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天涯过客 - 一、法兰克福过客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请各位旅客系上安全带!”
  机上的乘客个个睡眼惺忪地在身旁摸索着,有人伸着懒腰,他们凭经验知道不可能已经抵达日内瓦。当机舱长威严的声音再度宣布:“请系上安全带!”时,细碎的瞌睡声漫成一片呻吟。
  那干涩的声音透过扩音机,分别以德、法、英文解释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机上乘客将有短时间会感到不适。史德福-纳宇爵士张口打了个大呵欠,伸着双手把身子挺得高高的,再轻轻扭动两下,才依依不舍地从好梦中醒来。
  纳宇爵士年约四十五岁,中等身材,有一张橄榄色、光滑,且刮得很干净的脸。他喜欢穿怪异的衣着,贵族的出身使他的怪异带着潇洒与不羁的气质。而同事避之唯恐不及的衣服,则最能获得他的欢心。和十八世纪的纨绔子弟一样,他也喜欢受人注目。
  他出门旅行时,必备一件在科西嘉岛买的连帽海盗式斗篷。斗篷是深蓝带紫色,配有腥红色的内里;松垂在背后的大帽子,随时可以拉起来遮风避雨。
  史德福-纳宇爵士是外交界的一个“头痛人物”。良好的家世与教育使老一辈的政界人士对他寄以厚望,可是他那种玩世不恭的幽默感,却经常使他的良心在最需要作慎重决定的时候发生争战。每到这种时候,他宁愿放任自己,以小小的恶作剧来处理事情,而不愿一本正经地“使大家无聊”。他是个人人欢迎的“家伙”,没有一个敌人,不过外交界人士的看法是:虽然纳宇爵士聪明绝顶,却——“不太安全”。所以,他自然而然地被冷落了。偶而被派参加一项“秘密会议”,可是都不很重要。有的记者因此误认他为外交部“迷彩外交”的伏兵。
  没有人知道纳宇爵士是否在意事业上的不得志。当然他也有些虚荣心,可是他主要的乐趣来自生活上大大小小的恶作剧。
  他目前正在归国途中,这次的任务是到马来亚去参加一次调查会的听证。整个任务非常单调无趣,与会人士在听到任何证据以前早已有了成见,他也只能在那一锅污场中搅拌几下,徒劳无功地回国复命。他想到那一群面无表情的同事就恶心,即使是其中唯一的女性艾琪夫人也一样,他们看了文件,听了理由,可是为了明哲保身,都不愿负任何责任。
  上次他到巴尔干开会就曾见过艾琪夫人。当时他故意神秘兮兮地让新闻记者认为他的任务非常秘密而且微妙。其实他到保加利亚首都,只是陪老友露西-柯丽芬夫人去找一些稀有植物的资料。那些植物的拉丁名字又臭又长,连他都记不得。被那些报纸一渲染,使他觉得未能轰轰烈烈地干一场,好生可惜,尤其陪着六十岁的柯丽芬夫人在山坡上爬上爬下,又开不得玩笑……
  那个冷硬的声音又从扩音机传出来:由于浓雾,日内瓦机场视线不良,本机将在法兰克福降落,请各位旅客在法兰克福转机继续飞往伦敦;至于前往日内瓦的旅客,本公司将尽快安排另二次班机为您服务。纳宇爵士并不在意,假若伦敦也有浓雾的话,他们也许会安排另一次班机把人载到利物浦去呢!生命就像空中旅行一样无聊,假如能发生点什么事该多好!但什么事呢?
