,利用更多的脑细胞,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经常把新的知识和信息透过脑细胞去刺激它。例如:读书、看报或注意听别人的谈话,对发生在身边的事勤于思索,多问“为什么”,养成这样的习惯,对保持灵活的头脑大有裨益。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也有人指出:生命在于脑运动。研究表明,每个人长到10岁左右,每10年大约有10%控制高级思维的神经细胞萎缩、死亡。信息的传递速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慢。但这不要紧,如果坚持用脑和注意脑营养的补充,每天又有新的细胞产生,而且新生的细胞比死亡的细胞还要多。
  日本科学家曾对200名20岁左右的健康人进行跟踪调查。他们发现经常用脑的人到60岁时,思维能力仍然像30岁那样敏捷;而那些三四十岁不愿动脑的人,脑力便加速退化。
  美国科学家做了另一项实验,把73位平均年龄在81岁以上的老人分成三组:自觉勤于思考组、思维迟钝组、受人监督组。初级结果是:自觉勤于思考组的血压、记忆力和寿命都达到最佳指标。3年后,自觉勤于思考组的老人都还健在;思维迟钝组死亡12.5%;而受人监督组有37.5%已经死亡。由此可见,勤于思考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奥秘所在。
  给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
  最早完成原子核裂变实验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卢瑟福,有一天晚上走进实验室,当时时间已经很晚了,见他的一个学生仍俯在工作台上,便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干什么呢?”
  学生回答说:“我在工作。”
  “那你白天干什么呢?”
  “我也工作。”
  “那么你早上也在工作吗?”
  “是的,教授,早上我也工作。”
  于是,卢瑟福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思考呢?”
  这个问题提得真好!
  拉开历史的帷幕就会发现,古今中外凡是有重大成就的人,在其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都是给思考留有一定时间的。据说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建立,经过了“十年的沉思”。他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伟大思想家黑格尔在著书立说之前,曾缄默六年,不露锋芒,在这六年中,他是以思为主,专研哲学。哲学史家认为,这平静的六年,其实是黑格尔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牛顿从苹果落地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有人问他这有什么“诀窍?”牛顿说:“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作长时间热情地思索罢了。”由于德国数学家高斯在许多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有人称他为“数学的王子”,而他则谦虚地说:“假如别人和我一样深刻和持续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们会做出同样的发现的。”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思考者,在他的学生柏拉图记录的《对话》中,他深遂而明晰的思想永垂青史。在他的出生地雅典,作为一位著名的老师,他创建了自己的学院,并在数十年的时间里,教授年轻人如何通过辩证的提问分析重要的问题,这就是名扬后世的“苏格拉底方法”。在70岁高龄时,苏格拉底被当政者认为是一位制造麻烦的危险分子。因为根据他的教海,学生们对统治者的权威产生了疑问,提出了很多令当政者难堪的问题,对他们的统治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于是,统治者给苏格拉底发出了最后的通牒:或者离开他所毕生生活的城市,永不回来;或者被处以极刑。苏格拉底没有选择离开他热爱的雅典以及他所创造的生活,而是选择了死亡。当着他亲人和朋友的面,苏格拉底平静地喝了一杯毒茶。他坚信离开雅典就会违背理性的道德,而他正是以此为基础建立生活和教授学生的。他宁愿结束生命,也不愿意牺牲他的信仰。临刑前,他说了这样一句话:“现在是我们分别的时候,我将死去。你们将活着。只有上帝知道哪一个更好。”
