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人生是一场修行 - 第28章 家庭是一盆需要精心操持的盆景(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28章 家庭是一盆需要精心操持的盆景(3)
  事实上,无论哪一个孩子都有缺点,也肯定有优点。如何找到他们的长处,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个父母都需要面临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贝克有这样一句名言:“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按照标签所标定的去塑造自己。”父母如果能够扮演好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角色,那么必定能胜过好老师。很多时候,你给孩子贴下了什么标签,他就会按那个标签去要求自己,并最终达到那个成就。
  一次,妈妈让小男孩和他的姐姐比赛,看谁能先辨认出花园里花的种类。小男孩每次都能最先说出来,并十分准确,妈妈便每次都会吻他一下。对小男孩来说,这是一件让他非常兴奋和自豪的奖赏。
  在妈妈的支持和鼓励下,小男孩越来越醉心于他这个与众不同的兴趣。有人认为妈妈太过纵容这个孩子,一定会对他的未来产生不良影响。然而,正是妈妈的这种“纵容”决定了儿子未来的前程。
  这个小男孩长大后成为了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他就是着有《进化论》的查理·罗伯特·达尔文。
  达尔文的妈妈正是因为正确的引导,才培育出了一个影响人类进化史进程的巨人,由此可见父母正确的引导对孩子所能产生的影响,很多时候足以改变孩子的一生。
  清代学者颜言也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如果父母能多拿出一些宽容和爱心,多找找孩子们的闪光点,那么他们一定能自信地走上人生之路。
  很久以前,幼儿园的老师对第一次参加家长会的妈妈说:
  “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到医院去看一看。”全班30位小朋友,老师认为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起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但她还是对儿子说:“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凳子上连一分钟也坐不了,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后来,儿子上了小学。家长会上,老师对她说:“这次数学考试,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商有问题。”她虽然有些难过,但回家后,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可是21名,你要加油了哦。”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好像在发光,那沮丧的脸一下子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时,他起得比平时要早。
  初中的一次家长会。她意外地没有在差生的行列中听到儿子的名字,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对在等她的儿子说:“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的名单正式出来,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的心情是激动的,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张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过身躲进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故事中的妈妈是非常了不起的,她用拳拳爱心的和殷切的希望陪伴儿子长大,验证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所能发挥的作用甚至是要超过老师的。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到处可见到在父母老师的呵护下,“淘气包”变成成功者,“丑小鸭”变成“美丽天鹅”的事例。同样,也少不了那种因一句贬低的申斥,一顿不分青红皂白的责骂,就把孩子推到犯罪的泥潭的情况。
  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是伟大的,但爱的内容和结果却是千差万别的。做一个成功的家长很难,主要是难在要爱得理智。真正对孩子负责的家长,未必是总把孩子拴在自己身上的,但他们却给了孩子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以自己的人格、自己的奋斗、自己的幸福,在深层次上给孩子以指导、关怀与爱抚,深深地影响和帮助着孩子的成长,同时履行着父母的责任。
  1.每天要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相处
  仔细倾听孩子倾诉他们当天遇到的事儿,并诚恳地回答孩子的问题,而不是表面的应付或空洞的回答。从父母的每日言行中,能使小孩感受到你对他们的重视。
  2.设身处地地接纳和同情孩子
  很多时候父母都会坚持己见不顾孩子的感受。如你正忙得不可开交地准备晚餐,孩子这时跑过来说“我好饿啊”!你若不理或加以斥责,在小孩幼小的心灵就会受到伤害,在你看来是一些芝麻大的事在他眼中可能是天大的事,会令他非常苦恼,这时,他最需要的是安慰。如若你对他的感受持否定的态度,怎能让他树立起自信?
