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 第八章(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八章(2)
  一阵尴尬的沉默过后,他说:“让我把这种感觉讲给你听。”
  他半梦半醒地在床上躺了好几天,虚弱得什么都做不了。
  马尔科姆每天来喂他一次。第一次是最可怕的。马尔科姆走进来,从上衣口袋里拔出一把象牙柄的刀,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左腕划开了。他把父亲的嘴按在伤口上,我父亲就像个新生的婴儿似的吮吸着营养。
  每次喂完血,他就觉得更强壮一点。他总是发誓再也不干了,但他的力量还不足以反抗马尔科姆。
  一天下午,我父亲正在喝血,丹尼斯进来撞了个正着。
  吸血鬼的传说中生动描述了吸血鬼对血液的强烈欲望,父亲说其中不乏真实的因素。他在喝血的时候总是感受到一种病态的愉悦。
  丹尼斯一脸惊讶,他感到恶心。父亲觉得无地自容,但他继续喝着,直到喝足了才停下。马尔科姆把手臂抽走,他们俩同时把目光投向丹尼斯。他的表情变成了默默的哀求。
  父亲见马尔科姆张开嘴,知道他想咬丹尼斯,立即奋力大喊道:“不!”
  马尔科姆发出一阵嗥叫。
  丹尼斯说:“我会帮忙的。你们俩,我会帮你们的。”
  接下来的五天内,丹尼斯向父亲证明了自己是他最贴心的朋友。
  父亲抓狂地躺在床上,时而泛起一阵饥饿,时而为马尔科姆怒火中烧。他想杀了他。当时,他对吸血鬼的了解仅限于小说和电影里的描述。有一次他让丹尼斯帮他带来一些木桩和一把锤子。
  丹尼斯没有按父亲的吩咐去做,他拿给父亲的是从医院弄来的血,虽然不及马尔科姆的血解饿,但相对易于消化。注射这种血液后,父亲感觉没那么有力了,不过情绪也没那么焦躁了。丹尼斯把当前的研究报告读给父亲听,让他了解关于人造血和通过刺激骨髓造红血球的荷尔蒙的研发动向。他们决定携手制定研究方案,让吸血鬼的生命不再依赖人的鲜血。
  那段日子里,丹尼斯介绍我父亲读圣哲甘地和###喇嘛的书,他为父亲朗读他们的自传。他们强调善心和怜悯的重要性。甘地认为,报复无济于事,非暴力意义深远。###喇嘛写道:“学会宽容敌人,他们是你最好的老师。”
  我费了好大的劲才理解了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我想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说。
  “我也花了点功夫,”父亲说,“不过一旦弄明白了,我的心灵立即得到了无限安慰。这些真理早已在我潜意识中存在,但直到它们从别人口中表述出来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道它们,它们才开始我行为的向导。”
  “马尔科姆再过来的时候,我对他说,我要杜绝人食人的胡闹。在丹尼斯的帮助下,我有足够的能力与痛苦对抗,重新开始研究。”
  “马尔科姆肯就此罢手?”
  “最后,他离开了。起先他企图说服我,他说我应该在他实验室帮忙,因为是他赋予了我永生的机会。”
  “其实,变成吸血鬼并不能确保长生不死。事实与你查到的网络信息恰恰相反,只有一小部分变异的人能活过一百岁。许多吸血鬼自以为是,残害他人,恶有恶报,最终丢了自己的性命。他们死的时候和凡人同样痛苦。”
  “吸血鬼肯定有失有得吧?”
  父亲握起双手抵着下巴,向我投来关爱的眼神,如此亲切的目光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是的,艾蕾,”他话音柔和。“我曾经说过,有失必有得。”
  听到敲门声,父亲去开门。有人——也许是鲁特——递给他一个银盘子,上面放了两杯皮卡多。他关上门,把盘子端到我面前。“你喝左边这杯,”他说。
或许您还会喜欢:
迷恋
作者:佚名
章节:104 人气:2
摘要:“喂??…喂????”…嘟嘟…嘟嘟嘟…二零零三年,成南。…又来了…又来了,该死的骚扰电话,今天是十八岁的我的第十七个生日…是我喝海带汤的日子没错了,偏偏接到这狗屎味儿的无声电话…^=_=已经一个星期了,“喂…嘟,喂…嘟”(?誄每次都是一样)那边也不说话,就是偷听我的声音然后就断了…今天早晨我居然在生日餐桌上又被涮了一次…^-_-凭我出神入化的第六感, [点击阅读]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
1Q84 BOOK1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nbs;A.今年年初,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凭借着《海边的卡夫卡》入选美国“2005年十大最佳图书”。而后,他又获得了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之称的“弗朗茨·卡夫卡”奖。风头正健的村上春树,前不久在中国出版了新书《东京奇谭集》。 [点击阅读]
卡拉马佐夫兄弟
作者:佚名
章节:94 人气:2
摘要:献给安娜-格里戈里耶芙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卡拉马佐夫兄弟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第十二章第二十四节)第一部第一卷一个家庭的历史第一节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是我县地主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的第三个儿子。 [点击阅读]
尤物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3
摘要:渡边伸出不隐约的双手捧住她的脸,动作温柔得教她感到难以承受。她是没指望或许该说不敢指望会更贴切一些,他的温柔对待,以及他此刻凝视她的眼神,他把她拉进自己怀里,抱着她好长好长一段时间,什么话也没有说。终于,他开始吻她,整个晚上,因为过度渴望而凝聚成的硬结,此刻开始化解为缓缓的甜蜜,流过她的每一根神经和每一颗细胞,就象一条遗忘的溪流。 [点击阅读]
德伯家的苔丝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五月下旬的一个傍晚,一位为编写新郡志而正在考察这一带居民谱系的牧师告诉约翰·德伯:他是该地古老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的后裔。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使这个贫穷的乡村小贩乐得手舞足蹈,他异想天开地要17岁的大女儿苔丝到附近一个有钱的德伯老太那里去认“本家”,幻想借此摆脱经济上的困境。 [点击阅读]
最优美的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冬日漫步(1)[美国]亨利·大卫·梭罗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博物学家、散文家、超验现实主义作家。生于美国康科德,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是一名虔诚的超验主义信徒,并用毕生的实践来体验这一思想,曾隐居家乡的瓦尔登湖长达两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代表作《瓦尔登悍又名《乎散记》,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记录。 [点击阅读]
野蒿园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3
摘要:在站台上穿梭着的人们,没有人会知道,这个年仅二十四岁、体态娇孝显得郁郁寡欢的年轻女入,正在为一个小时后将要和下车的男子偷救而浑身燥热……一傍晚,有泽迪子从紫野的家里赶到新干线的京都车站时,时间是七点十分。虽说快过了四月中旬,白昼日渐延长,但一过七点,毕竟天色昏暗,车站前已开始闪烁着霓虹灯那光怪陆离的灯光。迪子沿左边笔直地穿过站台,在检票口抬头望着列车的时刻表。 [点击阅读]
飘(乱世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生平简介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点击阅读]
1Q84 book3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3》内容简介“你為什麼死的?”“為了要这样再生。”“再生需要有什麼?”“人无法為自己再生。要為别人才行。”诺贝尔文学奖呼声最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超过30年创作履歷中,自我期待最重要的一部!《1Q84Book3》突破性*完结!少年时代的爱恋,分隔二十年后再重逢&helli;天吾和青豆,两个孤独的灵魂同样的十二月,终於在这1Q84年的世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