  特别是在今天,我们都需要学会思考,像哲学家那样从现代的意义上建立分析问题的哲学框架。你认为谁是成熟的批判的思考者?作为成熟的思考者,应该具有活跃的、充满活力的思想。一般来说,应具备以下的特性:

  一、宽容
  在讨论中,他们认真听取每一种观点,对每一种观点都给予认真和公平的评价。
  二、有学识
  当他们谈自己的看法时,总是以事实和根据为基础。另一方面,如果他们对某件事还不太了解,他们会承认这一点。
  三、思维活跃
  他们积极主动地运用他们的智力来面对问题,迎接挑战,,而不是简单地被动地应付局面。
  四、好奇
  他们对问题喜欢刨根问底,深钻细研,而不是满足于蜻蜓点水。
  五、独立思考
  他们不怕与他人的观点不一致,他们的信仰都经过认真的分析,而不是不加批判地借鉴他人的信仰,或简单地随众。
  六、善于讨论
  他们能以一种有条理和理智的方式对他人和自己的看法开展讨论,即使大家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有分歧,他们能认真地听与自己相反的意见,并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谈自己的看法。
  七、有见识
  他们对问题的看法能一语中的,当别人在细节上纠缠时,他们能抓住问题的实质,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八、自我意识
  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并能在分析问题时,很快自我反省纠正。
  九、有创造性
  他们能打破思考的常规,以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
  十、热情
  他们最强烈地渴望了解和认识,总是努力把问题搞深搞透。
  多思考就能成功
  有许多人,总是苦于自己没有发展的机遇,认为自己迟迟不能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幸运之神没有眷顾自己。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很多时候,机遇就在生命的前方等待着,关键是要耐心地等待和发现。
  有一个江湖郎中,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的地方,挂起“妙手回春”的幌子,然后表演、卖药、赚钱,人们觉得非常神奇。其实,这种“起死回生”把它引入商业领域,就是一种“活用”本领。同是一件废旧物品,在常人眼里毫无价值,但在精明商人的眼里,却闪着珠光宝气。因为其中存在着人生事业的发展机遇。
  在北京,有一位年轻人,生活十分拮据,但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一天,他把自己穿烂的一只皮鞋随手丢在地板上,谁知这只皮鞋鞋尖开了口子,像是咧着嘴在嘲笑他。当他一怒之下要把它抛到楼下去时,忽然从中萌发了创意。因为这只皮鞋面酷似一张脸谱。于是,他立即收集各种破皮鞋,并对它们进行艺术加工,使之变成一副副外形各异、表情极为夸张的面具,有的露齿微笑,有的瞪眼发怒,有的张口狂笑,看后令人既惊且喜,回味无穷。这些有特色的面具推上市场后,很快成为抢手货,这位曾经十分潦倒落魄的青年也因此苦尽甘来。

  一位江西青年,尽管失业在家,但他喜欢琢磨事情。于是,他开始经营地板砖,由于同行多,竞争激烈,生意一直做得很难。一天,他去厂家进货,当他看到工厂旁堆着许多无人问津的破损地板砖时,忽然觉得这是个很好的赚钱机会。因为破损地板砖经过切割,可以加工成正品地板砖或地脚线。于是,他立即大量购进这些破损的地板砖,用自己装配的几台切割机进行统一规格切割,再以适当价格售出,获利甚丰。
  怎样才能使洗衣机洗后的衣服上不黏上小棉团之类的东西?这个曾经令科技人员大感棘手的问题确实是由一位妇女解决的。科技人员提出过许多意见,但是,都因为问题复杂需要增添不少设备,加大成本和价格。日本一位家庭妇女,在用洗衣机洗衣服碰到这种问题时,与其他人不同,她没有抱怨,没有发牢骚,而是迫切希望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一天,她突然想起幼年时在农村山岗上捕捉蜻蜓的情景,并且把它与当前洗衣机需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她想,小网可以网住蜻蜓,那在洗衣机里放一个小网是不是也可以网住小棉团一类的小杂物呢?许多科技工作者都认为,这样的想法太缺乏科学头脑了。然而这位妇女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想法,她利用空闲时间自己动手做小网,三年时间,她做了一个又一个小网,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小网挂在洗衣机里,由于洗衣机里的水在转动中从小网里过滤出来,而把小杂物留在了小网里,衣服洗完以后,用手在小网里一捞,就可以把杂物清除干净。这种小网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而且可以不断使用,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这位妇女的发明获得的专利费高达1.5亿日元。
