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日瓦戈医生 -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人比狼更凶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太不稳重了
  ———《日瓦戈医生》
  今天基本上按每天读一百页的速度读完了《日瓦戈医生》了,作品明显是一部怀疑苏联革命的作品!读完作品后,我想起了大学时代“无忧君”上课期间在下面骂系主任的这事了,当时系主任在讲国际法,好象讲的是关于战争罪那部分,系主任说20世纪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的是核武器,他听完此话就骂人家系主任无知,他自己说20世纪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的是共产主义运动。
  对人类历史来说,一个巨大的历史分水岭就是19世纪社会主义的诞生,它直接主导了人类20世纪的历史,但同时在人类历史上也没有哪个世纪都和20世纪一样让那么多人为辞藻的统治付出生命,在这个过程里,数以亿计的人阳光般为信仰献身,但他们的愚蠢就在于,辞藻许诺的幸福完全扭曲了对痛苦的敏感,因此可以说,他们死的可惜!
  这部作品就是通过俄罗斯一职业是医生的知识分子在革命过程里,本安稳的灵魂在革命里日益孤独又无依无靠,最要害的是他的孤独来自他心灵的清醒,他的绝望来自他没有能力脱离祖国的土地与历史,唯一的是疲倦的身心对死亡的渴望以及所爱女人的体温的回念!书中把革命进行过程中暴行描述的让人胆战心惊、毛骨悚然!

  日瓦戈医生因为是医生,殊死搏斗造成的大量伤亡,他是敌对双方都需要的人,导致了他不得不被贴上政治身份,处于忠诚战士与叛徒之间;因为处于革命风暴里,他也不得不拿枪杀死一个人,但他的职业是救死扶伤;与拉拉的自认为最美的爱情让他愧疚于对妻子的背叛与对孩子的责任中。在个体人力无法回转的运动中,他的心灵就一直跋涉在广袤的严寒冬季生死难以保证的俄罗斯母亲的土地上,他疲倦与孤独。拉拉的丈夫,一个坚定的几乎完美的革命主义者,却最后成为了被革命清算的对象,最后的选择是自杀!
  人类自身对自由渴望焕发的幸福追求没有错,错的是社会主义运动与民主国家这两个最冷酷动物的结合给我们最动听的幸福承诺,但我们没能力识别这个幸福属于辞藻的承诺!错的是革命的敌对双方把对无辜人的暴行演变为一场比赛!“他们的凶残被视为阶级意识的奇迹,他们的野蛮行为被当成无产阶级的坚毅和革命本能的典范”,这一切的原因是“革命是发挥积极作用人、片面的狂热者,和自我克制的天才知制造的”。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革命爆发地地自身缺乏哲学上的深思熟虑!

  马克思主义在他自身诞生的故乡没有生存空间的时候,却在俄罗斯与我们中国有了最热烈的响应,造成这一切的历史根源就在于我们两个民族都习惯于辞藻的统治,先是君主,接着是把社会主义与民族国家理念结合起来的革命!原因则在于我们两国的知识分子都有许多共同点:那就是对偶像的崇拜;奉行虚无的道德主义——好与坏,善与恶;以及对欧洲文明缺乏哲学上的深思熟虑。造成这个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祖国的社会运动所遵循的是旧的、外来的动机个信仰,并且不是来自原始材料,而是来自二手与三手!社会运动之所以这样就在于思想上缺乏独立的创造,造成这个的原因就在于知识人的保守性*产生的自卑情结的自负!这点在中国与日本面对西方文明冲击时知识人对待这个冲击的态度表现的尤其突出与明显!

