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 第七章(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七章(2)
  “不知道。”
  我们谨慎地彼此看了一眼。随后他离开房间,往地下室去了。
  他对伯顿撒谎了吗?我满肚子疑惑。如果他没撒谎,那天晚上我回来的时候他为什么不在起居室呢?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个生活极其规律的人。如果他确实撒了谎,那他当时会在哪儿呢?
  在所有这些问题背后,我真正的顾虑是:父亲和凯瑟琳的死有关吗?这是我比较能够接受的表达。我没有办法让自己这么想:是他杀了她吗?
  没错,伯顿只在我们家停留了一个小时,但他改变了家里的气氛。他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元素:疑云,它顿时笼罩了整个房子。当我上楼的时候,我的脚步声、楼梯平台上摩洛哥靠垫的样子、甚至是墙上的画——一切都显得怪异诡秘,甚至可以用“邪恶”这两个字来形容。
  我打开电脑,上网搜索凯瑟琳,没发现太多新的东西。有人在博客里推断,也许是她的角色扮演同伴杀了她,后面跟了好几个回帖。他们的对话简直愚蠢透了,我没兴趣往下看了。
  我突然心血来潮,输入了“萨拉?斯蒂芬森”这个关键词,跳出三十四万多个搜索结果。我增加了一个关键词——“萨瓦纳”,搜索结果缩减到二万五千条。我连翻了好几页,萨拉和斯蒂芬森在搜索结果中全是分开的——它们分别用在不同的语境中,没有关联。
  继而,我又搜了“拉斐尔?蒙太罗”,佐罗系列电影中有一个人物用了这个名字。“蒙太罗”是一种运动型多用途车的牌子。一无所获,遗憾透了!
  我决定放弃,不愿意再多想。迈克尔借给我的旧书《在路上》躺在我的写字台上,我打算下午躺在床上看书。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我把书放到一边,这本书的文风让我感到茫然。凯鲁亚克笔下的人物太奇怪了——在我看来,他塑造的女性形象没有一个是真实的,大多数男性形象则是疯狂的理想主义者——但他的语言细腻精致,充满感情。这本书激起了我旅行的欲望,我想去看看凯鲁亚克笔下的美洲。我感觉到,一个宏大的世界正在等待我,阅读和网络搜索都无法让我真正体会到这将是怎样的经历。
  回到楼下的时候,我对父亲的疑虑消除了,家又恢复了熟悉的样子。几个星期来,我第一次有了饥饿的感觉。我在厨房的碗柜里找出一听奶油芦笋汤罐头。我打开冰箱,想在汤里加些牛奶,麦克?奇夫人几星期前买的那盒已经变质,我只好用清水冲汤了。
  我把汤放在炉子上加热,自己做到餐桌前,一边翻看妈妈的食谱,一边列出购物清单。我第一次做这事,以前购物这类家务事一直是麦克?奇夫人一手负责的。
  我把热好的汤倒在碗里,心血来潮地从柜子里取出一罐蜂蜜,舀了一勺放在汤里。
  父亲进来的时候我正在喝汤。他瞅了眼碗里的东西,然后看看我,我知道他在想什么:我母亲也在汤里加蜂蜜。
  那天晚饭后,我们和往常一样坐在起居室里;父亲主动提议继续跟我讲他的故事。
  那年他二十七岁,受邀指导剑桥大学的一个博士后研究课题,同时受到邀请的还有他的朋友马尔科姆。他俩聘请丹尼斯担任研究助理,陪同前往剑桥大学。
  夫妻离别时的心情错综复杂的。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后,我母亲催促父亲赶快启程。“这是你发展的大好机会,”她对他说。
  于是,他走了。签好几个文件后,他在新的寓所卸下行李,把书和衣服安放好,一切都安顿好了,他却感到无止境的孤独。马尔科姆和丹尼斯已经出发前往日本参加一个会议;他原本可以和他们一同前往,但他想先一个人静一静,考虑一些问题。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少女的港湾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这是在盛大的入学典礼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学生们从四面八方的走廊上涌向钟声响彻的校园里。奔跑着嬉戏作乐的声音;在樱花树下的长凳上阅读某本小书的人;玩着捉迷藏游戏的快活人群;漫无目的地并肩散步的人们。新入校的一年级学生们热热闹闹地从下面的运动场走了上来。看样子是刚上完了体操课,她们全都脱掉了外衣,小脸蛋儿红通通的。高年级学生们俨然一副遴选美丽花朵的眼神,埋伏在树木的浓荫下,或是走廊的转弯处。 [点击阅读]
局外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人道主义思想加缪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西西弗斯神话》和《局外人》构成了加缪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加缪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书中,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荒诞既不能告诉我们幸福,也不能告诉我们不幸,之所以加缪假设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 [点击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2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
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2
摘要:悬念大师希区柯克什么是悬念?希区柯克曾经给悬念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这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观众的心。其实,希区柯克的作品并非只靠悬念吸引人,其内涵要深刻得多。希区柯克对人类的心理世界有着深刻的体悟。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广岛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一九五七年夏天,八月,广岛。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法国女子在这座城市里。她是来参加拍摄一部关于和平的影片,她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故事发生在这个法国女人回国的前夕。她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这部影片实际上已近完成。只剩下一组镜头要拍摄。就在她回法国的前夕,这个在影片中始终未提及名字的法国女人——这个无名妇女——将遇到一个日本人(工程师或建筑师),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段过眼云烟的恋情。 [点击阅读]
彗星来临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决定亲自写《彗星来临》这个故事,充其量只是反映我自己的生活,以及与我关系密切的一两个人的生活。其主要目的不过是为了自娱。很久以前,当我还是一个贫苦的青年时,我就想写一本书。默默无闻地写点什么及梦想有一天成为一名作家常常是我从不幸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方法。我怀着羡慕和交流情感的心情阅读于幸福之中,这样做仍可以使人得到休闲,获得机会,并且部分地实现那些本来没有希望实现的梦想。 [点击阅读]
彼得·卡门青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生命之初有神话。一如伟大的神曾经在印度人、希腊人和日耳曼人的心灵中进行创作并寻求表现那样,他如今又日复一日地在每个儿童的心灵中进行创作。那时候,我家乡的高山、湖泊、溪流都叫些什么名字,我还一无所知。但是,我看到了红日之下平湖似镜,碧绿的湖面交织着丝丝银光,环抱着湖泊的崇山峻岭层层迭迭,高远处的山缝间是白雪皑皑的凹口和细小的瀑布,山脚下是倾斜的、稀疏的草场, [点击阅读]
怪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九月九日的下午,一如平常的下午,没有两样。任何人对于那天即将发生的不幸,毫无一丝预感。(除了一人例外,那就是住在威尔布朗姆胡同四十七号的巴克太太,她对于预感特别有一套,每次她心头觉得一阵怪异之后,总要将那种不安的感觉,详详细细地描述一番。但是巴克太太住在四十七号,离开十九号甚远,那儿会发生什么事,与她无干,所以她觉得似乎没有必要去做什么预感)。“加文狄希秘书打字社”社长K-玛汀戴小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