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 第一部分 总统是这样炼成的(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总统是这样炼成的(1)世界上永远都会有帝王将相,也永远会有乞丐贫儿。但是,这中间没有永恒的定律,正像2000多年前陈胜所喊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很多人生而高贵,却因自己的无能而失去一切;很多人生而卑微,却因为自己的努力而成就伟业。那些能够从卑微到伟大的人,不是因为上天给他们的多,而是因为他们比别人付出的更多、忍受的更多。自古英雄多磨难,那些称王称霸、建功立业的人,很多都有着极其普通的出身,但是,比亚伯拉罕·林肯出身更低微的怕是不多见。1809年2月12日,亚伯拉罕·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伐木工人的家庭,说得仔细一点,那就是荒野上的一座孤独的小木屋里。1816年,林肯7岁,他们全家被赶出居住地。经过长途跋涉后,他们在茫茫荒野里找到一个窝棚居住了下来。贫困的家境让他没机会上学,他一生中进学校的时间,加在一起总共都不到一年,幼小的他只能每天跟着父亲在荒原上开垦、劳动。但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林肯依然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没钱买纸笔,他就在沙地上和木板上练习写字。他总是利用一切时间来读书,即使在放牛、砍柴、挖地时,怀里也总揣着一本书,休息的时候,一边啃着粗硬冰凉的玉米饼子,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到了晚上,他常常一个人在小油灯下读书到深夜。1826年,17岁的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幼年的经历使他能够吃苦受累,他什么活都干,打过短工,当过水手,也当过店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甚至还干过伐木、劈木头一类的重活。不管干什么,林肯都非常认真负责,诚恳待人。当店员时,他曾为了退还一个顾客多付的几分钱追赶十几里路。因为他的这些优秀品质,无论到哪里工作,他总是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值得注意的是,林肯无论干什么无论到哪里,始终没忘记学习。他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攻读历史、文学、哲学、法学等著作,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修养。1831年,22岁的林肯第一次经商,以失败告终。后来他向朋友借钱第二次经商,但又很快破产并欠债,他用了16年才还清。1834年,25岁的林肯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但是不幸也随之赶来,1835年,他即将结婚时,未婚妻安妮却因病去世,他的精神几乎因此而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半年后才稍微好转。29岁时,林肯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失败。31岁时,林肯争取成为被选举人,落选。34岁时,林肯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37岁时,林肯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39岁时,林肯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40岁时,林肯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被拒绝。45岁时,林肯竞选参议员,落选。49岁时,林肯再度参选参议员,再度落选。没有哪次打击让林肯不再站起来的,到这里,即便与他为敌的是上帝,也会向他认输了。1860年,51岁的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当选总统后的林肯因为其在解放奴隶和维护联邦统一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政绩,以及为美国社会稳定和进步所做的努力而被称为“伟大的总统”。林肯逝世后,美国人民深切哀悼他,700多万人站立在道路两旁向出殡的行列致哀,150万人瞻仰了林肯的遗容。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他与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齐名。纵观林肯的一生,接连不断的磨难和挫折是他生活的主旋律。但不管这些磨难和挫折来得多么迅猛,多么频繁,多么令他心碎、痛苦、崩溃,林肯都坚持了过来,把它们踩在了脚下。林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评价是:家境贫寒,母亲早亡,孤苦奋斗,厄运不断;虽然心碎,但依然火热;虽然痛苦,但依然镇定;虽然崩溃,但依然自信;因为我坚信,对付屡战屡败的最好办法,就是屡败屡战,永不放弃。他的一生都在与各种疾病作着斗争。3岁生日的前三天,他得了严重的猩红热,在医院一躺就是数月。后来,靠一剂强心针,他暂时摆脱了死神的纠缠和折磨。18岁时,他患上了一种无法确诊的怪病,后来确诊为爱迪生氏症。这种疾病使得他的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免疫力降低。在波士顿的一家医院里,他给朋友写信说:“也许,明天你就得参加我的葬礼了!”24岁时,他成为第一批被选定加入美国陆军的青年,但是由于他的背部、结肠和腹部的疾病问题,他没能被陆军和海军的军官预备役学校录取。26岁时,他通过隐瞒病史参加了海军。但是,在之后不久的一场海战中,他乘坐的军舰不幸被击沉,最后他靠身边的一块木板坚持了七天七夜,捡回了一条命,却落下了更严重的后遗症。30岁时,他在英国出差,有一天却突然昏倒在一家旅馆里。得知他的病情后,英国最高明的医生断言他“最多只能活一年”。他活过了医生的断言,但是之后的几年里,他的病情确实越来越严重。37岁时,他身上多种病症并发,必须依赖大量的镇静剂、止痛药、**素、抗生素和安眠药等来对付这些并发症,他长时间卧床不起,曾数次面临生命危险。这样一位从小到大百病缠身、快要接近废人的人,该有怎么样的人生呢?长期卧病在床,靠人照顾?自暴自弃,坐等死神来把自己领走?
或许您还会喜欢: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保尔,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因为他是穷人的孩子,时常不公平的对待他,就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
人类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前言汉斯及威廉:当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那位引导我爱上书籍和图画的舅舅,答应带我做一次永难忘怀的探险——他要我跟他一起上到鹿特丹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去。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教堂司事拿着一把足以与圣彼得的钥匙相媲美的大钥匙,给我俩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的神秘大门。“等你们下楼出来时”他说,“拉拉铃就行啦。 [点击阅读]
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楔子十年等待的尽头是什么?有些人,是拥抱真爱;有些人,是云淡风轻,尽付笑谈中。而他——守着一段早已死去、埋入黄土的情感,过不去,也醒不来,直到——那道深镂脑海的倩影,再次出现眼前。她身边那个人,早已不是他,午夜梦回,他却还记得她说爱他时的姿态、音韵、神情。蓦然回首,一身寂寥。 [点击阅读]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大漠谣2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绑架-1黑沉沉的天空沉默地笼罩着大地,空旷的古道上只有得得的马蹄声在回荡。我坐在马车篷顶呆呆凝视着东边,那座雄宏的长安城已离我越来越远。不知道多久后,东边泛出了朝霞,虽只是几抹,却绚烂无比,天地顿时因它们而生色。慢慢地,半边天都密布了云霞,如火一般喷涌燃烧着。一轮滚圆的红日从火海中冉冉升起,不一会就把笼罩着整个天地的黑暗驱除一空。天下只怕再没有比日出更灿烂壮美的景色。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少有人走的路作者:(美)派克著或许在我们这一代,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仅在北美,其销售量就超过七百万册;被翻译成二十三种以上的语言;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它停驻了近二十年的时间。这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毫无疑问,本书创造了空前的销售记录,而且,至今长盛不衰。 [点击阅读]
我把一切告诉你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第一篇:徒手打市场,两年成百万新贵一、撞进报社1994年开春,北京城。我从化工大学即将毕业,满怀希望冲进人才市场,放眼一望,嚯,茫茫然,学子们挤满了招聘现场,却发现满场只招化工专业一人!班里还有百八十人嗷嗷待哺呢,咱专业学问和心气都拼不过他们,得,赶紧转行吧。主意拿定,我踏上了曲折的应聘之路。虽然专业差,没经验等客观条件让咱屡战屡败,但我不胆怯,依旧猛打猛冲。碰巧,一家市场类报社招编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