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水知道答案 - 第二章 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现在先让我们暂时把书放下,倒杯水放在桌子上,仔细观察一下。
  或者无须亲自动手去倒水,只需靠想像就可以。那么在你的杯中,或你想像的杯中,映照出了什么?
  杯中映照出的可能有房间的布置、窗外的景色,还有你凑近的脸庞。水能映照出各种颜
  色、光线、形状和风景。
  此刻,你已经知道水的秘密了。而当你凝视水的时候,其实水也在凝视你。不仅如此,你心中所想的,包皮括你心中的"风景"所营造的那种氛围,一切的一切,水都留存在了自己的记忆里。
  那么就让我们多想一想水的事情吧。
  各位是不是因为水离我们的生活太近了,而很少会想到它呢?在生活当中,我们会喝水、洗脸,洗澡要用水,做饭也要用水,水在方方面面关心、照顾着我们,但是我们却很少有人会去想水到底为何物。
  其实,没有比水更不可思议的物质了。而对水来说,最不可思议的是冰浮于水这种现象。一般物质,只要从液体变成固体,构成它的分子以及原子的密度通常就会增加,重量也随之增加。但水结成冰的时候,其分子结构虽然排列规则而整齐,但其中还是留有很多空隙。而一旦变成液体时,水分子就会以!”0万倍的速度剧烈运动起来。由于运动剧烈,分子之间的空隙越变越小,密度则相对增加,因此与冰相比,液体的水要重得多。
  当温度为4℃时水的比重最大。如果在充满空隙的水分子结构中加入活泼的水分子,这时温度又恰好是4℃的话,其重量就会增加。若再将其温度提高,水分子就会因为更加活泼而使密度再度变小。
  因此,即使外面天寒地冻,湖底的水温也肯定保持在4℃,这对生活在水底的生物而言,确是一个非常容易生存的环境。
  如果水不具备这种特性而和其他物质一样,也就是说固体的冰沉没于液体的水之中,真不知道这个世界将又是什么样子。也许因此人类就无法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了。如果气温下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海底或者湖底的水完全结冻,就会将生存于其中的所有生命逼上死亡之路。而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因为有冰浮于水的特质,海面及湖面上虽然覆盖着厚厚的一层冰,冰面之下的生物却仍能得以延续生命。

  另外,水还有易溶于其他物质或者令其他物质悬浮在其表面以便搬运的特点,这也独具特色。
  我们从自海水中提取纯净水之难这一点上就可以知道,水是多么易溶于其他物质。半导体工厂或制药厂使用的基本上是纯度非常高的"超纯净水",但只要我们将这种水放进塑料等容器中,马上就会溶入不纯净的物质,所以说要保持水的绝对纯净状态相当困难。大家也都知道,即便看似很清澈的地下水或者山间的小溪水,其中仍然含有大量的矿物质以及其他不纯净物质。
  由于水的这种特性,令大海中不断溶进生命所需的种种元素,从而形成了"生命之源"。现在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几乎全都诞生于大海之中。
  所以说,水是创造生命之源,没有水,物质与物质之间便无法相互融合,也无法循环再生。水还创造了空气,创造了一种令生命延续下去的秩序,创造了这个生机盎然的绿色的地球。
  人类自古以来便认为水是有生命的。在世界上,通常都认可泉涌之地就是生命力旺盛之地的说法,还会在这样的地方修建神社,更有很多人前来参拜。而在古代,会有某些土地非常肥沃,被称为所谓"肥沃之土",其实这种土地肥沃的地域,地下大都有很干净的水源流过。
  水是孕育生命之母,也是生命的原动力。这一切全都有赖于水异于其他物质的特性。
  当我这样思考着不可思议的水的时候,在心里却总是无法让自己相信,水也是存在于地球上的一种物质。
  至于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如此多的水,目前公认的说法是,大约46亿年前,地球形成时所喷出的水蒸气变成了雨,落到地面上,积聚成了海洋。
  那么地球又是如何诞生的呢?在太阳系诞生之时,气焰似的火球飞速旋转,在其中心部位诞生了红色的太阳,而剩余的尘埃和大气则汇集成地球以及其他星球。这时的地球,还只是一块燃烧着的熔岩,然而其中已经包皮含着最原始状态的水,也就是氢。在熔岩冷却形成岩块的过程中,这些氢便转变为水蒸气喷发了出来。
  当然也有大胆的学者对此提出反对意见。俄亥俄大学教授路易斯·法兰克博士认为,水原本并不存在于地球上,地球上之所以有水,是自宇宙飞来的冰块形成的。

