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失落的秘符 - Chapter 16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警卫队长特伦特·安德森迅速地跑回国会大厦的圆形大厅,冲着没抓到人的警卫们一顿咆哮。有个警卫在东出口附近的隐蔽处发现了一个吊腕带和一件军需店的夹克。
  那该死的家伙大模大样溜走了!
  安德森命人查看外部监控器,可是什么也没发现,那人可能早就跑了。
  此刻,当安德森走进圆形大厅巡查时,看见现场已如预料般处置好了。通往圆形大厅的所有四个入口都封住了,警卫故意采用一种不引人注目的方式——遮上一条天鹅绒帘子,站上一名警卫,向游客连声道歉,再竖上一块本厅因清洁原因暂时关闭的告示牌。刚才在场的那十来个证人都被带到大厅东侧,警卫在那儿没收了各人的手机和相机,安德森最不想看见的就是其中一位游客会将手机摄下的图像发给CNN。
  羁留的目击证人中,有个高个深色头发的男子,身穿斜纹软呢运动外套,一直想从人群中挣扎出去找警卫的头儿说话。这会儿他正跟身边的警卫激烈地讨论着什么。
  “过一会儿我会和他谈的。”安德森向那边的警卫喊道。“现在,这儿的每一个人都要留在大堂里,直到我们把事情调查清楚。”
  安德森把目光转向那只手,它仍然触目惊心地立在大厅中央。看在上帝的分上。在国会大厦担任警卫的十五年里,他还是见过一些奇特的东西的。但从没见过像这样的。
  法医最好赶快过来,把这玩意儿从我这儿拿出去。
  安德森朝那只手凑近了些,看清它是戳在一个木制底座的尖桩上竖立起来的。木头和血肉,他明白了。金属探测器查不出来。这里惟一的金属是那枚硕大的金戒指,安德森估计这戒指大概曾被测到过,要不就是嫌犯从死人指头上取下套在自己手指上了。
  安德森蹲下来仔细研究这只手。看上去,这手的主人似乎有六十来岁。戒指上镌着华丽纹样:双头鸟和数字三十三。安德森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真正吸引他目光的是文在拇指和食指上细微的刺青。
  真他妈的变态。
  “队长,”一名警卫匆匆跑来,拿着一部手机。“找你的,安全中心总机转过来的。”
  安德森嗔怒地看着他,好像看着一个不正常的人。“没看见我正在忙吗?”
  他咆哮道。
  警卫的脸刷的白了。他掩口悄声道:“是中央情报局。”
  安德森一怔。中情局都知道这事了?
  “是他们的安全部。”
  安德森的身子变得僵硬了。该死的。他不安地瞟了一眼警卫手中的电话。

  在华盛顿浩瀚的情报机构海洋里,中央情报局安全部就如同百慕大三角洲一般——神秘兮兮、阴险奸诈,所有知道他们的人都避之唯恐不及。这个机构由中央情报局出于某种奇怪的目的而设立,显然带着自我毁灭的使命——其职责是对中央情报局自身进行监控。安全部是一个强大的内部事务机构,监控着中央情报局所有雇员的违法行为:盗用基金、出售机密、窃取尖端技术、使用非法的虐待手段,等等。
  他们监视美国间谍。
  由于对所有事关国家安全的事务拥有调查的自由行动权,安全部可以把手伸得很长、也很有效。安德森摸不清他们怎么会对国会大厦这一事件发生兴趣,也不明白风声怎么这么快就透到他们那边去了。这只能再一次证明安全部真的是无处不在。据安德森所知,他们在国会大厦装有自己直接掌控的安全摄像机。这次事件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不关他们的事儿,然而安德森正要处理这只斩下来的手,电话就来了,未免也太巧合了。
  “队长,”警卫把手机递给他,像是抛出一只烫手的山芋。“你得赶快接听这个电话。这是……”他停了一下,蹦出两个音节。“佐-藤。”
  安德森斜着眼看警卫。你开什么玩笑?他的手掌心开始冒汗。佐藤亲自来处理这事儿?
  这位安全部的头儿——佐藤井上部长——是探员圈里的传奇人物。佐藤出生于珍珠港事件后设在加利福尼亚曼萨纳的日本侨民战时营,是一个熬过了战争的顽强幸存者,从不忘记战争的可怕,也牢记军事情报不足的危险教训。如今,佐藤已跻身美国情报机构最机密、也最炙手可热的职位,可谓久经考验的强硬派爱国者,更是让对手吓破胆的厉害角色。虽然这位夫人让人闻风丧胆,却很少抛头露面,在中央情报局里非常低调,像是一个利维坦①,只在吞噬猎物时才浮出水面。
  『注①:利维坦(leviathan),《圣经》中描述的一个力大无穷的海怪。』安德森和佐藤只打过一次照面,那双冷冷的黑眼睛足以看到你骨子里去,这让他记忆犹新,他真庆幸这会儿只需在电话里跟她打交道。
  安德森接过电话,凑近嘴边。“佐藤部长,”他尽量用和悦的声音说,“我是安德森队长。我——”
  “现在你们大厦里有一个人,我需要马上和他通话。”这绝对是安全部部长的声音——就像沙砾吱吱嘎嘎地刮在黑板上。喉癌手术在佐藤的脖子上留下了伤疤,也相应地导致声调失常。“我要你马上去给我把他找来。”

  就这事?你要我去找个人?安德森突然觉得也许这通电话真的只是个巧合。
  “你要找谁?”
