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山楂树之恋 - 《山楂树之恋》读书笔记·“阅读愤青”的读书报告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如果不是大脸家路警同学的推荐,也许真的就这样错过了。不喜欢它大红色*的腰封,看了多次简介也没明白究竟好在哪里,索性*更懒得去查书评,生怕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希望或者失望。
  饶是如此,毕竟是朋友推荐。还是存了期待。
  列进当当的购书单,货发过来却独缺了这本。一次两次,终于有货,自己都舒了口气,彷佛完成项任务。
  而事实是拿到书我便倒抽了一口凉气。原来大红色*书封上白色*的不是花纹,是密密麻麻的推荐。从正职作家到导演到演员到房地产大亨再到传媒名人, 头皮就有点发麻(说我无聊也好恶趣味也好反正我就是讨厌一本书打着谁谁谁推荐的旗号,显得太没有底气)。更何况是这样苏联的名字,是那样褶皱里都泛着黄旧 的红色*年代。而且,居然是那么大部头!
  当场就苦笑了:难道是为了拿过去缓解我这失恋人的悲伤?还是我长了一张需要忆苦思甜的脸?
  并不是快餐阅读爱好者,却始终不能接受某类文学。所谓伤痕文学,所谓大时代中的个人悲欢,所谓“久远”到80后“一定”无法了解的“古老”爱 情,动辄作痛心疾首状。有这种姿态的作者,写出的文字无论如何放缓,读来总觉得咄咄逼人,不厚道点说,有点像祥林嫂。见了人就扑过来见缝插针掏心掏肺说着 过去,想要落跑都来不及。还有一种就是时代感太过强烈的文字。作者写的是时代,而不是人。他们的主人公,大多夹在滚滚的时光洪流中步履踉跄,面目模糊。存 在的意义完全是为了凸显时代而服务。然这种文字,很少会写的好看。彷佛是作者打了太过宏大的底稿框架,要填补时却又吃力;又或者本想画卷中姹紫嫣红,到头 来却发现背景比人物还要华丽细致。他写的伤神,我读起来也吃力。不如敬而远之。

  自己亦有疑惑,所谓作家,难道不是应该用文字刻画描摹出各种各样的情来打动人心?那些虚套就是文化?《红岩》之所以现在还有人愿意读也是因为烈士们对国家的情。而至于国家,天地,时代,它们长久的存在本身便是基于某种巨大的无情。说白了就是你能爱它,它永不会爱你。
  好吧,牢骚完毕。作为对您能有耐心看完这么长抱怨的回报是:如果你也是如我一样浅薄幼稚的“阅读愤青“。那么我可以保证,经检验,这本书不会让你讨厌。
  可是我又开始踌躇究竟要不要向别人推荐这本书。因为阅读过程中我掉了很多次泪。以至于至今无法详细的复述书里的情节。感情太过复杂,不是自伤,不是同情,甚至也不是感动。心里有种久违的澈澄的东西满上来满上来,不知不觉,就是满脸的泪。
  我最初的怀疑是是不是这故事实在太美了。它的美源于它的真实细致和它的普遍性*——好吧虽然我很不愿意这么文艺但是我还是得说这也许就是爱情的 普遍性*。爱情最初产生时的互相吸引和惴惴不安,猜测对方心意猜到自己都心痛时的紧张与矛盾,真相大白时略微的慌乱和铺天盖地的甜蜜。还有爱着的人彼此间的 思念,担忧,怜惜,因为爱情而渐渐成长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甚至,甚至还有自己都无法分辨来源的属于人类本性*属于两情相悦时不能抑制的性*冲动。这种细致的 存在感,这种爱情的普遍性*让这个故事永远都不会“过时”。

  因为无论哪朝哪代,无论你是农妇还是公主,爱情都是这样的。不能速成,没有捷径。永远这样数据庞大到无法计算轨迹。
  哲学上讲共性*寓于个性*。以前我不能明白,现在却明白了。爱情的共性*在这个故事里是附属性*质。犹如玉石上的光芒,它增添了玉石的神韵与光彩,但却是由玉石本身的质感而得来的。被静秋故事的不同所打动,才会更为这种相同动容。(我是不是又开始做辨析题了――。)
  免不了又要提到时代,这是静秋故事里最大的不同,也是无法被摒除的因素。他和她的相遇里,有时代的印记;他和她的考验里,有时代的印记;他和 她周围的人物,事件,空气都是时代。而这种时代感好像舞台上忘记撤掉的旧布景,在-阴-影里默默的看着他和她用力的爱着彼此,它的存在妥贴到几乎让人无法察 觉,却是真实的一部分。若是抽掉这个背景,他和她,不能说一定会怎样,但一定是另外的一个故事。