  也就是说,水来自宇宙。
  这一说法源自于,法兰克博士在人造卫星摄影仪所拍摄的图片中发现有几个非常可疑的黑点儿,他在调查后认为,这些黑点儿是落到地球上的小彗星。
  而这些小彗星原本是一个个由水和冰组成的重约!”00吨的球状物。它们以大约每分钟20个,一年大概有!”000万个的数量飞临地球。以此推测的话,这些冰块早在40亿年前就已经开始"光临"地球,是它们形成了海洋,直到如今,仍然持续地向地球搬运着水和冰。
  冰块一样的彗星是因为地心引力才落到地球上来的,但太阳的能量使之蒸发成了气团。它们在降落到地球的过程中,到达距地球约55公里处时,便与大气层的空气混为一体,随着风变成冰状的颗粒继续下落,再进一步转化成雨水,落到地面。
  数年前,美国太空总署与夏威夷大学承认法兰克博士的说法可信度很高,并通过媒体予以了大篇幅的报道。但世界上大部分学者仍然非常顽固地否认这种说法。
  而如果公开承认这种说法,恐怕世界上所有图书馆的藏书都必须要改写,人类起源的进化论以及其他与地球生命、历史相关的学说都要重新解释了。
  众所周知,假如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的诞生。如果说作为生命之源的水的确来自宇宙的话,那么就相当于承认包皮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的生命都是外太空的产物了。
  不过,水来自地球之外的说法,倒比较容易解释水所具有的几个不可思议的特性。
  为什么冰能浮于水?水为什么具有如此易溶于其他物质的特性?拿一条毛巾,把一角放入水中,又为什么能反地心引力而将水吸上来呢?这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如果从水原本就不属于地球的观点来解释的话,便好理解得多。
  水来自宇宙--这一似乎有违常规的理论,或许很难令人信服,但确实是一种充满魅力和让人兴奋的说法。水在结束了它在宇宙的漫长旅行后,接着又开始了它在地球上的小小旅行。
  自宇宙飞临地球的大冰块,先是化为了云,尔后变成了雨。雨在洗净山峦后,沁入泥土,摄入丰富的矿物质后,成为了地下水,然后变成涌泉,重新回到地表,汇流成河川。从河

  川流入大海的水,再经过太阳的蒸发,又回到大气中变成云,并形成云层后,重又以雨的形式回归地表。
  在这个"旅行"期间,水带着地球上的种种矿物质,通过循环而孕育了生命。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也很神奇地溶入海水中,促进了光合作用,并维持了大海中生物链的非常微妙的平衡。
  生命是在海中诞生的。诞生的过程据说是在距今38亿年以前,生物开始进化,经光合作用后形成了藻类,并释放出地球上最初的氧气。氧气通过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创造出了环绕地球的生命面纱,那就是臭氧层。
  据称,生命在4亿2000万年前开始在陆地上出现。这些生命全都依赖氧气及臭氧层,才能从幽暗的海底世界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人类的始祖,也就是原始人则在约200万年前诞生于非洲。如果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换算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基本上是在一年即将过去的除夕晚上8点才终于呱呱落地的。而臭氧层及氧气的形成,才最终造就了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
  由此可知,孕育地球生命的是水,水通过溶解各种物质,扮演了从山川到海洋源源不断输送生命能量的角色。而水能扮演这种角色,全都依仗于它具有其他物质所不具备的特性。
  然而这一雄壮的生命诞生之旅的展开,难道真的是一种偶然吗?每每想到这段始于远古时代的生命诞生史,我便总是觉得水飞临地球,引导进化,并造就完整的生态体系,一定有其伟大而神秘的意义。
  日本筑波大学名誉教授村上和雄,因为解读了人体内被称之为"瑞宁(renin)"的氧气遗传基因密码而闻名于世。他曾说,越是进一步地了解这一遗传基因的信息,越是不能不承认,其实是某种特定的存在,在如此细微的空间里,竟然蕴涵了如此丰富、缜密的信息。村上教授说,这让他对此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于是他将这一伟大存在称之为"something great"。
或许您还会喜欢:
悟空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今何在,出生年月,一九七八年六月。被《中国图书商报》誉为内地网络文学第一人,主要作品《悟空传》《若星汉天空》《九州:羽传说》。做过网站管理、游戏策划、影视编剧。现为自己与朋友联合设计的大型虚拟幻想世界《九州》的小说出版、网站运行及游戏改编而努力中。今何在。 [点击阅读]
无水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大风来时,河阳城一派肃穆。还不到下午五点,大街上早已人去巷空。学生们下午就没敢上学,全都躲在家里。机关单位这天放假,但日历上这天并不是法定节假日。就连一向生意兴隆,车间日夜不停转的河化集团,这一天也出奇的静了下来。乱石河滩西边,十丈长的明长城废墟上,两只老鹰惊魂不定地乱叫。它们叫了整整一天,嗓子都破了,嘶哑的叫声凄厉地划破河滩上面那一片死亡的气息,破碎在河阳城上空。 [点击阅读]
杀人蚁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1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学的自然课老师无论如何没想到她给学生留的一项家庭作业改变了世界。这个改变首先涉及到地球上的很多官员。上至一品国家元首,下至最小的芝麻官儿。成千上万的人不明不白地丧失生命。恐惧袭击人类。2自然课杨老师在下课前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后天上自然课时,每位同学用玻璃瓶带5只蚂蚁来。杨老师要用这些蚂蚁给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到了下次上自然课的时间。 [点击阅读]
李家庄的变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李家庄有座龙王庙,看庙的叫"老宋"。老宋原来也有名字,可是因为他的年纪老,谁也不提他的名字;又因为他的地位低,谁也不加什么称呼,不论白胡老汉,不论才会说话的小孩,大家一致都叫他"老宋"。抗战以前的八九年,这龙王庙也办祭祀,也算村公所;修德堂东家李如珍也是村长也是社首,因此老宋也有两份差--是村警也是庙管。庙里挂着一口钟,老宋最喜欢听见钟响。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2 盛开的师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上个日记本写到:我们师徒五个历尽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磨万难、千妖百怪、千娇百媚,终于来到了西天佛祖处,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当我们这群罗汉果还没来得及变成开心果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们回去的路上,观音老母掐指一算,说我们还没有达到九九八十一难的指标,还差一难。 [点击阅读]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王小波《寻找无双》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 [点击阅读]
王小波《红拂夜奔》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我能记住自己读过的每一本有趣的书,而无趣的书则连书名都不会记得。但是不仅是我,大家都快要忘记有趣是什么了。我以为有趣像一个历史阶段,正在被超越。照我的理解,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在他卓越的著作《单向度的人》里,也表达过相同的看法。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