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失落的秘符 - Chapter 69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他们到底要带我去哪儿?
  巴拉米蜷缩于越野车后车厢,双眼被蒙住了。车在国会大厦图书馆附近停了一下,然后继续往前行驶……但只走了一分钟左右。此时,越野车又停下了,大约只开过了一个街区。
  巴拉米听到一段含糊的对话。
  “对不起……不行……”有人用权威的语气说,“……闭馆了……”
  驾驶越野车的司机用同样威严的口气说:“中央情报局调查组……国家安全……”显然,这些名词、这种身份很有说服力,因为对方的语气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改变。
  “是的,当然……工作人员入口……”又传来一阵噪音,好像有一扇大车库门被拉开了,此时,那人又补充了一句,“需要我陪你们吗?进去后,你们无法通过——”
  “不。我们已经有钥匙了。”
  就算门卫大吃一惊也无济于事,太晚了。越野车再次开动。前进了约有五十码就停下来。沉重的车库门又被人拉上了。
  寂静。
  巴拉米意识到,自己一直在发抖。
  嘭!越野车的后车厢盖被打开了。巴拉米感到肩头一阵锐痛,有人拽住他的胳膊,把他拖出去,让他站定。挟持他的人一言不发,只是拉着他走了很长一段人行道。这儿有一股奇怪的泥土味,他想不出会是哪里。还有别人的脚步声,跟着他们一起走,这身份不明的人始终没有吭声。
  他们停在一扇门前,巴拉米听到刷电子门卡的“嘟嘟”声。门弹开了。巴拉米被粗暴地推着走过了好几条走廊。他忍不住注意到空气越来越温暖、越来越潮湿了。或许是个室内游泳池?不是。空气里的气味并不是氯……闻起来更像是单纯的泥土。
  我们到底在哪里?巴拉米心里明白,他们距离圆形大厅至多只有一两个街区之遥。他们又停下来,他再一次听到电子门卡打开了一道保险门。这扇门开启时,有轻微的“嘶嘶”声。当他们把他拉到门内时,扑面而来的气味让他恍然大悟。
  巴拉米现在意识到他们身在何处了。我的上帝啊!他经常来这里,但从没走过工作人员通道。这座宏伟壮观的玻璃建筑就在国会大厦三百码之外,照理说,这儿也属于国会大厦建筑群落。这地方归我管!巴拉米明白了:他们就是用他钥匙串上的门卡进入此地的。
  臂力强劲的挟持者推着他走上门道,沿着一条有风轻吹的走廊继续前行,感觉很熟悉。通常,这地方的闷热潮湿能让他放松。但今晚他汗如雨下。
  我们在这儿干什么?
  那人猛地一拉,巴拉米停下来,又被推倒在一条长凳上。强壮的挟持者解开他的手铐,又将他的手反扭到背后,重新铐上。
  “你们想从我这儿得到什么?”巴拉米问,心脏怦怦跳得很凶。
  回答他的是靴子走开的脚步声,玻璃门轻轻滑拢了。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他们想把我留在这儿?巴拉米使劲地甩动双手想挣脱手铐,此时他已是汗流浃背。我甚至不能自己解开眼罩吗?
  “救命!”他喊起来,“有人吗?”
  巴拉米也清楚,就算是惊惶高呼,也没人会听到他的求救。这座玻璃屋壮观极了——人称“丛林”——只要门都关上,内部就是完全密闭的。
  他们把我扔在丛林里,他心想,得到明天早上才会有人发现我。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什么。
  那声音很轻,几乎听不到,却把巴拉米吓了一大跳,好像聋了一辈子的人突然被声音惊着了。有什么在呼吸。非常近。
  他不是独自一人在长凳上。
  火柴头“嘶”一声划亮了,紧贴着他的脸,他都能感到一阵灼热。巴拉米退缩了一下,出于本能地猛力拉扯手铐。
  随后,毫无预警地,有只手摸上他的脸,移走了他的眼罩。
  当佐藤井上把火柴凑近叼在嘴边的香烟时,他眼前的火焰在佐藤的的黑眼睛254
  里映照着,她的烟和巴拉米的脸之间只隔了几英寸。
  月光从玻璃天顶上倾泻下来,她借着月光凝视着他。看到他张皇失措,她好像挺满意。
  “那么,巴拉米先生,”佐藤说着甩灭火柴。“我们从哪里说起?”
或许您还会喜欢:
包法利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荐语:未满十八岁请在家长指导下阅读本书。版本较好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周克希先生的译本。价廉物美,仅10元一本,现在最便宜最没有人看的恐怕就是这些名著了。【小说】--引言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因为不满意夫妻生活平淡无奇而和别人通|奸,最终因此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的故事。 [点击阅读]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匹克威克派除却疑云,把黑暗化为耀眼的光明,使不朽的匹克威克的光荣事业的早期历史免于湮没,这第一线光辉,是检阅匹克威克社文献中如下的记载得来的;编者把这个记录呈献于读者之前,感到最大的荣幸,这证明了托付给他的浩瀚的文件的时候所具有的小心谨慎、孜孜不倦的勤勉和高超的眼力。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二日。主席,匹克威克社永任副社长约瑟夫·史密格斯阁下。一致通过如下的决议。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叶盘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地球夕阳西坠,黄昏的祭坛下,地球,接受我双手合十最后的顶礼!女中俊杰,你历来受到英雄的尊崇。你温柔而刚烈,秉性中揉合着男性、女性的迥异气质;以不堪忍受的冲突摇撼人们的生活。你右手擎着斟满琼浆的金钟,左手将其击碎。你的游乐场响彻尖刻的讥嘲。你剥夺英雄们享受高尚生活的权力。你赋于“至善”以无上价值,你不怜悯可怜虫。你在繁茂的枝叶间隐藏了无休无止的拼搏,果实里准备胜利花环。 [点击阅读]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名利场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故事取材于很热闹的英国十九世纪中上层社会。当时国家强盛,工商业发达,由榨压殖民地或剥削劳工而发财的富商大贾正主宰着这个社会,英法两国争权的战争也在这时响起了炮声。 [点击阅读]
在人间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写于1914年。讲述的是阿廖沙11岁时,母亲不幸去世,外祖父也破了产,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轮船上做过杂工,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廖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激发了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