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我在暧昧的日本 - 第14章 《广岛札记》法译本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时近天明,醒来时有种空悬黑暗中的感觉。那是被狂风暴雨蹂躏的榆木树叶的声响从卧榻下方传来的缘故。高处的黄叶已经落尽。起先,我将这种恐怖与自己在战时的丛林中的幼年时痛苦得想要放声呐喊的梦境一起回味。难道是自那以后相同的感觉又重新出现了?……
  早晨天晴了。湖对岸阔叶林茂密的黄色和红色树阴中,浅绿的乔木异常醒目。不过,那也仅是向红叶过渡的中间阶段。高中时代,班上同学都对一部名叫《青草的故事》的外国电影称赞有加。我虽无太大兴趣,但也去看了,似乎还为其中一个场面震颤过。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时节的院落。与现在遍布普林斯顿校园中的相同的具有北美风格的参天大树的树叶被染成黄色和红色。一位酷似男孩的少女在读着自己写完的笔记。笔记是为了从家庭成员都深爱的最小的妹妹之死的悲哀中重新站立起来而写的。前一个场景,不幸作为似乎难以逾越的悲哀发生了。然而“时间”,以及季节的转换却让少女承受了这一切。在影片场景转换的魔法中,我构想着自己在文章中也可采用同样的表现手法。
  而今天我重新感觉到,在自己二十多岁时写成的《掐去病芽,勒死坏种》、《广岛札记》里,便留有这一构想的痕迹。幼年时的恐怖,青年时目睹的悲惨不会完全消失,但必须通过记忆的重新组合,从中催生前进的力量。因为我读过刚被译成法语的上述两书后同时意识到,我正是以这样的文章为目标的。

  读着寄自法国的报纸书评,有一点引起了我的注意。关于对作品质量的批评,我丝毫没有以这是自己年轻时代的作品为由逃避责任的念头。相反,我还想主动接受。令我不能容忍的,首先是关于他们做出的所谓“日本作家站在国家主义立场上控诉向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的反驳。
  我从那些原子弹爆炸受害者的一生中学到的是:以“个人的”灾难觉悟开始,以“日本人的”方式展开的对被炸事实的接受——政府要员时常将“惟一的爆炸受害国的国民感情”这一表达方式挂在嘴边——确实到那一阶段为止,与国家主义有相通之处。但即便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却是由向全人类普遍性的升华所导致的。
  其普遍性的获得,也是能够将原子弹爆炸受害者们销毁核武器的运动与对侵略亚洲的积极反省联系起来的。自写出《广岛札记》那年起,包括本次访问,我都一直不停地向美国民众谈论这一主题。而支撑自己言论的力量核心之中,便有受害者们的普遍性志向。

  然而,只要一想起日本舆论对去年希拉克宣布重新进行核试验提出批评后反馈回来的法国的反应,我就不免会感到,这一意图似乎并未如自己想像的那样在海外广为传播。
  还有一篇书评说,如果不在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本土登陆战将导致数百万人战死。但是,我却重新有了一种面对“可以使用的核武器”中的亡灵再生的感觉。
  “核冬天”将毁灭这颗星球。这一准确的预测导致了核冷战的终结。戈尔巴乔夫如今虽然在国内为千夫所指,但我却因其采取的措施而依然对其心怀敬意。“不能使用的核武器”这一认识已为东西两大阵营共同接受,核裁军第一次成为了现实。
  但法国等国家的核试验,使得那些为在地区冲突中确保“可以使用的核武器”的国家的努力重新表面化。美国也一心一意通过非试验的方法进行同样的准备。他们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对于自己也想要开发“可以使用的核武器”的这个或那个国家而言,究竟具有多大的说服力呢?

