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塔木德智慧全书 - 塔木德大全集 第一部分 享受可口的食物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享受可口的食物如果你问犹太人:“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你以为他们肯定会回答:“是为了赚钱!”那么你就错了。他们的回答会让你大吃一惊,犹太人的回答是:“人生的目的是美味可口的食物!”如果你再进一步地追问:“那么,人为什么要拼命地工作?”犹太人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人不是为了储备做工的精力而吃,人是为了吃而工作!”如果向日本人问同样的问题,所得到的答案正好和犹太人相反:“为了工作而吃!”犹太人喜欢穿上漂亮的礼服进入豪华的餐厅,去享受一顿美味佳肴——可以说犹太民族是最懂得享受生活的民族。为了对朋友表示真挚的友谊和崇高的敬意,犹太人一定会邀请客人共进丰盛的晚餐,进餐的场所可以在家中或豪华餐厅。丰盛的晚餐不只是为了享受生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象征犹太人在金融界的权威。犹太人亡国2000多年,流散于世界各地,备尝迫害虐待之苦,他们自信为神的选民,手中掌握着巨大的财富,以此迫令世界上的异教徒向其屈膝。犹太人把吃当做生活的重要部分,而一日三餐之中,晚餐又是最为重要的——也就是说,生活的乐趣几乎只能在晚餐桌上得到体验。因此,绝不是几分钟就能够体验完的——犹太人的晚餐至少要花费几个小时。他们会毫不吝啬地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花在丰盛的晚餐上,借此领略生活的乐趣。美妙的休息日——安息日犹太人对吃非常注重,如果吃得好,身体自然就健康。在2000多年的流散生活中,犹太人虽然受尽艰辛,但却并没有因此而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这不能不归功于他们注重健康、养身有术。还有,犹太人也非常注重和饮食一样对健康有相同功效的休息时间,为此犹太人有特定的休息日——安息日。安息日不做任何与工作有关的事,甚至连做饭烧菜都在禁止之列,是纯粹的休息日。所以犹太人在点好火的炉子上放上星期五之前做好的饭菜,以免挨饿。这一天不允许点火,这对喜欢抽烟的犹太人来说,安息日实在是一个痛苦的日子,但异教徒却例外,他们可以抽烟。安息日走亲访友,不可乘坐任何交通工具,一定要步行。但为外国人驾车的人则允许开车。这一天是真正神圣的日子,也是真正放假的日子。注重传统的犹太家庭每一周都有一个这样快乐的日子。当这一天来临的时候,所有的犹太人脸上放出圣洁的光辉,仿佛受到上帝的恩惠。安息日到来之前,家中的桌椅早已被妇女们擦得干干净净,器具更是光彩夺目,并且会在准备食物上花费很多时间。由于主妇们的精心准备,使得星期五的晚餐是一周中最为丰盛的晚餐。为了迎接安息日,犹太人必须使自己的身体保持清洁,所以犹太人都要洗澡,穿上干净的衣服,然后全家人到礼拜堂去做礼拜。做完礼拜回到家后,在桌上放上一瓶美酒,点上蜡烛,这时,男主人便从《圣经》上挑出一些赞美词,赞美妻子的能干、漂亮,接着全家一起祈祷,希望第二天开始的一周是最好的一周。晚餐后,全家人高唱赞美安息日的歌来结束这一天。安息日是真正的假日,每当这个时候,犹太人不谈工作,他们会去拜访朋友,或是待在家里享受生活,谈的话题也只是人生观、生活、艺术。安息日对于犹太人来说就是一个美妙的休息日!谨防被嫉妒控制对于他人的成功,嫉妒是比快乐更典型的反应。当嫉妒和憎恨控制着人时,不仅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破坏自我。一个人除了儿子和学生,他对谁都会嫉妒。有些人在看到朋友取得成功的时候,心里就会不平静,变得又难过又沮丧,甚至他自己拥有的好东西也不能让他感到快乐,这就是朋友的成功对他的影响。摩西认为死一百次也比受一次嫉妒的刺激要好。而智慧的所罗门这样评价:“嫉妒使骨头腐烂。”有两个人,一个贪婪,一个好嫉妒。他们二人都彼此仇恨着对方。贪婪的人看着好嫉妒的人,大声说道:“万能的上帝,你是多么的不公平啊!为什么我这么穷,而我那可恶的邻居,却那么富有?”好嫉妒的人带着惯有的憎恨说:“上帝是最公平的,他绝不会理你……”上帝的天使在一个荒野里发现了他们,他来到他们跟前说:“听着,我今天奉上帝的命令来到这里,你们可以说出自己的愿望……我同意:你们当中不管是谁,只要说出自己的愿望,就一定会马上实现。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后说的人则会得到两倍于前人的东西。你们不能破坏这个规矩。”天使说完这些话就消失了。两人听完这些话后,都非常高兴。但随之又都皱起了眉头。那个贪婪的人说:“你先许愿。”“我祈求什么你都会得到双倍恩赐,我有这么笨吗?”好嫉妒的那个人回答说。那个贪婪的人被他的话激怒了,他狂怒地扑到好嫉妒的人身上,把手举得高高的,狠狠地打他。于是两个人扭打在一起,最后那个好嫉妒的人说话了:“上帝啊,求求你,请挖去我的一只眼珠吧,这样我的敌人就会瞎掉两只眼睛。让我的一只手残废掉,这样我的敌人就会失去两只手。”话传到了上帝那里,就在好嫉妒者话音还未落的时候,突然一阵可怕的黑暗降临了——他们失明了。而贪婪者得到的却都是双倍的,他两只眼睛都瞎了,两只手在袖子里无力地垂着,他已经没有任何力气了。两个人呆呆地坐在那儿,感到非常无助。他们的渴望和憎恨都没有了,因为那个贪婪的人再也不渴望得到大量的财宝,他只渴望进入坟墓。那个好嫉妒的人再也不怨恨别人。他失去了一切之后嫉妒也离开了……他被毁灭了。在朋友获得成功的时候,我们应该为他高兴!千万别被嫉妒和憎恨所控制,否则害人害己。
或许您还会喜欢:
