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双城记 - 《双城记》内容梗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写的是发生在巴黎和伦敦两个城市的故事。法国革命前,一个在巴黎开业、名叫马奈特的外科医生因为向zheng府揭发贵族厄弗里蒙兄弟将农村的一对兄妹无端迫害致死的罪行,被持有贵族特权的厄弗里蒙兄弟所陷害,马奈特医生平白无辜地被投入巴士底监狱,在狱中被关禁了整整18年。后来,厄弗里蒙侯爵失去恩宠,马奈特医生才获释出狱。马奈特医生在狱中曾设法记录了自己受迫害的过程,立誓要向厄弗里蒙家族复仇。出狱后,和女儿路茜同在英国伦敦居住,路茜邂逅一位法国青年查尔斯·代尔那。她不知道查尔斯·代尔那就是把马奈特医生送进监狱的厄弗里蒙侯爵的侄儿。马奈特医生为了女儿的幸福,同意路茜和代尔那结婚。1789年法国革命爆发,替代尔那在法国管理事务的盖白勒被革命法庭逮捕,代尔那为了营救盖白勒出狱,冒险来到巴黎。当年被害兄妹的姐姐得伐石太太认出了代尔那是厄弗里蒙侯爵的后裔,决心要把他送上断头台。马奈特医生和路茜闻讯后,立即赶到巴黎,多方营救,但在法庭审判的关键时刻,得伐石先生和太太出示了马奈特医生隐藏在巴士底监狱牢房内的控诉书,于是代尔那被判死刑。临刑前夜,热恋着路茜的英国律师卡尔登由于和代尔那面貌酷似,混入狱中,换出了代尔那。当驿车载着代尔那夫妇和马奈特医生远离巴黎的时候,卡尔登英勇地走上了断头台,为他心爱的女子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借古喻今,用法国革命前后法国的情况来暗示当时英国国内情况。用法国革命这一“不可避免的必然性*”来暗示如果英国情况不发生根本的转变,法国的历史定将在英国重演。他在《双城记》中一方面对被压迫的法国贫民充满同情,另一方面又对于积蓄起来的革命力量的爆发感到恐惧。在狄更斯看来,一旦革命爆发,群众的怒火就将一发不可收,必然会将国家投入无zheng府、无秩序的深渊;互相杀戮不仅会毁灭人类固有的本性*,最终还将导致自我的毁灭。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进一步发展了他在前期作品中所宣扬的以仁慈为核心的圣诞精神。他要人们“勿以暴抗恶”,用仁爱、宽恕的精神来对待敌对的阶级。凡是“以暴抗暴”,违反这种基督教仁慈精神的必然会自食其果。小说描写马奈特医生在已士底狱中立誓向厄弗里蒙的后裔报仇,结果是厄弗里蒙的侄儿查尔斯·代尔那被革命法庭宣判死刑,马奈特医生替代尔那求情的时候,得伐石先生当众宣读马奈特医生藏在狱中牢房里的那份控诉书,马奈特医生便成了把代尔那送上断头台的起诉人。小说还描写法国的贫民起来用暴力推翻压迫他们的封建贵族,但是暴力使他们丧失理性*,变成了疯狂的野兽。他们摧毁了巴士底监狱,却建立了新的监狱,在拉逢斯监狱中关押着未经审判就遭逮捕的贵族和平民。尤其是得伐石太太的形象,是复仇女神的化身。革命爆发时,她右手拿着斧子,腰间挂着手|枪和短刀,率领妇女们攻打巴士底监狱。在恐怖统治时期,她根据编织的图案疯狂地向贵族阶级复仇。她复仇心切,要把厄弗里蒙一家斩草除根,甚至连马奈特和路茜也不放过。最后,她终于在和路茜的女仆普洛斯摔打时,被自己的手|枪击毙。

  和这种疯狂的复仇行为形成强烈对照的是体现在马奈特医生、路茜、代尔那和卡尔登身上的基督教仁爱精神。在狄更斯笔下,这种仁爱精神不仅能使敌对的阶级、敌对的人们互相谅解,而且可以改变人们被扭曲了的心灵,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新生。
  小说的第一部的标题是“复活”,描写马奈特医生被关在巴士底狱中18年丧失了理智,是他的女儿路茜用爱的力量使他恢复了常态。后来,马奈特医生在路茜结婚前夕,知道未来的女婿就是他立誓报仇的厄弗里蒙的后裔,但是为了路茜的幸福,他不念个人旧仇,同意了这门婚事。这种仁爱精神发生了无穷的威力,使他在法国能够经受得住精神上的沉重打击,千方百计地营救代尔那出狱。同样,代尔那也体现了这种仁爱精神。在法国革命爆发以前,他同情佃农的不幸遭遇,主动放弃了贵族财产和称号。他为了让管家出狱,自己被关进了禁闭死囚的监狱。
  研究综述
  中国读者接触狄更斯,始于20世纪初林纾的翻译。但当时,《双城记》并没有被译介。民国时期,陆续有了一些关于《双城记》的评论,这大多散见于狄更斯的传
  记及一些介绍性*的文章里,如莫洛亚著的《狄更斯的生平及其作品》、林海的《狄更斯的写作技巧》、梅林格著的《狄更斯论》、伊瓦雪娃著的《关于狄更斯作品的
  评价问题》……这些文章大都出自3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关于《双城记》的评论尚不够集中和深入,主要仅限于翻译和介绍国外的资料,独立的研究还未展开。