  “他的名字叫罗伯特·兰登。我相信他现在就在你们大楼里面。”
  兰登?这个名字听起来依稀有些熟悉,但安德森不能十分肯定。他现在还不能肯定佐藤是否已经知道那只手的事。“我正在圆形大厅,”安德森说,“确实有一些游客在这里……请稍等。”他放低手机朝那边的人群喊道。“大家注意,你们中间是否有一个叫罗伯特·兰登的人?”
  一阵短暂的沉默后,一个低沉的声音从游客中传来。
  “是的,我就是罗伯特·兰登。”
  佐藤知道一切。安德森伸长脖子想看清楚那个说话的人。
  就是刚才竭力想要挤出人群跟他说话的人。他看上去一脸困扰……但他的模样真的有些眼熟。
  安德森把手机举到嘴边。“夫人,兰登先生来了。”
  “让他接听。”佐藤沙哑的声音说。
  安德森吸了口气,幸好是他,可别再找我。“请稍等。”他挥手让兰登过来。
  兰登走近时,安德森突然意识到为什么这个名字听起来这么熟。我刚好读过有关此人的文章。他来这儿干什么?
  虽说兰登有着六英尺的身高和运动员的体魄,但安德森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他还以为能从梵蒂冈爆炸案和巴黎追捕中生还的人肯定特有范儿,可这个人却一点酷劲儿都没有。这个家伙穿着路夫休闲鞋……还能逃开法国警察的追捕?在安德森眼里,他看上去更像是在某个常春藤名校图书馆里遇见的正在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角色。
  “兰登先生?”安德森向他迎了过去。“我是安德森警长,负责这里的安全保卫。你有一个电话。”
  “找我?”兰登的蓝眼睛里神色不安,忧心忡忡。
  安德森把手机递过去,“是中央情报局安全部打来的。”
  “我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么个部门。”
  安德森幸灾乐祸地笑笑。“没错,先生,但他们听说过你。”
  兰登接过手机放到耳边。“喂?”
  “罗伯特·兰登?”佐藤部长沙哑的声音在电话中响起,安德森都能听见。
  “我就是。”兰登回答。
  安德森凑上去,想听清佐藤部长说什么。
  “我是佐藤井上部长,兰登先生,我正在处理一桩危机事件,我相信你的信息能对我有所帮助。”
  兰登现出希望的神色。“是关于彼得·所罗门的事情吗?你知道他在哪儿?”
  彼得·所罗门?安德森完全堕入五里雾中。

  “教授,”佐藤回答,“我要问的问题事关重大。”
  “彼得·所罗门现在有很大的麻烦,”兰登喊道,“有个疯子刚——”
  “对不起——”佐藤打断他的话。
  安德森退缩到一边。太糟了。在电话中打断一个中央情报局高官的问话?只有平民才会犯这么傻的错误。我还以为兰登会聪明一些呢。
  “仔细听着,”佐藤说,“如我所说,这个国家正面临危机。有人建议我来找你,说你有重要的信息可以帮我化解这场危机。现在,我再问你一遍,你掌握的信息是什么?”
