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色眼识人 - 第七章红色过当(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七章红色过当(1)
  聒噪咋乎惹人厌烦
  索取赞美综合征
  红色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优势,然而因为内心对“受到他人关注和欣赏”的渴求,当他们无法遏制时,很容易被贴上“爱出风头”的标签,童年时便可见端倪。
  去一个朋友家串门,他红色的儿子充满热情地把零食全部贡献出来让我尽情享用,然后抓住我开讲幼儿园里学来的笑话,讲完后,我称赞他无比精彩。十五分钟后,他又跑来继续阐述之前的故事,且更加投入。过了一会他表哥来了,小家伙又去讲给他听,且一遍又一遍。整晚听到的同一版本就重复了六遍,看来,这孩子是患了“索取赞美综合征”。
  若干年后,我的朋友老邬在他的小品文中描述了一个红色的成人,与童年红色孩子的精髓如出一辙:
  最初见到c时,他的头发大波大浪,强烈着上世纪的文化和浪漫。现在,他的头发已处理得不那么长了,并和衬衫香水等协调出很经商的样子。只是一旦动弹起来,你还是能看到他曾经担负过的一系列角色:代课教师、律师、业余朗诵爱好者、保洁人员、户外家具供应商、小型房地产开发商,以及幼年失去母亲后被姐姐们宠坏的弟弟。这个极具推动力的男人,在资源和自身条件很不理想的那些日子里,他总能实现他的推动,无论是推动女人、还是推动事业。他能让一个十九岁的女孩在半小时后,对他的感受流畅地实现从叔叔向情人的转折。他能在飞机上、酒席上、画展上,结识后来给他带来重大商机的人士。

  c是个很热闹的人。他总是要在聚会上讲故事,在场的十人中有一人没听过,他就会把一个和他有关的故事,像第一次那样再讲一遍。他真的训练出了一大帮很谙于配合的朋友,他们的表情上,总能不流露因早已听过七八遍而可能产生的疲惫,并仍会不厌其烦地参与鼓掌。c还会适时地提议大家接受他的一次朗诵,并说明,如果他一时想不起词来,请大家原谅,那首诗已二十多年从未碰过了。诵毕,从呆若木鸡的人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二十多年没碰的东西,他竟能如此朗朗演绎!但是,第二天,会有没参加昨晚聚会的好事者问道:c昨晚是不是又朗诵了那首“啊,岩石上的大树啊”?
  红色的表现力毋庸置疑,恰如其分地发挥让人羡慕,可惜红色缺乏分寸感,他们不知孰轻孰重,也不知如何控制。这种不分场合地表现,事毕,他们自己会捶胸顿足,没多久又旧病复发,故伎重演。
  红色的倾听极烂,那是因为:第一,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你讲的东西不能吸引他,他的大脑会被另外的事物所吸引;第二,他们太沉迷于自己的表演和那种被人们关注的享受了,以至于迫不及待地抢过你的话头,秀给你看。上天赐于他们吸引听众注意的能力如果善加运用,他们会是天生的演讲者;如果他们滥用,他们不停地喧嚣,持续希望别人永远关注的特点会惹人讨厌,尤其对于蓝色,那简直将是一种灾难性的感受。

  烦人的红娘
  红色单纯的乐于助人,的确让人心存感激、为之感动,但有时大脑并不判断是否份内之事,在方法上过于热烈必然适得其反。一个学员告诉我他红色父亲的轶事:
  我父亲是一个超红的人,将关心和帮助别人引为己任。某次他无意中听妈妈说到,我二姑怕上高一的女儿独自睡觉有坏人潜入(因曾有小偷摸到女儿房间偷东西),在那次事件发生后就提出陪女儿睡觉,然后夫妻就长期分房长达两年多。我妈对我爸说也就是感慨二姑对她女儿的迁就,而爸爸一听就情绪激动,说我表妹(二姑的女儿)太不懂事,怎能这样?一点也不为父母考虑,太没有人道了,一定要谈谈,非常激动!
  于是主动就抓来我表妹,“你也大了,该懂事了,该为父母着想,怎么这么大的人还要你妈陪着睡……”。我这位蓝色的表妹一声不响,面对我老爸热情感慨的一番话,答应回去就自己睡。结果回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哭,被她妈问了三天后才说了大舅恳谈的事,还责备妈妈怎么可以把这个事情告诉大舅。二姑当场就破口大骂我爸多管闲事。
  我始终坚信,“红娘”这个职业非常需要红色的特质,因为友人经营婚介所,数年前曾有一段时间周旋于此观察。据我的观察表明,优秀的“红娘”至少有一半来自于红色性格,盖因红色在天性里乐于助人、成人之美的性格特点在此行业可大放异彩。红色成就了很多婚姻,遗憾的是,有不少令人头晕的速配中蹩脚的撮合,也与红色脱不了干系。

