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雾都孤儿 - 《雾都孤儿》书评——说说翻译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有黄雨石版的《雾都孤儿》和荣如德版的《雾都孤儿》。按理说,黄雨石是翻译英语文学的专家级人物,那本《暗店街》不知是从法文直接翻译的还是从英文转译 的,那句开头“我的过去,一片朦胧”就比李玉民翻译的“我飘飘何所适,不过幽幽一身影”不知道高明多少倍,而其翻译的康拉德的《黑暗的心》也是那样经典沉 稳,何以到《雾都孤儿》的时候,则翻译得佶屈聱牙。荣如德是个双面能手,既能够翻译俄文,又能够翻译英文,俄文的有《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等经典翻译 著作。我读的第一本外国名著就是《雾都孤儿》,就是他翻译的。后来我买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黄雨石翻译的,两相对比阅读,发现荣如德翻译的太妙了,黄雨石翻 译的则不忍卒读。
  空口无凭,试将二人翻译的第一章第一段打印下来。
  荣如德版:
  第一章 谈谈奥立弗·退斯特出生的地点和他降生时的情形
  有那么一个市镇,由于种种原因,还是姑隐其名为妙,我也不打算给它虚构一个名字。在那里的一些公共建筑物中,也有一个历来普遍设立在各大 小城镇的机构,即贫民习艺所。本章题目中有他名字的那个凡人,便在这贫民习艺所里出生;确切的日期我就不必赘述了,反正对读者说来无关紧要,至少在目前这 个阶段还无关紧要。

  在教区医生把那个婴儿接到这个充满愁苦和烦恼的世界上来以后,他能不能存活并获得一个名字,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曾经是个很值得怀疑的问 题。很可能这本传记根本不会问世,或者即便问世也只有寥寥数页,不过它将具备一个无可估量的优点,即成为古往今来世界各国文献所载的传记中最简略而又最可 信的一个典范。
  虽然我无意断言,在贫民习艺所里出生这件事本身是一个人最幸运和最值得羡慕的机遇;但我确实认为,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下,这对于奥立弗·退 斯特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事实上,要奥立弗·退斯特自己发挥呼吸的功能相当困难。呼吸本来是一桩麻烦的事情,而习惯偏偏使它成为我们得以自然地生存的必要 条件。有一会儿工夫,他躺在一块小小的褥垫上喘个不停,在阳世与-阴-司之间无法保持平衡,因为重心决然倾向于-阴-司一边。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倘若奥立弗周围都是知疼着热的奶奶姥姥、忧心如焚的姑姑阿姨、经验丰富的保姆和学识渊博的大夫,他必定马上给整死,这 是毫无疑义的。然而当时婴儿身边只有习艺所收容的一个老贫妇,她难得捞着点儿外快啤酒,喝得颇有些迷迷糊糊:还有一位按合约规定干这等差使的教区医生,此 外一个人也没有。奥立弗和造化之间的较量见了分晓。

  结果是:奥立弗经过一番奋斗,一口气缓了过来。他打一个喷嚏,哭出声来,哭声之响自然是可以预料的,因为该男婴在大大超过三分十五秒的时间内,竞一直不具备嗓门儿这一非常有用的附件。就这样,他向贫民习艺所里的人们宣告:该教区又背上了一个包袱。
  黄玉石版:
  第一章关于奥利弗·退斯特的出生地和他出生时的情景
  在某个出于多种原因以姑隐其名为宜,而我又不愿胡乱呼以假名的市镇上,除了其他许多公共建筑之外,还有一座自古以来一切大小城镇几乎都莫 不具有的建筑,那就是,一所贫民习艺所;而其姓名被冠于本章之首的一介凡夫便在这个习艺所里降生;至于他出生的那一天是哪一年的哪一月我也就用不着絮烦 了;因为不管怎么,至少在现阶段,这事对读者不可能有任何意义。

