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舒婷的诗 - 最后的挽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
  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
  ——希伯来书第十一章六节
  第一章
  眺望
  掏空了眼眶
  剩下眺望的姿势
  钙化在
  最后的挽歌里
  飞鱼
  继续成群结队冲浪
  把最低限度的重
  用轻盈来表现
  它们的鳍
  擦燃不同凡响的
  磷光
  蒿草爬上塑像的肩膀
  感慨高处不胜寒
  挖鱼饵的老头
  把鼻涕
  擤在花岗岩衣摺
  鸽粪如雨
  蚌无法吐露痛苦
  等死亡完整地赎出
  只有一个波兰女诗人
  不经剖腹
  产下她的珍珠
  其他
  与诗沾亲带故的人
  同时感到了阵痛
  火鹳留下的余烬
  将幸存的天空交还
  我们把它
  顶在头上含在口里
  不如抛向股市
  买进卖出
  更能体现它的价值
  枫树沿山地层层登高
  谁胸中的波浪尽染
  带她卸去盛装
  瘦削一炬冲天烽烟
  谁为她千里驰援
  给她打电话
  寄贺卡
  亲爱的原谅我
  连写信也抽不出时间
  你怎能眺望你的背后
  从河边对岸传来
  不明真相的迭句
  影子因之受潮
  第二章
  美国大都会和英国小乡村
  没有什么区别
  薯片加啤酒就是
  家园
  雪花无需签证轻易越过边界
  循梅花的香味
  拐进老胡同
  扣错门环
  作为一段前奏
  你让他们
  眺望到排山倒海的乐章
  然后你再蔚蓝些
  也不能
  比泄洪的大江更汪洋
  被异体字母日夜攻歼
  你的免疫系统
  挂一漏万
  弓身护卫怀里
  方形的蛹
  或者你就是
  蛹中使用过度的印色
  一粒炭火那么暗红
  白蚁伸出楚歌
  点点滴滴
  蛀食寄居的风景
  往事长出霉斑
  从译文的哈哈镜里
  你捕捞蝌蚪
  混声别人的喉管
  他们不会眺望你太久
  换一个方向
  他们遮挡别人的目光
  即使脚踩浮冰
  也是独自的困境
  以个人的定音鼓,他们
  坚持亲临现场
  如果内心
  是倾斜下沉的破船
  那些咬噬着肉体
  要纷纷逃上岸去的老鼠
  是尖叫的诗歌么
  名词和形容词
  已危及交通
  他们自愿选择了
  非英雄式流亡
  你的帽子
  遗忘在旗舰上
  第三章
  是谁举起城市这盏霓虹酒
  试图与世纪末

  红肿的落日碰杯
  造成划时代的断电
  从容凑近夕照
  用过时的比喻点燃
  旱烟管的农夫
  蹲在田垄想心事
  老被蛙声打断
  谁比黑暗更深
  探手地龙的心脏
  被挤压得血管贲张
  据说他所栖身的二十层楼
  建在浮鲸背上
  油菜花不知打桩机危险
  一味地天真浪漫
  养蜂人伛着背
  都市无情地顶出
  最后一块蜜源
  空调机均衡运转
  体温和机器相依为命
  感到燥热的
  是怀念中那一柄葵扇
  或者一片薄荷叶
  贴在诗歌的脑门上
  田野一边涝着
  一边旱着
  被化肥和农药押上刑场
  不忘高呼丰收口号
  多余的钱
  就在山坳盖房子
  乌瓦白墙意大利厕具
  门前月季屋后种瓜
  雇瘪三照料肥鹅
  兼给皇冠车搭防盗棚
  剩下的时间
  做艺术
  打手提电话
  都市伸出输血管
  网络乡间
  留下篱笆、狗和老人
  每当大风
  掀走打工仔的藤帽
  不由自主伸手
  扶直
  老家瓦顶的炊烟
  画家的胡子
  越来越长越来越落寞
  衣衫破烂
  半截身子卡在画框
  瘪三抽着主人的万宝路
  撕一块画稿抹桌
  再揉一团解手
  炒鹅蛋下酒
  都市和农村凭契约
  交换情人
  眺望是小心折迭的黄手帕
  挥舞给谁看
  第四章
  迎风守望太久
  泪水枯竭
  我摘下酸痛的双眼
  在一张全盲的唱片上
  踮起孤儿的脚尖
  对北方最初的向往
  缘于
  一棵木棉
  无论旋转多远
  都不能使她的红唇
  触到橡树的肩膀
  这是梦想的
  最后一根羽毛
  你可以擎着它飞翔片刻
  却不能结庐终身
  然而大漠孤烟的精神
  永远召唤着
  南国矮小的竹针滚滚北上
  他们漂流黄河
  圆明园挂霜
  二锅头浇得浑身冒烟
  敞着衣襟
  沿风沙的长安街骑车
  学会很多卷舌音