  我们的历史过唱的让我们奉行对君主的崇拜,这样才有达则兼济天下的宏愿;又因为知识人的道德主义,因此对人、行为以及事态做好与坏、善与恶的道德界定外,不知道任何绝地价值、任何标准与任何社会方针!在我们的心灵了,需要特殊的强硬指令才让人能知道除过道德价值外,还存在其他可以想象的其他价值和标准!因此我们的灵魂与心灵一直缺乏理性*之光带给我们的快乐!这样其他的理性*价值、审美价值等容易被牺牲于道德价值!
  因此这部小说与《动物庄园》一样,是反乌托邦的,也就是怀疑辞藻对未来的许诺的!两部小说唯一不同的地方是,一个是通过真实的人反映了乌托邦被那些偏见之人带领实现时,人比狼更凶狠!而另一部则说通过动物比隐语,表达了对理性*的偏执狂搬信仰只会杀死自身,无任何自由与尊严可言!
  一个人当面对如此巨大的人为苦难,我们如何思索和承担,我们如何拯救自己的灵魂,在我个人看来,死亡是唯一可以守住良知的上帝!
或许您还会喜欢:
偶发空缺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0
摘要:6.11若发生如下三种情况之一,即认为偶发空缺出现:(1)地方议员未在规定时间内声明接受职位;(2)议会收到其辞职报告;(3)其死亡当天……——查尔斯·阿诺德-贝克《地方议会管理条例》,第七版星期天巴里·菲尔布拉泽不想出门吃晚饭。整个周末他都头痛欲裂,当地报纸约稿的截稿期马上就要到了,得拼命写完。 [点击阅读]
偷影子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莎士比亚爱情里最需要的,是想象力。每个人必须用尽全力和全部的想象力来形塑对方,并丝毫不向现实低头。那么,当双方的幻想相遇……就再也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象了。——罗曼·加里(RomainGary)我害怕黑夜,害怕夜影中不请自来的形影,它们在帏幔的褶皱里、在卧室的壁纸上舞动,再随时间消散。但只要我一回忆童年,它们便会再度现身,可怕又充满威胁性。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生于英国汉普郡,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的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活泼风趣的文字著称。有6个兄弟和一个姐姐,家境尚可。她的父亲乔治·奥斯汀(GeorgeAusten,1731年—1805年)是一名牧师,母亲名卡桑德拉(1739年—1827年)。 [点击阅读]
儿子与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4 人气:0
摘要: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二十世纪杰出的英国小说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劳伦斯于1885年9月11日诞生在诺丁汉郡伊斯特伍德矿区一个矿工家庭。做矿工的父亲因贫困而粗暴、酗酒,与当过教师的母亲感情日渐冷淡。母亲对儿子的畸型的爱,使劳伦斯长期依赖母亲而难以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健全的性爱能力。直到1910年11月,母亲病逝后,劳伦斯才挣扎着走出畸形母爱的怪圈。 [点击阅读]
元旦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她过去很坏……一向如此,他们常常在第五大道旅馆见面。”我母亲这么说,好像那一越轨的情景增加了她所提起的那对男女的罪过。她斜挎着眼镜,看着手里的编织活,声音厚重得嘶嘶作响,好像要烤焦她毫不倦怠的手指间编织的雪白童毯一样。(我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乐善好施的人,然而说出的话却尖酸刻薄,一点也不慈善。 [点击阅读]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自从那次涉谷四叶大厦现场演唱会结束之后,已经过了三个月。在这几个月中,事件的余波依旧冲击着莉莉周。 [点击阅读]
其他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印]戈斯这一时期②,诗人一开始便尝试一种新的样式——散文诗。虽然泰戈尔的大部分翻译作品都采用了散文诗这种形式,然而这些作品的孟加拉文原著,显然都是些出色的韵文。那么,诗人到底为什么动手写起了散文诗呢?人们自然会以为,采用散文诗写作与“散文”③《吉檀迦利》的成功(指英译本)有关,诗人自己也赞同这种观点(《再次集》导言)。 [点击阅读]
冒险史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一歇洛克-福尔摩斯始终称呼她为那位女人。我很少听见他提到她时用过别的称呼。在他的心目中,她才貌超群,其他女人无不黯然失色。这倒并不是说他对艾琳-艾德勒有什么近乎爱情的感情。因为对于他那强调理性、严谨刻板和令人钦佩、冷静沉着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特别是爱情这种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我认为,他简直是世界上一架用于推理和观察的最完美无瑕的机器。但是作为情人,他却会把自己置于错误的地位。 [点击阅读]
冤家,一个爱情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一章1赫尔曼·布罗德翻了个身,睁开一只眼睛。他睡得稀里糊涂,拿不准自己是在美国,在齐甫凯夫还是在德国难民营里。他甚至想象自己正躲在利普斯克的草料棚里。有时,这几处地方在他心里混在一起。他知道自己是在布鲁克林,可是他能听到纳粹分子的哈喝声。他们用刺刀乱捅,想把他吓出来,他拚命往草料棚深处钻。刺刀尖都碰到了他的脑袋。需要有个果断的动作才能完全清醒过来。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1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既然野人①已经死了,”眼看周围的树林逐渐黯淡,盖瑞不禁催促,“咱们回头吧。”“死人吓着你了吗?”威玛·罗伊斯爵士带着轻浅的笑意问。盖瑞并未中激将之计,年过五十的他也算得上是个老人,这辈子看过太多贵族子弟来来去去。“死了就是死了,”他说,“咱们何必追寻死人。”“你能确定他们真死了?”罗伊斯轻声问,“证据何在?”“威尔看到了,”盖瑞道,“我相信他说的话。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