  创业就是要有一种创意,这种创意只有通过思考获得。所以,创业的真正点子就是多思考,多思考才能找到成功的途径和方法。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我在等你,你已逝去(1)第一章寂寞让爱情如此美丽人们总是嫌爱情不够美丽,便用金钱、权势、地位去装扮它,终于,爱情变得光彩十足,却教人无法看到它的本质。真正美丽的爱情,并不需要过多的元素,平淡时的相亲相爱,苦难时的相濡以沫,寂寞与爱情,凄凉与美丽,其实靠得很近。1917年,27岁的胡适在母亲冯顺娣的安排下,与比他大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亲。 [点击阅读]
半暖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命运之神喜欢热闹,有时还喜欢嘲弄人,它每每令人可恼地给伤心惨目的悲剧掺进一点滑稽的成分。——斯蒂芬?茨威格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很特别的一个,即使眼下平凡无奇,也一定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只是还没有被发现而已。想到未来,总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可随着长大,渐渐认清楚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身材不比别人好,脑子不比别人聪明,脸蛋不比别人漂亮,甚至连性格都不会比别人更有魅力。 [点击阅读]
夜行歌
作者:佚名
章节:126 人气:2
摘要:【天山篇】战奴一口带血的唾液吐在沙尘上。抬起头环顾四周。高墙之上,可以望见远处银亮的雪峰。空气清净,可从受重击的鼻腔中吸入,总有挥之不去的腥气。眼前是凶暴的训奴官,挥着皮鞭斥打每一个不能及时爬起来的奴隶。在持续数日的残酷训练后,体力已经很难支撑简单的站立。从中原捉来的人,在这里是最低等的存在。伤口刚刚愈合,便被驱赶到训场,不知用什么手法禁制了内力,除了凭经验躲闪,只剩毅力和体力硬撑。 [点击阅读]
大漠遥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日子轻快一如沙漠中的夜风,瞬间已是千里,不过是一次受伤后的休息,草原上的草儿已经枯萎了三次,胡杨林的叶子黄了三次。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随着狼群,从漠北流浪到漠南,又从漠南回到漠北。打闹嬉戏中,我似乎从未离开过狼群,与阿爹在一起的六年似乎已湮没在黄沙下,可惜……只是似乎。沉沉黑夜,万籁俱静。篝火旁,我和狼兄一坐一卧,他已酣睡,我却无半丝睡意。 [点击阅读]
怪诞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长相思3思无涯
作者:佚名
章节:132 人气:2
摘要:请将我的眼剜去,让我血溅你衣,似枝头桃花,只要能令你眼中有我颛顼来小月顶看小夭时,小夭正坐在廊下绣香囊,黑色的锦缎,用金线绣出—朵朵小小的木樨花,一针一线十分精致,已经快要绣完。颛顼等她绣完最后一针,稀罕地问:“你怎么有性子做这些东西了?”小夭说:“一举两得。针法也是医技,可以用来缝合伤口,多练练,能让手指更灵活些,病人少受点苦。”“还有一得呢?”小夭笑说:“我打算绣好后,送给璟。 [点击阅读]
香蜜沉沉烬如霜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霜降,寒月,更深露重。百花宫中,二十四芳主次第跪伏在剔透琉璃铺就的大殿上,屏息凝神。一阵夜风过,殿外树影婆娑,将月色筛成一地零落的碎玉。殿中央,水色的纱帘轻轻摇摆,似帘内人起伏微弱的气息。那人侧卧在云衾锦榻中,发簪墨梅,眼尾迤逦,半阖半张,脸容清艳绝伦,虽是惨白羸弱却难掩眉宇间风流仪态,堪堪让人难以逼视。白雾般的月光洒落在她微微蹙起的眉尖。 [点击阅读]
习惯决定一切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第1章积极处世的习惯决定成功(1)成功源于自信没有自信心,好比没有气的皮球,怎么拍也拍不起来,谁还会拿去比赛。一个经理,他把全部财产投资在一种小型制造业上。由于世界大战爆发,他无法取得他的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因此只好宣告破产。金钱的丧失,使他大为沮丧。于是,他离开妻子儿女,成为一名流浪汉。他对于这些损失无法忘怀,而且越来越难过。到最近,甚至想要跳湖自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