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失落的秘符 - Chapter 109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改良型UH-60直升机低空盘旋在卡拉洛马高地住宅区开阔的屋顶上,轰鸣着飞向支援部门提供的坐标。西姆金探员头一个发现黑色凯雷德随意停靠在一栋豪宅前的草坪边。车道门是关着的,宅子里又黑又静。
  佐藤指示飞机降落。
  前门草坪上停着好多辆车,其中一辆是安保巡逻车,警灯和前灯都大亮着。
  飞行员艰难地降下飞机。
  西姆金率领他的小分队跳出机舱,举起枪械直冲门廊而去。西姆金发现前门锁住了,他双手拢在玻璃窗上往里瞧。门厅里很暗,但西姆金可以依稀分辨出地板上的身体。
  “见鬼,”他低声咒骂一句,“是哈特曼。”
  一名探员抓起门廊上的一把椅子,朝着凸窗玻璃砸下去。因为有直升机还在身后轰鸣,玻璃的粉碎声几乎听不到。数秒钟之后,他们都进入了大宅。西姆金冲到门厅,跪在哈特曼身边,查了查脉搏。没有。血流得到处都是。接着,他便看到了插进哈特曼喉咙口的螺丝刀。
  天埃他站起身,指挥手下人开始地毯式搜查。
  探员们分散到底楼各处,用镭射瞄准器在黑漆漆的豪宅里细细搜索。他们在起居室和书房里都没发现什么,却在餐厅发现一具女尸,是一名被扼死的保安警员。这让他们吃惊不已。西姆金立刻觉得希望破灭,估计罗伯特·兰登和凯瑟琳·所罗门也难逃一死。这个心狠手辣的杀手显然布下了圈套,如果他能轻而易举地把中央情报局探员和身带武器的保安警员杀死,那么教授和科学家显然断无机会生还。

  底楼查完了,没有埋伏,西姆金又派两名探员去楼上搜查。这时,他在厨房里发现一道阶梯,通向地下室和地窖。到了楼梯最下面,他扭亮照明。宽敞的地下室一尘不染,好像从没用过。锅炉,光秃秃的水泥墙,几只箱子。这儿什么也没有。西姆金上楼梯返回厨房,就在这时,手下从二楼下来了。大家都摇摇头。
  房子已被弃置。
  没人在家,也没见更多尸体。
  西姆金用无线电对讲机通知佐藤解除警报,也汇报说发现了恐怖的新情况。
  等他回到门厅时,佐藤已经踏上了门廊阶梯。还能看到她身后的沃伦·巴拉米,孤零零地呆坐在直升机里,脚边放着佐藤的钛合金手提箱。安全部部长的机密电脑能连通秘密卫星信道,让她在世界各地进入中央情报局电脑系统。今晚早些时候,她就是用这台电脑让巴拉米看了些资料,那男人当场惊呆了,转而完全配合他们的行动。西姆金不知道巴拉米看到了什么,但不管是什么,任何人都能一眼看出建筑师自那之后一直显得失魂落魄。

  佐藤迈进门厅时愣了一下,朝哈特曼的尸体低下了头。之后,她抬起眼睛,盯住西姆金。“没发现兰登或凯瑟琳?彼得·所罗门呢?”
  西姆金摇摇头。“如果他们还活着,一定被他挟持了。”
  “你有没有发现这屋子里有电脑?”
  “有,夫人。在办公室里。”
  “带我去。”
  西姆金带着佐藤走出门厅,进了起居室。长毛绒地毯上满是凸窗的碎玻璃碴。
  他们经过壁炉、一幅大画和几排书架,朝办公室的门走去。办公室里嵌着木壁板,古董书桌上搁着一台大显示器。佐藤绕到书桌后,看了一眼屏幕,立刻眉头紧锁。
  “该死的。”她竭力压住怒火。
  西姆金也绕过来看了看屏幕。一片空白。“有什么不对吗?”
  佐藤指了指书桌上空荡荡的电脑扩展机座。“他用的是手提电脑,随身带着了。”
  西姆金没明白。“他有什么资料是您想看的吗?”
  “不。”佐藤的声音更冷峻了。“他有的资料,我不想任何人看到。”
  楼下隐蔽的地下室里,凯瑟琳·所罗门听到了直升机螺旋桨的轰鸣,紧接着是砸碎玻璃窗的声音,靴子在她头顶的地板上踏出重响。她很想高呼求救,可堵在嘴里的布阻碍了一切可能。她几乎发不出任何声响。她越使劲。肘部的血也就流得越快。

