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他们来到巴格达 - 第十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理查德到达发掘场时,看到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正蹲在工头的身边,手中拿着一把小镐头,在一截墙上轻轻地敲打着。
  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随随便便地跟理查德打了个招呼。
  “喂,理查德,你回来了。在我的印象中。你应该星期二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想。”
  “今天就是星期二,”理查德说。
  “真的吗?”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丝毫不感兴趣地说,“你下来看看这儿,谈谈你的看法。我们刚刚挖了三英尺,墙就露出来了,非常完整,似乎还有些油漆的痕迹。你过来看看,然后再说说你的想法。我看是大有可为。”
  理查德跳进沟里。然后,两位考古学家完全沉浸在高度技术性问题的讨论当中,一一直谈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
  “还有一件事儿,”理查德说,“我带来了一个女孩子。”
  “噢,是吗?她是干什么的?”
  “她说她是你的侄女。”
  “我侄女?”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的头脑中想的仍然是那堵土坯墙,十分费力地把注意力转了过来。“我觉得我没有什么侄女呀,”他带着很不相信自己的语气说,似乎是自己可能有个侄女,而自己把她忘记了。
  “我估计,她是来这儿跟你一起工作的。”
  “哎哟!”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脸上那层疑云消失了。
  “对,对,一定是维罗尼卡。”
  “我记得她说是维多利亚。”
  “是的,是的,是维多利亚。艾莫森从剑桥大学给我写信来,捉到了她。据我所知,她是个很能干的女孩子,是个人类学家。我真想不通,为什么有人会愿意当人类学家。你能想得通吗?”
  “我听你说过,有个女人类学家要来。”
  “到日前为止,咱们这儿的工作与她的专业还没有什么关系。当然了,咱们才刚刚开始。实际上,我记得她准备再过半个月才来。不过,她那封信我没仔细看,后来又弄丢了,所以,我确实记不住她信里怎么说的了。我妻子下个星期到,也可能大下个星期到——噢,她那封信我放到哪儿了?我倒是记得维罗尼卡是要和她一起来的——但是,我也可能全都搞错了。好吧,好吧,我们可能会给她派上用场的。我们很快就会挖出很多陶器来的。”
  “她这个人没有什么古怪的地方吧?”
  “古怪?”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两眼瞪着他说道,“你是指哪方面说?”
  “噢,她没有得过神经错乱症吧?没有什么其他毛病吧?”
  “我记得艾莫森的确说过,她前一段时间工作很辛苦。好象是参加毕业考试,也可能是学位考试。不过我不记得他说她得过什么神经错乱症。你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呢?”
  “噢,我是在路边上碰到她的。当时就她一个人在那儿转悠。就是在离咱们开车拐弯处一英里左右的那个小土丘上──”
  “我记得,”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说道,“你知道,有一次我在那个土丘上捡到一块努祖时期的陶器碎片。在那么远的南部地区能找到这样的东西,真不多见。”
  理查德不愿他把话题岔到考古学问题上去,坚持接着自己的话题说下去:
  “她给我讲了个最不寻常的故事。她说她去理发店洗头发,有人用三氯甲烷把她麻醉了过去,绑架了她,然后把她送到曼达里,关在一个伊拉克人家里,后来,她半夜里逃了出来——从来役听说过这样荒唐离奇的故事,全是胡言乱语。”
  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摇了摇头。
  “根本没有可能,”他说,“伊拉克这个国家局势很稳定,社会治安情况很好。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安全。”
  “一点儿不错。这一大套话显然是她编造出来的。所以我才问你,她过去是否得过神经错乱的毛病。”她肯定是个神经质的女孩子。这种女孩子会说,教堂的副牧师爱上了她们,不然就会说,医生强xx了她们。她会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的。”
  “噢,我想她会平静下来的,”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乐观地说,“现在她在哪儿?”
  “我要她先洗一洗,打扮打扮。”说到这里,他犹豫了起来,“她什么行李也没有。”
  “是吗?这可倒真是个难题。你看,她不会要我把睡衣惜给她吧?我只带了两身睡衣,其中一身已经破得很厉害了。”
  “她得尽可能想法对付着,等咱们的卡车下周去巴格达再说。我真不明白,她孤零零地一个人呆在野外,究竟在那儿干什么?”