  《双城记》研究的真正深入、繁荣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1949年到1966年。受苏联影响,我国的学术界对于狄更斯十分重视,并在1962年狄更斯诞辰150周年纪念时形成了一个高|潮。与解放前
  相比,这一时期的狄更斯研究出现了几个大的转向:首先,从侧重译介国外的观点转为以自己的独立研究为主;其次,对国外狄更斯研究资料的介绍从西方学界转向
  了苏联;此外,在研究方法上,更加侧重从社会—政治层面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如《双城记》对社会的批判、狄更斯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狄
  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阶级局限等。杨耀明在《狄更斯的创作历程与思想特征》中的观点在当时具有代表性*:“狄更斯由于他的阶级地位很容易接受这种思想(即资产
  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他真诚地同情在那个社会里受压迫的劳动人民和穷人的处境……指出他们的不幸是统治者造成的;他愤怒地指责政治制度的不民主及fu败、社

  会的不正义、统治阶级的冷酷、贪暴、虚伪及其他罪恶”,“然而,狄更斯惧怕并且反对劳动人民的革命斗争,提倡敌对阶级相互谅解、融合,在保存私有制度阶级
  差别的条件下改善劳动人民群众的处境”。“在反映、批判那个罪恶社会时”,他“是伟大的”,“当提出治疗社会疾病的药方时,就变得糊涂甚至有害了”。
  第二个时期从1966年到1976年。由于文革运动,这一时期对《双城记》的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第三个时期从1977年至今。1978年,王忠祥在《外国文学研究》创刊号上发表《论狄更斯的《双城记》,我国的狄更斯研究恢复,并取得长足进步。首先,
  改变了建国初期向苏联一边倒的现象,西方的文艺思想和批评方法开始运用到狄更斯及《双城记》的研究中;其次,改变了过去一元发展的局面,形成了多元并存的
  研究格局,研究不再局限于思想内容的范畴,艺术方面的特点与成就愈来愈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
  社会—历史层面的分析仍是这一时期《双城记》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但在这一层面内部,一些传统的、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受到了冲击。如传统评论认为,《双城
  记》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及革命者。针对这一观点,不少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张玲在《剥笋——〈双城记〉主题层析》一文中指出,《双城
  记》是故事并非史书,狄更斯并没有试图全面反映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各个方面,“他不过是通过艺术的概括,反映了革命的一些方面或侧面,表述了它最主要的
  是非功过”。“象这样一场规模宏大,波及深远,剧烈空前的群众运动,出现偏颇谬误本不足为怪,更何况,法国革命既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其性*质本身就决
  定了:处于社会最低层的城乡劳动者虽然对革命怀着巨大热情和献身精神,但是他们在文化上、思想上、政治上还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不可能具有高度的觉
  悟和组织性*,相反却带有极大的狂热和盲动。”因此,《双城记》是符合历史的,它并没有歪曲法国大革命,也没有歪曲革命者。有感于社会—政治批评的单一,部
  分研究者转而向其他层面进行探索,也涌现了一批颇具新意的研究成果。赵炎秋的《论狄更斯的道德观在其长篇小说人物塑造中的作用》一文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对
  《双城记》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双城记》无论是在人物塑造或是情节安排上,道德因素都在其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更多侧重于伦理道