  3.多称赞孩子少责骂
  事实上,孩子都喜欢被自己在意的人的肯定,你对他几句短短的表扬话,都会让他雀跃不已。对小孩的错误,要多加诱导,给他说明道理,不要一味粗暴地打骂。要坚持以表扬为主,正面引导、教育为主。
  4.与孩子一道设定一个坚定合理的规矩或计划
  规矩确定后,要身体力行。告诉孩子实行家规是为了他安全和爱他,使他感觉更有信心和安全感。
  5.让孩子分担家务
  如若只是把孩子伺候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会造成孩子无能、依赖和不安全。不论是帮忙做饭、照顾弟妹,还是清洗碗筷、扫地,让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让他们由贡献己力中体会到自己在这个家庭中的重要性。
  6.与孩子一起做,而非事必躬亲
  许多中国的父母都认为提供孩子最好的物质享受,就算是尽到了养育职责。但实际上,多数孩子宁可父母多陪他们而不是买礼物就了事了。对孩子来说,父母多与孩子一起参与一些活动是给孩子关注的最有效方法。
  7.承认自己也会犯错误
  母亲坦白承认自己的失误,就会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的缺点、改正错误。
  总的来说,父母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所以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多一些关怀,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态度及观点,对孩子来说,好父母要胜过好老师。

  家庭暴力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家庭暴力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它不仅破坏了家庭的安宁,侵犯了家庭成员的人身权利,而且损害了社会的法治和安全。
  当今社会,在各种新闻媒体上经常有关于家庭暴力的报道:丈夫打老婆、妻子杀老公、继父虐待幼女、儿子残害父母、亲兄弟同室操戈……真是触目惊心,令人不忍耳闻。在紧张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本应是一个安逸的港湾,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最后的一片净土,如今却成了水深火热的受难所、你死我活的角斗场。
  也许有人说,丈夫打老婆、老子打儿子,是天经地义的。
  那么被打的人身心受到伤害也是理所应当的吗?在各种家庭暴力案件中,雄居首位的毫无疑问是“打老婆”,书面语叫“殴妻”。在这个以男性为主宰的社会中,“打老婆”具有普遍性。
  以至于很多相声小品之类的文学作品把“怕老婆”作为讥笑的对象,就能博得观众的笑声和掌声,从反面说明了“打老婆”
  思想的根深蒂固。
  诚然,“打老婆”并不是什么“中国特色”,外国也有,即使是在特别崇尚“自由平等”的美国,歧视妇女和殴打老婆的现象亦屡见不鲜。据说,美国早期移民和西部开拓者的“传统性格”之一就是“殴妻”。甚至到了19世纪后期,美国一些州的法律还视“殴妻”为合法行为。直至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掀起了一系列反对家庭暴力和“殴妻”行为的运动才有所缓解。但是时至今日,在美国社会中,认为丈夫有权“殴妻”
  的男人仍不少见。
  在当今世界上,家庭暴力确实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社会现象。然而,家庭暴力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它不仅破坏了家庭的安宁,侵犯了家庭成员的人身权利,而且损害了社会的法治和安全。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遏制和化解,一般的家庭暴力事件还会升级为杀人等严重犯罪案件。不仅施暴者有可能杀害被施暴者,一些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也可能转化为激情杀人者或大义灭亲者。根据我国某个城市的统计,此类“杀亲”
  案件竟然占该市近年发生的杀人案件总数的38.5%!这些案件留给社会和人们的不仅仅是震惊和遗憾,还有痛苦的思考。
  诚然,家庭暴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夫权思想、父权思想、重男轻女思想等陈腐观念的影响之外,家庭成员长期生活在一起,难免会产生一些琐碎的矛盾和冲突,甚至出现一些实质性的纠纷,如财产纠纷和住房纠纷等。如果这些矛盾和纠纷处理不当,就很可能转化或升级为家庭暴力。另外,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境遇和状态也会影响家庭生活。例如,有的人在社会上不得志或者在工作中遭受了挫折,回到家中便无端找茬发泄或横行霸道,企图用这种方式找回他们在外面无法得到的尊严和权威感,实现心理的平衡。当然,家庭暴力与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和所从事的职业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
  有人习惯把家庭暴力归咎于某个家庭成员的脾气不好,而且认为这脾气都是“从娘胎里带来”的。其实,脾气的形成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坏脾气”都是周围的人给“惯出来”的。在家庭中,人们的行为习惯具有互制互动性,因此一个成员的脾气往往正是其他成员脾气的“影子”。借用一句俗话,在每一个性格暴戾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个软弱可欺的女人;在许多“妻管严”的丈夫后面都有一个骄横跋扈的悍妇;在那些不讲道理的父母(或子女)后面,往往也都有“太讲道理”的子女(或父母)。

  人的行为是需要约束的,在社会中如此,在家庭中亦然。
  其实,许多在家中蛮不讲理的父亲和丈夫在外面也挺有绅士风度;许多在家中胡搅蛮缠的母亲和妻子对外人也知道彬彬有礼。为什么他们或她们的行为如此“内外有别”呢?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或她们认为在家庭这个环境中没有必要约束自己的行为,或者可以不约束自己的行为。按照对每个人类行为规律来说,没有约束的行为往往都是自私的和丑陋的,而且人们内心的潜意识一般也都自然地倾向于不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因为约束自己的行为就要付出努力,就比较辛苦,终不如随心所欲来得轻松愉快。由此可见,家庭成员长期生活在一起,既要互相磨合与适应,也要互相约束和影响,以便共同建造美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和氛围。
  家庭是社会的基层组织,家庭暴力不应成为被社会发展与进步遗忘的角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和遏制家庭暴力呢?