  红色普遍的操作手法是:我手里有个女的(男的),然后将优点相互包皮装一下,彼此夸大;让双方都充满了无限憧憬和遐想的空间,心里撩拨得很有期待。一见面男女双方都开始痛苦不已,心里大骂红娘。当婉转地和红娘来感谢并拒绝时,红娘便开始促膝谈心,“你不能先看中外表啊,内在的素质才是重要的,其实他在工作上是应该很有主见的啊”。结果人家又不好意思和他挑明,而红娘还是持续地保持高昂状态,使人烦躁异常,惟恐逃避不及。
  红色希望别人能够全盘接受红色的好心,殊不知别人也有自己的想法,当红色发现别人不能接受时,觉得受到打击便消沉起来,这大可不必,惟需掌控分寸即可。
  女人发狂三部曲:粘人―委屈-发作
  虽然红色与蓝色都是情感需求度极高的两种性格,然而蓝色更需要心灵的默契,假使不能满足,顶多只是折磨自己。而红色对于情感上的高度需求经常通过语言和体态来表达,假使不能满足,便开始折磨他人。他们一厢情愿地以为别人和他们一样,有时完全是真心好意,但由于太希望受到关注,结果搞得不可收拾。
或许您还会喜欢:
木偶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作者风采: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点击阅读]
果壳中的宇宙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相对论简史霍金爱因斯坦是如何为20世纪两个基本理论,即相对论和量子论奠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是位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发现者,1879年诞生于德国的乌尔姆。次年他的全家即迁往慕尼黑。在那里他的父亲赫曼和叔父各自建立了一个小型的不很成功的电器公司。阿尔伯特并非神童,但是宣称他在学校中成绩劣等似乎又言过其实。1894年他的父亲公司倒闭,全家又迁往意大利的米兰。 [点击阅读]
柳林风声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肯尼斯·格雷厄姆(1859~1932)生于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童年很不幸,5岁丧母,随后丧父,几兄弟都由亲戚收养。中学毕业后,他没有钱继续读大学,20岁进英格兰银行工作,直到1908年,因在银行里被一疯汉用枪击伤而退休。他喜欢自然和文学,业余研究动物和写作,很早就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作家。 [点击阅读]
格列佛游记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点击阅读]
楼兰新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子愿我后生,常为君妻,好丑不相离。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一、朱砂佛印历史上鸿蒙初辟的时期,颟顸、野蛮、酷虐与巫术、卜噬、图腾一起,拥有着不可抵御的权势。有史学家把它比作恶魔,手指粗硬,指节稍稍用力地弯曲便有裂帛一样的声音传出来。许多无妄的生命在它的操纵下陪葬。在长达几千年的蒙昧里,文明被撕裂成片,然而它们学会包容,织成一张网,反过来将野蛮在潜移默化中同化。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0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续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0
摘要:2006年10月,深圳某小区。“胤禛,你真的如此恨我吗?真的如此……”他始终是没有来,他再不肯原谅我了,心像被生生撕裂了一般,疼痛以心脏为中心,一波一波地扩展到四肢百骸,觉得整个人难受得不能自己。不是已经死去了吗,为什么身体还会疼痛,为什么脑中还会有如此清晰的记忆。轻轻地动动指尖,指腹下能感觉到柔软的棉被。 [点击阅读]
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优点和缺点.一味去弥补性格缺点的人.只能将自己变得平凡;而发挥性格优点的人.却可以使自己出类拔萃——罗杰·安德生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仍不能成功?你知道吗?世界上几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从事着与自己性格格格不入的工作。尽管他们勘勤恳恳、任劳任怨,尽管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0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氏族之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当古尔丹召唤他们的时候,他们到来了,那些心甘情愿,甚至饥渴地将灵魂出卖给黑暗的人。他们曾经跟古尔丹一样,是有着坚定意志的生命。他们曾经研究自然世界和兽人在其中的归宿;曾向深林和平原上的野兽,天空中的鸟儿,海洋和河流中的鱼儿学习。他们曾经是这个循环的一部分,不多,也不少。这一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些过去的萨满,现在的术士们,曾极为短暂地品尝过力量,并发现那像舌头品尝到了一大滴蜜糖一样甘美无比。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