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死亡约会 - 第二部 第4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莎拉·金以探索般的目光凝视白罗:蛋型脸,堂堂的胡子,华丽的衣服,色调可疑的黑发。她的眸中掠过怀疑之色。
  “呵,小姐,你满意了吗?”
  跟他有趣讽刺的目光相遇,莎拉脸上泛起了红色。
  “抱歉,你说什么?”她粗鲁地反问。
  “够了吧。用我最近学得的词儿来说,你似乎看透了我。”
  莎拉轻轻微笑。
  “哎呀,你也可以对我做同样的事啊。”她说。
  “真不好意思,我早已做过了。”
  她望了他一眼。他话中有话——但是,白罗很高兴地拧着胡子。莎拉想(已经第二次了):“这家伙是骗子!”
  她恢复自信,挺直身子,责备似地问:
  “我实在不知道这次约谈的目的?”
  “杰拉尔博士没有解释吗?”
  莎拉锁眉:“我不了解杰拉尔博士,好像在想什么——”
  “大概是这样——丹麦臭得很。”白罗引用。“我知道贵国的莎士比亚。”
  莎拉把莎士比亚搁在一旁。
  “你为什么要说这些废话?”她责问。
  “想知道那案件的真相。”
  “白英敦太太去世的事吗?”
  “是的。”
  “不必这样大惊小怪吧?当然,你是这方面的专家,当然要这样做。”
  白罗抓住她的语病,说:“我会这样做,当然因为犯罪的疑点。”
  “呵,也许吧。”
  “你对白英敦太太之死没有任何疑问吗?”
  莎拉耸耸肩。
  “如果你到培特拉去看看,就知道一个心脏状况不佳的老太太到那种地方旅行,是件多么危险的事。”
  “你认为这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吗?”
  “当然。我不懂杰拉尔博士的态度。当时的情形,他一无所知,因为他得热病躺在床上。我佩服他杰出的医学知识。但是,当时的情形,他实无法置一词。如果不满意我的判断,大可在耶路撒冷解剖尸体。”
  白罗沉默半晌,接着说道:
  “其实,还有一件事你不知道,金小姐。杰拉尔博士没对你说过吧?”
  “什么事?”
  “杰拉尔博士旅行用药箱中的药——洋地黄毒素,不见了。”
  “哦!”莎位立刻知道情况有了变化。同时也抓到一个疑点。
  “这是真的?”
  白罗耸耸肩。
  “你知道,医生在陈述时大都非常慎重。”
  “唉,那当然。可是,杰拉尔博士当时得了疟疾。”
  “是的。”
  “他知道什么时候被偷吗?”
  “抵达培特拉那晚,他偶尔查了那药箱。他头疼,喝了解热剂。次晨,把解热剂放回原处,盖下药箱,其中的药物还完整无缺,这大概可以确定。”
  “大概可以确定——”莎拉说。
  白罗又耸耸肩。
  “是的,这就是疑问所在。诚实的人,谁都会有此疑问。”

  莎拉点点头。
  “我知道啦。太有自信的人,反而不能信任。可是,这种证据并不足取。我总觉得——”她犹疑一下,白罗替她接下去,“你觉得我的调查方法过于轻率。”
  莎拉直视他的脸。
  “老实说,确是这样。白罗先生,你相信这不会是让别人痛苦来娱乐自己吗?”
  白罗微笑。
  “你是说赫邱里·白罗玩无聊的侦探游戏,来破坏某一家庭的私生活?”
  “我无意攻击你,但是,多少有点如此吧?”
  “这么说来,小姐你是站在白英敦家那一边罗?”
  “是的。他们受尽了痛苦。他们——他们不应该遭遇这种绝境。”
  “而且,那老太太非常独裁,心地不良,死了更好,对不对?”