  “法兰克福的转机候机室里非常暖和,所以他脱下斗篷,把内里朝外,往肩膀上一搭,叫了一杯啤酒,有意无意地听着扩音机传来的各种宣告。
  “第四三八七次班机,即将飞往莫斯科,第二三八一次班机最后一次通告……”

  来自世界各地也即将飞往世界各地的旅客全聚集在一间候机室里,太多的人、太多的免税商品、太多的五颜六色坐椅、太多的孩童喧闹。他想不起这两句诗是谁作的:
  但愿我能爱上人类,
  但愿我能喜爱那脸上的愚昧
  把差不多数量的人集在一起,就会发现他们几乎没有两样。那边有两个年轻女人,浓妆艳抹的脸庞,短短的迷你裙。他并不欣赏漂亮的女孩,因为漂亮女孩都很相象。
  一个女人在他身旁坐下,她的脸马上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并不是因为她与众不同,而是有点面熟,他相信他见过她,虽然说不出确实的时间与地点。她大约二十五六岁,细巧而高挺的鼻梁,浓密的黑发迷人地披在肩上。她的手上有一本杂志,却没有翻看;事实上,她那双明亮的大眼睛正急切地盯着他瞧。突然她开口了,声音低得像男人一样,还带一丝外国口音。
  “我能跟你说话吗?”
  他先仔细地打量她,不,这不是普通的不正经女人,一定有其他原因。
  “为什么不能呢?”他说,“我们有的是时间可以谈废话,不是吗?”
  “都是浓雾害的,”她说,“日内瓦有浓雾,伦敦可能也有,到处都是浓雾。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哦,你用不着担心,航空公司一定会让你降落到某个地方的。他们倒是蛮有效率的,你知道。你要到哪里去?”
  “日内瓦。”
  “噢,我相信最后一定到得了的。”
  “我想现在就到。假如我能及时赶到日内瓦,那边有人接,我就安全了。”
  “安全?”他微微地笑着,居然有人比他还爱开玩笑。
  她说:“就是‘安全’。虽然只有两个字,对我却有很大的意义。假如我到不了日内瓦,或必须转机到伦敦,但又没有妥全的安排,我会被杀死。”她锐利的眼神看着他。“我想,你不太相信我的话。是不是?”
  “有理由要相信吗?”
  “我说的都是真话,随时随地都有人向死亡迈进。”
  “谁要杀你?”
  “这有关系吗?”
  “跟我是没有关系。”
  “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相信我的话。我说的都是事实,而且我需要人帮忙,帮我安全到达伦敦。”
  “为什么选上我?’”
  “因为我认为你是了解‘死亡’的人,你了解而且也可能看过。”
  他也回了她锐利的一眼,然后移开视线。
  “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有,这个。”她伸出纤细而带橄榄色的手拍拍那件斗篷。“这个,”她说。他的兴致第一次被她挑起来。
  “你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这个斗篷很少见,而且很有个性,不像是每个人都穿的制服。”
  “这话倒是真的,它是我最喜欢的衣服。”
  “你最喜欢的衣服能帮我的大忙。”
  “怎么帮法?”
  “我的请求可能过分,你当然可以拒绝。可是,你若是我想象的那样富有冒险精神的男子汉的话,你就不会拒绝。我也是一个喜爱冒险的女人。”
  “我倒愿意听听你的计划。”他微笑着说。
  “我想借你的斗篷穿,还想借你的护照、机票一用。大约再过二十分钟,往伦敦的飞机就会安排好,我可以穿上你的衣服,持用你的护照,然后安全的抵达伦敦。”
  “‘你’是想扮作‘我’吗?我的小姐?”
  她打开皮包,取出一个小方镜子。

  “你看看我,再看着镜中的自己。”
  镜中人的轮廓使他恍然大悟刚才的感觉。潘蜜娜,他死了已经二十年的姊姊,他和潘蜜娜原来就十分相象,坚毅的脸、高挺的鼻梁、微侧的眉骨,永远挂在嘴角的嘲讽笑意。潘蜜娜也相当高,比一米七八的他只矮了五厘米。他再看一看为他拿着镜子的女人。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的相貌很相似,是不是?可是,我的小姐,这骗不过任何认识你我的人呀!”
