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相约星期二 - 第十个星期二--谈论婚姻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个星期二--谈论婚姻
  我带了一位客人去见莫里。我妻子。
  自从我第一次见到他,他就一直问我,"我什么时候能见詹宁?""你什么时候带她来广我一直在找借口敷衍他,但几天前当我打电话探望他时,我改变了主意。
  等了好一会莫里才接了电话。我听得见有人把电话递到他的耳边,他已经拿不起电话了。
  "你一好,"他喘息着说。
  你怎么样,教练?
  我听见他沉重的呼气声。"米奇……你的教练……不太好……"
  他的睡眠越来越糟,他现在几乎整夜都需要吸氧。阵发性的咳嗽也越来越厉害了,有时,一阵咳嗽会持续一个小时,他从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下来。他一直说当疾病侵入他的肺部时他就会死。一想到死神己离他那么近了,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我星期二来看你,我说。到那天你会好些的。
  "米奇。"
  嗯?
  "你妻子也在吗?"
  她正坐在我的旁边。
  "把电话给她。我想听听她的声音。"
  我娶的是一位非常善良体贴的妻子。虽然她从未见过莫里,她却抓起了话筒——换上我,我一定会摇着头嘘道,"说我不在,说我不在"——不一会,她就和我的老教授聊了起来,那融洽的谈话声就好像他们早在大学里就认识了。我能感觉出这一点,尽管我听见的只是"嗯-嗯……米奇告诉过我……哦,谢谢……"
  她挂上电话后说,"我下星期二去看他。"
  于是就有了这次访问。
  此刻我们坐在他的书房里,围在躺椅的周围。正像他自己承认的那样,莫里是个不怀恶意的调侃高手。尽管他常常要受到咳嗽或上厕所的困扰,但詹宁的到来似乎又为他增添了新的能量。他望着我们带去的结婚照。
  "你是底特律人?"莫里问。
  是的,詹宁说。
  "我在底特律教过一年书,是在四十年代后期。我还记得那时发生的一件趣事。"
  他停下来想擤鼻子。他抖抖嗦嗦地去拿手中纸,我拿起一张放在他鼻孔处,他无力地擤了一下。我轻轻地用纸捏了一把,然后扔掉了脏纸,就像一个母亲对坐在车子里的孩子做的那样。
  "谢谢,米奇。"他望望詹宁。"我的护理工,挺不错的一个。"
  詹宁笑了。

  "好吧,讲讲那件趣事。大学有一帮社会学家,我们经常和其它系的教师玩扑克,他们当中有一个外科教授。一天晚上打完牌他说,莫里,我想听听你的课。我说行。于是他去听了我的一堂课。
  "课结束后他说,怎么样,想不想也来看看我的工作?我今晚有个手术。作为礼尚往来,我答应了。
  "他把我带到了医院。他对我说,把手清洗一下,带上口罩,穿上罩衣,于是我和他并排地站在了手术台旁,手术台上的病人是个妇女,腰部以下脱得光光的。他拿起手术刀就划了下去——就像这样……"
  莫里举起手指划了个弧形。
  "……我当时吓坏了,差点晕过去。到处是血。我身边的护士问,你怎么啦,医生?我说见鬼,我才不是什么医生!让我出去!"