  “哎呀,这个——”莎拉顿了一顿,满脸通红,“这,这是另一回事。”
  “可是,结果是这样。你希望这样,我可不!对我来说,我才不管这套。受害者不论是上帝的善良使徒,或穷凶极恶的魔鬼,我都不在乎。事实就是事实。总之,一条命被夺走了!我常说:我决不允许谋杀。”
  “谋杀!”莎拉吸了一口气。“有什么证据吗?想象也要有个限度!杰拉尔博士所说的可信吗?”
  白罗沉稳地说:
  “但是,另外还有证据,小姐。”
  “什么证据?”她尖锐地反问。
  “那老太太尸体的手腕上有针孔,而且,在耶路撒冷一个寂静晚上,我去开卧室的窗户时,听到一句话。是什么话,你想听吗?我听到雷蒙·白英敦先生这样说:‘怎样,非把她杀掉不行吧?’”
  他看见莎拉的脸逐渐失去血色。
  她说:“你听到的?”
  “是的。”
  莎拉直视前方。过了一会儿,她说:
  “只有你才会听到这种话!”
  他老实地接受:“是的,这才是我!而且,事情也这样发生了。你该知道我为什么认为应该调查了吧?”
  莎拉静静地回道:
  “懂了。”
  “那你要帮助我。”
  “当然。”
  她的声音平板没有表情,眼神冷冷迎着他的视线。
  白罗低头致谢。
  “谢谢,小姐。请你尽可能把当天的情形回忆一下,正确地告诉我。”
  莎拉想了一想,说:
  “我很早就出去远足。白英敦家的人并没跟我们在一起。午饭时,看到了他们,他们刚吃完饭,白英敦太太好像非常高兴。”
  “我知道,她通常并不友善。”
  “不只是不友善。”莎拉锁着眉头。
  她接着叙述白英敦太太让家人自由行动的情形。
  “这真不寻常。”
  “是的,她一直把他们留在身旁,不让他们离开。”

  “她突然受到良心的苛责?——所谓恢复正常啦?”
  “不,我并不以为如此?”
  “那你认为——”
  “我完全搞昏了——大概像猫和老鼠的关系吧?”
  “请说详细点。”
  “猫故意放开老鼠,然后再加以捕捉,并以此为荣。我想白英敦太太可能处于这种心理状态,想必又要耍什么新花样。”
  “后来发生了什么?”
  “白英敦家的人出去了——”
  “全部?”
  “不,只有最小的吉奈芙拉留下。她被逼迫去睡午觉。”
  “她想睡午觉?”
  “不。但没有用,她依照吩咐行事。其他的人都出去了。杰拉尔博士和我跟他们一道——”
  “几点?”
  “大约三点半。”
  “当时,白英敦太太在哪里?”
  “奈汀——年轻的白英敦太太,让她坐在洞窟外的椅子上。”
  “然后呢?”
  “杰拉尔博士和我绕过峡谷的拐角,赶上了他们,大家一道走。不久,杰拉尔博士回去了。因为他的脸色稍早前已不对劲。我一看就知道他发烧了。我要跟他一道回去,他不答应。”
  “是几点钟的时候?”
  “这个……四点左右吧。”
  “其他的人呢?”
  “继续散步。”
  “大家全在一起?”
  “起初都在一起,过后就分散了。”莎拉已猜到下面的问话,赶紧说下去。“奈汀·白英敦和柯普先生走一条路:卡萝、雷诺克斯、雷蒙和我走另外一条路。”
  “你们一直都在一起?”
  “这个……不。雷蒙·白英敦和我离开了另外两个人。我们坐在平坦的岩石上,观察景色。过后,他先回去,我仍留了一会儿。后来,我看看手表,觉得该回去了,便站起来,时间在五点半前后。到达营地时,已六点钟。太阳刚下山。”
  “归途中,曾经过白英敦太太前面吧?”
  “我看到她还坐在岩石上的椅子里。”
  “看她那样,不觉得奇怪吧?——她连动都没动吧?”