  在教区医生把这小东西领人这个充满悲伤和苦难的世界很久以后,人们一直都十分怀疑,是否值得给他取个名字;因为看来这孩子未必能存活几 天。要真是那样,那我这部传记,不止是十之八九,而是肯定,永远也出不来了;或者,即便写出来,那也总共不过二三页,而且必将在简练和忠实方面堪称任何时 代或国家现存的一切传记作品中的典范。
  尽管我无意断言,降生在习艺所对一个人来说这本身便是一件可遇难求、令人钦羡的莫大幸事;但我可一定要说,在这一特殊情况中,对奥利弗· 退斯特来说,这可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实际情况是,当时要让奥利弗·退斯特自己负起自行呼吸——这件麻烦事的责任来确有相当的困难,而习俗又使得我们 为了能活下去非如此不可;有一段时候,他喘着气躺在一条羊毛褥子上,不均衡地徘徊于今世和另一个世界之间,而且明显地偏向于后者。、那么,在这短暂期间, 如果奥利弗·退斯特的身边围着关切的老祖母、悲伤的姑姑、阿姨、经验丰富的看护和知识渊博的大夫,那他便会确切无疑、不可避免地立即送了性*命。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我在等你,你已逝去(1)第一章寂寞让爱情如此美丽人们总是嫌爱情不够美丽,便用金钱、权势、地位去装扮它,终于,爱情变得光彩十足,却教人无法看到它的本质。真正美丽的爱情,并不需要过多的元素,平淡时的相亲相爱,苦难时的相濡以沫,寂寞与爱情,凄凉与美丽,其实靠得很近。1917年,27岁的胡适在母亲冯顺娣的安排下,与比他大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亲。 [点击阅读]
半暖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命运之神喜欢热闹,有时还喜欢嘲弄人,它每每令人可恼地给伤心惨目的悲剧掺进一点滑稽的成分。——斯蒂芬?茨威格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很特别的一个,即使眼下平凡无奇,也一定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只是还没有被发现而已。想到未来,总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可随着长大,渐渐认清楚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身材不比别人好,脑子不比别人聪明,脸蛋不比别人漂亮,甚至连性格都不会比别人更有魅力。 [点击阅读]
夜行歌
作者:佚名
章节:126 人气:2
摘要:【天山篇】战奴一口带血的唾液吐在沙尘上。抬起头环顾四周。高墙之上,可以望见远处银亮的雪峰。空气清净,可从受重击的鼻腔中吸入,总有挥之不去的腥气。眼前是凶暴的训奴官,挥着皮鞭斥打每一个不能及时爬起来的奴隶。在持续数日的残酷训练后,体力已经很难支撑简单的站立。从中原捉来的人,在这里是最低等的存在。伤口刚刚愈合,便被驱赶到训场,不知用什么手法禁制了内力,除了凭经验躲闪,只剩毅力和体力硬撑。 [点击阅读]
大漠遥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日子轻快一如沙漠中的夜风,瞬间已是千里,不过是一次受伤后的休息,草原上的草儿已经枯萎了三次,胡杨林的叶子黄了三次。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随着狼群,从漠北流浪到漠南,又从漠南回到漠北。打闹嬉戏中,我似乎从未离开过狼群,与阿爹在一起的六年似乎已湮没在黄沙下,可惜……只是似乎。沉沉黑夜,万籁俱静。篝火旁,我和狼兄一坐一卧,他已酣睡,我却无半丝睡意。 [点击阅读]
怪诞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长相思3思无涯
作者:佚名
章节:132 人气:2
摘要:请将我的眼剜去,让我血溅你衣,似枝头桃花,只要能令你眼中有我颛顼来小月顶看小夭时,小夭正坐在廊下绣香囊,黑色的锦缎,用金线绣出—朵朵小小的木樨花,一针一线十分精致,已经快要绣完。颛顼等她绣完最后一针,稀罕地问:“你怎么有性子做这些东西了?”小夭说:“一举两得。针法也是医技,可以用来缝合伤口,多练练,能让手指更灵活些,病人少受点苦。”“还有一得呢?”小夭笑说:“我打算绣好后,送给璟。 [点击阅读]
香蜜沉沉烬如霜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霜降,寒月,更深露重。百花宫中,二十四芳主次第跪伏在剔透琉璃铺就的大殿上,屏息凝神。一阵夜风过,殿外树影婆娑,将月色筛成一地零落的碎玉。殿中央,水色的纱帘轻轻摇摆,似帘内人起伏微弱的气息。那人侧卧在云衾锦榻中,发簪墨梅,眼尾迤逦,半阖半张,脸容清艳绝伦,虽是惨白羸弱却难掩眉宇间风流仪态,堪堪让人难以逼视。白雾般的月光洒落在她微微蹙起的眉尖。 [点击阅读]
习惯决定一切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第1章积极处世的习惯决定成功(1)成功源于自信没有自信心,好比没有气的皮球,怎么拍也拍不起来,谁还会拿去比赛。一个经理,他把全部财产投资在一种小型制造业上。由于世界大战爆发,他无法取得他的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因此只好宣告破产。金钱的丧失,使他大为沮丧。于是,他离开妻子儿女,成为一名流浪汉。他对于这些损失无法忘怀,而且越来越难过。到最近,甚至想要跳湖自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