  “现在的女孩子都有些令人奇怪,”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含含糊糊地说,“什么地方都去。你若是想把工作搞下去,就会觉得她们碍手碍脚。你觉得这个地方够偏僻的了,不会有什么客人来。可是,在你最不需要他们的时候,汽车呀,参观的呀,就都来了。那时候你就会大吃一惊的,哎哟,工人们都下工了。一定是该吃午饭了。咱们还是回去吧。”
  维多利亚正在提心吊胆地等着。她发现,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与她想象的迥然不同。他矮矮胖胖,头顶半秃,眼晴炯炯有神。这时,他一边朝维多利亚走过来,一边远远地伸出了双手,这真出乎她意料之外。
  “噢,噢,维尼西亚——我是说维多利亚,”他说,“我可真没想到啊。我本来记得你下个月才能到。不过,你来了我很高兴。艾莫森最近怎么样?气喘病不太厉害吧?”

  维多利亚本来有些失魂落魄,这时连忙使自己镇定下来,小心翼翼地口答说,艾莫森的气喘病还不算严重。
  “艾莫森老是愿意把脖子围起来,”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说,“这是个大错误。我早就对他说过了。呆在大学里不出门的那些学究们,总是过于关心自己的身体了。不去想它──这才是保持健康的好办法。噢,我希望你能好好地安顿下来——我妻子下个星期就到——也可能是大下个星期——你知道,她最近有些不大舒服。我一定得把她那封信找着。理查德对我说,你的行李丢了。那你怎么办呢?下个星期才会派卡车去巴格达呢!”
  “我看我能对付到下个星期,”维多利亚说,“事实上,我也只好对付到那个时候了。”
  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咯咯地笑了起来。
  “我跟理查德没有多少东西借给你。牙刷倒是有富余的,仓库里有一打——如果你需要的话,还有脱脂棉,还有——让我想想——还有爽身粉——另外,还有短袜和手绢。我想,别的东西就没有了。”
  “这就蛮好了,”维多利亚一边高兴地笑着,一边说道。
  “看起来,咱们发掘的这个地方不象是古代的墓葬,”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提醒她说,“有几堵墙挺完整的——远处的沟里有许多陶器碎片。或许也会挖到几块腿骨。不管怎么着,会让你整天忙个不停的。我忘了问你,你会拍照吗?”
  “会点儿,”维多利亚小心翼翼地说。由于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提到了她过去的确搞过的事情,她心中感到宽慰。
  “太好了,太好了。你能冲洗胶卷吗?我还是老办法——用盘子冲洗。暗室也太简陋。你们年轻人都习惯使用新设备,往往对简陋的设备感到不耐烦。”
  “不会的,”维多利亚说。
  维多利亚到考察队的仓库里挑选了一把牙刷、一管牙膏、一块海绵,又拿了些爽身粉。
  她努力思索着,企图弄清楚自己目前的确切身份,但仍然觉得摸不着头脑。显而易见,人们错把她当做维尼西亚了。那个女孩子要到这儿来参加发掘工作,而且还是个人类学家。维多利亚连人类学家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若是附近有本字典,一定要查一查。那个女孩子大概至少还要过一个星期才来。还有一个星期,很好——在她到达之前,或者是在汽车去巴格达之前,自己便是维尼西亚-塞维里,而且,在这种困难处境中,一定要尽可能保持情绪饱满。看来,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是既高高兴兴,又糊里糊涂,所以她一点儿也不担心,但是对理查德-贝克尔却很不放心。她很不喜欢理查德用那种苦于思索的眼神看着向已,而且觉得,如果自己不小心谨慎,贝克尔很快就会看穿自己的假面具。十分幸运的是,她曾在伦敦的考古研究听当过很短一段时间的打字秘书。