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人类群星闪耀时 - 第三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三章
  血腥屠杀换来的珍珠和黄金
  有时候,权力和金钱也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你如何运用。
  这天,巴尔沃亚举行了庆祝式的屠杀和抢劫活动。晚上,他从土著口中得知能从附近一座山顶上看见他们朝思暮想的大洋。第二天,他要所有不能行军的人留在原地,他则带着剩余的67人继续向前走。在胜利的曙光的照耀下,这67个人信心满满地登上了拦在他们前面的最后一座高山。到上午10点左右,他们已经接近顶峰了,只要爬上山顶,新世界就能一览无余。
  但这时,巴尔沃亚却命令队伍停下,他要最先登上山顶,成为看见这个未知大洋的第一人。在他看来,这是一个极大的荣誉。
  这是又一个不为人知的大洋,巴尔沃亚作为到这个大洋的第一个西班牙人、第一个欧洲人、第一个基督教徒,从此将彪炳史册。巴尔沃亚的血液开始沸腾,他左手举旗,右手握剑,慢慢地攀登。胜利就在眼前,只有几步的距离了,他从容不迫地走着,一步一步,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
  终于,巴尔沃亚登上了山顶,眼前是一片深邃的蓝色,太平洋安静地躺着。
  这就是人们苦苦寻觅,却无缘一见庐山真面目的新大洋!它将美洲、印度和中国紧紧地环抱着,而在欧洲人眼里,它连接着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就是长久以来包括哥伦布在内的所有航海人穷其一生要寻找的大洋。此刻,巴尔沃亚是第一个亲眼目睹它的人,这是无上的骄傲和荣耀。想到这里,巴尔沃亚深深地陶醉了。
  巴尔沃亚如痴如醉地享受着这壮观的海景和崇高的荣誉,许久才叫他的同伴们上来一起享受这个喜悦。
  这群历经千辛万苦的人疯狂了,他们狂呼着冲向山顶。到山顶后,气喘吁吁的他们望着波光粼粼的蓝色海洋,所有的痛苦和磨难在一瞬间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四周静悄悄的,除了人们阵阵的惊叹。
  接着,他们在神父的带领下唱起了感恩诗,到处充斥着一种神圣的氛围。喧闹声不见了,欢呼声停止了,这些在昨天还是凶残的土匪的士兵,现在全都汇入了圣歌的洪流中。只有在这一刻,人们才可以感受到他们的虔诚和忠诚,而这一幕是印第安人见所未见的,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巴尔沃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他对仁慈的上帝赐予他们的荣誉表示感激,并祈求上帝保佑他们能顺利占领大洋周围的土地。他向伙伴们做出保证,只要他们继续忠诚地追随他,就会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说完,他激动地挥舞着手里的西班牙国旗,昭示着他们将为西班牙征服大洋周围的土地。然后,他授权文书安德烈斯?德?巴尔德拉瓦诺草拟了一份文件,记录这意义重大的时刻。
  文书巴尔德拉瓦诺早已万事俱备,笔墨伺候。密封在木匣里的羊皮纸,与墨水盒和羽毛笔一道,见证了它们的主人穿越恐怖的丛林,躲过土著们浸透蛇毒的箭头和翻山越岭的艰辛。在巴尔德拉瓦诺的要求下,其他66个幸运儿联合在文件的羊皮纸上签字声明:看见“南海”的第一人是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他是后来者寻找大洋的指明灯。完成这繁杂的程序后,他们一行67人才下山了。