  说到核武器的威力也好,它所带来的悲惨也罢,必须重新根除的,是各种国家主义的信念。一枚“可以使用的核武器”的发射,将成为通往无以挽回的“核冬天”的导火索。关于这一过程,众多的专家不是已经反复分析了吗?
  对于日本新国家主义者们“自虐史观”主张中存在的软弱性,我想向他们展示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受害者们经受了“时间”磨练、值得骄傲的坚强性和普遍性。我到达这里后,在政治、国际关系学领域著名的乌德勒·威尔逊大学大张旗鼓进行的,在取得与学生们共同进餐资格的巴特勒学院边用午餐边进行的,在佛蒙特州女子大学面向市民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中,我想要具体传达、并认为已经传达到的,就是这样的观点。
  ①法国报纸——译注。
  ②法国报纸——译注。对于专程前来采访我的《解放报》①,以及其亚洲资深记者仔细阅读了我的作品并对我提出批评的《世界报》②,我同样向他们寄予了相互理解的期待。作为他们国家宽容精神的学习者之一,年轻的我写下了《广岛札记》。
  (胡晓丁译)
或许您还会喜欢:
嫌疑人x的献身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0
摘要:上午七点三十五分,石神像平常一样离开公寓。虽已进入三月,风还是相当冷,他把下巴埋在围巾里迈步走出。走上马路前,他先瞥了一眼脚踏车停车场。那里放着几辆车,但是没有他在意的绿色脚踏车。往南大约走个二十公尺,就来到大马路,是新大桥路。往左,也就是往东走的话就是朝江户川区的线路,往西走则会到日本桥。日本桥前是隅田川,架在河上的桥就是新大桥。要去石神的上班地点,这样一直往南走就是最短的路线。 [点击阅读]
孤独与深思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0
摘要:一、生平1839年3月16日,普吕多姆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这位未来的诗人便与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和巴黎南部的夏特内。据《泰晤士文学副刊》说,他很小时名字前就加上了家人用于他父亲的昵称“苏利”。普吕多姆以全班数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准备进入一所理工学院,可是一场结膜炎打碎了他成为机械师的一切希望。 [点击阅读]
学生街杀人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从收音机里缓缓流淌出的路唐纳森的演奏,作为此时在场两人心情的BGM明显有些不合适。光平盘腿坐在原地,伸手关掉了收音机。六榻榻米大小的房间立刻被沉默所支配。广美的表情比平时更严肃,她把日本茶倒进两个茶碗里,然后把较大的一个茶碗放到了光平面前。这个茶碗是附近一个寿司店开张的时,抽奖获得的奖品。 [点击阅读]
宇宙尽头餐馆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0
摘要:有一种理论宣称,如果任何一个人真正发现了宇宙存在的原因、宇宙存在的目的,宇宙就会立刻消失,被某种更为怪异、更难以理解的玩意儿取代。还有另外一种理论宣称,上述事件已经发生了。迄今为止,故事的发展如下:起初,创造出了宇宙。这激怒了许多人,被普遍视为一种恶劣行径。许多种族相信宇宙是由某种神所创造的。 [点击阅读]
安德的影子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严格地说,这本书不是一个续集,因为这本书开始的时候也是《安德的游戏》开始的时候,结束也一样,两者从时间上非常接近,而且几乎发生在完全相同的地方。实际上,它应该说是同一个故事的另一种讲法,有很多相同的角色和设定,不过是采用另一个人的视角。很难说究竟该怎么给这本书做个论断。一本孪生小说?一本平行小说?如果我能够把那个科学术语移植到文学内,也许称为“视差”小说更贴切一点。 [点击阅读]
安德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0
摘要:“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0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宠物公墓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耶稣对他的门徒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门徒互相看看,有些人不知道耶稣的话是带有比喻含义的,他们笑着说:“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稣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如今我们去他那儿吧。”——摘自《约翰福音》第01章路易斯·克利德3岁就失去了父亲,也从不知道祖父是谁,他从没料想到在自己步入中年时,却遇到了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 [点击阅读]
寂静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寂静的春天前言副总统阿尔·戈尔作为一位被选出来的政府官员,给《寂静的春天》作序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因为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1962年,当《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出版时,公众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款项。在一些城市,尤其是洛杉矶,烟雾已经成为一些事件的起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还没有对公众的健康构成太大的威胁。 [点击阅读]
寓所谜案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我不知道到底从哪儿开始这个故事,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某个星期三在牧师寓所的午餐时分开始。席间的交谈大部分与将要叙述的故事无关,但还是包含得有一两件有启发的事件,这些事件会影响到故事的发展。我刚切完了一些煮熟的牛肉(顺带一句,牛肉非常硬),在回到我的座位上时,我说,任何人如果谋杀了普罗瑟罗上校,将会是对整个世界做了一件大好事。我讲的这番话,倒是与我的这身衣服不太相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