  “不觉奇怪。因为前一晚到达时,就看到她以同样姿态坐在那里。”
  “嗯,请继续说下去。”
  “我走进大帐篷。除了杰拉尔博士之外,所有人都在。接着,我出去洗手,又回来。晚饭已准备好,一个仆人去叫白英敦太太。他回来后说,白英敦太太的样子很奇怪。我飞奔过去。她仍然以刚才的姿态坐着,我用手摸她的刹那,知道她已死了。”
  “你毫不怀疑地认为她是自然死亡?”
  “是的,一点也不怀疑。我听说她心脏不好,但病名不知道。”
  “你认为是坐在椅子上死去?”
  “是的。”
  “没有呼救?”
  “是的。这种现象常有。她甚至可能睡着死去,因为她很像假寐。下午,全营地的人几乎都午睡了。除非她大声叫喊,没有人听得见。”

  “你认为她已经死了多久?”
  “我真的没有太想这个问题。不过,她确实已死了一段时间。”
  “你所说的一段时间,到底是多少?”白罗追问。
  “这个……一个钟头或一个钟头以上。由于岩石反射的热,使尸体不至于太快冰冷。”
  “一小时以上?金小姐,你不知道三十分钟前雷蒙·白英敦先生跟她说过话,当时她还活着吗?”
  她转开眼睛,但摇了摇头。
  “他一定错了。我想,他跟她说话时,一定在这之前。”
  “小姐,不是这样吧?”
  她直视他的脸,嘴角抿得紧紧。
  “我还年轻,处理尸体的经验并不多。”她说。“但是,我相信——我检查白英敦太太的尸体时,她至少已死了一个小时!”
  赫邱里·白罗以唐突的口吻说:“这只是你的说辞。你只是这样猜想而已。”
  “不,这是事实。”莎拉说。
  “那么,你解释一下,白英敦先生为什么在母亲已死的时刻还说她活着。”
  “这我就不知道了。也许他们不太有时间观念。他们是一个相当神经质的家庭。”
  “你跟他们谈过几次话?”
  莎拉微微皱眉,沉默半晌。
  “正确地说,”她说,“在到耶路撒冷途中的卧车走廊上,我跟雷蒙·白英敦说过话。也跟卡萝·白英敦谈过两次——一次在奥玛的清真寺,一次在我的卧室,当时已经很晚。次晨和雷诺克斯·白英敦太太谈了一些话。白英敦太太去世的那天下午,和他们散步时说过话,如此而已。”
  “没有跟白英敦太太直接说过话吗?”
  莎拉难为情地红了脸。
  “有,在她从耶路撒冷启程的那一天,说了几句话。”她停了一停,突然说:“其实,是我自己说了一些傻话。”
  “呵?”
  这感叹词含义太清楚了,莎拉终于很不情愿地说出当时对话的内容。
  白罗似乎颇感兴趣,进一步追问细节。
  “白英敦太太的心理,在这案件中有极重要的意义。”他说。“而且,你是局外人——没有偏见的观察者。所以,你对她的看法非常重要。”
  可是,莎拉没回答。一想到当时的对话,她就不舒服,烦躁起来。
  “小姐,非常谢谢。”白罗说。“我现在还要见见其他证人。”
  莎拉站起来。
  “再见,白罗先生。不过,有件事想请教一下……”
  “请,请说!”
  “你为什么不把这询问延到验尸完毕,知道你的疑问是否正确的时候?”