  从此以后,人类历史就有了这样的记录:1513年9月25日,巴尔沃亚一行67人找到了人类最后一个未知的海洋“南海”。
  探险者们总算是亲眼目睹了这片未知的大洋,他们以实际行动证实了它的存在。但他们并不满足,他们要感受这样的蓝色和深邃,要到大洋的岸边,让深蓝的海水轻轻抚摸自己的肌肤,体验一下被海浪冲击的美妙感受,品尝一下海水咸咸的味道。当然,也要获得更多的战利品。

  于是,他们恋恋不舍地从山顶下来,这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队伍被分成很多组,分几路去寻找通往海边的道路。阿隆索?马丁与队友率先来到海边。为了能和巴尔沃亚一样永垂青史,阿隆索?马丁也让文书拟定了一份文件,用白纸黑字确定了他是在这片未知的大洋中沾湿手脚的第一人。虽然有点无聊,但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自豪的事情了。做完这一切后,他告诉巴尔沃亚大洋的位置,以及他已经和大洋的水有了亲密接触的事实。
  巴尔沃亚一直都在打如意小算盘,他为自己策划了一个神圣庄严的“视察”场面。
  9月29日的巴尔沃亚全副武装,在庄严肃穆地仪式中完成了自己的“视察”,这让他非常满足。他趾高气扬地坐在海边的一棵树下,高傲地等着上涨的潮水轻抚他的脚背。然后他才站起来,背着被太阳照得闪闪发亮的盾牌,一手执剑,一手举着印有圣母图像的卡斯蒂利亚旗帜,徐徐地走进海里。直到海水淹没了两髋,他才整个沉入这片汪洋大海中。
  现在,巴尔沃亚这个曾经的叛乱者和逃犯,已经成了国王最忠诚的臣仆和胜利者。他边挥舞旗帜边激动地高呼:“尊贵、伟大的卡斯蒂利亚、莱昂、亚拉冈的国王——斐迪南和胡安娜万岁!我将为尊贵的国王、卡斯蒂利亚王室付出我的一切,这里所有的海域、陆地、海岸、港口和岛屿,都将是我忠诚的最好证明。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都将是两位国王的。我发誓,如果有人想要夺取这里哪怕一丁点权力,不管他是尊贵的亲王还是普通人,也不管他是基督教徒还是异教徒,我都将誓死捍卫两位国王的权力。”
  接着,其他西班牙人也都表明了决心。他们的豪言壮语响彻云霄,甚至淹没了大海的浪涛声。之后,他们每个人都亲口尝了海水的味道。这一幕“激动人心”的占领仪式被文书安德烈斯?德?巴尔德拉瓦诺变成了白纸黑字。当然,他也不忘在史书上为自己歌功颂德——他们一行23人是第一批亲自踏进“南海”的基督教徒。
  历史使命终于完成了,他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劫掠财物了。
  这群贪婪的侵略者从土著手中得到了一些黄金,还偶然在大洋附近的岛上发现了大量的珍珠,这更让他们惊喜。西班牙国王和英国国王的王冠上镶嵌的那颗举世瞩目的珍珠“佩莱格里纳”,就是印第安人给他们的贡品,塞万提斯和洛佩?德?维加都曾专门作诗赞颂它。
  但欲望就像一口填不满的井,当西班牙人的口袋里满是珍珠时,他们又萌发了对黄金的思念之情,于是四处探寻黄金的下落。
  在一位土著酋长的指点下,他们知道了南边地平线附近连绵不断的山峰后面是一块富饶的土地,有数不尽的宝藏,并且那里的国王举行宴会时用的杯盘全都是黄金做的。酋长嘴里的“宝地”的发音类似“皮鲁”,在巴尔沃亚听来,这虽然陌生却美妙动听。他凝望着远方,苍茫的大地和跌宕起伏的山峦并没有在他眼里留下任何影子,只有那优美动听的“皮鲁”二字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上,他的心又一次剧烈地跳动起来。
  巴尔沃亚意识到,这将是他人生中的第二次意外而神奇的预示。第一次是柯马格莱关于“南海”的预示,他第一个找到了“南海”,成就了自己的不朽美名。而这一次则是发现和夺得黄金国印加帝国的最好机会,或许又该他——巴尔沃亚来完成这个使命吧!也许,这一切都是上天注定的!

