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神秘岛 - 《神秘岛》读后感——《神秘岛》书评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神秘岛》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最经典的三部曲的第三部。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神秘岛》叙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有五个被困在南军的北方人,他们是工程师——史密斯工程师、战地记者——史皮莱特、哈丁的仆人——奈伯、水手——潘克洛夫特和他养的孤儿——赫伯特。另外还有一只训练有素的探险犬,属于史密斯的。他们趁一次机会用气球逃脱了,他们中途被风暴吹落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但是他们并没有绝望,而是团结起来。
  来到孤岛,大家一致推选史密斯工程师为首领,开始了原始社会的生活,经过大家的努力,“居民”们有了两个住宅,建了一条护“城”河,还有大刀、弓箭、钉子等等,存粮食的地方和汤锅都有了,还有面包吃,居民们的日子过得很充实,大家也更加团结了,在岛上还安了一个电台。可是也有许多离奇的事发生了:一次赫伯特得了疾病,就在他得了恶性疟疾快死时却找到了救命药,海盗船入侵他们的家园时被水雷炸飞,剩余的五个匪徒在岛上流窜了四个月后却突然被杀死了,身上只有一个红点,以及一个装有了他们最需要的皮箱在他们乘船出行时搁浅在河滩上……这些怪事使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本书最后,他们才知道这些都是尼摩船长做的(《海底两万里》中的主要人物)。原来尼摩是六年前来到这里的,把林肯岛当作停泊鹦鹉螺号潜艇的秘密港口之一。他偶然发现这些被抛弃在荒岛,没有任何资源的落难者,但他又不愿意暴露自己,因此常常在与他们住所相通的一个井口偷听他们的谈话。他发现这些人非常诚实,富有活力,而且相互团结友爱,船长逐渐对他们产生兴趣。他情不自禁地深入到他们生活中去。而之后尼摩还帮他们到塔布岛留字条,但回来后不久他却病死了。最后遇难者乘邓肯号回到祖国,用尼摩船长留下的财产买下了一块土地,大家还是团结在一起,因为他们知道,荒岛上如果他们不团结,是不可能活下来的。
  是的,如果他们不团结是活不下来的.如果一个人在荒岛生活,又怎能耐住寂寞,一个人怎么能发现制造东西,而他们这五个人也是缺一不可:缺了工程师,他们无法制造生活用品,无法知道自己的地理位置,就连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得到的火都无法摄取;缺了水手,他们不能制造船只去塔布岛救人;缺了赫伯特,他们吃的东西就没有了安全保障,因为其他人并不知野菜是否有毒……如果他们不团结,也就不能战胜海盗;如果他们不团结,就不能将这里从一无所有变为应有尽有。古今中外有无数实例说的就是团结精神的重要性,比如: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_奥斯特洛夫斯基。而我们中国人往往就是输在这里,比如说:当足球比赛是世界性的时候,中国队是很难踢出国门的,而中国队的强项则是单打,比如:乒乓球。这是因为像足球这样的运动,是体现每个队的团体合作精神,它不是一个人怎样把球踢进去的事,而是需要11人在共同配合下,把一个足球踢进去,而有些队员们只想着个人进球时的荣耀却忽视了合作的重要。
  牺牲精神有时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尼摩船长在病入膏肓之时,还不忘帮助这些人.他独自驾船去几千英里之外的塔波岛,而他驾的船,只是一只最普通无法抵挡风暴的小船,并且他出航的时间是太平洋风雨交加的时候。上岛之后他留了一张纸条在岛中的屋中,纸上说:“岛上的已经在另一个岛上,岛上还有5人,请营救他们.”如果不是尼摩船长,这些人再次遇险时,也不会有人来救他们,他们就会在海岛毁灭之后饿死在寸草不生的岩石上饿死。
  做到承诺是一个人做人之本.当火山爆发,这些遇难者再次遇难时,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来接从前那个罪不可赦的爱尔顿.十三年前,他们曾约定当船长觉得爱尔顿已经赎清了罪,就来接他,船长去塔布岛看到那张纸条后,就在遇难者几乎绝望时,他们来了,他们做到了当初的承诺。
  这就是我读这本书的收获,一个人必须拥有的精神:团结的精神、牺牲的精神,还要信守承诺。
或许您还会喜欢:
相约星期二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余秋雨一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 [点击阅读]
紧急传染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1991年6月12日,这是暮春的一个近似完美的日子。天已破晓,阳光触摸着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美国大部、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期待着阳光明媚的蓝天、只是气象雷达显示雷暴云团即将来临,估计会从平原伸向田纳西河谷。已经有预报,从白令海峡移动过来的阵雨云可能覆盖阿拉斯加的西沃德半岛。这个6月12日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与以往的6月12日没什么两样,只有一个奇怪的迹象除外。 [点击阅读]
静静的顿河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评论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3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天灰灰的,冷得怕人,狗闻不到气味。黑色的大母狗嗅嗅熊的踪迹,缩了回去,夹着尾巴躲进狗群里。这群狗凄惨地蜷缩在河岸边,任凭寒风抽打。风钻过层层羊毛和皮衣,齐特也觉得冷,该死的寒气对人对狗都一样,可他却不得不待在原地。想到这里,他的嘴扭成一团,满脸疖子因恼怒而发红。我本该安安全全留在长城,照料那群臭乌鸦,为伊蒙老师傅生火才对。 [点击阅读]
古拉格群岛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在专政时代,在处于敌人四面八方包皮围的情况下,我们有时表现出了不应有的温和、不应有的心软”克雷连科:在审理“工业党”案件时的发言第一章逮捕这个神秘的群岛人们是怎样进去的呢?到那里,时时刻刻有飞机飞去,船舶开去,火车隆隆驶去——可是它们上面却没有标明目的地的字样。售票员也好,苏联旅行社和国际旅行社的经理人员也好,如果你向他们询问到那里去的票子,他们会感到惊异。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