因此,在考古学方面知道一点儿只言片语,而现在可能会有用了。但是,她必须十分小心,一点儿差错能出。维多利亚想道,幸运的是男人们都藐视女人,因而,即使她露出什么差错,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怀疑,至多不过是给他们一个证据,证明女人们是多么可笑,多么昏昏庸庸。她感到自己特别需要这段时间,这简直象是判了死刑之后得到一段缓刑期一般。因为,从橄榄枝协会的角度来说,她突然失踪这件事情会使他们张皇失措。她已经从监狱里逃了出来,以后发生的事情很难追踪查询。理查德的汽车没有经过曼达里,所以,谁也不会猜到,她现在会在阿斯瓦德土丘这里。他们是想象不到的。在他们看来,维多利亚似乎已经化作飞烟了。他们或许会认为,维多利亚已经死了,认为她走进沙漠,迷失了方向,最后,精疲力竭,呜呼哀哉了。
  好吧,让他们这样想去吧。当然十分遗憾的是,爱德华也会这样想!很好,爱德华只好这样受着。但是无论如何,他这份罪不会受太长时间了。在他因为要自己跟凯瑟琳交朋友而苦恼伤心的时候——自己就会突然出现在他面前——起死回生——只不过不是原来那个浅黑色头发的维多利亚,而是一个金发女郎了。
  想到这里,她又考虑起来,为什么他们(不论他们是什么人)要把她的头发染了。维多利亚想道,其中一定有什么原因——不过,不论她怎么思索,也想不出究竟是什么原因。而且,她的头发很快就会长长一点儿,那时,根部露出黑色,一定会使人感到奇怪。一个染着白金色金发的女郎,既没有敷香粉,也没有涂口红!还有哪个女孩子会象自己这样,处于如此不幸的境地?维多利亚想道,这都没有什么关系,我不是还活着吗?而且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不该高高兴兴的——无论如何还有一个星期可以高兴呢!到考古考察队来看看他们干些什么,是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只要她情绪饱满,把戏做好,不露出马脚,就会万事如意。
  她发现,自已扮演这个角色并不容易。谈起人名、出版物、建筑物的样式、以及陶器的种类时,都得小心翼翼地应付。幸运的是,人们总是喜欢别人一声不响,认真地听自己讲话。在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和理查德讲话时,她是再认真不过了。于是,她就这样小心翼翼地听着,听着,不怎么费力地学会了不少考古学术语。

  而每当她独自一人在房间里时,就偷偷摸摸地拼命看书。考察队驻地有一大批考古学方面的书籍和杂志。她很快就学到了这门学科的一些只言片语。她感到这里的生活十分令人入迷,这的确出乎她的意料之外。每天清晨,有人给她送来茶点,然后,她就爬上发掘场。她有时帮理查德照像,有时把陶器收集到一起,贴上标签,有时站在旁边看着人们干活,十分赞赏他们的技术和细致的动作;有时看着小孩子们跑来跑去,提着篮子把土倒在土堆上,欣赏着他们的歌声和笑声。她掌握了历史时期的划分,在挖掘工作中,她认得出不同年代的遗物,对前一期的挖掘工作她也都熟悉了。她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挖出墓葬来。她被人们当做一个人类学家,人们期待她进行工作。可是她读的那些书籍和杂志,都没有涉及这门学科。“如果真地挖出骨头或是墓葬来,”维多利亚自言自语地说,“我就得生一场大病,重感冒一下,是严重的胆病发作——然后就马上卧床不起。”
  但是,一直没有挖出墓葬来,倒是慢慢地挖出来一座宫殿的墙壁。维多利亚对挖掘工作着了迷,而且,这儿也没有机会要她来表示自己是否有才能,或是表示有无特殊技能。
  理查德-贝克尔有时还是用怀疑的目光瞧着她,而且她感觉到,虽然他没有说什么,目光中却含着挑剔的意味。但是,他情绪上倒是很高兴,态度上也很友好,而且对她的热情表现感到愉快。
  “你从英国到这儿来,对你来说,一切都是很新鲜的,”有一天理查德说道,“我还记得我第一次搞发掘工作的时候是多么激动。”
  “那是什么时候?”