  一方面,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在生活中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义务及时化解矛盾,防止矛盾激化,防止冲突升级。另一方面,社会也应该发挥更为积极、更加有效的防范作用。例如,居委会、派出所以及各种社会团体要积极发挥化解家庭矛盾和调解家庭纠纷的作用;社会也应该提供各种心理卫生保健与心理咨询服务。此外,我们对那些家庭暴力的实施者不能仅停留在道德教育的层面,还要运用法律的措施和手段。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但是这还不够,我们的立法机关应该尽快制定出更为具体、更有可操作性的遏止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规,我们的执法者和司法者也不能总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借口袖手旁观,或者只知去“和稀泥”和“补窟窿”,而应该在防范家庭暴力方面发挥更为积极主动的作用。
  综上所述,家庭暴力解决不了家庭矛盾和问题,所以要营造一个幸福家庭一定要杜绝暴力。
  唠叨是影响家庭幸福的最大隐患
  “唠叨”的堆积犹如“毒素”在家庭中蔓延,久而久之就会伤及夫妻之间的感情,使一个幸福的家庭出现不和谐的音符。
  卡耐基曾经说过:“在地狱中,魔鬼为了破坏爱情而发明的总能成功的恶毒办法中,抱怨和唠叨是最厉害的了。它……总是具有破坏性……置人于死命。”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切不可忽视“唠叨”这个因素。因为“唠叨”是影响家庭幸福最大的隐患。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专业主义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专家的定义***************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想把他们称之为专家。前言--预言将自我实现我想做出这样的预言:“专家阶层的势力迟早会增强,并动摇日本的产业界”。 [点击阅读]
云中歌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内容介绍:桐华继《步步惊心》。《大漠谣》后,呕心沥血倾情历史言情推佳作《云中歌1》。云歌自幼生活在大漠,偶然的机会让她救了荒漠中的陵哥哥,并赠予珍珠绣鞋,许下诺言。另一只绣鞋也于无意间丢给饥饿的小孩。十年后,云歌到长安寻找陵哥哥,却遇上了难缠的绝世美男孟珏,云歌以为幸福的生活从此开始,谁知又卷入了一场宫廷王位之争……由两只幼时无意送出的珍珠绣鞋, [点击阅读]
云中歌3
作者:佚名
章节:112 人气:2
摘要:树上的叶儿快落尽时,刘弗陵离开了长安未央宫,移居骊山温泉宫。大部分的事情已经不再亲理,每日里只在温泉宫内接见几个大臣,政事都交托给霍光、杨敞、张安世、隽不疑四位议政大臣处理。在议政大臣的选任上,朝堂内起了不少风波。忠于皇权、或者对霍氏有怨的人拼尽全力想维护皇族的利益,力争刚调回京城的赵充国将军能被皇上委任,而霍氏集团则全力排斥赵充国将军。 [点击阅读]
再穷也要去旅行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在别人眼中,我的生活方式是很多人所向往和羡慕的。很多人曾告诉过我:我也很想像你那样背着背包到处去体验生活,看看这个世界;只可惜,我没有你的胆量和毅力,再说现实的生活中有着很多放不下的包袱,所以,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多少人可以像你那样,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怎样提高智商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记忆力自主训练全案一、什么是记忆力1.记忆力的基本理论记忆是什么“记忆是智慧之母”--古希腊大悲剧诗人阿斯基洛斯的这句名言一直流传至今。记忆是一种人们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它究竟是什么呢?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大脑中的反映,亦可视作是经验的保持,有时在保持中还经历了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认知(再认)或回忆这三个依序发展同时又密不可分的环节, [点击阅读]
思考致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思考与财富》你的意志力量,是决定你成败的力量。要想成功,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你思想所要的,都可以实现。■"思想"使一个人走上与爱迪生的合作之路"思想决定一切",这话一点不假。当思想与目标、毅力以及获取物质财富的炽烈欲望结合在一起时,思想更具有强有力的力量。几年前,艾德温·巴尼斯发现,人们只要去思想就可致富,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3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1“啪!”一本新出炉的光榆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像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后面飘出。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潜意识的力量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1《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1)[美]约瑟夫·墨菲著吴忌寒译唤起潜意识的力量吧!你将拥有的是完善的人格平静的心灵持久的幸福无尽的喜悦……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我曾周游世界。在此期间,我多次目睹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发生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奇迹同样会在你的身上发生,因为它往往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