  一口气看完一本书时却突然有些害怕,害怕如果这本书换成别人写还会不会这样动人。如果说这个故事本身是个美女,那么过于浮华过于感性*的语言无 异于浓妆,固然艳丽无匹,却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她的秀丽;可是过于平实沉重的文笔又会使她变得刻板无趣。而艾米的文字初读时并不觉特别出色*,悠闲,轻松, 没有特别大的野心。慢条斯理的,一句一句,不拖沓累赘,却也不是锐利的简洁干练。等看到中间时却忍不住会有些讶异。这种流畅通透,这种慢慢渗透的清澈明 净,有种天然的精致。是智慧,也是气质。
  这种搭配太过完美,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形容。只能说好像一位你特别喜欢的长辈,在她(他)的身上你看不到岁月的痕迹。她的所有经历都只是经历而已,不是她倚老卖老感慨万千的依据,也不是她追赶潮流时竭力要抛弃的累赘。
  她就这样微微笑着看着你,说:恩,是有这么一个故事的。你想听?好吧。
  最后的最后,我要说:老三不是情圣。我不喜欢这个名字。
  他只是,太爱她。
或许您还会喜欢:
朝内81号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0
摘要:城市从地铁的第一班车开始苏醒,叮叮当当的装进去一个个睡眼朦胧的虫子,哈气连天的开始看免费报纸玩手机显配电子书飞媚眼等艳遇。呼啸的列车穿越无边黑暗的地下,连接着数不清的空洞和阴霾,那些只有老鼠飞蛾蠕虫才能到达的伸手不见触角的地方,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啃食和狞笑。让人无语的安检仪肮脏的吞噬者红男绿女仔细的包皮包皮和混合着民工编织袋的余尘一直嘟嘟的进站。“您等会,您这包皮得打开我们手检下。 [点击阅读]
杀人蚁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1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学的自然课老师无论如何没想到她给学生留的一项家庭作业改变了世界。这个改变首先涉及到地球上的很多官员。上至一品国家元首,下至最小的芝麻官儿。成千上万的人不明不白地丧失生命。恐惧袭击人类。2自然课杨老师在下课前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后天上自然课时,每位同学用玻璃瓶带5只蚂蚁来。杨老师要用这些蚂蚁给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到了下次上自然课的时间。 [点击阅读]
李家庄的变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李家庄有座龙王庙,看庙的叫"老宋"。老宋原来也有名字,可是因为他的年纪老,谁也不提他的名字;又因为他的地位低,谁也不加什么称呼,不论白胡老汉,不论才会说话的小孩,大家一致都叫他"老宋"。抗战以前的八九年,这龙王庙也办祭祀,也算村公所;修德堂东家李如珍也是村长也是社首,因此老宋也有两份差--是村警也是庙管。庙里挂着一口钟,老宋最喜欢听见钟响。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2 盛开的师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上个日记本写到:我们师徒五个历尽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磨万难、千妖百怪、千娇百媚,终于来到了西天佛祖处,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当我们这群罗汉果还没来得及变成开心果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们回去的路上,观音老母掐指一算,说我们还没有达到九九八十一难的指标,还差一难。 [点击阅读]
没有语言的生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王老炳和他的聋儿子王家宽在坡地上除草,玉米已高过人头,他们弯腰除草的时候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在王老炳停下来吸烟的瞬间,他才能听到王家宽刮草的声音。王家宽在玉米林里刮草的声音响亮而且富于节奏,王老炳以此判断出儿子很勤劳。那些生机勃勃的杂草,被王老炳锋利的刮子斩首,老鼠和虫子窜出它们的巢四处流浪。王老炳看见一团黑色的东西向他头部扑来,当他意识到撞了蜂巢的时候,他的头部、脸蛋以及颈部全被马蜂包围。 [点击阅读]
沧浪之水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0
摘要:故事梗概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 [点击阅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0
摘要:第1章序冯唐最爱议论“我爸我妈”,口角生风,调笑无忌。若落到批评家手里,这也许就是一个好例,“弑父”、“弑母”云云,有一大套理论等着他。但冯唐还“弑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死机。 [点击阅读]
火蓝刀锋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万籁俱寂。忽然,两道雪白的光线划破了被黑暗凝固成一团的空间。光线下有隐约的海浪翻滚,一片汪洋大海上,两艘海军巡逻舰艇正破浪而来。舰艇上的指挥室内,站在液晶屏幕前向大家做介绍的是海军上校武钢。旁边一个目光炯炯的精干小伙子,手里正玩弄着一把火蓝匕首,转动间刀刃寒光毕现。此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龙百川。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