  从此,“皮鲁”(即秘鲁)这个充满诱惑的名字就在巴尔沃亚心里埋下了种子。他夜以继日地贪婪地望着南边那片神奇的热土,只恨自己没有翅膀。但他很快就清醒过来了:仅凭二十几个疲惫不堪的人去征服一个王国,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无奈之下,巴尔沃亚只能和同伴们一起回到达连,养精蓄锐,再做打算。
  但是,回去的路同样艰辛。他们必须要再次穿过忍受挑战忍耐极限的热带丛林,还要与土著作斗争。现在的他们虽然有胜利的喜悦,却丧失了当初的执著和坚定的信念,已经精疲力竭了。他们不再有昂扬的斗志,只是一群被病患折磨得几近崩溃的病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连队伍的精神领袖巴尔沃亚也倒下了,被几个印第安人用吊床抬回了达连。四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结束了,这支队伍总算是凯旋而归了,他们终于没有辜负上帝对他们的期望。那天,是1514年1月19日。
  并且,巴尔沃亚也达到了自己探险的目的,他带回了数不尽的财宝,他的成就连包括哥伦布在内的其他任何殖民者都难以望其项背。巴尔沃亚用五分之一的战利品向王室表达了自己的忠心,其余的则用于兑现自己的承诺,使每一个追随他的人都成了名副其实的富翁。就连自己的狼狗莱昂西科,巴尔沃亚也分给它与人同样的酬劳,即500金比索。令人意外的是,这个荒谬的决定竟然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巴尔沃亚用实际行动捍卫了自己作为总督的威严,他就像神一样享受着人们的崇敬,再也没有人敢挑战他的权威。
  接着,巴尔沃亚又向西班牙王室邀功——他为卡斯蒂利亚王室成就了继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最无与伦比的事业。
  再次寻求庇护
  在第一次巨大成功的刺激下,巴尔沃亚建功立业的野心日益膨胀,于是踏上了第二次寻求庇护的征程,却赔上了自己的性命。
  但很快,巴尔沃亚的好日子就到头了。6月里阳光明媚的一天,达连的居民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发现了一张白帆。要知道,在达连这样一个人迹罕至的小岛,这称得上是一件稀奇的事。接着,又出现了一张白帆,再一张……居民纷纷聚集在海边观看,到最后他们终于看清了,这是一支舰队。
  这支舰队是西班牙王室接到巴尔沃亚的信后派来的,不是关于他凯旋的信,而是他关于“南海”和黄金国的报告,以及希望得到1000兵力增援的请求。西班牙王室一接到这封信,就立刻派出了一支舰队的强大阵容来支援巴尔沃亚。但同时,王室认为巴尔沃亚这个名声败坏的叛乱者并不值得完全信赖,于是委任佩德罗?阿里亚斯?德?阿维拉为这次远征的总指挥。
  年已60的佩德罗?阿里亚斯?德?阿维拉出身贵族,深受人们尊敬,王室才派他到达连,全权代表国王管理这块新开辟的殖民地,尤其要严厉惩治那些叛逆者。除此之外,他还授命指挥寻找新大洋和攻占黄金国这一艰巨而伟大的行动,这是他功成名就的最好机会。
  令人失望的是,佩德罗?阿里亚斯?德?阿维拉一上岸就听说巴尔沃亚已经找到了新大洋,为西班牙王室做出了自哥伦布以来最卓越的贡献。

  阿维拉有点犯难,既不能把巴尔沃亚仅仅当成囚犯,也不能将他处以极刑,好像只有“真情实意”地祝贺他。尽管如此,阿维拉的心里还是埋下了一个醋坛子——这个原本属于他佩德罗?阿里亚斯?德?阿维拉的巨大荣誉,却意外地被巴尔沃亚捷足先登了,这是多么大的失望啊。
  但由于自己在达连的势力不足以与巴尔沃亚抗衡,阿维拉决定小心行事,以免打草惊蛇。为了麻痹巴尔沃亚,他强忍心中的怒火,表面上极尽所能恭维巴尔沃亚,甚至不惜血本将自己在西班牙的女儿嫁给他,千方百计获得巴尔沃亚的信任。与此同时,西班牙王室也接到了关于巴尔沃亚丰功伟业的呈词,于是巴尔沃亚不仅如愿以偿被任命为达连总督,与阿维拉平起平坐,还与他一起享有对达连事务的决断权。
  对达连这样一个弹丸小岛来说,两个总督确实没什么必要。阿维拉对与自己享有同样权力的巴尔沃亚越来越不满,他内心的仇恨和嫉妒的种子终于破土而出。巴尔沃亚敏感地意识到,自己被掌管达连军事权和司法权的阿维拉置于死地简直易如反掌,如果要保命,除了再次去探险外别无选择。但愿,巴尔沃亚这次能成功。
  为了摆脱这种险境,建立一支只听命于自己的舰队,并将“南海”收入自己囊中,巴尔沃亚以为两位国王探察“南海”沿岸和占领周围各地为借口,请求阿维拉提供一支远航队。“皮鲁”——这个陌生的字眼,在巴尔沃亚耳边不停地回响,成为世界上最美的发音。
  阿维拉爽快地答应了巴尔沃亚的要求,阿维拉希望巴尔沃亚在远航中丧命,这样他不用费一兵一卒就可以拔掉眼中钉,也不用背负什么恶名,这简直是一箭双雕;万一巴尔沃亚凯旋而归,他也可以从长计议,再寻机处死这个可恶的人。
  就这样,巴尔沃亚再次无奈地踏上了寻求庇护的道路,并希望找到新的生机。
  与上次的探险相比,巴尔沃亚这次的队伍可谓阵容庞大,他不仅有自己的人马,还随身带了千余名土著,为的是让他们拉用于组建舰队木材、船帆、铁锚和能供四艘双桅帆船使用的绞盘等装备,并为他们攻占“南海”沿岸地区助一臂之力。
  遗憾的是,这次巴尔沃亚的希望落空了。