  “我知道是骗不过。可是你知道吗?我们用不着去骗他们。我刚好穿着长裤,出外旅行的人很自然的可以拉上斗篷的帽子,我只须把头发剪掉就可以了。我既然有你的机票与护照,当然就是你了,除非机上刚巧有人认识你——我想可能性不大,否则他早就过来了。我把帽子往下拉,只露出眼睛、鼻子和嘴。海关不会太注意回国的人,过了关以后,我就可以消失在伦敦的人群里了。”
  “那我怎么办?”纳宇爵士失声笑道。
  “只要你有胆量去试,我有个提议。”
  “说吧,我最喜欢听人家的提议!”
  “你从位子上站起来,去买一本杂志或去免税商店买件礼物,把衣服留下来。等你买完东西后,你就坐到别的地方去——比如对面那排椅子的边口吧。你的面前还是会有一杯啤酒,原来的这杯,只是杯子里已经有可以让你睡一会儿的东西,然后你找个角落,好好睡一觉。”
  “然后呢?”
  “你就会成为一宗小窃案的受害人。”她说,“有人在你的酒里加了东西,而偷走了你的皮夹,你可以说你的身分证件——也就是护照——也被拿走了。警察会相信你的话,再补发一份给你的。”
  “你知道我是谁吗?至少我的名字?”
  “还不知道,”她说,“我没看到你的护照,当然不知道。”
  “那你凭什么认为他们会相信我的话?”
  “我看人很准,一眼就能认出一个人地位的高低。你,就是一个份量很重的人。”
  “我有什么理由要惹这些麻烦上身?”
  “就说是救一个人的生命,够不够?”
  “你的话有没有过份渲染的嫌疑?”
  “我知道这很不容易取信于人。重要的是你心里相信吗?”
  他仔细看着她,慎重地说:“你知道你那个样子像什么吗?像个漂亮的间谍!”
  “就算我是间谍好了,只可惜并不漂亮。”
  “你真的是间谍吗?”
  “也许有人会这样形容,我是带着某些资料,一些不能告诉你的资料。你一定去相信我,这些资料对贵国有莫大的利益。”
  “你不觉得你的行为有些荒唐?”
  “我知道这不太合乎常理,可是世界上有什么事是不荒唐的?”
  他又再度打量她。她的确很像潘蜜娜,连声音都像。她的计划既荒唐又可笑,不但绝对行不通,而且还有几分危险性,可是,偏偏就是这份危险性吸引了他。真佩服她居然有胆量提出这种提议,结果会怎么样呢?这该是一件多有趣的探险呀!
  “那我得到什么呢?”他说,“我总该有权利知道吧!”
  她饶富深意地看着他。“博君一笑。”她说,“就其无聊日子的一贴解药吧。我讲的已经够多了,你自己决定吧!”
  “那你自己的护照怎么办?我难道要去弄顶假发扮成女人?”
  “不必。虽然你丢了东西,而且被放倒,可是你还是你自己,我的护照我自己想办法、你赶快决定吧!没有多少时间了,我还得设法伪装呢!”

  “你赢了。”他说,“一个人不该拒绝另一个人‘不寻常’的建议。”
  “但愿你真的是这样想,而不是唱高调。”
  他摸出护照,放人斗篷的口袋中,而后站起身,伸个懒腰,四处张望一下,再抬起手看看手表,终于朝免税商店的柜台走去。他买了一本书,还选了一个布做的熊猫玩偶,再慢慢走回原来的座位。斗篷和那位小姐都不见了,半满的啤酒杯还在桌上。这就是我必须赌一下的地方啦,他想。他拿起杯子,走了几步路,喝了下去。不是很快地,而是慢慢地品尝,他觉得味道并没有什么不同。
  “奇遇开始吧!”他对自已说,“奇遇开始吧!”