  德的范畴,他“往往从道德的角度对社会生活进行批判,并以此作为武器。因此,他对社会的批判带着浓厚的道德色*彩”。陶丹玉的《论〈双城记〉中的宗教倾向》
  则从宗教的角度对《双城记》进行了重新解读。文章认为,《双城记》除了真实反映人民的疾苦和谴责贵族的残暴之外,还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宣扬、歌颂作家的宗

  教情感——仁爱和永生。
  《双城记》在艺术方面的得失也是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伍厚恺在《论〈双城记〉的艺术特色*》中认为,《双城记》在艺术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紧紧围绕作者的创
  作意图和作品的主题思想成功地安排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平行对照和对比关系”,并且成功地运用寓意性*或象征性*手段,配合有力的写实手法,从而产生震撼人心的
  艺术效果。赵炎秋的论文《多元整一:狄更斯长篇小说的结构特点》则从艺术结构的角度分析了这部作品在形式上的独创性*。他指出,《双城记》由五个叙事单元组
  成,这些单元相互独立、平行发展,构成《双城记》的多元现象。另一方面,小说的叙事单位又是整一的。它们相互联系、交叉、渗透,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
  体,形成小说的整一性*。此外,《双城记》在细节描写、修辞手法、悬念设置等方面的特点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除溢美之辞外,部分学者也注意到了《双城
  记》在艺术方面的缺憾。朱虹在《〈双城记〉——双重的警告》一文中指出:“《双城记》的故事可谓剪裁得干净,可是它的描写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度,
  难免流于干瘪”。罗经国在《狄更斯的创作》中也认为,《双城记》在人物刻画上是失败的。其中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大多是狄更斯心目中爱与恨、仁爱与复仇
  等抽象概念的表现。
  进入90年代,西方一些新的批评方法,如叙事学、平行研究、接受美学等,作为解读文本的新工具也被引入到了《双城记》的研究中。张明慧的《共同的局限,不
  同的风采——〈双城记〉与〈九三年〉比较剖析》从平行研究的角度对《双城记》和《九三年》这两部历史小说进行了比较分析。文章指出:“两部作品在宣扬资产
  阶级人道,表现革命的残酷、崇信博爱的伟大,展露革命与人道的矛盾等方面有明显的一致之处,但它们所传达的思想理念、题材处理采用的艺术手段、呈现的艺术
  风格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黎民的论文《关于〈双城记〉中一个情节》则采用接受美学的方法对国内关于《双城记》一些情节的误读进行了澄清。
  除纯文本研究外,随着译介学的发展,在《双城记》的研究领域还涌现了一批从翻译学的角度分析其各种中译本的文章。不少学者和翻译家就《双城记》几个译本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探讨,他们指出,在一些译本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硬译”、“讹译”、“漏译”、
  “错译”、“误译”、“病句”及译文不够传神,未充分再现原作意境等毛病,这在一定程度上令译文晦涩费解,语句不通,从而影响了读者的阅读效果。
或许您还会喜欢: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0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名士风流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0
摘要:柳鸣九文学的作用在于向别人展示作家自己所看待的世界。这部小说的一个人物曾经这样认为:“为什么不动笔创作一部时间与地点明确、而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呢?叙述一个当今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忧虑,发现自己的问题,既不去揭示什么,也不去鼓动什么,仅仅作为一个见证。”这个人物这样思忖着。 [点击阅读]