  我们笑了,莫里也笑了,但笑得很艰难,因为他的呼吸功能很有限。这是这几个星期来他第一次这么说笑。真不可思议,我想,看见别人的疾病曾差点晕倒的他居然能忍受自己如此凶险的顽疾。
  康尼来敲门说莫里的午餐准备好了。午餐不是我那天早上在面包皮马戏超市买来的胡萝卜汤。蔬菜饼和希腊面食。尽管我挑最容易咀嚼和消化的软食买,可莫里极有限的咀嚼和下咽功能仍对付不了它们。他现在主要吃流质,顶多来一块搅拌成泥状、容易消化的麦麸松饼。几乎所有的食物夏洛特都要做成羹,他用吸管进食。我每个星期仍然去采购,带着食品袋走进房间。但这么做无非是为了博得他的高兴而已,一打开冰箱,我便看见堆得满满的食品。我也许在期待有那么一天,我俩能在一起真正地吃上一顿午餐,我想见到他边嚼食物边说话的样子,嘴角油腻腻的。可这是个愚蠢的期待。
  "那么……詹宁,"莫里说。
  她笑笑。
  "你真可爱。把你的手给我。"
  她伸过手去。
  "米奇说你是个专业歌手,"
  是的,詹宁说。
  "他说你很了不起。"
  哦,她笑了。不,他说说而已。
  莫里眉毛一扬。"你能为我唱首歌吗?"自从我认识詹宁以来,我遇到过不少人对她提出这个要求。人们听说你是专业歌手,都会说,"给我们唱一首。"一半是出于腼腆,而且她又是个很计较场合的完美主义者,所以她从未答应过。她总是很有礼貌地推辞,我想她现在也会这样的。

  但她却唱了:
  "一想到你
  我便心绪全无
  尘世的一切全抛在脑后……"
  这是三十年代的一首流行歌曲,由雷·诺布尔作的词。詹宁望着莫里,非常动人地演唱着。我不由得再次为莫里的能力感到惊讶:他如此善于开启人们心中的感情之闸。莫里闭着眼睛在欣赏,我妻子甜美的歌声盈满了屋子的每一个角落,莫里的脸上绽开了笑容。尽管他的身体僵硬得如同一只沙袋,但你能看见他的心在翩翩起舞。
  每一朵鲜花映着你的脸,
  每一颗星星闪烁着你的眼神,
  这是对你的思念,
  一想到你,
  亲爱的……
  等她唱完,莫里睁开眼睛,泪水顺着面颊流淌下来。这些年我一直在听妻子的演唱,可从来没有像莫里这么动情过。
  婚姻。几乎所有我认识的人都对婚姻感到困惑。有的不知怎样走进去,有的不知怎样走出来。我们这一代人似乎想挣脱某种义务的束缚,把婚姻视作泥潭中的鳄鱼。我常常出席别人的婚礼,向新婚夫妇贺喜祝福。然而几年以后,当那位新郎与另一位他称作朋友的年轻女子同坐在饭店里时,我只会稍感惊讶而已。"你知道,我已经和某某分居了……"他会对你如是说。
  我们为什么会遇到难题?我问了莫里。当我等了七年后才向詹宁求婚时,我暗自在想,是不是我们这一代人要比我们的前辈更加谨慎,或者更加自私?
  "咳,我为你们这一代人感到遗憾,"莫里说。"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爱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给予你这种东西。可是现在这些可怜的年轻人,要么过于自私而无法和别人建立真诚的恋爱关系,要么轻率地走进婚姻殿堂,然后六个月后又匆匆地逃了出来。他们并不清楚要从伴侣那儿得到什么。他们连自己也无法认清——又如何去认识他们要嫁娶的人呢?
  他叹了口气。莫里当教授的那会儿曾接受过许多不幸恋人的咨询。"这很令人悲哀,因为一个爱人对你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你会意识到这一点,尤其当你处于我的境地时。朋友对你也很重要,但当你咳得无法入睡,得有人整夜坐着陪伴你、安慰你、帮助你时,朋友就无能为力了。"
  在学校里相识的夏洛特和莫里结婚已有四十四年了。我在观察他们在一起的生活:她提醒他吃药,进来按摩一下他的颈部,或和他谈论他们的儿子。他们像一个队里的队员,彼此只需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夏洛特和莫里不同,她性格比较内向,但我知道莫里非常尊重她。我们谈话时他常常说,"夏洛特要是知道我在谈论这事会不高兴的,"于是便结束了这个话题。这是莫里唯一克制自己情感世界的时候。

  "我对婚姻有这样一个体会,"他对我说。"你通过婚姻可以得到检验。你认识了自己,也认识了对方,知道了你们彼此是否合得来。"
  有没有一条标准可以用来衡量婚姻的成功与否?
  莫里笑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的,米奇。"
  我知道。
  "不过,"他说,"爱情和婚姻还是有章可循的:如果你不尊重对方,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不懂怎样妥协,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们彼此不能开诚布公地交流,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们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你们同样会有麻烦。你们必须有相同的价值观。
  "而这一价值观里最重要的,米奇。"
  是什么?
  "你们对婚姻的重要性的信念。"
  他擤了一下鼻子,然后闭上了眼睛。
  "我个人认为,"他叹了口气说,"婚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没去尝试,你就会失去很多很多。"
  他用一句诗来结束了这个话题:"相爱或者死亡。"他十分虔诚地相信这句箴言。
  好吧,想提一个问题,我对莫里说。他瘦骨嶙峋的手握着胸前的眼镜,随着他费力的呼吸,眼镜一上一下地在起伏。
  "什么问题/他问。
  记得《约伯记》①吗?