  白罗夸大地挥手道:
  “这就是赫邱里·白罗的方式。”
  莎拉咬着嘴唇走出房间。
或许您还会喜欢:
简爱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点击阅读]
紫阳花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这可是一个完全偶然的机会发现的。实在是太偶然了。与其说是一般的偶然,更应该说不是单纯的偶然,而是好几个偶然的因素,巧上加巧碰在一起,就促成了这么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要说是促成,还不如说是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突然出现更准确。那天,川岛省吾也不知道怎么的,竟然会神使鬼差地躺在自己太太的床上休息。通常省吾都不在夫妻俩的主卧房睡觉,他在自己的书房安了一张床,平时基本上都在这张床上休息。 [点击阅读]
纸牌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欢笑不长久,欲望不长久,生命本身,也总会走到尽头。这真是至理名言。所以,人生在世,最要紧的就是及时行乐,活在当下,把手中的东西紧紧抓住。为什么要虚度一生去换取入土之后碑头的空文呢?“永存我心”,什么样的蠢蛋才会希望自己的坟头铭刻这样一句空话?这不过是无病呻吟的多愁和伤感,毫无意义。我们还是面对现实吧,人生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输赢高下都在政坛见分晓。 [点击阅读]
绞刑架下的报告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代英雄,惨遭杀害,但他们是一座座高大雄伟的雕像,矗立在大地上,鲜花环绕,阳光沐浴,人们把最崇敬的感情献上。一伙魑魅魍魉,蝇营狗苟,虽生犹死,都是些朽木雕成的木偶,人们投之以冷眼、蔑视与嘲笑。捷克民族英雄伏契克在他举世闻名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部不朽的作品里,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伟大与渺歇—雕像与木偶的根本区别。 [点击阅读]
罗亭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那是个静谧的夏天早晨。太阳已经高悬在明净的天空,可是田野里还闪烁着露珠。苏醒不久的山谷散发出阵阵清新的幽香。那片依然弥漫着潮气,尚未喧闹起来的树林里,只有赶早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缓缓倾斜的山坡上,自上到下长满了刚扬花的黑麦。山顶上,远远可以望见一座小小的村落。一位身穿白色薄纱连衣裙,头戴圆形草帽,手拿阳伞的少妇,正沿着狭窄的乡间小道向那座村庄走去。一名小厮远远跟在她后面。 [点击阅读]
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谢泼德医生在早餐桌上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美索不达米亚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本书记载的是大约四年前发生的事。本人以为目前的情况已经发展到必须将实情公诸于世的阶段,曾经有一些最狂妄、最可笑的谣传,都说重要的证据已经让人扣留了。另外还有诸如此类很无聊的话。那些曲解的报道尤其在美国报纸上出现得更多。实际情况的记述最好不是出自考察团团员的手笔。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大家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假定他的记述是有偏见的。因此,我便建议爱咪-列瑟兰小姐担任这项任务。她显然是担任这工作的适当人选。 [点击阅读]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战争爆发前十年,我有一回在里维耶拉度假期,住在一所小公寓里。一天,饭桌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渐渐转变成忿怒的争吵,几乎闹到结怨动武的地步,这真是万没料到的。世上的人大多数幻想能力十分迟钝,不论什么事情,若不直接牵涉到自己,若不象尖刺般狼狠地扎迸头脑里,他们决不会昂奋激动的,可是,一旦有点什么,哪怕十分微不足道,只要是明摆在眼前,直截了当地触动感觉,便立刻会使他们大动感情,往往超出应有的限度。 [点击阅读]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将近子夜时分,一个人穿过协和广场(巴黎最大的广场,位于塞纳河右岸,城西北部。译注)。他虽然穿着贵重的皮毛大衣,还是不难使人看出他体弱多病,穷困潦倒。这个人长着一副老鼠的面孔。谁也不会认为这样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在生活中会起什么作用。但正是他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发挥着他的作用。此时此刻,有一使命催他回家。但在回家之前,他还要做一件交易。而那一使命和这一交易是互不相干的。 [点击阅读]
蓝色长廊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男子已经意识朦胧。女子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周围的景物,或许刚才猛地受到了撞击,才失去了知觉。这一撞非同小可,驾驶座上已空无一人,车子正缓缓地向路边滑动,挡风玻璃的前端已接近没有护栏的路边。女子双眼模糊,她在潜意识里想到,男子曾经告诉过她这一带的悬崖有两百米深。如果车子照此滑落下去——而此时那位男子却困在副驾驶席上神志不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