  他们穿过湿热而茂密的热带雨林时,木材都被蠹虫蛀蚀了。等他们到达目的地,所有的木材都已经腐烂了。无奈之下,巴尔沃亚只好下令在巴拿马海湾伐木,重新准备木板。很快,第一批双桅帆船就完工了,巴尔沃亚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但天不遂人愿,帆船停泊的河流由于连日暴雨洪水暴发,所有造好的船都被冲到海里,所有的努力都成了泡影。巴尔沃亚只得重新开始筹备。
  终于,他们又建成了两艘双桅帆船。只要再继续努力,多造两三艘这样的船,再加上几个勇敢的军官和一支精锐之师,巴尔沃亚就能再次乘风破浪,去征服那个令他魂牵梦萦的皮鲁了。
  从得知皮鲁的那一刻起,“皮鲁”二字就在巴尔沃亚的心里深深植下了根。如果再给巴尔沃亚几个月的时间,幸运之神再次眷顾他,那么历史就将改写:巴尔沃亚打败印加人并占领秘鲁,那就没皮扎诺什么事了。
  但是,神的恩赐并不是无止境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一直得到他的眷顾。
或许您还会喜欢:
乞力马扎罗的雪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3
摘要: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马塞人①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奇怪的是它一点也不痛,”他说。“你知道,开始的时候它就是这样。”“真是这样吗?”“千真万确。可我感到非常抱歉,这股气味准叫你受不了啦。”“别这么说!请你别这么说。 [点击阅读]
别相信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如果你怀疑,身边最亲近的人为你虚构了一个人生,你还能相信谁?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更何况是别人要你看的。20年来,克丽丝的记忆只能保持一天。每天早上醒来,她都会完全忘了昨天的事——包皮括她的身份、她的过往,甚至她爱的人。克丽丝的丈夫叫本,是她在这个世界里唯一的支柱,关于她生命中的一切,都只能由本告知。但是有一天,克丽丝找到了自己的日记,发现第一页赫然写着:不要相信本。 [点击阅读]
地精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梦每个人都会有,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敲击键盘将梦化为一个个字符。做梦的人多了,写梦的人也多了,看梦的人更多了。当一个个梦想列于书站之中,我们不禁会发现许多的梦是那么相似。在金戈铁马中争霸大陆是我曾经的梦,但此时却不是我想要的。当“我意王”如天上的云朵随处可见后,英雄们早已失去光泽,那些豪言壮语怎么看都像是落日的余辉,虽然美,但已是黄昏时。对于什么题材流行我并不感兴趣,我最喜欢的还是西式奇幻。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
大西洋底来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0 人气:2
摘要:阴云密布,狂风怒号,滔天的大浪冲击着海岸。海草、杂鱼、各种水生物被涌上海滩,在狂风中飘滚、颤动。一道嶙峋的峭壁在海边耸起,俯视着无边无际的滔滔大洋。一条破木船搁浅在岸边,孤零零地忍受着风浪的抽打。船上写着几行日文。孤船的旁边,一条被海浪选到沙滩上的小鲨鱼,发出刺耳的哀叫。在任暴的风浪里,野生的海带漂忽不走,有些在海浪里起伏深沉,有些被刮到海滩上,任凭酷热的蒸腾。 [点击阅读]
孤独与深思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生平1839年3月16日,普吕多姆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这位未来的诗人便与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和巴黎南部的夏特内。据《泰晤士文学副刊》说,他很小时名字前就加上了家人用于他父亲的昵称“苏利”。普吕多姆以全班数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准备进入一所理工学院,可是一场结膜炎打碎了他成为机械师的一切希望。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点击阅读]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沉默的羔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沉默的羔羊》还不能算是经典,可“名著”的殊荣它还是当之无愧的。一部书,印到四百万册以上,无论如何其影响力不能低估。《纽约时报》一九九二年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沉默的羔羊》稳稳地坐着第一把交椅,而根据它改编的同名电影又在本年度一下获得了五项奥斯卡大奖,这一来更是推波助澜,使这部以悬念及恐怖著称的小说在全球范围内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我大约三年前在一个朋友的家中看到了《沉默的羔羊》。那是原版录像。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