  “时间很久了。那是十五年——不,是十八年前的事儿了。”
  “你对伊拉克一定很了解喽?”
  “噢,我不光是在伊拉克搞发掘,还有叙利亚——还有波斯。”
  “你的阿拉伯语讲得很好,是吧?你如果穿上阿拉伯服装,能装扮成一个阿拉伯人吗?”
  他摇了摇头。
  “噢,不行——那还差得多。我怀疑是否有哪个英国人曾经装扮成阿拉伯人而不受怀疑──不论装扮多长时间都不行。”
  “劳伦斯①行吗?”——
  ①英国著名演员,——译者注
  “依我看,他根本不行。一个英国人装扮成当地人而确实看不出差别来,据我所知,只有一个人。这个人是在本地出生的,他父亲担任过驻喀什的领事,也担任过驻其他偏僻地方的领事。他从小就会讲各种古怪的地区方言,而且我相信,他以后也没有忘记。”
  “他后来怎么样了?”
  “毕业以后再没见面。我们是在一起上学的。大家都叫他行者,因为他能一动不动地打坐入定。不知道他现在在干什么工作——虽然我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
  “你毕业以后再没见着他吗?”
  “说也奇怪,几天以前就那么凑巧碰上了他——是在巴士拉碰见的。这件事儿太奇怪了。”
  “你是说很奇怪吗?”
  “是的。我开始没认出他来。他打扮成一个阿拉伯人,裹着头巾,身穿长条纹布袍,外罩一件旧军衣。他戴着一串阿拉伯人有时戴着的琥珀珠子,用手指头象一般阿拉伯人那样拨弄着珠子——不过,你知道,他实际上是在用军队里的密码发送讯号,是用摩尔斯电码。他在对我发报。”
  “他说什么了?”
  “先是我的名字——噢,是我的绰号——还有他的绰号,然后是随时准备行动的信号,因为可能发生危险。”
  “那么,后来发生什么危险了吗?”
  “果然发生了。他站起来往门外走的时候,一个很安详、很不显眼、看起来象个做生意的旅游者拔出一支左轮手枪来。我朝他胳臂上打了一拳,卡米凯尔就逃走了。”
  “卡米凯尔?”
  他一听到维多利亚的口气,立刻把头转了过来。
  “这是他的真名字。你为什么——你认识他吗?”
  维多利亚点了点头。
  “是的,”她说,“他已经死了。”
  “什么时候?”
  “是在巴格达,在蒂欧旅馆。”她很快补充说,“这件事情一被隐瞒了下来,没人知道。”
  理查德缓缓地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是那么回事儿。但是,你——”他看了看维多利亚,“你怎么知道的?”
  “我被卷进去了——完全是个十分偶然的机会卷进去的。”
  他若有所思地盯着维多利亚看了一会儿。
  维多利亚突然问道:
  “你上学的时候绰号是叫魔鬼吗?”
  理查德有些吃惊。
  “魔鬼?不是叫魔鬼。他们叫我猫头鹰——因为我总戴着闪闪发光的眼镜。”
  “在巴士拉你认识的人当中,有没有叫魔鬼的?”
  理查德摇了摇头。
  “魔鬼,黎明女神之子——死去的神仙。”

  他接着补充说,“不然,这个词的意思就是一根老式的涂蜡火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种火柴的优点是,在风里也不会熄灭。”
  他一边说着,一边仔细地端详着维多利亚,而维多利亚则心不在焉地双眉紧锁。
  “我希望你能把在巴士拉发生的事儿,”她马上说,“一五一十地对我说说。”
  “我都告诉你了。”
  “你没有都告诉我。我是说,那件事儿发生的时候,你是在什么地方?”
  “噢,我明白了。那是在领事馆的休息室里。我在等着会见柯雷顿领事。”
  “休息室里还有什么人?有那个做生意的旅游者,还有卡米凯尔。还有什么人?”