  ①基督教《圣经·旧约》中的一卷。
  "《圣经》里的那个?"
  是的。约伯是个好人,可上帝却要他受罪。为了考验他的忠诚。
  "我记得。"
  剥夺了他的一切,他的房子,他的钱,他的家庭
  "还有他的健康。"
  使他病魔缠身。
  "为了考验他的忠诚。"
  是的,为了考验他的忠诚,我在想……
  "想什么?"
  你对此是怎么看的?
  莫里剧烈地咳嗽起来。他手放回身边时抖得很厉害。
  "我想,"他笑笑说,"上帝做得太过分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放学后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九月十日,星期二的放学后。头顶上方传来“砰”的一声,我反射动作的抬起头,见到三楼窗户丢出某黑色物体,正好在我的上方,我慌忙避开。黑色物体落在我刚才站的地点后,破碎了。那是天竺葵的盆栽!那时放学后,我走在教室大楼旁时发生的事。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钢琴声。我呆然凝视那破碎的陶盆,一瞬,无法理解发生什么事,直到腋下的汗珠沿手臂滴落,我才忽然清醒过来。紧接的瞬间,我拔腿往前跑。 [点击阅读]
数字城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丹·布朗(DanBrown)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2003年3月出版的《达·芬奇密码》创造了一个书市奇迹,旋风般地横扫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榜,至今全球销量已超过800万册。丹·布朗也凭这部小说而大红大紫。丹·布朗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塞特镇长大,在阿默斯特学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度过了大学生涯,毕业之后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教授英语。 [点击阅读]
新探案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我担心福尔摩斯先生也会变得象那些时髦的男高音歌手一样,在人老艺衰之后,还要频频地向宽厚的观众举行告别演出。是该收场了,不管是真人还是虚构的,福尔摩斯不可不退场。有人认为最好是能够有那么一个专门为虚构的人物而设的奇异的阴间——一个奇妙的、不可能存在的地方,在那里,菲尔丁的花花公子仍然可以向理查逊的美貌女郎求爱,司各特的英雄们仍然可以耀武扬威,狄更斯的欢乐的伦敦佬仍然在插科打诨, [点击阅读]
无妄之灾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薄暮时分,他来到渡口。他大可早就来到这里。事实上是,他尽可能拖延。先是跟他的一些朋友在“红码头”午宴;轻率、散漫的对谈,有关彼此都认识的一些朋友的闲话——这一切只意味着他内心里对他不得不去做的事退缩不前。他的朋友邀他留下来喝午茶,而他接受了。然而最后他知道他不能再拖延下去了的时刻终于还是来到了。他雇来的车子在等着。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对反军联盟来说,这是一段黑暗的时期……冻结在硝酸甘油中的汉-索洛,被送到了可恶的歹徒加巴手中。决心救他出来,卢克天行者、莱亚公主以及兰度-卡内森向加巴在塔托勒的堡垒发起了一次冒险的进攻。现在,在这部《星球大战》中最令人激动的一章里,反军指挥官把所有反军战斗舰召集起来,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而达斯-维达。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他沉浸在眼前的场景中。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安谧,又那么……平常。这才是他一直盼望的生活,亲朋好友团聚——他深信,眼前正是那幅画面,尽管惟一能认出的面孔是疼爱自己的母亲。生活本该如此:充满温馨、亲情、欢笑、恬静。这是他魂牵梦索的生活,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的生活:体味暖人的笑容,分享惬意的交谈,轻拍亲人的肩头。但最令他神往的是母亲脸上绽出的微笑。此时此刻,他深爱着的母亲无比幸福,她已不再是奴隶。 [点击阅读]
暗店街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一我的过去,一片朦胧……那天晚上,在一家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我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当时,我正在等着雨停,——那场雨很大它从我同于特分手的那个时候起,就倾泻下来了。几个小时前,我和于特在事务所①里见了最后一次面,那时,他虽象以往一样在笨重的写字台后面坐着,不过穿着大衣。因此,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将要离去了。我坐在他的对面,坐在通常给顾客预备的皮扶手椅里。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2:新月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地确定我是在做梦。我之所以如此确信的理由是:第一,我正站在一束明亮的阳光下——那种令人目眩的,明净的太阳从未照耀在我的新家乡——华盛顿州的福克斯镇上,这里常年笼罩在如烟似雾的绵绵细雨之中;第二,我正注视着玛丽祖母,奶奶至今去世已经有六年多了,因此,这一确凿的证据足以证明我是在做梦。奶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她的脸庞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