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 第一部分 纪昌学箭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纪昌学箭古时候,有一位射箭高手,名叫甘蝇,他的箭法精准无比。他拉开弓箭,将箭射向树林里的野兽,野兽就应声而倒;将箭射向天空的飞鸟,飞鸟就会从空中坠落下来。看到过甘蝇射箭的人,没有哪一个不称赞他是射箭能手,都说他箭无虚发,百发百中。甘蝇有个学生叫飞卫,他跟着甘蝇学射箭非常刻苦,几年以后,飞卫射箭的本领赶上了甘蝇。后来,又有一个名叫纪昌的人来学射箭,这时候,甘蝇已经老了,他便拜飞卫为师,跟着飞卫学射箭。飞卫收下纪昌作徒弟后,并没有立即教他如何射箭。二人有过这样的一番对话:“不下苦工夫是学不到真本领的。你真的要跟我学射箭吗?”飞卫问。“我不怕吃苦,愿听老师指教。”纪昌回答。“射箭最重要的是眼力,你要先学会不眨眼,等你练到可以盯住任何快速移动的东西而不眨眼后,再来跟我学射箭吧。”飞卫很严肃地对纪昌说。纪昌回到家里,想办法来练眼力。看到正在织布的妻子,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仰面躺在妻子的织布机下面,两眼一眨不眨地直盯着妻子织布时不停踩动着的踏脚板。纪昌肯吃苦,就这样坚持不断地练了下去,天天如此,月月如此。两年后,他的眼力大大长进,即使锥子的尖端刺到了眼眶边,他的双眼也一眨不眨。他觉得可以开始学箭了,便去找飞卫。听完纪昌的汇报后,飞卫说:“你的眼力已经不错了,但还没有学到家。你要练到看小的东西像看到大的东西一样。等你练到能将一粒飘过的尘土看得清清楚楚的时候,你再来找我学箭吧。”于是,纪昌又一次回到家里练习眼力。他选了一根最细的牦牛尾巴上的毛,一端系上一只小虱子,另一端悬挂在自家的窗口上,两眼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吊在窗口牦牛毛下端的小虱子。他站着看,坐着看,躺下也看。过了一段时间,那虱子似乎渐渐地变大了,但他没有停止练习,而是继续这样看,即使看得眼睛都流泪了也不停下。日日如此,月月如此。三年后,纪昌可以把那个系在牦牛毛下端的小虱子看得像车轮一样大了,再看其他的东西,也全都变大了。纪昌马上找来用北方生长的牛角所装饰的强弓,用出产在北方的蓬竹所造的利箭,左手拿起弓,右手搭上箭,目不转睛地瞄准那仿佛车轮大小的虱子,将箭射过去,箭头恰好从虱子的中心穿过,而悬挂虱子的牦牛毛却没有被射断。纪昌把这一成绩告诉了飞卫。飞卫听了很高兴地说:“你成功了。射箭的奥妙,你已经掌握了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习任何本领,都必须下苦工夫,持之以恒,才能做到精通。这个道理简单地使我们不屑一顾,可是实践它却比登天都难,而如果坚持下来,便没有做不成的事情。纪昌为训练自己超人的眼力,前后用了五年时间来练习,看了两年脚踏板,看了三年小虱子。这是一个枯燥、乏味、寂寞、漫长的过程,但纪昌坚持下来了,所以他成功了。不单是学箭,学习其他任何一项本领,都需要一个人付出日复一日的训练、年复一年的坚持才行。不少人最终没有达到目标或获得成功的原因,就是他们半途而废,没有坚持下去。所谓守得云开见月明,只有耐得住寂寞,才有云开月明的那一刻。人生短短几十年,想做出一番事业,学到一点学问,无不需要耐得寂寞、吃得苦难的精神,哪怕一生只做一件事,哪怕世人都不理解,只要自己心中有理想有目标,就终有成功的一天。1896年,一个14岁的美国少年罗伯特·戈达德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要是能有一种机器把人带到外星就好了!当时为了这个梦想,戈达德一改以前懒惰的习惯,发奋学习,考上了克拉克大学,又在这里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毕业后,他没有找工作,而是开始了自己的研究。他写出了一本小册子,共69页,书名叫《达到超高空的方法》。可是,当时的美国政府和国际理学界没有人理会他。因为在当时,世界上连飞机都还没有,他的梦想更显得荒诞绝伦,不可能被当时的人们接受。没有人理解他,所以也根本不会有人来帮助他,他需要独自来完成这个伟大的梦想。还好戈达德不是一个知难而退的家伙,人们的嘲笑和他遭遇的打击没有使他灰心,但是,为此而努力了十多年后,戈达德还是没有成功。后来,他变卖了自己的所有财产,用这笔资金制作了第一架特殊的机器。这架机器高1.2米,直径0.15米,用汽油和液态氧作燃料,时速达到了100千米。他给这种机器起名叫火箭,这是人类第一次用液态燃料将火箭送到高空,尽管由于燃料不足,这个家伙升到了60米的高空就落到了地上。不管怎么说,戈达德已经向成功跨出了一大步,这一年,戈达德已经44岁了。虽然不大圆满,实验仍是成功了,而这时的戈达德却已是身无分文。他向美国政府申请研制这种火箭,但遭到了美国政府的拒绝。好在他已经习惯了被拒绝,没得到资助的他继续着自己孤独的实验。1929年,有一家慈善机构向他伸出了援手,戈达德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同年7月,戈达德在家乡马萨诸塞州发**第二枚火箭,并给它装上了气压表、温度计和小型照相机。这枚火箭飞行了1000千米才落到了地面。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发射装载有测量仪器的火箭实验。这一年,戈达德47岁。实验成功了,但当地警方也给戈达德下了通告:不允许再在马萨诸塞州实验火箭。戈达德没办法,只好带着从慈善机构募捐来的微薄的经费,一个人来到新墨西哥州一块荒凉的土地上实验。他一个人生活在这片荒滩上,在寂寞中向自己的梦想靠近。从1930年到1935年,他发**多枚火箭。他研制的火箭已经设有专门的燃烧室,装载有转向器、陀罗仪,可以自由地控制火箭的方向和速度。火箭的最高飞行高度已经从第一次的60米攀升到2500千米。墙里开花墙外香,德国的科学家采纳了戈达德的火箭研究理论,研制出了V型火箭。而美国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对戈达德的火箭研究不感兴趣。历史证明,对戈达德火箭研究的不感兴趣,于美国的损失更大。当美国科学家们发现戈达德的价值并去寻找他时,贫困、疾病已经夺去了这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科学家的生命。然而,世人永远不会忘记,曾有一个叫戈达德的人,为自己的梦想而孤独寂寞地奋斗终生,并为后世留下了伟大的著作和令人惊讶的成果。【人生感悟】大多数人的智力都相差不大,但是成就却千差万别,那些成就更大的人就是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苦,承受了更多的不理解与嘲笑。终生为梦想而奋斗是寂寞的,但也是伟大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重生发小
作者:佚名
章节:131 人气:2
摘要:1、楔子展子舒冷冷的看着阴霾的天空,灵魂已经完全超越了全身传来的剧痛。他的妻子宋晓苒脸色苍白的站在他身边,大声地尖叫着,周围的人也一片慌乱,像是在恐惧着什么。如果在平时,展子舒一定会搂住这个绝美的娇傲女子,轻声安慰她,毕竟他曾以为他是爱这个女人的。可现在,展子舒除了没法再动弹分毫外,更不能忘记的是那双本该纤细而柔软的手推在他身后的那个瞬间。 [点击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保尔,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因为他是穷人的孩子,时常不公平的对待他,就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