  兰登完全摸不着头脑了。“部长,我一点都不明白你在说什么。我所关心的是找到彼得和——”
  “不明白?”佐藤问。
  安德森看到兰登有些被激怒了。这位教授用咄咄逼人的口气说。“是的,先生。我完全不明白。”
  安德森躲了开去。错,错,错,罗伯特·兰登在与佐藤部长的通话中犯了个非常严重的错误。
  真是难以置信,安德森现在意识到已经太晚了。他惊讶地看见佐藤部长出现在圆形大厅的那一头,正快速朝兰登身后走来。佐藤就在这幢大楼里!安德森屏住呼吸,神经绷紧。兰登却浑然不觉。
  部长悄悄逼近了,耳边贴着手机,黑色的眼睛像两具激光器,直射在兰登后背上。
  兰登紧攥着警卫队长的手机,安全部部长的逼问更加重了他的怒气。“对不起,先生,”兰登简洁地说,
  “我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我想从你这里得到什么?”安全部部长那刮在黑板上似的声音在兰登的手机里炸响,尖厉而嗡嗡作响,像是垂死的人挣扎着发出的喊叫。
  这人一边说着,兰登一边感到有人在他肩上拍了一下。他转过身来,眼睛向下瞄去……一个身材娇小的日裔女子正对着他看。她那张布满斑点的脸上怒气逼人,她头发稀疏,牙齿被烟草熏得黄黄的,脖子上横过一道平直的白色伤疤。这女人粗糙的手里握着的手机还贴在耳边,当她的嘴唇蠕动时,兰登认出来,这就是刚才还在手机里听到的焦躁嗓音。
  “我想从你这里得到什么,教授?”她平静地合上手机,瞪视着他。“首先,你应该停止称呼我‘先生’。”
  兰登呆住了,结结巴巴地说。“夫人,我……向你道歉。这儿的信号不太好,所以——”
  “信号非常好,教授。”她说,“而我对废话的容忍度就没那么好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葬礼之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老蓝斯坎伯拖着蹒跚的脚步,一个房间接一个房间地,逐一拉起房里的百叶窗。他那粘湿的双眼,不时地望向窗外,挤出了满脸的皱纹。他们就快要从火葬场回来了。他老迈的脚步加快了些。窗子这么多。“思德比府邸”是一幢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哥德式大建筑。每个房间的窗帘都是豪华锦缎或天鹅绒,有些墙面上仍旧系挂着丝绸,尽管这些都已年久褪色。 [点击阅读]
蒙面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在他面前将信整齐地放成一摞。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封,琢磨了一会儿上面的地址,然后用放在早餐桌上的专用裁纸刀将信封背面纵向裁开,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在里面还有一个信封,用紫色的蜡仔细地封好,上面有“亲启保密”的字样。赫尔充里。波洛那鸡蛋形的脸上的眉毛向上扬了扬。他喃喃道;“耐心点,这就来了!”又一次用上了那把裁纸刀。这一次信封里出来了一封信-字迹颤巍巍的,又长又尖。好些字重重地画上了线。 [点击阅读]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将近子夜时分,一个人穿过协和广场(巴黎最大的广场,位于塞纳河右岸,城西北部。译注)。他虽然穿着贵重的皮毛大衣,还是不难使人看出他体弱多病,穷困潦倒。这个人长着一副老鼠的面孔。谁也不会认为这样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在生活中会起什么作用。但正是他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发挥着他的作用。此时此刻,有一使命催他回家。但在回家之前,他还要做一件交易。而那一使命和这一交易是互不相干的。 [点击阅读]
蓝色长廊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男子已经意识朦胧。女子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周围的景物,或许刚才猛地受到了撞击,才失去了知觉。这一撞非同小可,驾驶座上已空无一人,车子正缓缓地向路边滑动,挡风玻璃的前端已接近没有护栏的路边。女子双眼模糊,她在潜意识里想到,男子曾经告诉过她这一带的悬崖有两百米深。如果车子照此滑落下去——而此时那位男子却困在副驾驶席上神志不清。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藏金潭夺宝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圣诞!这是两个多么可亲、多么令人神往的字眼!我是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在哪个民族或哪个时代的语汇里,再也没有第二个如此深奥如此神圣的字眼,圣诞是年年都会到来的普普通通的节庆日子,是全家快乐的团聚、小孩充满喜悦的日子。有的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真诚的呼唤:“过去和现在的耶稣基督,你永远在我们心中!”有的人情不自禁地亮起歌喉或至少让他的孩子们唱起欢乐颂:世界走向毁灭时,基督诞生到世界。 [点击阅读]
蝇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一个金发男孩从最后几英尺的岩壁上滑溜下来,开始小心翼翼地找条道儿奔向环礁湖。尽管他已脱掉校服式的毛线衫,这会儿提在手里任其飘摇,灰色的衬衫却仍然粘在身上,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前额。在他周围,一条狭长的断层岩直插林莽深处,一切都沐浴在阳光之中。 [点击阅读]
血字的研究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八七八年我在伦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以后,就到内特黎去进修军医的必修课程。我在那里读完了我的课程以后,立刻就被派往诺桑伯兰第五明火枪团充当军医助理。这个团当时驻扎在印度。在我还没有赶到部队以前,第二次阿富汗战役就爆发了。我在孟买上岸的时候,听说我所属的那个部队已经穿过山隘,向前挺进,深入敌境了。虽然如此,我还是跟着一群和我一样掉队的军官赶上前去,平安地到达了坎达哈。 [点击阅读]
被偷换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田龟规则1古义人躺在书房的简易床上,戴着耳机专注地听着录音机。“好了,我该到那边去了。”接着“咚”地响了一声,隔了一会儿,吾良又接着说:“不过我和你之间的通信并不会中断,因为我特意准备了田龟程序。现在你那边的时间已经很晚了,你休息吧。”古义人听不明白吾良什么意思,只感觉一阵撕心裂肺的痛楚。默然良久,他才把田龟放回书架,打算睡觉。 [点击阅读]
西方哲学史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