  他横过大半个候机室来到一个偏僻的角落。有一大群吵嚷不休的家伙,又叫又笑地闹在一块儿。他在附近坐下,伸长了四肢。把头安放到椅背上。扩音机召集飞往德黑兰的旅客,大批的人似潮水般涌向指定的登机门,候机室里仍然半满。他打开买来的书,又打了一个呵欠,他真的很困,嗯,很困……该找一个安静而舒适的角落……能好好睡一觉的……
  “泛欧航空公司第一次呼叫,请搭乘三○九次班机飞往伦敦的旅客马上登机。”
  一大批人像磁铁一样应声而起,被那无形的主宰驱赶着。这时又有更多的旅客因日内瓦的浓雾或其他不良于飞行的因素,而走进转机候机室来等候班机。一个瘦削而且不太高的男人披着宽大的深蓝斗篷,拉下帽子,看上去并不比一般年轻人醒目。这人走到队伍的末端,拿出机票后顺利的登机而去。
  各式各样的通告不断地广播又广播:瑞士航空公司飞往苏黎世的,比航飞往雅典与塞浦路斯的——然后突然有一则与众不同的插播。
  “请前往日内瓦的黛芬-席道媛小姐即刻和柜台联络。因为浓雾的关系,飞往日内瓦的班机误点,所有乘客改经雅典,飞机即将起飞。请马上与柜台联络。”
  其他一连串的通知又连珠炮似地滚滚而出,飞往日本的、飞往埃及的、到南非的古特先生请听五号电话。黛芬-席道媛小姐又被叫了一次。
  “三○九次班机最后一次呼叫……”
  候机室的一角。一个小女孩看着靠在椅背上呼呼大睡的男人,伸手想要摸他抱在胸前毛茸茸的熊猫。她的母亲说:“哎,琼安,别碰。这位先生睡着了。”
  “他要去哪里呀?”
  “也许和我们一样要到澳洲去。”
  “他是不是也有一个女儿呀?”
  “我想一定有吧!”
  小女孩叹了一口气,继续羡慕地看着那只熊猫。纳宇爵士还是睡着,他正梦到自己在非洲打猎,目标是一头黑豹。他还对着身穿狩猎装的向导说:“我听说黑豹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动物,永远不要相信它。”
  梦境总是在最紧要的关头改变,他变成在玛蒂达姑婆家喝着下午茶,他扯开嗓子想要让她听见,可是她好像比平日更重听。后来的几次广播都没能进入他的脑海,只有沉睡前寻找黛芬-席道媛小姐的广播仍萦绕不去。
  小女孩的母亲说:“我总是奇怪,为什么每个机场都会寻找走失的旅客?总有人没听到飞机要起飞了,不知道他们到底正在做什么?为什么会没有登机?我猜这个什么小姐一定赶不上了,到时候他们要拿她怎么办呢?”
