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 第十章(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章(1)
  我的第一站在市中心的自动提款机。父亲给了我一张的银行卡,我可以自己买衣服,买吃的,或者看电影之类的。卡里还剩余220美元,我把它们全取了出来。
  我觉得在市中心搭便车不是个明智的选择,因此我先乘大巴到市郊,然后走到1-87公路朝南方向的匝道口。当时临近傍晚,太阳羞涩地从灰色的云毯里微微露出一点。我举起牌子,心情的激动溢于言表,因为我来到了外面的世界,正在朝一个陌生的目的地前进。
  我很幸运,不久就搭到了车:一辆老式克莱斯勒轿车在我身边停下,上面坐着一家子纽约人。我和三个孩子坐在宽敞的后座上,其中一个请我吃冷了的炸薯条。车子很大,有足够的空间,车里的味道让我觉得他们是住在里面的。
  “你去哪儿?”坐在前面副驾驶座上的女人转过身看着我问,她少了一颗门牙。
  我说我打算去萨瓦纳看我小姨。
  “从I-95公路走,直接可以到。”她点头肯定了一下。“嗯,你可以跟着我们的车到佛罗伦萨,我们住在哥伦比亚郊外。”
  “谢谢您,”我说。我不知道那些地方位于哪个州,在什么方位,但出于面子,我没有问。
  这几个孩子的父亲身材魁梧,右手臂上纹着刺青,他只顾开车,一句话也没说。几个孩子也出奇的安静。我旁边坐着个女孩,六岁光景,她说他们从普拉茨堡看亲戚回来,这又是个我陌生的地名。
  我把脸靠在冰冷的车窗上,欣赏外面的景致:白雪皑皑的山丘,房子也裹着银装,四方的窗户暗暗的,如同瓷器上的隐雕等待着里面的灯将其照亮。天渐渐暗下来,我想象着和睦的家人们在那些房子里围坐在餐桌边侃家常,就像过去的麦克?奇家的情形那样;我想象着烤肉和土豆泥的香味,耳边还悠悠传来电视节目的声音;我想象着生活在普通家庭中的感觉。
  我身边的女孩又给了我一些薯条,我放在嘴里慢慢咀嚼,里面有咸味,还有油脂的味道。
  “我叫莉莉,”她说。她的深褐色头发编成了一个个小辫子,每个辫子下都扎了一颗珠子。
  “我叫艾蕾,”我说。我们互相点头问好。
  “想抓着我的手吗?”她说着把手伸到我手里,她纤小的手很温暖。
  车继续在夜色中行驶,我和莉莉手握着手睡着了。
  我们在高速公路上停了两次,车要加油,顺便中途休息上洗手间。我抢着要付汽油费,他们不肯要,装作没听见。这一家的妈妈买了汉堡、咖啡和薯条,她像分配任务一样递给我一个汉堡。除了我的补充饮和蛋白质条,我本来计划三餐只吃冰激凌和苹果派,以此表示对凯鲁亚克的敬意。
  我本想推辞,她抢先我一步说:“我看你饿了,快吃吧。”
  这是我第二次尝到肉的味道。起先我以为自己会吐,后来发现如果我每一口嚼得快一些,碎一些,我完全能适应肉的味道,而且觉得挺好吃。
  我们吃完东西,这家的父亲哼起了小曲。每哼完一首,他就把歌名报给我听。“刚才唱的是‘我见到了阳光’,”他说。接着又是一首,“‘肯塔基的蓝月亮’。”他有一副男高音般的嗓子,孩子们跟着他的歌声齐声应和。等他唱完,大家又都睡着了,他继续开车。
  第二天一早我们到了南卡罗莱纳州的佛罗伦萨,车在公路下匝道处停下,我们就此告别,见我要走,他们显得很遗憾。
  “你自己一路小心,”妇人说。“小心警察。”
或许您还会喜欢: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因为坊间出现了好几种《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偷印版,所以我现在决意在法国印行这种六十法郎的廉价的大众版,我希望这一来定可满足欧洲大陆读者的要求了。但是,偷印家们——至少在美国——是猖厥的。真版的第一版书从佛罗伦斯寄到美国不到一月,在纽约业已有第一版的偷印版出卖了。这种偷印版与原版第一版,拿来卖给不存疑心的读者。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
4号解剖室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外面一片漆黑,我恍恍忽忽地不知自己昏迷了多长时间。慢慢地我听到一阵微弱而富有节奏的声音,这是只有轮子才能发出的嘎吱嘎吱声。丧失意识的人在黑暗中是听不到这么细微的声响的。因此我判断自己已经恢复了知觉,而且我从头到脚都能感受到外界的存在。我还闻到了一种气味——不是橡胶就是塑料薄膜。 [点击阅读]
丰饶之海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同学们在学校里议论日俄战争的时候,松枝清显询问他的最要好的朋友本多繁邦是否还记得当年的事情。繁邦也是往事依稀,只是模模糊糊还记得被人带到门外看过庆祝胜利的提灯游行。战争结束那一年,他们都已经十一岁,清显觉得理应有更加鲜明的记忆。同学们津津乐道当年的情景,大抵都是从大人那里听来的,再添加一些自己隐约含糊的记忆罢了。松枝家族中,清显的两个叔叔就是在那场战争中阵亡的。祖母因此至今还享受遗属抚恤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