  他们把丝吐得到处都是
  仍然回南方结茧
  我的南方比福建还南
  比屋后那一丘雨林
  稍大些
  不那么湿
  每年季风打翻
  几个热腾腾鸟巢
  溅落千变万化的方言
  对坚硬土质的渴求
  改变不了南方人
  用气根思想
  北风乔木到了南方
  就不再落叶
  常绿着
  他们痛恨汁液过于饱满
  怀念风雪弥漫
  烈酒和耸肩大衣的腰身
  土豆窖藏在感伤里

  靠着被放逐的焦灼
  他们在汤水淋漓的语境里
  把自己烘干
  吮吸长江黄河
  北方胸膛乳汁丰沛
  盛产玉米、壁画
  头盖骨和皇朝的地方,也是
  月最明霁风最酷烈
  野狼与人共舞
  胡笳十八拍的地方
  北方一次次倾空她的
  围腰
  把我们四处发放
  我们长成稗草进化到谷类
  在蜕变为蝗虫
  在一张海棠的叶脉上
  失散
  这就是为什么
  当拳头攥紧一声嗥叫
  北斗星总在
  仰望的头顶上
  第五章
  放弃高度
  巅峰不复存在
  忘记祈祷
  是否终止了
  对上帝的敬畏
  在一个早晨醒来
  脚触不着地
  光把我穿在箭镞上
  射向语言之先
  一匹风跛足
  冉冉走远
  日历横贯钟表的子午线
  殉葬了一批鸡鸣
  三更梆鼓
  和一炷香的时辰
  渡口自古多次延误
  此岸附耳竹筒和锦帛
  谛听彼岸脚步声
  我终于走到正点居中
  秒针长话短说
  列车拉响汽笛从未停靠
  接站和送站互相错过
  持票人没有座位
  座位空无一人
  黑夜耄耄垂老
  白昼刚刚长到齐肩高
  往年的三色堇
  撩起裙裾
  步上今春的绿萼
  一个吻可以天长地久
  爱情瞬息名称
  我要怀着
  怎样的心情和速度
  才能重返五月
  像折回凌乱的卧室
  对梦中那人说完再见
  并记得清他
  留下地址电话
  阴影剥离岩层
  文字圈定声音
  在海水的狂飙里,珊瑚
  小心稳定枝形烛光
  朱笔和石头相依为命
  却不能与风雨并存
  每写下一个字
  这个字立刻漂走
  每启动一轮思想
  就闻到破布的味道
  我如此再三起死回生
  取决于
  是否对同一面镜子
  练习口形
  类似高空自由坠落
  恪守知觉
  所振动的腋下生风
  着陆于零点深处
  并返回自身
  光的螺旋
  再次或者永远
  通过体内蛰伏蛇行
  诗歌火花滋滋发麻
  有如静电产生
  你问我的位置
  我在
  上一本书和下一本书之间
  第六章
  那团墨汁后面
  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现在是父亲将要离开
  他的姿容
  越来越稀薄
  药物沿半透明的血管
  争相竞走
  我为他削一只好脾气的梨
  小小梨心在我掌中哭泣
  其他逝者从迷雾中显现
  母亲比我年轻

  且不认已届中年的我
  父亲预先订好遗像
  他常常用目光
  同自己商量
  茶微温而壶已漏
  手迹
  继续来往于旧体格律
  天冷时略带痰音
  影子期待与躯体重合
  灵魂从里向外从外向里
  窥探
  眼看锈迹侵袭父亲
  我无法不悲伤
  虽然悲伤这一词
  已经殉职
  与之相关的温情
  (如果有的话
  这一词也病入膏肓)
  现代人羞于诉说
  像流通数次已陈旧的纸币
  很多词还没捂热
  就公开作废
  字典凋败
  有如深秋菩提树大道
  一夜之间落叶无悔
  天空因他们集体撤出
  而寥廓
  而孤寒
  而痛定思痛
  只有擦边最娇嫩的淡青
  被多事的梢芒刮破
  每天经历肉体和词汇的双重死亡
  灵魂如何避过这些滚石
  节节翘望
  做为女儿的部分岁月
  我将被分段剪辑
  封闭在
  父亲沉重的大门后
  一个诗人的独立生存
  必须忍受肢体持续背叛
  自地下水
  走向至高点
  相对生活而言
  死亡是更僻静的地方
  父亲,我寄身的河面
  与你不同流速罢
  我们仅是生物界的
  一种表达方式
  是累累赘赘的根瘤
  坠在族谱上
  换一个方向生长
  记忆摩挲灵魂的容器
  多一片叶子
  有什么东西正漫了出来
  我右手的绿荫
  争分夺秒地枯萎
  左手还在休眠
  第七章
  陆沉发生在
  大河神秘消失之前
  我仅是
  最初的目击者
  一个铸件经历另一个铸件
  绕过别人的拖烟层
  超低空飞行
  瓦斯俘获管道风格
  多快好省
  划动蓝色节肢
  活泼泼
  将生米煮成熟饭