吸血鬼德古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东欧,一四六二年自从她的王子骑马出征后,伊丽莎白王妃每晚都被血腥恐怖的恶梦折磨。每一夜,王妃会尽可能保持清醒;然而等她再也撑不住而合眼睡去后,她很快便会发现自己徘徊在死尸遍野、处处断肢残臂的梦魇中。她又尽力不去看那些伤兵的脸——然而,又一次,她被迫看到其中一人。永远是他那张伤痕累累的囚犯的脸,然后伊丽莎白便在尖叫声中醒来。 [点击阅读]
呼吸秋千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我所有的东西都带在身边。换句话说: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行。当时我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说是我的,其实它们原先并不属于我。它们要么是改装过的,要么是别人的。猪皮行李箱是以前装留声机用的。薄大衣是父亲的。领口镶着丝绒滚边的洋气大衣是祖父的。灯笼裤是埃德温叔叔的。皮绑腿是邻居卡尔普先生的。绿羊毛手套是费妮姑姑的。只有酒红色的真丝围巾和小收纳包皮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点击阅读]
呼啸山庄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夏洛蒂和传记作者告诉我们,爱米丽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 [点击阅读]
命案目睹记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月台上,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跟着那个替她担箱子的脚夫气喘吁吁地走着。她这人又矮又胖;那个脚夫很高,从容不迫,大踏步,只顾往前走。不但如此,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还有大包小包的东西,非常累赘。那是一整天采购的圣诞礼物。因此,他们两个人的竟走速度是非常悬殊的。那个脚夫在月台尽头转弯的时候,麦克吉利克蒂太太仍在月台上一直往前赶呢。当时第一号月台上的人不挤,本来没什么不对。 [点击阅读]
哑证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埃米莉-阿伦德尔——小绿房子的女主人。威廉明娜-劳森(明尼)——阿伦德尔小姐的随身女侍。贝拉-比格斯——阿伦德尔小姐的外甥女,塔尼奥斯夫人。雅各布-塔尼奥斯医生——贝拉的丈夫。特里萨-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女。查尔斯-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子。约翰-莱弗顿-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父亲(已去世)。卡罗琳-皮博迪——阿伦德尔小姐的女友。雷克斯-唐纳森医生——特里萨的未婚夫。 [点击阅读]
哭泣的遗骨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初、高中的同班同学——现在长门市市政府下属的社会教育科工作的古川麻里那儿得知了这一消息。麻里在电话里说:“哎,我是昨天在赤崎神社的南条舞蹈节上突然遇到她的,她好像在白谷宾馆上班呢。”关于南条舞蹈的来历,有这么一段典故,据说战国时期,吉川元春将军在伯老的羽衣石城攻打南条元续时,吉川让手下的土兵数十人装扮成跳舞的混进城,顺利击败了南条军。 [点击阅读]
哲理散文(外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0
摘要:○威廉·赫兹里特随着年岁的增多,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时间的宝贵。确实,世上任何别的东西,都没有时间重要。对待时间,我们也变得吝啬起来。我们企图阻挡时间老人的最后的蹒跚脚步,让他在墓穴的边缘多停留片刻。不息的生命长河怎么竟会干涸?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点击阅读]
喧哗与骚动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出生在南方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参加过加拿大皇家空军。复员后,上了一年大学,以后做过各种工作,同时业余从事写作。他最早的两本小说是当时流行的文学潮流影响下的作品,本身没有太多的特点。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