  看样子,她的答案永远是个未知数。
或许您还会喜欢:
女妖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庄司武彦是个二十五岁的未婚青年,他父亲是银座有限公司的京丸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京丸是战后发迹的美术古董商,他为了扩大经营,组建了京丸股份公司。武彦的父亲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武彦去年毕业于大学的文科,至今也没有找工作。他也不愿在父亲的公司做事,但又不是游手好闲之辈,所以整天闷在家里看书。他可以说是个文学青年,但只爱好一般的文学作品,尤其对推理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是文学青年中为数不多的侦探小说迷。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少女的港湾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这是在盛大的入学典礼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学生们从四面八方的走廊上涌向钟声响彻的校园里。奔跑着嬉戏作乐的声音;在樱花树下的长凳上阅读某本小书的人;玩着捉迷藏游戏的快活人群;漫无目的地并肩散步的人们。新入校的一年级学生们热热闹闹地从下面的运动场走了上来。看样子是刚上完了体操课,她们全都脱掉了外衣,小脸蛋儿红通通的。高年级学生们俨然一副遴选美丽花朵的眼神,埋伏在树木的浓荫下,或是走廊的转弯处。 [点击阅读]
席特哈尔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席特哈尔塔,这个婆罗门的英俊儿子,这只年轻的雄鹰,在房子的背阴处,在河岸边小船旁的阳光下,在婆罗双树林的树荫里,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朋友并且同是婆罗门之子的戈文达一起长大了。在河岸边,在沐浴中,在神圣的洗礼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太阳晒黑了他的浅嫩的肩膀。在芒果树林里,在孩子们游戏时,在母亲哼唱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在他那身为学者的父亲教诲时,在贤人们讲话时,浓荫融入了他的乌黑的眼睛。 [点击阅读]
幽谷百合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那里展现一座山谷,起自蒙巴宗镇,延至卢瓦尔河。两边山峦有腾跃之势,上面古堡错落有致;整个山谷宛如一个翡翠杯,安德尔河在谷底蜿蜒流过。……我注意到在一棵白桃树下,葡萄架中间,有一个白点,那是她的轻纱长裙。可能您已经知道她就是这座幽谷的百合花。为天地而生长,满谷飘溢着她美德的馨香。而她自己却毫无觉察。无限的柔情充满我的心灵,它没有别种滋养,只有那依稀可见的身影。 [点击阅读]
广岛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一九五七年夏天,八月,广岛。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法国女子在这座城市里。她是来参加拍摄一部关于和平的影片,她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故事发生在这个法国女人回国的前夕。她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这部影片实际上已近完成。只剩下一组镜头要拍摄。就在她回法国的前夕,这个在影片中始终未提及名字的法国女人——这个无名妇女——将遇到一个日本人(工程师或建筑师),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段过眼云烟的恋情。 [点击阅读]
异恋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号。在仙台市的某个天主教会,举行了矢野布美子的葬礼。参加的人不多,是个冷清的葬礼。在安置于正前方的灵枢旁,有一只插着白色蔷薇的花瓶。不知是花束不够多还是瓶子过大,看起来稀稀疏疏冷冰冰的。教会面向着车水马龙的广濑大街。从半夜开始落的雨到早晨还不歇,待葬礼的仪式一开始,又更哗啦啦地下了起来。从教会那扇薄门外不断传来车辆溅起水花的声音。又瘦又高的神父有点半闭着眼念着圣经。 [点击阅读]
弥尔顿的诗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十四行诗之十九我仿佛看见了我那圣洁的亡妻,好象从坟墓回来的阿尔雪斯蒂,由约夫的伟大儿子送还她丈夫,从死亡中被抢救出来,苍白而无力。我的阿尔雪斯蒂已经洗净了产褥的污点,按照古法规净化,保持无暇的白璧;因此,我也好象重新得到一度的光明,毫无阻碍地、清楚地看见她在天堂里,全身雪白的衣裳,跟她的心地一样纯洁,她脸上罩着薄纱,但在我幻想的眼里,她身上清晰地放射出爱、善和娇媚,再也没有别的脸, [点击阅读]
归来记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在刑事专家看来,”福尔摩斯先生说,“自从莫里亚蒂教授死了以后,伦敦变成了一座十分乏味的城市。”“我不认为会有很多正派的市民同意你的看法,”我回答说。“对,对,我不应该自私,”他笑着说,一面把他的椅子从餐桌旁挪开,“当然这对社会有好处,除了可怜的专家无事可做以外,谁也没受损失。在那个家伙还活动的时候,你可以在每天的早报上看出大量可能发生的情况。 [点击阅读]
心是孤独的猎手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心是孤独的猎手》曾被评为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在榜单上名列17,据翻译陈笑黎介绍,这是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的作品,出版于1940年她23岁之时。故事的背景类似于《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炎热的南方小镇。她说:“小说中两个聋哑男子的同性之爱令人感动,而同性之恋又是若有若无的,时而激烈,时而沉默。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