凤舞翩翩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序幕暗暗沉沉的夜,宛如泼洒开来的浓墨,深沉得几乎将人吞噬。又或者,不是黑夜的关系,而是她昏蒙的意识,已无法接收更多的光亮--四周传来阵阵狼嗥,为这阴寒的夜,更添诡谲。她知道自己的神智与生命,都在一点一滴急遽的流失当中,再这么下去,等不到明日的晨曦初绽,她便会先气绝于这片荒山林野之中。 [点击阅读]
半暖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0
摘要:命运之神喜欢热闹,有时还喜欢嘲弄人,它每每令人可恼地给伤心惨目的悲剧掺进一点滑稽的成分。——斯蒂芬?茨威格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很特别的一个,即使眼下平凡无奇,也一定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只是还没有被发现而已。想到未来,总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可随着长大,渐渐认清楚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身材不比别人好,脑子不比别人聪明,脸蛋不比别人漂亮,甚至连性格都不会比别人更有魅力。 [点击阅读]
卡尔洛斯:求战之心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你让我失望了,卡尔洛斯。不论他再怎么努力,这句话就是无法从他的心头消散。不论在经过阿格玛之锤的时候听到多少声激昂热情的“欢迎霸主!”都没用,不论在愤怒之门前方的废墟里站上多久,对着依然熊熊燃烧的魔法烈焰凝视多久也都没用。就连挥斧砍杀胆敢与他为敌的猛兽与天谴军魔物也只能暂且令他分神,就连热辣辣地喷溅在脸上的鲜血也无法淹没那句话。 [点击阅读]
卡耐基口才学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卡耐基的一生几乎都在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谈话和演讲中畏惧和胆怯的心理,培养勇气和信心。在“戴尔·卡耐基课程”开课之前,他曾作过一个调查,即让人们说说来上课的原因,以及希望从这种口才演讲训练课中获得什么。 [点击阅读]
原来你非不快乐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0
摘要:致内地读者得怀着感恩的心情,在因缘际会下,我第一本在内地发行的书,是关于快乐/不快乐的课题,跟内地朋友分享自己这几年的体会。当前大势。不失为反思“拥有与失去”的黄金机会,能借此想到拥有的代价、失去的回报,内心得以从外在环境与际遇中释放,堪称千金不换。过去写下不少勾引别人眼泪的歌词,有时会反省自己是不是美化了伤感,有时又觉得让人落泪,可得到发泄,但愿也不算是作孽、遗害人间。 [点击阅读]
叛逆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夜半,惊醒!一身的酸痛,直觉摸索身侧的棉被,只触到一掌的冰冷与坚硬。她茫然睁开眼,身下是大理石地板,而不是她温暖柔软的大床。又跌下来了吗?她苦笑。明天,要记得叫人来铺上长毛地毯。室内空调似乎没有发挥它的效用,冷,是唯一的感觉。功能再强有什么用?一点都不暖的暖气,明天要顺便换掉它!她坐起身,赤脚下楼。打开冰箱,里头塞得满满,应有尽有。 [点击阅读]
哈佛女孩刘亦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则轰动全国的独家新闻1999年4月12日,《成都商报》用大字标题在头版头条登出了一则独家新闻:《我要到哈佛学经济》。记者雷萍报道: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18岁成都女孩刘亦婷,并免收每年高达3万多美元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这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尔斯利学院和蒙特豪里尤克学院。 [点击阅读]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0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唤醒心中的巨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醒来吧!控制你的生活!安东尼·罗宾斯是世界顶级激励大师。你将在本书中与这位大师共享那独到而又强大的课程,用来唤醒你心中蛰伏的巨人。他是公认的控制心理变化的专家,在本书中,他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循序渐进的课程,使你通过富于灵感和乐趣的轶事、例子和一步步扎实的策略,组成一个控制情绪和财政困难并获得巨人般灿烂生活的程序,用来帮助你发现你的真实目的,并控制你的生活,激发你控制命运的能力。 [点击阅读]
喃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第1章妄语(1)扎西拉姆·多多自幼便是个孤单的孩子,我习惯一个人想象自己的虚妄世界。少年时开始多思虑,满心满怀的念头与言语,挤得肚肠都酸痛了,只好写下来,变成酸词句。又到青年离家求学去,便总算因了这千山万水,可以将千言万语都寄予书信,借了问候友人的名分,自个儿滔滔不绝,也不管不顾别人是否有心听闻,是否有丝毫兴趣。直到网络互联,博客兴起,便一掷纸笔,十指开始于键盘上,翻飞不已。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