  “还有好几个人,有个又瘦又黑的法国人,也可能是个叙利亚人,还有个老头子——我估计是个波斯人。”
  “那个做生意的旅游者一掏出左轮手枪来,你就架住了他的胳臂,然后卡米凯尔就跑出去了——可是,他怎么走的?”
  “起初,他朝领事的办公室走过去。办公室在一条通道的另一头,那边有个花园——”
  她打断了理查德的话。
  “我知道。我在领事馆住了一两天。事实上,我到的时候,你刚刚离开领事馆。”
  “是吗?”他又仔细地端详起维多利亚来——不过,维多亚利一点儿也没意识到。她正在回想着领事馆中那条长长的通道,不过,门是在另一头——向着葱绿的树木和阳光。
  “噢,我刚才说,卡米凯尔先是朝那边走。然后,他突然转过身来,飞跑出门,到街上去了。从那以后,再没见着他。”
  “那个做生意的旅游者后来怎么样了?”
  理查德耸了耸肩膀。
  “我记得,他当时胡编了一套谎话,说什么有人头一天晚上袭击了他,抢走了他的钱,他把领事馆那个阿拉伯人当成了那个强盗。以后的事儿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我随后就乘飞机到科威特去了。”
  “那时候,住在领事馆里的有什么人?”
  “有个叫克罗斯毕的——是石油公司的。没有别人了。哎,我想起来了。我记得还有一个从巴格达来的人,不过我没见着他,记不清叫什么名字了。”
  “克罗斯毕,”维多利亚想道。她记起了克罗斯毕上尉,想起了他那胖胖的五短身材,以及说话时断断续续的那种神态。他是个十分普通的人,为人很正派,不耍手腕。而且,卡米凯尔到达蒂欧旅馆的那天晚上,克罗斯毕已经到了巴格达。是不是因为卡米凯尔看见克罗斯毕站在通道的那头,在阳光下露出侧影,于是放弃了去总领事办公室的念头,而突然转身逃到了街上呢?
  她思索着这个问题,陷入了沉思。当她抬起头来,发现理查德-贝克尔正在仔细地端详着自已的时候,不由得吃了一惊,心里有点发虚。
  “你为什么想要了解这件事儿?”他问道。
  “我不过是感兴趣而已。”
  “还有别的问题吗?”
  维多亚利问道:
  “你认识的人当中,有没有个叫拉法格的?”
  “没有一一我不记得有这么个人。是男人还是女人?”
  “我也不知道。”
  她又开始思考起克罗斯毕来了。克罗斯毕?魔鬼?
  魔鬼是否就是克罗斯毕呢?
  当天晚上,维多利亚对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和理查德道过晚安,上床休息之后,理查德对博士说道。
  “我是否可以看看艾莫森写来的那封信?我想看看,关于这个女孩子,他是怎么说的。”
  “当然可以,亲爱的,当然可以。我就放在身边什么地方。我记得还在信封背面作了点笔记呢,他对维罗尼卡的评价很高,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说,她对工作非常感兴趣。我觉得这个女孩子挺可爱的——十分可爱。行李丢了,她也没哭哭啼啼的,挺有胆量。处在她的地位,大多数女孩子都会坚持要求第二天就乘车去巴格达买一套新行装了。我觉得这个女孩子很有点冒险精神,顺便问你一句,她到底是怎么把行李弄丢了的?”