  她感到气短头晕。
  凯瑟琳明白,自己该冷静下来。动动你的脑子,凯瑟琳。倾尽全力之后,她哄劝自己进入冥想状态。
  罗伯特·兰登的神智飘荡于虚空。他窥向无垠的虚无,寻找任何可以参照之物。什么也没找到。
  彻底黑暗。彻底寂静。彻底祥和。
  甚至没有地心引力能告诉他何谓上天。
  他的身体不见了。
  这准是死亡。
  时间仿佛被重迭、被拉长又被缩短,仿佛在这地方没有定向。他不知道究竟过了多久。
  十秒钟?十分钟?十天?
  突然,仿佛无限遥远的星际在剧烈爆炸,记忆开始显形,如冲击波一般飞穿浩瀚的虚无,又如巨浪般向兰登滚滚而来。
  霎那间,罗伯特·兰登有了记忆。图像疾速在他大脑飞掠……生动而恼人。
  他正仰面瞪视一张纹满图案的脸孔。一双强有力的手搬起他的头,重重地砸向地板。
  痛苦如火山般爆发……继而是黑暗。
  灰色的光。
  疼痛抽搐。
  记忆点滴汇集。兰登被拖着走,半昏半醒,被拖下去、下去、下去。拖着他的人在吟诵什么。
  真言有意……真言有为……真言能毁①……『注①:原文为拉丁文。』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质数的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点击阅读]
邦斯舅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谈及巴尔扎克,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高老头》、《欧叶妮·格朗台》、《幻灭》,而《邦斯舅舅》恐怕就要稍逊一筹了。然而,我们却读到了也许会令中国读者意外的评论。安德烈·纪德曾这样写道:“这也许是巴尔扎克众多杰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管怎么说,它是我阅读最勤的一部……我欣喜、迷醉……”他还写道:“不同凡响的《邦斯舅舅》,我先后读了三、四遍,现在我可以离开巴尔扎克了,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本书更精彩的作品了。 [点击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
阿甘正传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朋友:当白痴的滋味可不像巧克力。别人会嘲笑你,对你不耐烦,态度恶劣。呐,人家说,要善待不幸的人,可是我告诉你——事实不一定是这样。话虽如此,我并不埋怨,因为我自认生活过得很有意思,可以这么说。我生下来就是个白痴:我的智商将近七十,这个数字跟我的智力相符,他们是这么说的。 [点击阅读]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
高老头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伏盖公寓一个夫家姓伏盖,娘家姓龚弗冷的老妇人,四十年来在巴黎开着一所兼包皮容饭的公寓,坐落在拉丁区与圣·玛梭城关之间的圣·日内维新街上。大家称为伏盖家的这所寄宿舍,男女老少,一律招留,从来没有为了风化问题受过飞短流长的攻击,可是三十年间也不曾有姑娘们寄宿;而且非要家庭给曲生活费少得可怜,才能使一个青年男子住到这儿来。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ABC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在我的这本记叙性的书中,我摒弃了常规,仅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亲自处理过的一些案件和勘查过的现场,而其它章节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的。我希冀读者相信书中的情节是真实的。虽然在描述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及感情上过于细腻,可是我保证,这都是我当时精细的笔录。此外,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还亲自对它们进行过校对。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