  我抱紧柴禾
  寻找一只不作声的炉子
  逃离
  每一既定事实
  随时保持
  举起前脚的姿势
  有谁真正身体力行
  当常识把我们
  如此锁定
  万花筒逆向转动
  去冬馁毙的红襟雀
  莞尔一笑
  穿雪掠地而起
  昨天义无反顾暴殄天物
  今天面临语言饥荒
  眼睛耳朵分别拆散零件
  装置错位
  惟心跳正常
  夹杂些金属之声
  只要再翻过这座山
  其实山那边什么也没有
  如果最后一块石头
  还未盖满手印
  如果内心
  有足够的安静
  这个礼拜天开始上路
  我在慢慢接近
  虽然能见度很低
  此事与任何人无关
或许您还会喜欢:
生死晶黄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应该讲一个故事了。我很早就想讲这个故事了。故事原本细小,如一个微长的果核,在我内心的一个角落,置放在最偏僻的荒野,被冷落得月深年久,就要枯腐的时候,毛茸茸的霉白冷不凡泛起绿来,它的季风日渐转暖起来,风中冬眠的树木像伸过懒腰的孩子,挺拔起来,鼓胀起来。一切都像一条干涸的河流,忽然又有了涓涓细水。这一枚几近枯腐的核儿,在风中、水中及时地胀裂开来了。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皮皮鲁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终于有一天,在一座图书馆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不满意啦!他们想,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头发不一样,穿的衣服不一样,说话的声音也不一样,可为什么看的书一样呢?他们一不满意,可不得了啦!一个个嘴噘得老高,脸涨得通红,把半边天都烧鼹了。消防队发现北边的天烧红了,开着救火车赶来,可是到了现场一看,哪有什么火,原来是孩子们生气呢。后来,图书馆的阿姨把我叫去。 [点击阅读]
等一个人咖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现在的我,手里的汤匙正胡乱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奶晕。金属与马克杯的瓷缘合奏出没有章法的敲击声。叮叮叮当,当叮当叮。就好像我现在的心情,没有节奏,却很想表达些什么。明明就像经年累月的拼图游戏,不管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有多少,持之以恒,总是能逐一捡拾回来,砌成原来完整的样貌。总会到那一刻的。然而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我发现,记忆的拼图不是死的。记忆是逐渐累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碎片一直拼凑不完。 [点击阅读]
筑草为城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筑草为城》是一部学者化的艺术长卷,一部茶叶世家的兴衰史。王旭烽是十年心血一杯茶,果然是杯龙井极品。《筑草为城》为《茶之三部曲》第三部。故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至世纪末,描述杭家人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之后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杭家人经历各种考验,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顽强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精神。小说飘散出浓郁的茶文化浸润的气息。 [点击阅读]
美的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点击阅读]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