  “她被人用三氯甲烷麻醉过去,绑架走了,然后关在一个当地人的家里,”理查德冷淡地说。
  “哎呀,是的,你告诉过我,我想起来了。根本没有这种可能。这叫我想起了——哎,叫我想起什么来着?——啊!对了,当然是想起了伊丽莎白-坎宁。你还会记得,她失踪了两个星期又露了面,编了一个根本不可能是事实的故事。她说的那些事儿互相矛盾,十分有意思——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她是编了一大套吉卜赛人的事儿。而且她的长相并不好看,看起来其中不会牵涉到什么男人。而我们这位小维多利亚——维罗尼卡——我总是叫不准她的名字——她可是长得品貌出众。她这回事儿很可能会牵涉到一个男人。”
  “她若是没染头发,会更好看一些的,”理查德冷冰冰地说道。
  “她染了头发?一点不错。这方面你还真懂行。”
  “艾莫森的信,先生——”
  “当然——当然——我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了。你愿意在哪儿找就在哪儿找找——我正急着要找这封信呢,因为我在背面作了点笔记,还在上边给一串念珠画了张图。”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涯过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请各位旅客系上安全带!”机上的乘客个个睡眼惺忪地在身旁摸索着,有人伸着懒腰,他们凭经验知道不可能已经抵达日内瓦。当机舱长威严的声音再度宣布:“请系上安全带!”时,细碎的瞌睡声漫成一片呻吟。那干涩的声音透过扩音机,分别以德、法、英文解释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机上乘客将有短时间会感到不适。史德福-纳宇爵士张口打了个大呵欠,伸着双手把身子挺得高高的,再轻轻扭动两下,才依依不舍地从好梦中醒来。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天黑前的夏天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个女子双臂交叉,站在自家后屋台阶上,等待着什么。在想事儿吗?她可不这么认为。她是在试图抓住某个东西,让它赤条条地躺在跟前,好让她细细端详,看个真切明白。最近一段日子里,她脑海里的种种想法多如衣架上的衣服,她一件件取下“试穿”。任凭自己嘴里冒出童谣般老掉牙的话语,因为遇到重要事件,人们总是习惯套用老话表明态度,而老话却多为陈词滥调。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失去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她的父亲亨格顿先生是世界上最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心肠好,但绝对是以愚蠢的白我为中心。我毫不怀疑他心里深信,我每周来三次是因为陪着他是一种快乐。想到将有这样一个岳父真叫人扫兴,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与格拉迪斯分开。那天晚上有一个小时或者还多一点,我听着他那单调的谈话。最后他跳了起来,说了些关于我平时不动脑筋的话,就进他的房间换衣服,出席会议去了。终于我单独和格拉迪斯一起了。 [点击阅读]
失落的秘符
作者:佚名
章节:135 人气:0
摘要:圣殿堂晚上8:33秘密就是怎样死。自鸿蒙之初,怎样死一直是个秘密。三十四岁的宣誓者低头凝视着掌中的人头骷髅。这骷髅是空的,像一只碗,里面盛满了血红色的酒。环绕四周的兄弟们都披挂着他们团体标志性的全套礼服:小羊皮围裙、饰带、白手套。他们的颈项上,礼仪场合佩戴的宝石闪烁发光,像阒无声息的幽灵之眼。他们共守一个秘密,宣誓互为兄弟。“时间已到。”一个声音低语道。 [点击阅读]
女妖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庄司武彦是个二十五岁的未婚青年,他父亲是银座有限公司的京丸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京丸是战后发迹的美术古董商,他为了扩大经营,组建了京丸股份公司。武彦的父亲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武彦去年毕业于大学的文科,至今也没有找工作。他也不愿在父亲的公司做事,但又不是游手好闲之辈,所以整天闷在家里看书。他可以说是个文学青年,但只爱好一般的文学作品,尤其对推理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是文学青年中为数不多的侦探小说迷。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妖怪博士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时值春天的一个星期日的傍晚,天空被一片厚厚的乌云覆盖着,显得格外闷热。一个小学生吹着口哨,漫不经心地走在麻布六本木附近的一条高级住宅街上。他叫相川泰二,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才去小朋友家玩了以后,正赶着回家。他家就住在麻布这一带叫笄町的地方。马路两边全是些豪宅大院,高高的围墙连成一片。走过几家大院,在一家神社的门前,可以看见里面的一片小树林。这条马路平时就是行人稀少,今天更显得格外地空寂。 [点击阅读]
威尼斯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十世纪某年的一个春日午后,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他五十岁生日以后,他在正式场合就以冯-阿申巴赫闻名——从慕尼黑摄政王街的邸宅里独个儿出来漫步。当时,欧洲大陆形势险恶,好儿个月来阴云密布。整整一个上午,作家繁重的、绞脑汁的工作累得精疲力竭,这些工作一直需要他以慎密周到、深入细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